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降温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6835发布日期:2018-08-21 16:57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壶,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降温水壶。



背景技术:

水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遇到烧好水后急着喝的情况发生,而稍好的热水等待其冷却需要较长时间,这就给口渴急待喝水的人们带来不便,在餐饮行业,服务员在客人等菜时会送上一壶茶,而刚泡好的茶往往水温也相当高,导致客人需要等待茶水冷却才能饮用,因此如何使水壶内的热水快速降温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喝到温度适宜的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降温水壶,可快速降低壶内热水温度,能避免长时间等待热水自然降温,使温度快速降低到人们可饮用的水温。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降温水壶,包括壶身和底座,所述壶身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壶身包括位于壶身底部的底面及位于壶身顶部的壶口,所述壶身的外壁内铺设有若干通道,所述通道以壶身的回转中心为轴线在壶身外壁内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所述通道从壶身的底面连通至壶身上部的壶口处并与外界相通,所述壶身的底面设有集气部,所述通道通过集气部与外界相通,所述壶身底面集气部外侧设有用于给集气部提供空气循环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与壶身底面一起设置于底座内,所述底座设有若干为散热风扇提供空气对流的散热孔及用于控制散热风扇运转的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口一侧设有用于倒水的引水道,所述通道避开设有引水道的壶口以避免倒水时水进入到通道内,所述壶口相对于引水道的一侧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设有动力模块,所述散热风扇工作时可通过设置于底座内的动力模块提供动力,或由外接电源供动力进行运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厚度为T1,所述壶身外壁的厚度为T,所述通道与壶身外壁的厚度之比为1比3至1比2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传统的水壶,可大幅加快散热效率,在最短时间内降低内部水温,通过外接电源连接可进行散热或非内置动力模块充电,在水壶需要频繁移动的场合可通过内置动力模块进行散热,可灵活的移动而不受电源线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壶身;11-底面;110-集气部;111-散热风扇;12-壶口;121-引水道;122-手柄;13-通道;20-底座;21-散热孔;22-控制按钮;23-动力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快速降温水壶,包括壶身10和底座20,所述壶身10设置于底座20上,所述壶身10包括位于壶身10底部的底面11及位于壶身10顶部的壶口12,所述壶身10的外壁内铺设有若干通道13,所述通道13以壶身10回转中心为轴线在壶身10的外壁内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所述通道13从壶身10的底面11连通至壶身10上部的壶口12处并与外界相通,所述壶身10的底面11设有集气部110,所述通道13通过集气部110与外界相通,所述壶身10的底面11上的集气部110外侧设有用于给集气部110提供空气循环的散热风扇111,所述散热风扇111与壶身10的底面11一起设置于底座20内,所述底座20设有若干为散热风扇111提供空气对流的散热孔21及用于控制散热风扇111运转的控制按钮22。

所述壶口12一侧设有用于倒水的引水道121,所述通道13避开设有引水道121的壶口12以避免倒水时水进入到通道13内,所述壶口12相对于引水道121的一侧设有手柄122。

所述底座20内设有动力模块23,所述散热风扇111工作时可通过设置于底座20内的动力模块23提供动力,或由外接电源供动力进行运转,所述外接电源可为动力模块充电,当水壶在需要经常移动的场合中可通过内置的动力模块23进行散热。

所述通道13的厚度为T1,所述壶身10外壁的厚度为T,所述通道13与壶身10外壁的厚度之比为1比3至1比2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