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称重量的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7048发布日期:2018-08-21 16:5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称重量的电热锅。



背景技术:

电热锅是一种采用复底焊接工艺,电热锅使用的复地牵焊工艺,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功能齐全:能够进行煎,炸,蒸,煮,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辐射,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常用的电热锅在选择食物量的多少时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判断,难免会造成误差,对于做饭经验不足的新手来说在量的把握上十分困难,对于有丰富做饭经验的老手来讲也不能保证每次都不犯错,在做饭或者做菜时,各种食料的比例搭配往往影响了菜或者饭的口感,如果在做饭的时候将食料拿出去称量,又过于麻烦繁琐,实用性不高,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称重量的电热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热锅不能按比例添加食料,造成口感不佳能方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称重量的电热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锅盖和本体,所述锅盖的上面中心处设置有锅盖提手,所述锅盖的下端设置有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本体的表面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本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集物槽,所述集物槽的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设置有电子秤,所述挡板的右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侧设置有手柄,所述本体表面的右下角设置有开关,所述本体的底端设置有锅底,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食物进行准确的称量,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让做出来的食物更加的美味可口。

优选的,所述集物槽呈梯形结构,便于食料的倒入。

优选的,所述电子秤和显示屏电性连接,能够将食料的具体重量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优选的,所述手柄和挡板通过转轴相连接,用手柄来实现对挡板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电子秤和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和本体螺钉连接,且两个把手成180度相对称,用于搬运电热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了电子秤、显示器和手柄等结构,实现了在电热锅内对食料重量的准确称量,不会出现由于食料的量多或者量少而造成口感的不佳,对于经验不丰富的新手来讲,实用性特别强,能够准确的掌握量的多少,对于以后的厨艺也有极大的帮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起来容易,能够对饭或者是菜合理的搭配,食物做出来也更加的美味可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称重量的电热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锅盖提手,3-显示屏,4-集物槽,5-手柄,6-电子秤,7-开关,8-锅底,9-本体,10-挡板,11-锅盖,1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锅盖11和本体9,所述锅盖11的上面中心处设置有锅盖提手2,锅盖提手2用于拿起锅盖,所述锅盖11的下端设置有本体9,所述本体9的两侧设置有把手1,所述本体9的表面正面设置有显示屏3,将食料的具体重量显示出来,所述本体9内部的上端设置有集物槽4,便于对食料的收集汇总,所述集物槽4的下端设置有挡板10,对食料是否适合放入锅内加以控制,所述挡板10的下端设置有电子秤6,称量食料的重量,所述挡板10的右侧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右侧设置有手柄5,所述本体9表面的右下角设置有开关7,起开启关闭电热锅的作用,所述本体9的底端设置有锅底8,所述集物槽4呈梯形结构,便于食料的倒入,所述电子秤6和显示屏3电性连接,能够将食料的具体重量通过显示屏3显示出来,所述手柄5和挡板10通过转轴12相连接,用手柄5来实现对挡板10的控制,所述电子秤6和挡板10固定连接,所述把手1和本体9螺钉连接,且两个把手1成180度相对称,用于搬运电热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手捏锅盖提手2将锅盖11拿走,将食料放入集物槽4内,由于底端具有电子秤6能够通过显示屏3显示出具体的重量,当重量不合适时,对食料进行调整,食料合适后扭动手柄5,通过转轴12带动挡板10由平面变为垂直,食料会进入电热锅内,关上锅盖11开启开关7即可进行加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