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吸尘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673发布日期:2019-04-03 00:2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新型吸尘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吸尘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有吸尘机器人结构复杂,清扫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扫效果好新型吸尘机器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吸尘机器人,包括具有机壳、机芯、滑轮装置和开关装置的吸尘机器人本体,所述机芯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电机、吸尘风扇,垃圾盒、排气管道和与所述驱动电机、开关装置电性相连的电源装置,所述滑轮装置和吸尘风扇驱连在所述驱动电机上,其中,所述机壳上开有垃圾盒安置口、排风口、滑轮安置口和开关安置口,所述垃圾盒安置口和滑轮安置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底面上,所述滑轮装置装设于所述滑轮安置口上、所述开关装置装设于所述开关安置口上,所述垃圾盒装设在所述垃圾盒安置口内且底面开有吸入口、顶面开有导气口并于所述导气口上设有阻尘网,所述排气管道叠设于所述垃圾盒的顶面上且内段为气流导入段、外段为气流导出段,所述排气管道于所述气流导入段底面正对所述导气口的位置上开有气流导入口、于气流导出段的端头上开有气流导出口,所述排风口位于正对所述气流导出口的位置上,所述吸尘风扇具有若干弯掠的扇叶并于所述扇叶之下形成气流吸入端、于相邻所述扇叶之间形成侧向排风通路,所述吸尘风扇设于所述排气管道内且气流吸入端正对所述气流导入口。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道的气流导出段自内向外渐次朝上弯翘。

作为优选,所述扇叶弯掠的弯度系数为72。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道于自身的顶面上设有电机安置套,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自身下段插座在所述电机安置套内、上端扣盖有电机固定帽,所述电机固定帽于自身外侧两端相互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凸台并于所述凸台上穿挂有固定螺丝,所述电机安置套于自身外面对应所述凸台的位置上设有立柱,所述固定螺丝螺紧在所述立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盒于自身底面紧邻所述吸入口的一侧位置上设有触地胶条,所述触地胶条的上缘穿入所述垃圾盒内,所述垃圾盒于内部对应所述触地胶条的位置上设有夹持在所述触地胶条上的夹板,所述夹板上穿挂有夹紧螺丝并通过所述夹紧螺丝螺紧在所述垃圾盒的内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于内部的两侧位置上设有配重块安置槽并于所述配重块安置槽内安插有用以调整所述吸尘机器人本体重量平衡的配重块。

作为优选,所述机芯还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正极上的电路防卡死保护电阻。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清扫效果好。具体而言,风叶弧度做了很大的改良,风叶直径加大,吸力大,风叶材质采用PA,PA材质在任何温度环境下,不会和电机出现松动和脱离现象。排风口是弧形朝上的,这样不会吹到垃圾,不会增加打扫难度,驱动电机和触地胶条的结构更稳定,不会松落,清洁效果更理想,配重块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行走的时候会减少出现行走偏离,更加平衡,电路防卡死保护电阻使得本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不会出现电路与电机温度过高而烧毁的情况,此外,本实用新型使用了6颗3A电池,地域适用性更广,吸入口加大加宽,可更有效的打扫家庭卫生,滑轮装置主体采用的是环保软胶,这样防滑性很好,噪音很小,跌落测试不会出现车轴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面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吸尘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管道和驱动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1。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管道和驱动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2。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固定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沿A-A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盒底面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盒侧面的透视结构示意图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盒侧面的透视结构示意图2。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壳底面的结构示意图1。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壳底面的结构示意图2。

1、机壳; 2、滑轮装置;

3、开关装置; 4、驱动电机;

5、吸尘风扇; 6、垃圾盒;

7、排气管道; 8、电源装置;

9、排风口; 10、吸入口;

11、气流导入段; 12、气流导出段;

13、扇叶; 14、电机安置套;

15、电机固定帽; 16、凸台;

17、立柱; 18、触地胶条;

19、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吸尘机器人,包括具有机壳1、机芯、滑轮装置2和开关装置3的吸尘机器人本体,所述机芯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电机4、吸尘风扇5,垃圾盒6、排气管道7和与所述驱动电机、开关装置电性相连的电源装置8,所述滑轮装置和吸尘风扇驱连在所述驱动电机上,其中,所述机壳上开有垃圾盒安置口、排风口9、滑轮安置口和开关安置口,所述垃圾盒安置口和滑轮安置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底面上,所述滑轮装置装设于所述滑轮安置口上、所述开关装置装设于所述开关安置口上,所述垃圾盒装设在所述垃圾盒安置口内且底面开有吸入口10、顶面开有导气口并于所述导气口上设有阻尘网,所述排气管道叠设于所述垃圾盒的顶面上且内段为气流导入段11、外段为气流导出段12,所述排气管道于所述气流导入段底面正对所述导气口的位置上开有气流导入口、于气流导出段的端头上开有气流导出口,所述排风口位于正对所述气流导出口的位置上,所述吸尘风扇具有若干弯掠的扇叶13并于所述扇叶之下形成气流吸入端、于相邻所述扇叶之间形成侧向排风通路,所述吸尘风扇设于所述排气管道内且气流吸入端正对所述气流导入口,所述排气管道的气流导出段自内向外渐次朝上弯翘,所述扇叶弯掠的弯度系数为72,所述排气管道于自身的顶面上设有电机安置套14,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自身下段插座在所述电机安置套内、上端扣盖有电机固定帽15,所述电机固定帽于自身外侧两端相互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凸台16并于所述凸台上穿挂有固定螺丝,所述电机安置套于自身外面对应所述凸台的位置上设有立柱17,所述固定螺丝螺紧在所述立柱上,所述垃圾盒于自身底面紧邻所述吸入口的一侧位置上设有触地胶条18,所述触地胶条的上缘穿入所述垃圾盒内,所述垃圾盒于内部对应所述触地胶条的位置上设有夹持在所述触地胶条上的夹板,所述夹板上穿挂有夹紧螺丝并通过所述夹紧螺丝螺紧在所述垃圾盒的内面上,所述机壳于内部的两侧位置上设有配重块安置槽并于所述配重块安置槽内安插有用以调整所述吸尘机器人本体重量平衡的配重块19,所述机芯还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正极上的电路防卡死保护电阻。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