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叶窗自适应采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330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光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百叶窗自适应采光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的光线一般都是从窗户进入室内,目前,窗户一般采用百叶窗,但是现有的百叶窗一般均需手动调节叶片组的角度,从而调节光线进入室内的程度,进而调节室内的亮度,这样调节比较繁琐,且室外的光强在时刻变化,需要不停的进行调节,如果调节不当,室内的亮度较大或较小,都会给人带来不适的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自适应采光系统,实现如何能够自动控制百叶窗来调节室内光照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百叶窗自适应采光系统,包括百叶窗,所述百叶窗包括有横杆以及叶片组,所述横杆下方转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叶片组转动的翻转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翻转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还包括:

室内光敏电阻:其设置在百叶窗靠近室内的一侧,用于检测室内光照强度;

室外光敏电阻:其设置在百叶窗靠近室外的一侧,用于检测室外光照强度;

采光装置:其与室内光敏电阻和室外光敏电阻电连接,并用于采集室内光敏电阻和室外光敏电阻检测到的室内光照强度以及室外光照强度;

处理装置:其与所述采光装置连接,并重复比对室内光照强度和室外光照强度大小以及重复检测室内光照强度是否达到预设光照强度,当室外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大且室内光照强度未达到预设光亮强度时,发出驱动信号,并利用控制装置使驱动机构工作,当室内光照强度大于室外光照强度时或者室内光照强度达到预设光照强度时停止工作;

控制装置:其与处理装置连接,并响应于驱动信号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有:

比对模块:其用于重复比对室内光照强度和室内光照强度大小以及检测室内光照强度是否达到预设光照强度,当室外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大且室内光照强度未达到预设光亮强度时,发出驱动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比对模块为DSP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室外光敏电阻型号为RS485。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光敏电阻型号为RS485。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室内光敏电阻和室外光敏电阻分别检测室内光照强度以及室外光照强度,然后利用处理装置判断室外的光照强度是否大于室内的光照强度,且同时判断室内的光照强度是否达到预设的光照强度,预设的光照强度即为适宜的光照强度,即如果室内的光照强度到达适宜强度时,就无需再次进行调节,且比较室外的光照强度是否大于室内的光照强度,为了判断室外的光照强度是否能够满足调节的条件,如果室外的光强较室内的弱,那么就没有调节的必要了,例如晚上,无需进行调节,如果室外的光照强度大于室内的光照强度,且室内的光照强度未达到预设光照强度时,发出驱动信号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翻转机构带动叶片组翻转,从而调节光线进入室内的程度,进而调节室内的光照强度,使室内的光照强度较适宜,且整个过程是自动调节,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支撑杆;3、控制装置;4、室内光敏电阻;5、室外光敏电阻;6 、叶片组、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百叶窗自适应采光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

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包括百叶窗,百叶窗包括有横杆以及叶片组6 ,横杆下方转动连接有用于驱动叶片组6 转动的翻转机构以及用于驱动翻转机构工作的驱动机构,横杆与墙体连接,起到支撑整体百叶窗的作用,翻转机构包括转轴1,转轴1转动连接在横杆的下方,在转轴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在支撑杆2下方设有拉杆组,拉杆组包括两根拉杆7,拉杆7均与支撑杆2的两端铰接,在两个拉杆组之间设有叶片组6 ,且叶片组6 的两端均位于对应的两根拉杆7之间,并与拉杆7铰接,驱动机构包括有齿轮,齿轮固定连接在支撑杆2两端的中心,且在横杆处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杆,在横杆上设有用于驱动齿杆转动的电机。

工作过程如下:电机启动时,带动齿杆转动,从而带动与齿杆啮合的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支撑杆2中心固定连接,则会带动支撑杆2转动,由于支撑杆2的两端均铰接有拉杆7,则会带动拉杆组中的一根拉杆7上升,并使另一个对应的拉杆7下降,由于叶片组6 的两侧位于对应的拉杆7之间且均与拉杆7铰接,则在其中一根拉杆7上升另一个拉杆7下降时,会带动叶片组6 的一侧随着拉杆7的上升而上升,另一侧随着拉杆7的下降而下降,实现叶片组6 的转动,从而实现调节百叶窗中叶片组6 的角度,进而调节室外光线进入室内光线的程度,以调节室内的光亮程度。

控制装置包括:

室内光敏电阻4:其设置在百叶窗靠近室内的一侧,用于检测室内光照强度;

室外光敏电阻5:其设置在百叶窗靠近室外的一侧,用于检测室外光照强度;

采光装置:其与室内光敏电阻4和室外光敏电阻5电连接,并用于采集室内光敏电阻4和室外光敏电阻5检测到的室内光照强度以及室外光照强度;

处理装置:其与采光装置连接,并重复比对室内光照强度和室外光照强度大小以及重复检测室内光照强度是否达到预设光照强度,当室外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大且室内光照强度未达到预设光亮强度时,发出驱动信号,并利用控制装置3使驱动机构工作,控制装置3与驱动机构的电机连接,控制装置3接受到驱动信号后使电机开始工作,当室内光照强度大于室外光照强度时或者室内光照强度达到预设光照强度时停止工作;

处理装置包括有:

比对模块:其为DSP处理器,用于重复比对室内光照强度和室内光照强度大小以及检测室内光照强度是否达到预设光照强度,当室内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大且室内光照强度未达到预设光亮强度时,发出驱动信号。

控制装置3:其与处理装置连接,并响应于驱动信号工作,控制装置3为单片机。

室外光敏电阻5和室内光敏电阻4型号均为RS485。

具体实施说明如下:

利用室内光敏电阻4和室外光敏电阻5分别检测室内光照强度以及室外光照强度,然后利用处理装置判断室外的光照强度是否大于室内的光照强度,且同时判断室内的光照强度是否达到预设的光照强度,预设的光照强度即为适宜的光照强度,即如果室内的光照强度到达适宜强度时,就无需再次进行调节,且比较室外的光照强度是否大于室内的光照强度,为了判断室外的光照强度是否能够满足调节的条件,如果室外的光强较室内的弱,那么就没有调节的必要了,例如晚上,无需进行调节,如果室外的光照强度大于室内的光照强度,且室内的光照强度未达到预设光照强度时,发出驱动信号给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控制电机开始工作,电机启动时,带动齿杆转动,从而带动与齿杆啮合的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支撑杆2中心固定连接,则会带动支撑杆2转动,由于支撑杆2的两端均铰接有拉杆7,则会带动拉杆组中的一根拉杆7上升,并使另一个对应的拉杆7下降,由于叶片组6 的两侧位于对应的拉杆7之间且均与拉杆7铰接,则在其中一根拉杆7上升另一个拉杆7下降时,会带动叶片组6 的一侧随着拉杆7的上升而上升,另一侧随着拉杆7的下降而下降,实现叶片组6 的转动,从而实现调节百叶窗中叶片组6 的角度,进而调节室外光线进入室内光线的程度,以调节室内的光亮程度,使室内的光照强度较适宜,且整个过程是自动调节,比较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