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机的下料装置及原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826发布日期:2019-03-02 02:4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原汁机的下料装置及原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汁机的下料装置及原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口径原汁机,为保证工作时的安全性,一般都在进料口上端部设置安全盖和安全开关,当安全盖打开时触发安全开关断电,原汁机停止工作,当安全盖闭合时触发安全开关连通,此时,原汁机开始工作。当用户在连续投放果蔬物料进行榨汁时,需要不断的打开和关闭安全盖,给客户带来不便,影响客户的使用感受,也必然造成原汁机频繁的启动与停止工作,不仅对安全开关和机器电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高,而且会大幅度提高成本,同时,频繁的启动与停止工作,也会加剧机器的损耗,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方便、可靠性高的原汁机的下料装置及原汁机。

一种原汁机的下料装置,包括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包括上端部及与进料口连接的下端部,上端部活动设置有置物台,置物台包括第一可旋转置物台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第一可旋转置物台具有第一旋转中心线,第二可旋转置物台具有第二旋转中心线;第一旋转中心线和第二旋转中心线均横贯上端部,且第一旋转中心线和第二旋转中心线分别设置在上端部中心线的两侧;第一可旋转置物台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相互配合形成盛料腔,盛料腔用于放置物料,通过翻转第一可旋转置物台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以使物料进入进料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可旋转置物台将第二可旋转置物台容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上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开口,侧向设置有第一侧向开口,第一横向开口和第一侧向开口相互贯通;在第二可旋转置物台上部设置有第二横向开口,侧向设置有第二侧向开口,第二横向开口和第二侧向开口相互贯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横向开口大于第二横向开口,第一侧向开口大于第二侧向开口;在置物台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可旋转置物台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的底部相互交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置物台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横向开口与第二横向开口形成盛料腔的进口;当盛料腔的进口关闭时,第一侧向开口与第二侧向开口形成盛料腔的出口;盛料腔的出口与进料通道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旋转中心线与第二旋转中心线的中心距为D,D距离为1mm<D<3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可旋转置物台侧部的第一旋转中心线位置,固定地设置有第一传动单元;第二可旋转置物台侧部的第二旋转中心线位置,固定地设置有第二传动单元,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相互配合地设置且相互作用地推动彼此相向或反向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单元和第二传动单元,呈齿轮结构,或关节式传动结构,或依靠按压的旋转方式相互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料通道的上端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具有两个不同中心线的第一旋转孔和第二旋转孔,第一可旋转置物台第一旋转中心线位置设置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与第一旋转孔旋转地铰接;第二可旋转置物台的第二旋转中心线位置设置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与第二旋转孔旋转地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料通道上端部还包括遮盖体,遮盖体处于置物台的上部,并将置物台相配地包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的上部,固定地设置拨动元件。

一种原汁机的下料装置,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原汁机的下料装置,进料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小进料口,小进料口与进料通道相通,小进料口最大口径小于45mm。

一种原汁机,包括底座和榨汁腔体部件,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原汁机的下料装置,所述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组设在底座上。

上述原汁机的下料装置,当榨取物料时,直接将物料放置于置物台上,此时,当拨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时,两个可旋转台朝相向方向旋转,将盛料腔进口遮挡,保证人手伸不到进料通道内;同时,盛料腔出口则被打开,物料则落入进料通道内,在初始的状态到旋转至盛料腔进口安全要求的尺寸时,盛料腔出口还是处于安全口径的大小;继续翻转,当翻转到一定程度时,盛料腔出口张开到食物可进入到进料通道的尺寸,如此反复,既可实现连续榨汁,又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误伤用户。同时,无需对果蔬进行预处理,实现连续的整果榨汁,方便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另外,机器无需频繁的启动与停止工作,降低了机器的损耗,提升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的盛料腔进口初始状态使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的盛料腔出口状态使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的立体组合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的立体组合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的置物台的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的第一可旋转置物台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下料装置的第二可旋转置物台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原汁机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遮盖体;110第一回转槽;120第二回转槽;130小进料口;

200置物台;

210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1第一旋转中心线;212第一横向开口;213第一侧向开口;214第一传动单元;215第一旋转轴;216拨动元件;217拨杆;

220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1第二旋转中心线;222第二横向开口;223第二侧向开口;224第二传动单元;225第二旋转轴;

230盛料腔;231盛料腔进口;232盛料腔出口;

300进料通道;310上端部;320下端部;330安装座;331第一旋转孔;332第二旋转孔;

400下料装置;

500榨汁腔体部件;510出汁装置;520出渣装置;

60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原汁机的下料装置400,其包括进料通道300,进料通道300包括上端部310及与进料口连接的下端部320,其中,上端部310活动设置有置物台200,置物台200包括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具有第一旋转中心线211,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具有第二旋转中心线221。第一旋转中心线211和第二旋转中心线221均横贯上端部310,且第一旋转中心线211和第二旋转中心线221设置于上端部310中心线的两侧。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相互配合形成盛料腔230,盛料腔230用于放置物料,通过翻转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以使物料进入进料通道300。

上述原汁机的下料装置400,当榨取物料时,直接将物料放置于置物台200上,此时,当拨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时,两个可旋转台朝相向方向旋转,将盛料腔进口231遮挡,保证人手伸不到进料通道300内;同时,盛料腔出口232则被打开,物料则落入进料通道300内,在初始的状态到旋转至盛料腔进口231安全要求的尺寸时,盛料腔出口232还是处于安全口径的大小;继续翻转,当翻转到一定程度时,盛料腔出口232张开到食物可进入到进料通道300的尺寸,如此反复,既可实现连续榨汁,又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误伤用户。同时,无需对果蔬进行预处理,实现连续的整果榨汁,方便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另外,机器无需频繁的启动与停止工作,降低了机器的损耗,提升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置物台200由两个不同旋转轴心的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组成,置物台200设置于进料通道300的上端部310,同时,置物台200作为两个可旋转的置物台的组装体而言,是不可以旋转的。只能是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分别绕各自的旋转轴进行翻转。其操作是,当置物台200处于初始状态时,置物台200底部是封闭的,置物台200的上部具有开口可以放入食物,当翻转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时,如图2箭头旋转方向所示,置物台200的下部就张开,上部闭合,此时,食物由置物台200进入到进料通道300。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所示,置物台200放置的倾斜角度α是0度或一定的角度。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将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容纳。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就单件而言,是不能用来放置食物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而形成盛料腔230,用于盛放食物。同时,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可将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包容或部分包容,使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可以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内部旋转一定的角度。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可以是挡板或其它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上部设置有第一横向开口212,侧向设置有第一侧向开口213,第一横向开口212和第一侧向开口213相互贯通。在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上部,设置有第二横向开口222及第二侧向开口223,第二横向开口222和第二侧向开口223相互贯通。

上述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开口,具有三个作用:其一是相互配合形成盛料腔230;其二可形成盛料腔进口231;其三是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可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内翻转一定的角度。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在初始状态时,第一横向开口212大于第二横向开口222,第一侧向开口213大于第二侧向开口223,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底部相互交错。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可以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内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实现当置物台200的盛料腔230的进口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0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底部是相互重合的。当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0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相向翻转到符合安全的要求(进料口径小于45mm),置物台200的底部的开口也符合安规的要求。同理,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00的上部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上部也必须可以重合,置物台200的底部才可以打开到食物可以进入到进料通道300的开口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8所示,当置物台200处于开始状态时,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的第一横向开口212与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第二横向开口222,形成盛料腔进口231。当盛料腔进口231关闭时,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的第一侧向开口213与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第二侧向开口223,形成盛料腔230的出口。盛料腔230的出口与进料通道300相通。

如图2至图8所示,盛料腔230的进口和盛料腔230的出口,是由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可旋转地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当处于初始状态时,盛料腔进口231,可以放入大的食物,但底部是关闭的,手无法伸到进料通道300内。当旋转第一置物台200和第二置物台200时,盛料腔230的进口变为关闭的状态,手无法从盛料腔进口231进入,从而保证了符合安全及安规的要求。同时,置物台200的下端变为盛料腔出口232。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旋转中心线的中心距,即第一旋转中心线211和第二旋转中心线221的距离为D,D有效距离1mm<D<30mm。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旋转中心,必须有一定的距离,此距离为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简单地实现相向或反向翻转,而不必设计复杂的结构来实现。但距离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空间的浪费及外观的影响。

进一步地,如图4、图6所示,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侧部的第一旋转中心线211位置,固定地设置有第一传动单元214。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侧部的第二旋转中心线221位置,固定地设置有第二传动单元224。第一传动单元214和第二传动单元224相互配合地设置且相互作用地推动彼此相向或反向旋转。

如图4、图6,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的第一传动单元214,该第一传动单元214与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固定地设置,即两者间没有相对转动,传动单元设置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侧部的第一旋转中心线211位置。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第二传动单元224,该传动单元与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固定地设置,即两者间没有相对转动,传动单元设置在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侧部的第一旋转中心线211位置,第一传动单元214和第二传动单元224可以相互作用地推动彼此相向或反向旋转,其好处是实现了推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旋转的同时,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也同时相向或相反翻转,不必要同时推动两个可旋转置物台200,从而实现了用户的简单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4、图6,第一传动单元214和第二传动单元224,呈齿轮结构,或关节式传动结构,或依靠按压的旋转方式相互作用。优选地,第一传动单元214和第二传动单元224可以是齿轮,图示的齿轮传动是外啮合方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动单元214和第二传动单元224,也可以是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的轴心上设置可以推动旋转的骨,或其它的方式。

进一步地,如图1,进料通道300的上端部310设有安装座330。安装座330具有两个不同中心线的第一旋转孔331和第二旋转孔332。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的第一旋转中心线211位置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15,第一旋转轴215与第一旋转孔331旋转地铰接。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第二旋转中心线221位置设置有第二旋转轴225,第二旋转轴225与第二旋转孔332旋转地铰接。其目的是有利于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和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旋转。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座330的旋转孔也可以设置成轴;相应地,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的第一旋转中心线211位置也可以设置成孔,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第二旋转中心线221位置也可以设置成孔。

进一步地,如图6,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上部,固定地设置拨动元件216。拨动元件216为一片状或一凸块,其不受外型的限制,其作用是操作者更加方便地拨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人手不必直接作用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上,而是直接作用在拨动元件216上,方便了操作。拨动元件216可以设置在任一个可旋转置物台的上部。

或者,如图5,在下料装置400的外侧,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旋转中心位置,与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固定地设置拨动元件216。拨动元件216也可以设置在进料通道300的外侧,设置成一个利于旋转的拨杆217。这样也利于使户的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进料通道300上端部310还包括遮盖体100,遮盖体100处于置物台200的上部,并将置物台200相配合地包揽。

其中,前述的用于与旋转轴铰接配合的旋转孔也可以是由安装座330和遮盖体100共同形成。参见图1,具体地,遮盖体100设置第一回转槽110和第二回转槽120,第一回转槽110和第二回转槽120分别与安装座330的第一旋转孔331和第二旋转孔332相配。遮盖体100设置于进料通道300的上端部310,同时组设于置物台200的上部。遮盖体100的下端与进料通道300的安装座330相互随形地配合,并且,在安装座330的第一旋转孔331和第二旋转孔332的相应位置,设置了第一回转槽110和第二回转槽120,第一回转槽110和第一旋转孔331相配后形成可定位旋转的孔,第二回转槽120和第二旋转孔332相配后也形成可定位旋转的孔,形成的孔分别与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的第一旋转轴215和的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第二旋转轴225可旋转地相配,这样,有利于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与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可旋转地定位。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旋转孔也可以单独地设置在安装座330上或者设置在遮盖体100上。例如,前述的用于与旋转轴铰接配合的旋转孔设置在遮盖体100上。具体地,遮盖体100分别对应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的第一旋转轴215,以及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第二旋转轴225设置有旋转孔,如此可实现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与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可翻转地设置在遮盖体100上,进而能够实现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与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彼此相向或反向旋转。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原汁机的下料装置400,包括上述的原汁机的下料装置400。进料通道300的一侧设置有一小进料口130,小进料口130与进料通道300相通,小进料口130最大口径小于45mm。

小进料口130最大的口径小于45mm,并与进料通道300相通,有利于用户榨如芹菜、胡萝卜等小的水果食物,或者可以做成混合果汁,方便了用户的操作与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原汁机,如图9,包括底座600和榨汁腔体部件500,还包括上述原汁机的下料装置400,原汁机的下料装置400组设在榨汁腔体部件500上。

一般原汁机的结构,在榨汁腔体部件500内部,还设有榨汁组件(未图示),榨汁组件包括刀具等,用于对放入榨汁腔体内的果蔬原料等进行破壁榨汁。而在榨汁腔体部件500的下部,设置有出汁装置510和出渣装置520,以分别导出榨汁过后的汁水部分和料渣部分。而底座600还包括电动驱动单元(未图示),用于与榨汁组件连接,以带动榨汁组件高速旋转,实现榨汁。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为:

当用户投放直径较小的果蔬或将果蔬切成小块时,可直接从小进料口130投放,使得果蔬经进料通道300进入榨汁腔体部件后进行榨汁。当用户投放直径较大的果蔬时,只需将果蔬放入置物台200的盛料腔230中,再翻转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拨动元件216,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上的第一传动单元214与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的第二传动单元224相互推动使两个可旋转置物台按照相向方向旋转,从而使盛料腔进口231关闭,盛料腔出口232打开,从而将承放于盛料腔230中的果蔬投放进进料通道300,进而进入原汁机的榨汁腔体部件500内。

上述的原汁机的下料装置400及原汁机,当榨取苹果、橙子或番茄等横截面尺寸较大的物料时,无须将果蔬切块,直接将物料放置于置物台200上,此时,当拨动第一可旋转置物台210或第二可旋转置物台220时,两个可旋转台朝相向方向旋转,将盛料腔进口231遮挡,保证人手伸不到进料通道300内;同时,盛料腔出口232则被打开,物料则落入进料通道300内,在初始的状态到旋转至盛料腔进口231安全要求的尺寸时,盛料腔出口232还是处于安全口径的大小;继续翻转,当翻转到一定程度时,盛料腔出口232张开到食物可进入到进料通道300的尺寸,如此反复,既可实现连续榨汁,又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防止误伤用户。同时,无需对果蔬进行预处理,实现连续的整果榨汁,方便用户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另外,机器无需频繁的启动与停止工作,降低了机器的损耗,提升了机器的使用寿命。为了便于操作者操作机器,遮盖体100的设置有小进料口130,在操作者要榨小的水果或食物时,可以方便直接地从小进料口130伸入食物进入到榨汁腔体部件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