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9887发布日期:2019-06-13 15:3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蒸汽盒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为常用的烹饪电器。其中,电压力锅的锅盖上设置有蒸汽盒。现有技术中的蒸汽盒大多在周边设置固定结构,其中部作为蒸汽腔缺少固定结构,进而使得蒸汽盒的中部的强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蒸汽盒的中部的强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锅盖设置在锅体上;蒸汽盒,设置在锅盖上,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中部设置有互相扣合的连接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互相扣合在一起时,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上述结构使得蒸汽盒的中部的结构得到固定,从而加强蒸汽盒的中部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蒸汽盒的中部的强度较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蒸汽盒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其中,第二盖体的朝向第一盖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凸台结构,第一盖体的朝向第二盖体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筋,第一盖体安装在第二盖体上时,环形凸筋套设在凸台结构外,凸台结构和第一环形凸筋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扣,设置在凸台结构的侧壁上;第一卡台,设置在第一卡台上,其中,第一盖体安装在第二盖体上时,第一卡扣与第一卡台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蒸汽盒还包括:第三盖体,第三盖体设置在第二盖体的背离第一盖体的表面上,第二盖体和第三盖体之间围成蒸汽腔。

进一步地,第二盖体的背离第一盖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纳凹陷部,第三盖体设置在容纳凹陷部内,其中,容纳凹陷部和凸台结构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凸台结构上设置有排气凸起,第一盖体上设置有避让孔,第一盖体安装在第二盖体上时,排气凸起穿设在避让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盖体安装在第二盖体上时,排气凸起的上表面与避让孔的上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盖体上的滑扣,第二盖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滑扣包括拨钮,拨钮穿过第一安装口,操作拨钮可驱动滑扣滑动。

进一步地,容纳凹陷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滑扣的部分穿过第二安装口后与第三盖体配合。

进一步地,容纳凹陷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口,第三盖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块,插块伸入至插口内。

进一步地,锅盖包括内衬以及设置在内衬上的面盖,面盖上设置有安装凹陷部,蒸汽盒设置在安装凹陷部内,第一盖体的外轮廓与面盖的上表面的外轮廓相适配,并且第一盖体的上表面与面盖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者电饭煲。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锅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蒸汽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三盖体与滑扣脱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三盖体与滑扣扣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二盖体的下侧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二盖体的下侧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三盖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三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滑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滑扣的俯视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剖视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第二盖体和滑扣的装配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19中D处放大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4中蒸汽盒的俯视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21中E-E向剖视图;

图23示出了图21中F-F向剖视图;

图24示出了图23中G处放大示意图;

图25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锅盖的俯视示意图;

图26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锅盖的安装凹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7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锅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锅盖的面盖、蒸汽盒、第二密封圈和冷气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29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锅盖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30示出了图29中H处放大示意图。

图31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锅盖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32示出了图31中I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20、锅盖;21、内衬;22、面盖;221、安装凹陷部;2211、第一凸起部;2212、第一凹陷部;222、避让缺口;223、导水孔;224、第一安装通孔;225、第二安装通孔;30、蒸汽盒;31、第一盖体;311、第一环形凸筋;312、第一卡台;313、避让孔;314、握持凸部;32、第二盖体;321、第一限位结构;3211、第一限位钩;3212、第二限位钩;322、第一安装口;323、安装凸台;324、容纳凹陷部;3241、第二安装口;3242、插口;3243、排气凸起;3244、排气通道;3245、环形凹槽;325、凸台结构;3251、第一卡扣;326、第二凸起部;327、第二凹陷部;33、第三盖体;331、第二卡扣;332、挡板;333、凹陷结构;334、加厚部;335、插块;336、蒸汽入口;337、第二环形凸筋;338、冷气入口;339、连接套筒;34、遮挡凸筋;40、滑扣;41、扣合部;411、板体;42、弹性部;421、第一弹性臂;422、第二弹性臂;43、拨钮;44、限位凸筋;50、第二限位结构;51、第一限位筋;52、第二限位筋;60、蒸汽腔;70、紧固结构;71、安装孔;72、连接柱;73、连接孔;74、紧固螺钉;80、定位结构;81、第三卡扣;82、第二卡台;90、密封结构;100、开盖把手;200、冷气杆;30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以及蒸汽盒30。其中,锅体10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20设置在锅体10上。蒸汽盒30设置在锅盖20上,蒸汽盒30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盖体32上的第三盖体33,其中,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将第三盖体33锁定在第二盖体32上。

具体地,从图7可以看到,第一盖体31呈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边沿处有高度较小的环形侧壁。从图9可以看到,第二盖体32包括底壁以及设置在底壁的边沿处的环形侧壁。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互相扣合在一起。进一步地,第二盖体3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锁定结构的安装位,锁定结构被夹设在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之间。从图5和图6可以看到,第三盖体33安装在第二盖体32的背离第一盖体31的表面上。同时,锁定结构用于将第三盖体33固定在第二盖体32上。

如图5和图6、以及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锁定结构包括滑扣40,滑扣4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盖体32上,第三盖体33上设置有与滑扣40配合的第二卡扣331。具体地,滑扣40在第二盖体32内可滑动的设置。当滑扣40滑动至与第二卡扣331配合的位置时,滑扣40能够将第三盖体33锁定在第二盖体32上。当滑扣40滑动与第二卡扣331互相分离的位置时,用户可以将第三盖体33从第二盖体32上拆卸下来。当然,锁定结构并不限于是滑扣40,锁定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的固定结构,例如固定设置的卡钩等。

如图16至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滑扣40包括扣合部41以及连接在扣合部41上的弹性部42,扣合部41与弹性部42为一体结构,扣合部41与第二卡扣331配合。其中,滑扣40受到外力并朝向背离第二卡扣331的方向移动时,弹性部42被压缩,滑扣40不受外力时,弹性部42释放弹性力并使滑扣40复位。具体地,现有技术中对于滑动卡扣多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设置:滑动卡扣包括一个塑胶件卡扣以及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塑胶件抵接,另一端与凸筋、挡筋或者相应的抵接配合结构抵接。弹簧对塑胶件提供弹性力。由于塑胶件卡扣和弹簧体积均较小,因此在装配时较为困难。同时,稍不注意弹簧容易弹出,并极易造成弹簧丢失。而在本实施例中,扣合部41和弹性部42为一体结构,上述结构使得滑扣40省去了弹簧,并防止零件容易丢失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扣合部41和弹性部42为一体结构,也即二者之间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扣合部41和弹性部42也可以为分体结构。

如图16和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弹性部42包括弹性臂,弹性臂的第一端与扣合部41连接,弹性部42的第二端与第二盖体32的侧壁抵接设置。具体地,当外力滑扣40朝向背离第二卡扣331的方向运动时,弹性臂被压缩。当外力消失后,弹性臂释放弹性势能,进而使得扣合部41朝向第二卡扣331运动并复位。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外力可以为用户拨动滑扣40对其造成的作用力,也可以是一些机械结构对滑扣40造成的作用力,例如电磁阀、推杆、杠杆等。

进一步地,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臂的第二端也可以不与第二盖体32的侧壁抵接设置,也可以在第二盖体32的内表面单独设置挡筋,弹性臂的第二端与上述的挡筋抵接设置。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弹性臂与滑扣40的移动方向所在直线呈角度地设置。具体地,上述的“滑扣40的移动方向所在直线”是指:以图19为例,图19中滑扣40沿左右方向进行运动,上述的直线也即图19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也即,图19中的弹性臂与水平线呈角度地设置。当滑扣40朝向背离第二卡扣331的方向运动时,弹性臂被挤压并向内或者向外变形,在变形的过程中弹性臂储存弹性势能。

如图16至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弹性臂包括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在沿背离扣合部41的方向上,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具体地,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的端部汇合后连接在扣合部41的中部。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的第二端向外扩张设置。上述的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可以对扣合部41提供左右对称的回复力,并尽可能的使扣合部41受到沿滑扣40的运动方向的回复力,并防止滑扣40的位置偏斜。进一步地,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呈镜像对称设置。

优选地,从图17和图19可以看到,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的端部向内弯折后与第二盖体32的侧壁抵接配合。上述结构使得第一弹性臂421与第二盖体32的侧壁之间的配合,以及第一弹性臂421与第二盖体32的侧壁之间的配合为两个平行面的配合,进而使得机构的运行更加稳定。

优选地,为了保证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能够变形,滑扣40应采用具有一定硬度,同时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材质。同时,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的横截面积不宜过小,以防止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在长时间使用后疲劳断裂。进一步地,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之间所呈的角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的角度使得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对扣合部41施加的弹性力过小,过小的角度会使得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难以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均为倾斜设置,当然,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和滑扣40的移动方向所在直线平行。具体地,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臂呈波浪形。具体地,波浪形是指,弹性臂上设置有多个弯折结构或者弯曲结构。上述的弯折结构和弯曲结构使得当弹性臂被挤压时能够被压缩,并同样能够起到储存弹性势能的效果。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扣合部41包括板体411,弹性部42连接在板体411的第一边沿上,板体411的背离第一边沿的第二边沿与第二卡扣331配合。具体地,板体411为一个矩形的板状结构,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连接在板体411的一个长边上,板体411的另一个长边形成卡扣。从图18可以看到,板体411的与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相对的边沿的下表面设置有导向斜面,从而便于第三盖体33的安装。优选地,板体4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用于加强板体411的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滑扣40并不限于使用在蒸汽盒30内。进一步地,滑扣40作为卡扣结构或者卡接结构可以使用在烹饪器具的其他位置。例如,滑扣40可以使用在锅体10和锅盖20之间作为开盖滑扣。当滑扣40使用在其他位置时,烹饪器具内设置有相应的安装位,滑扣40安装在安装位上,并且滑扣40与待扣合结构配合。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盖体3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321,第一限位结构321将滑扣40固定在第二盖体32上。

具体地,如图9和图19以及图20所示,第一限位结构3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钩3211和第二限位钩3212,板体411设置在第一限位钩3211和第二限位钩3212之间,第一限位钩3211的钩部和第二限位钩3212的钩部钩设在板体411的背离第二盖体32的表面上。第一限位钩3211和第二限位钩3212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板体411的两侧。同时,第一限位钩3211的钩部的上表面和第二限位钩3212的钩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导向斜面,从而使得当安装板体411时便于第一限位钩3211和第二限位钩3212向外变形。从图20可以看到,当板体411安装在第二盖体32上时,第一限位钩3211的钩部和第二限位钩3212的钩部分别钩设在板体411的两侧的上表面,从而防止板体411从第二盖体32上脱出。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3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50。其中第二限位结构50设置在第一盖体31的朝向所述第二盖体32的表面上。具体地,第二限位结构50包括第一限位筋51和第二限位筋52。第一限位筋51和第二限位筋52平行设置,并且第一限位筋51和第二限位筋52位于滑扣40的上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筋51和第二限位筋52在滑扣40的上方起到了限位的作用。进一步地,从图9和图20可以看到,板体411通过第一限位钩3211和第二限位钩3212进行限位。由于第一限位钩3211和第二限位钩3212的钩部较小,因此在推动滑扣40时,滑扣40有可能绕着第一限位钩3211和第二限位钩3212做扭转运动,并可能导致第一弹性臂421和第二弹性臂422与第二盖体32的侧壁脱开,并导致滑扣40失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筋51和第二限位筋52,使得用户在推动滑扣40时,滑扣40只能够在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之间的间隙内做轻微的运动,保证滑扣40能够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滑扣40能够顺畅的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盖体31安装在第二盖体32上时,第一限位筋51和第二限位筋52和滑扣40之间是具有一定的间隙的。当然,上述的第二限位结构50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筋条,或者设置两个以上的筋条。

如图9、图16至图18、以及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盖体3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口322,滑扣40还包括设置在板体411上的拨钮43,拨钮43穿过第一安装口322,操作拨钮43可驱动滑扣40滑动。具体地,第一安装口322设置在滑扣40的下方。拨钮43为形成在板体411的下表面上的凸起结构。拨钮43向下穿过第一安装口322,并且拨钮43的端部与第二盖体32的底面平齐或者突出于第二盖体32的底面,从而便于用户操作,同时产品的外观更加的美观。优选地,从图22可以看到,第一安装口322的宽度要大于拨钮43的厚度,也即拨钮43能够在第一安装口322内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滑扣40整体前后移动。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口322的宽度同时限定了滑扣40的滑动极限位置。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盖体32的底壁内表面设置有安装凸台323,板体411设置在安装凸台323上。第一安装口322设置在安装凸台323上,滑扣40还包括设置在板体411的朝向第二盖体32的表面上的限位凸筋44,限位凸筋44位于安装凸台323的外侧,滑扣40移动至板体411的第二边沿与第二卡扣331配合的位置时,限位凸筋44与安装凸台323的侧壁抵接。具体地,第二盖体32的底壁内表面向内凸起后形成了上述的安装凸台323,第一限位钩3211和第二限位钩3212分别位于安装凸台323的两侧。安装滑扣40时,使拨钮43穿过第一安装口322,并使板体411置于安装凸台323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从图18、以及图21和22所示,限位凸筋44设置在板体411的下表面。当滑扣40安装在安装凸台323上时,限位凸筋44位于安装凸台323的侧壁的外侧。从图22可以看到,当滑扣40运动至与第二卡扣331配合时,此时限位凸筋44与安装凸台323的侧壁抵接,此时滑扣40无法在朝向第二卡扣331滑动。当需要拆卸第三盖体33时,滑扣40可以朝向背离第二卡扣331的方向移动。

如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三盖体33上设置有挡板332,挡板332遮盖第二卡扣331与滑扣40的配合面。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蒸汽盒的盖体之间通过卡扣或者柔性臂连接在一起,而上述的卡扣和柔性臂通常暴露在蒸汽盒的外侧,进而使得蒸汽盒的美观程度较差。而在本实施例中,挡板332将第二卡扣331和滑扣的配合面遮挡,进而使得用户在蒸汽盒的外观面上无法看到第二卡扣331和滑扣40的配合面。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三盖体33并不限于应用在蒸汽盒30上,第三盖体33可以作为安装板设置在烹饪器具的其他外观面上。当第三盖体33设置在其他位置时,挡板332可以遮挡连接结构的连接面,从而起到遮丑的效果。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三盖体3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凹陷结构333,凹陷结构333的内壁的上侧形成第二卡扣331,第三盖体33的与第二卡扣331相对的部分形成挡板332。具体地,第三盖体33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333,当安装第三盖体33时,滑扣40的端部伸入至凹陷结构333内,并且滑扣40与凹陷结构333的上表面抵接配合,也即凹陷结构333的内壁的上表面形成了第二卡扣331。相应地,凹陷结构333的与第二卡扣331的扣合面相对的表面形成了挡板332。从图15可以看到,挡板332为第三盖体33的底壁的一部分。从图22可以看到,当第三盖体33安装在第二盖体32上时,挡板332将第二卡扣331和滑扣40的配合面均遮挡,用户从蒸汽盒30的外观面无法看到。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三盖体33的边缘处设置有加厚部334,凹陷结构333设置在加厚部334上。具体地,加厚部334的高度大于第三盖体33的高度,上述结构保证了第三盖体33的强度,同时便于设置凹陷结构333。当然,在第三盖体33的厚度和高度均足够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加厚部334。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盖体32的背离第一盖体31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纳凹陷部324,第三盖体33设置在容纳凹陷部324内。进一步地,第三盖体33的下表面与第二盖体32的下表面平齐,从而使得蒸汽盒30的外观更加美观。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容纳凹陷部324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口3241,滑扣40的部分穿过第二安装口3241后与第二卡扣331配合。当用户拨动拨钮43并使滑扣40朝向第二卡扣331的方向移动时,板体411的端部伸出第二安装口3241并与第二卡扣331配合。相应地,当用户拨动拨钮43并使滑扣40朝背离第二卡扣331的方向移动时,板体411的端部缩回至第二安装口3241内。

如图11以及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容纳凹陷部324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口3242,第三盖体33的侧壁上设置有插块335,插块335伸入至插口3242内。具体地,插口3242为两个,插块335相应地也为两个。第三盖体33的安装过程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先将插块335插入至插口3242内,然后向下枢转第三盖体33并使第三盖体33嵌入至容纳凹陷部324内,最后时滑扣40与第二卡扣331扣合在一起。

如图13所示,插块335和第二卡扣331相对设置。具体地,第二卡扣331设置在第三盖体33的朝向滑扣40的边沿上,插块335设置在第三盖体33的背离滑扣40的边沿上。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盖体32内对应于容纳凹陷部324的位置形成凸台结构325,凸台结构325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扣3251。第一盖体31的朝向第二盖体32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筋311,第一环形凸筋311上设置有第一卡台312。第一盖体31安装在第二盖体32上时,第一环形凸筋311套设在凸台结构325外,并且第一卡扣3251与第一卡台312配合。具体地,第二盖体32的下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了上述的容纳凹陷部324,因此对应地,在第二盖体32的内侧相应地形成了凸台结构325。凸台结构325向内突出于第二盖体32的底壁。从图9可以看到,凸台结构325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扣3251。从图7可以看到,第一盖体31的对应于凸台结构32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环形凸筋311。进一步地,第一环形凸筋311所围成的形状与凸台结构325的上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同时,第一环形凸筋311的所围成的面积稍大于凸台结构325的上表面的面积,以便凸台结构325能够容纳在第一环形凸筋311所围成的区域内。当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互相扣合在一起时,凸台结构325容纳在第一环形凸筋311所围成的区域内,同时第一卡扣3251扣合在第一卡台312上。上述结构使得蒸汽盒30的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的中部得到固定,从保证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的安装强度。

进一步地,从图22可以看到,当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扣合在一起时,凸台结构325的顶面与第一盖体31的底壁抵接设置。

如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三盖体33和容纳凹陷部324之间围成蒸汽腔60,第三盖体33上设置有蒸汽入口336,容纳凹陷部324上设置有排气结构,排气结构使蒸汽腔60与外界连通。具体地,烹饪器具在工作时,蒸汽从蒸汽入口336进入至蒸汽腔60内,然后从排气结构排出。蒸汽在蒸汽腔60内得到缓冲,能量降低,从而减小排气噪音。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蒸汽腔60在第一盖体31在表面上的投影面积与第一盖体31的表面的面积的比例小于或者等于1:5。具体地,由于第一盖体31的底壁为一个厚度均匀的板体,也即蒸汽腔6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占的面积与第一盖体31的底壁的表面积的比例小于或者等于1:5。上述结构使得蒸汽的热量仅在蒸汽盒30的一小部分区域内聚集,并并防止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因受热出现大面积的变形,从而保证装配效果和产品的美观程度。同时,较小的蒸汽腔60也能够使蒸汽盒30能够快速排气。

如图7、图9以及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排气结构包括排气凸起3243,排气凸起3243设置在容纳凹陷部324的底壁上并朝向第一盖体31延伸,排气凸起3243上设置有排气通道3244,第一盖体31上设置有避让孔313,第一盖体31盖设在第二盖体32上时,排气凸起3243插入至避让孔313内。具体地,排气凸起3243为一个柱状的结构,其下端连接在凸台结构325的顶壁上,上端朝向第一盖体31延伸。排气凸起3243的端面上设置有排气通道3244。排气通道3244的下端与容纳凹陷部324连通,上端与外界连通。排气凸起3243的端部与第一盖体31的上表面平齐设置。上述结构使得蒸汽和食物汤汁不容易顺着第一盖体31和凸台结构325的上表面的间隙流入至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内,从而防止滑扣40等零件被侵蚀。优选地,排气凸起3243的横截面和避让孔313均为长条形结构。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之间设置有紧固结构70。紧固结构70将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如图8、图9以及图21至图24所示,紧固结构70包括安装孔71、连接柱72和紧固螺钉74。其中,安装孔71设置在第二盖体32上。连接柱72设置在第一盖体31上并与安装孔71对应设置,连接柱72上设置有连接孔73。紧固螺钉74穿设在安装孔71和连接孔73内。进一步地,在紧固螺钉74旋入至连接孔73时,紧固螺钉74使连接孔73的内壁形成螺纹孔。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80。在安装紧固螺钉74之前,第一盖体31和第二盖体32之间通过定位结构80进行定位。

具体地,如图8和图10所示,定位结构80包括第三卡扣81和第二卡台82。其中,第三卡扣81设置在第二盖体32上。第二卡台82设置在第一盖体31上,第二卡台82与第三卡扣81对应设置。具体地,第三卡扣81和第二卡台82均为多个。第三卡扣81设置在第二盖体32的侧壁的内侧。第二卡台82设置在第一盖体31的侧壁上。多个第三卡扣81和多个第二卡台82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的技术方案中,容纳凹陷部324和第三盖体33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90。密封结构90用于对蒸汽腔60进行密封。

如图11、图12、图14以及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容纳凹陷部324的底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3245,第三盖体33的朝向第二盖体32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筋337,密封结构90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凹槽3245内,第三盖体33安装在容纳凹陷部324内时,第二环形凸筋337与第一密封圈抵接设置。在安装第三盖体33时,将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凹槽3245内,然后将第三盖体33扣合在容纳凹陷部324内,此时第二环形凸筋337与第一密封圈抵接设置,并使第一密封圈被夹紧变形,从而大大提高密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环形凹槽3245是由两个环形凸筋围成的,也即两个环形凸筋的中间部分形成了上述的环形凹槽3245。当然,环形凹槽3245也可以是通过容纳凹陷部324的底部向下凹陷形成。

如图25和图2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锅盖20包括内衬21以及设置在内衬21上的面盖22,面盖22上设置有安装凹陷部221,蒸汽盒30设置在安装凹陷部221内,第一盖体31的外轮廓与面盖22的上表面的外轮廓相适配,并且第一盖体31的上表面与面盖22的上表面平齐。具体地,现有技术中,蒸汽盒的结构均较小,因此蒸汽盒设置在锅盖上时,蒸汽盒与面盖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产品的外观不美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31的外轮廓与面盖22的上表面的外轮廓相适配,因此当蒸汽盒30安装在面盖22上时,蒸汽盒30和面盖22之间仅有一个横向的分界线,面盖的整体感强,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

如图31和3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蒸汽盒30的边沿处设置有遮挡凸筋34。具体地,蒸汽盒30放置在安装凹陷部221上时,蒸汽盒30和安装凹陷部221的侧壁之间会有明显的缝隙。遮挡凸筋34将蒸汽盒30和安装凹陷部221的侧壁之间的缝隙遮挡,进而使得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具体地,遮挡凸筋34设置在第一盖体31的边沿处,遮挡凸筋34位于第一盖体31的边沿处的外侧。

如图7、图25以及图26所示,面盖22的上表面的边沿处设置有避让缺口222,第一盖体31的边沿处设置有握持凸部314。蒸汽盒30设置在安装凹陷部221内时,握持凸部314设置在避让缺口222内,并且握持凸部314的端部凸出于避让缺口222。具体地,握持凸部314的外轮廓为突出于第一盖体31的边沿的一个弧形面。由于第一盖体31的上表面与面盖22的上表面平齐,因此用户在拆卸蒸汽盒30时,手提住握持凸部314并向上翻转即可将蒸汽盒30拆卸。上述结构便用户拆卸蒸汽盒30。

如图5、图26和图2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安装凹陷部221的底壁包括第一凸起部2211以及围设在第一凸起部2211外的第一凹陷部2212,第二盖体32的底壁下表面包括第二凸起部326和第二凹陷部327,其中,第一凸起部2211与第二凹陷部327的形状相适配,第一凸起部2211与第二凹陷部327的形状相适配。具体地,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安装蒸汽盒的凹陷的底壁便于排水,凹陷部的底壁也分为凸起和凹陷,凸起和凹陷呈左右两侧分布。进一步地,为了产品美观,蒸汽盒的上表面通常与锅盖的上表面平齐,上述结构使得蒸汽盒的位于凹陷部的底壁的凸起的部分较薄,位于凹陷部的底壁的凹陷的部分较厚。而蒸汽盒的较薄的部分不便于设置连接结构,同时螺钉柱的长度也较小,进而造成蒸汽盒的较薄的部分安装强度较差。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凸起部2211以及围设在第一凸起部2211外,因此相应地,第二凸起部326也围设在第二凹陷部327外。上述结构使得蒸汽盒30的周向的厚度较厚,进而便于设置第三卡扣81和第二卡台82。同时连接柱72的长度也较长。从而保证蒸汽盒30的整体安装强度。

进一步地,从图6可以看到,第二凸起部326上设置有多个凸点,凸点与第一凹陷部2212抵接。由于安装凹陷部221的底壁上有较多冷凝水,因此蒸汽盒30与安装凹陷部221的底壁接触后有可能因为水的张力而导致难以取出。因此上述的凸点可以减小第一凹陷部2212和第二凸起部326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更加容易的将蒸汽盒30取出。

如图1以及图2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盖20上的开盖把手100,第一凸起部2211位于安装凹陷部221的底壁的靠近开盖把手100的第一侧。具体地,第一凸起部2211大致为一个矩形的结构。其中,第一凸起部2211的一条长边与安装凹陷部221的侧壁重合,因此第一凹陷部2212围绕在第一凸起部2211的三条边外,也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凸起部2211呈“U”形结构。当然,第一凹陷部2212也可以将第一凸起部2211全部环绕。同时,第一凸起部2211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的形状。

如图2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凸起部2211和第一凹陷部2212之间的连接面为倾斜面,第一凹陷部2212上设置有导水孔223。具体地,第一凸起部2211和第一凹陷部2212之间的台阶面为倾斜面,进而使得位于第一凸起部2211上的冷凝水能够沿着倾斜面流入之第一凹陷部2212上,并最终流入至导水孔223内。导水孔将冷凝水引导至储水盒内。

如图3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凸起部2211的上表面和第一凹陷部2212的上表面均为倾斜面,以使位于第一凸起部2211和第一凹陷部2212上的水被引导至导水孔223内。具体地,上述结构使得第一凸起部2211和第一凹陷部2212上的冷凝水均能够通过倾斜面流入至导水孔223内。

如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锅盖20内的限压阀和冷气杆200。第一凸起部22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224和第二安装通孔225,第一安装通孔224位于限压阀的上方,冷气杆200穿设在第二安装通孔225内,第二凹陷部327上设置有蒸汽入口336和冷气入口338,蒸汽盒30安装在安装凹陷部221内时,蒸汽入口336与第一安装通孔224配合,冷气入口338与第二安装通孔225配合。

具体地,限压阀和冷气杆200均设置在内衬21上,限压阀与排气管配合,并用于限制烹饪器具的烹饪压力。冷气杆200用于在烹饪开始时将锅体10内的冷气排出。由于限压阀和冷气杆200的高度较高,因此限压阀和冷气杆200需要设置在安装凹陷部221内的位置较高处。因此第一安装通孔224和第二安装通孔225均设置在第一凸起部2211上。相应地,蒸汽盒30的容纳凹陷部324设置在第二盖体32的第二凹陷部327内,也即第三盖体33对应地设置在第二凹陷部327内。当烹饪器具工作时,锅体10内的蒸汽通过排气管后,在通过第一安装通孔224和蒸汽入口336进入至蒸汽腔60内。相应地,锅体10内的冷气通过冷气杆后,在通过第二安装通孔225和冷气入口338后进入至蒸汽腔60内。

如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通孔224内的第二密封圈300,蒸汽入口336处设置有连接套筒339,连接套筒339朝向面盖22延伸,蒸汽盒30安装在安装凹陷部221内时,连接套筒339穿设在第二密封圈300内。具体地,第二密封圈300与第一安装通孔224过盈配合,连接套筒339与第二密封圈300过盈配合。上述结构使得蒸汽所产生的冷凝水不易流入至蒸汽盒30与安装凹陷部221的底壁之间。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者电饭煲。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