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9148发布日期:2018-11-13 20:1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热水壶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目前,电热水壶一般具有用于盛装待加热的液体的内胆和作为主体结构件的外壳,以及加热装置、控制电路板和操控面板等,控制电路板等元器件一般设置在外壳内部。需要进行加热时,可让底座接通电源,以加热壶身内的液体。

然而,目前的电热水壶,形状和外观均较为单一,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美观的需求,且难以让人们获知电热水壶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其外观较为美观,并可清楚指示出电热水壶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和位于内胆外侧的壳体,壳体为中空结构,壳体的外壁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外壁的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投射指示图案的透光区域,外壁的内侧设有发光面朝向透光区域的发光源。这样电热水壶壳体外壁内侧的发光源所发出的光,即可穿过外壁上可透光的部分照射至壳体之外,以形成不同的用于表示电热水壶状态的指示图案,指示较为清楚,且外形美观。

可选的,透光区域的边缘轮廓形成指示图案,发光源被设置成投射出与透光区域的边缘轮廓相对应的图案。这样光线通过透光区域后,受透光区域的边缘轮廓的遮挡,就能够形成不同的图案,并投射出相应轮廓的光影,这些不同形状的光影可用来形成电热水壶的指示图案,以表示不同的电热水壶状态和信息,例如不同的水温、不同的工作状态等。

可选的,发光源完全位于透光材料所构成的透光区域内,且发光源的发光面形状和指示图案相同。因为发光源完全位于透光区域内,所以不会受到壶体壁的遮挡,此时,这些不同的发光指示图案即可直接被用户看到,并用于显示不同的电热水壶状态和信息。

可选的,壳体包括壶身,壶身环绕在内胆的侧面,壶身的外壁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以形成发光区域,且壶身的外壁内侧设置有发光源。壶身作为电热水壶壳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外表面积,因而在壳体的壶身部分设置透光部分和发光源,其产生的发光视觉效果较为明显,且外观较为美观。

可选的,壳体还包括中空的底盖,底盖设置在壶身底部,底盖的顶壁和/或底盖的侧壁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以形成发光区域,且底盖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有发光源。这样底盖内的发光源所发出的光,即可穿过底盖上可透光的部分照射至底盖之外,形成各种不同的指示图案,便于用户查看,并提高电热水壶的外观美观度。

可选的,壳体还包括中空的手柄,手柄的至少一端与壶身连接,手柄的外壁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以形成发光区域,手柄的中空腔体中设置有发光源。这样手柄即可利用内部发发光体投射出不同的指示图案,便于查看,以及增强电热水壶的美观度。

可选的,电热水壶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壳体的中空腔体内,且发光源被夹设在支撑板和壳体的外壁之间。这样支撑板可以对发光源起到固定作用,同时支撑板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让壳体内渗入的水汽或者是加热装置和电路部分产生的热量被支撑板阻挡,而位于支撑板内侧的发光源不会受到水汽或者高温影响。

可选的,发光源为涂覆在所述壳体外壁内侧的发光油墨层。

可选的,发光源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发光源具有加大的出光面面积,且自身的厚度和质量均较小,便于设置在空间狭小的壳体内部。

可选的,发光源为通电发光源,发光源的面向壳体外壁的透光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导电油漆层,导电油漆层和发光源的电源连接,导电油漆层被设置成当壳体的对应部位被人体部位触摸时,与人体部位形成电容回路而导通发光源的电源。这样如果要使电热水壶发光、停止发光或者改变发光效果,只需要人体进行触摸操作即可,而不再需要按动开关按钮,操作方式方便且较为新颖,能够提升电热水壶的科技感和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指示图案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指示图案的实现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电热水壶中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内胆;3—发光源;4—加热装置;5—支撑板;11—壶身;12—底盖;13—手柄;a—透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具体包括有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2和位于内胆2外侧的壳体1,其中,壳体1为中空结构,而壳体1的外壁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外壁的由透光材料支撑的部分形成了至少一个用于投射指示图案的透光区域a,外壁的内侧设有发光面朝向透光区域a的发光源3。

具体的,电热水壶的内胆2中可以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液体,例如水或者其它饮料等。在壳体1和内胆2之间一般还设置有为液体加热的加热装置4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接通电源和加热装置4,并对电热水壶中的液体进行加热。

通常的,电热水壶的壳体1一般可以为中空结构,即壳体1一般为多层结构,在外壁的内侧所围成的中空腔体内,还设置有发光源3,而外壁至少部分是由透光材料制成,以构成至少一个透光区域a,透光区域a可用于向壶外投射出可表示电热水壶的信息的指示图案,例如用于表示加热状态的加热图案,或者用于表示加热完成的就绪图案等,各种指示图案通常具有不同的形状,从而让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识别。其中,壳体1的外壁可以是电热水壶不同部位的外壁,例如壶身、底盖、手柄或壶盖等的外壁,而发光体3透过不同的外壁,可以使电热水壶在不同部位发出光线和图案。壳体1上有透光材料的壁中,可以是整个壁均由透光材料制成,也可以是壁的一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例如,可以利用透明材料制成整个壁,也可以是在不透明的壁上设置一部分镂空,并用透明材料进行填充等。而壳体外壁内侧的发光源3所发出的光,即可穿过外壁上可透光的部分照射至壳体1之外,形成各种特定颜色和特定图案。

由于本实施例中,电热水壶内部的发光源3可以透过壳体1的外壁发光,所以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发光效果,提高电热水壶的整体外观美感,另外,在黑暗或者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发光的壳体1可以清楚地显示出电热水壶所在的位置,方便人员进行拿取或者避免碰到电热水壶。

在形成特定颜色和特定图案时,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壳体1的外壁对发光源3的投射阴影来实现。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指示图案的实现方式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可以让透光区域a的边缘轮廓形成指示图案,发光源3被设置成可投射出与透光区域a的边缘轮廓相对应的图案。这样光线通过透光区域a后,受透光区域a的边缘轮廓的遮挡,就能够能够形成不同的图案,并投射出相应轮廓的光影,这些不同形状的光影可用来形成电热水壶的指示图案,以表示不同的电热水壶状态和信息,例如不同的水温、不同的工作状态等。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利用发光源3本身的发光面形状来实现指示图案。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指示图案的实现方式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发光源3完全位于透光材料所构成的透光区域a内,且发光源3的发光面形状和指示图案相同。此时,发光源3具有面积较大的发光面,且整个发光面即可根据控制不同部位的发光状态,而显现出颜色、明暗程度不一的图案,这些图案和指示图案的外观相同。因为发光源完全位于透光区域内,所以不会受到壶体壁的遮挡,此时,这些不同的发光指示图案即可直接被用户看到,并用于显示不同的电热水壶状态和信息。

其中,为了使发光源3发出的光线穿透壳体1的外壁,透光材料可以是玻璃、聚乙烯(Poly ethylene,简称PE)、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styrene copolymer,简称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简称ABS树脂)、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塑料)或者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塑料)等,本实施例并不加以限制,只要材料能够透光即可。此外,透光材料既可以是完全透明的材料,也可以为半透明的材料,只要具有透光性,能够让位于发光源3另一侧的人察觉到有光线透过即可。

具体的,发光源3可以设置在电热水壶的不同部位,以配合壳体1外壁的透明部分产生发光效果。其中,因为壳体1通常包括有壶身11,壶身11环绕在内胆2的侧面,从而对内胆2进行保护,所以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壳体1的壶身11作为发光部位。此时,壶身11的外壁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以形成透光区域a,且壶身11的外壁内侧设置有发光源3。壶身11作为电热水壶壳体1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外表面积,因而在壳体1的壶身11部分设置透光部分和发光源3,其产生的发光视觉效果较为明显,且外观较为美观。

而由于发光源3一般耐热和耐潮性较差,所以电热水壶的壳体1内还可以包括支撑板5,支撑板5位于壳体1的外壁内侧,且发光源3夹设在支撑板5和壳体1的外壁之间。这样支撑板5可以对发光源3起到固定作用,同时支撑板5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让壳体1内渗入的水汽或者是加热装置4和电路部分产生的热量被支撑板5阻挡,而位于支撑板5内侧的发光源3不会受到水汽或者高温影响。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发光源3的保护效果,支撑板5的两端与壳体1的外壁之间密封连接。具体的,可以利用密封件对支撑板5的两端以及壳体1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避免水汽和热量从空隙中进入,并对发光源3造成损坏。

具体的,用于产生光线的发光源3既可以是自发光光源,也可以是通电后发光的光源。例如,发光源3可以为发光油墨层。发光油墨层可以涂覆在壳体1的外壁内侧,或者是其它结构主体的表面。这样,发光源3并不是单独的部件,而是与电热水壶的其它结构成为一体。此外,当发光源3为独立的发光部件时,为了保证具有较大的发光面,发光源3也可以为板状结构,例如平面板状、弯曲的板状、以及宽度较窄的条状等。板状结构的发光源3具有加大的出光面面积,且自身的厚度和质量均较小,便于设置在空间狭小的壳体内部。板状的发光源3可具有不同的发光区域,从而便于利用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以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图案和不同颜色的发光效果,此外,发光区域也可以对应于不同的按钮,以便对用户的控制操作进行直接而明确的指示。这样通过呈现不同发光图案和发光区域,能够显著提升电热水壶的外观美感。发光源3为独立部件时,发光源3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或者其它可发光部件等。

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增加相应的结构,以使发光源3成为可控发光源。具体的,为了便于控制,发光源3为通电发光源,而发光源3的面向壳体1外壁的透光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导电油漆层,导电油漆层和发光源3的电源之间具有电性连接。在常规状态下,导电油漆层可以为不连通的开路状态,而当壳体1外壁上涂有导电油漆层的部位被人体部位,例如人的手指所触摸时,由于人体是导体,所以导电油漆层和人体部位之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这样发光源3、电源、导电油漆层和人体之间共同形成了电容回路,从而发光源3和电源之间接通并点亮。这样如果要使电热水壶发光、停止发光或者改变发光效果,只需要人体进行触摸操作即可,而不再需要按动开关按钮,操作方式方便且较为新颖,能够提升电热水壶的科技感和美观度。

本实施例中,电热水壶包括有用于盛放液体的内胆和位于内胆外侧的壳体,其中,壳体为中空结构,而壳体的外壁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外壁的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部分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投射指示图案的透光区域,外壁的内侧设有发光面朝向透光区域的发光源。这样电热水壶壳体外壁内侧的发光源所发出的光,即可穿过外壁上的透光区域照射至壳体之外,以形成不同的用于表示电热水壶状态的指示图案,指示较为清楚,且外形美观。

实施例二

由于电热水壶的壳体具有多个不同部位,因而设置有发光源的部位并不局限在壶身上。例如,发光源也可以设置在位于壶体底部的底盖上。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热水壶中,壳体1除了围设在内胆外侧的壶身11之外,还包括中空的底盖12,底盖12设置在壶身11底部,底盖12的顶壁和/或底盖的侧壁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以形成透光区域a,且底盖12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有发光源3。

具体的,位于壶身底部的底盖12,其外表面主要为底盖12的侧壁,同时,由于底盖12的覆盖面通常会大于壶身11的面积,所以底盖12的部分顶壁也会显露在电热水壶的外侧。此时,可以让底盖12的顶壁或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并在底盖12的中空腔体内设置发光源3。这样底盖12就会具有发光效果,其外观美观度得以提升。

本实施例中,电热水壶的壳体还包括中空的底盖,底盖设置在壶身底部,底盖的顶壁和/或底盖的侧壁的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且底盖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有发光源。这样底盖内的发光源所发出的光,即可穿过底盖上可透光的部分照射至底盖之外,形成不同的指示图案,电热水壶的美观度较好。

实施例三

此外,电热水壶中的发光源也可以设置在其它部位。例如是电热水壶的手柄上。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电热水壶中壳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热水壶中,壳体还包括有中空的手柄13,手柄13的至少一端与壶身11连接,手柄13的外壁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以形成透光区域a,手柄13的中空腔体中设置有发光源3。

其中,手柄13的至少一端,例如是上端会和壶身11连接,而另一端既可以和壶身11连接,也可以为悬空设置的自由端。用户可以握持住手柄13,以进行倒水等操作。为了形成良好的握持感,手柄13一般是中空结构,从而可以形成较为宽大的尺寸。此时,手柄13的中空腔体内还设置有发光源3,而且手柄13外壁至少部分地由透光材料制成,这样手柄13可以通过发光源发出不同的指示图案,用户较易识别,且外形美观度较好。

此外,由于用户在使用时,手柄13为经常握持的部位,所以手柄13上也可以涂设有导电油漆层,这样用户握持在手柄13上时,手柄13就可呈发光状态,起到良好的视觉感官效果。

本实施例中,电热水壶的壳体还包括有中空的手柄,手柄的至少一端与壶身连接,手柄的外壁至少部分由透光材料制成,手柄的中空腔体中设置有发光源。这样手柄即可利用内部发发光体投射出指示图案,使用户较易识别,且外形美观度较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