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6155发布日期:2019-03-13 23:5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料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的底座组件与杯体组件之间通过离合组件进行连接,其中,离合组件包括上离合器及与上离合器匹配连接的下离合器。杯体组件内放入食材并装配至底座组件,以将上离合器与下离合器匹配连接。电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组件传输至刀片组件处,并通过刀片组件高速旋转以加工杯体内的食材。

通常,下离合器可由塑料与金属材料相结合制成,或者整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同时,电机的输出轴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下离合器固连于输出轴上。电机带动下离合器高速旋转,继而使下离合器带动上离合器旋转。

由于下离合器在带动上离合器高速旋转过程中与上离合器碰撞,从而产生热量。同时,电机运行后其自身也会发热,并通过输出轴将热量传递至下离合器。导致下离合器的表面温度超过正常的工作温度,如下离合器表面温度达到 60度以上。下离合器的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相配合零件性能影响(如:下离合器上组装的减震软胶容易受热变形或损坏),甚至在取走杯体组件后,体验者碰到下离合器还会导致肢体烫伤,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料理机。它具有在料理机工作状态下,稳定离合组件处温度的特点。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料理机,包括底座组件、杯体组件及离合组件,所述离合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杯体组件的上离合器及安装于所述底座组件的下离合器,所述上离合器与所述下离合器匹配连接以进行动力传递,所述离合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离合器和/或所述下离合器内的吸热介质,所述吸热介质用于吸收所述上离合器与所述下离合器进行动力传递产生的热量。

可选地,所述下离合器设有中空的容纳空间,所述吸热介质收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容纳空间呈环形结构设于所述下离合器内。

可选地,所述吸热介质为冷却液或相变材料中的一种。

可选地,所述下离合器包括与所述底座组件连接的主体件,所述主体件设有凹陷的离合腔,所述上离合器插接连接至所述离合腔,所述吸热介质环绕所述离合腔。

可选地,所述下离合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离合腔内的减震件,所述上离合器插接连接至所述减震件。

可选地,所述主体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底座组件的连接部及用于连接所述上离合器的主体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向外凸出,所述吸热介质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可选地,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电机组件,所述下离合器固连于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上。

可选地,所述杯体组件包括杯身和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包括贯穿所述杯身的传动轴,所述上离合器固连至所述传动轴。

可选地,所述上离合器与所述下离合器插接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离合组件内设有吸热介质,以吸收离合组件传递动力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其他部位传递至离合组件处的热量。吸热介质及时降低料理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离合组件传递动力的平稳性。通过吸热介质稳定离合组件的温度,避免局部温升大影响用户体验,且吸热介质设于上离合器和/或下离合器内,可以重复实现该温控效果,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料理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料理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杯体组件10;刀片组件11;传动轴111;杯身12;底座组件20;电机组件21;壳体22;离合组件30;上离合器31;下离合器32;容纳空间321;主体件322;离合腔3221;主体部3222;连接部3223;减震件323;吸热介质 4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料理机包括底座组件20、杯体组件10及离合组件30,离合组件30包括安装于杯体组件10的上离合器31及安装于底座组件20的下离合器32,上离合器31与下离合器32匹配连接以进行动力传递。如上离合器 31与下离合器32插接连接等,其中,上离合器31与下离合器32可采用其中一者开设沉孔,其中另一者设置与沉孔匹配的凸轴,两者通过插接连接;或者其中一者开设若干间隔的凹槽,其中另一者设置与凹槽匹配的凸齿,两者通过插接连接,以进行动力传递。

底座组件20水平放置,用以支撑和放置杯体组件10。底座组件20包括壳体22和安装于壳体22上的电机组件21,下离合器32固连于电机组件21的输出轴上。

杯体组件10包括杯身12和刀片组件11,刀片组件11包括贯穿杯身12的传动轴111,上离合器31固连至传动轴111。杯身12呈容器状结构,用于收纳食材。刀片组件11还包括用于加工食材的刀片件,刀片件安装于传动轴111的一端且位于杯身12内,传动轴111的另一端贯穿杯身12并与上离合器31固连。

杯体组件10放置于底座组件20上,上离合器31与下离合器32匹配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离合组件30还包括设于上离合器31和/或下离合器32内的吸热介质40,其中,吸热介质40为冷却液或相变材料中的一种。相变材料可采用如水和盐相变材料、或蜡质相变材料等,如石蜡。吸热介质40用于吸收上离合器 31与下离合器32进行动力传递产生的热量,以降低料理机工作过程中离合组件 30的温度。

离合组件30内设有吸热介质40,以吸收离合组件30传递动力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其他部位传递至离合组件30处的热量。吸热介质40及时降低料理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离合组件30传递动力的平稳性。通过吸热介质40 稳定离合组件30的温度,避免局部温升大影响用户体验,且吸热介质40设于上离合器31和/或下离合器32内,在料理机停止后,吸热介质40通过与环境热交换以处于低温状态。吸热介质40可以重复利用,温控稳定性好。

吸热介质40在离合组件30上的设置部位包括:设于下离合器32内;设于下离合器32与上离合器31内;设于上离合器31内。以吸热介质40设于下离合器32内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下离合器32设有中空的容纳空间321,吸热介质40收纳于容纳空间321内。其中,容纳空间321可为间隔开的多个独立空间,或者为一整体的空间。该容纳空间321位于下离合器32的内部,以使下离合器32形成中空结构。例如,容纳空间321呈环形结构设于下离合器32内。将冷却液或相变材料等吸热介质40填充于容纳空间321内,离合组件30处的热量通过下离合器32传递至吸热介质40。吸热介质40能容纳大量的热量,以改善离合组件30的温升情况,保持离合组件30传递动力的平稳性。

下离合器32可有金属材料制成。在一实施例中,下离合器32包括与底座组件20连接的主体件322,该主体件322呈圆柱形或台阶状的圆柱形结构。可选地。主体件322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主体件322上设有凹陷的离合腔3221,该离合腔3221与上离合器31的截面相匹配以传递动力。离合腔3221设有至少一防转面,上离合器31插接连接至离合腔3221,并与防转面贴合以传递动力。容纳空间321设于主体件322内,以使吸热介质40环绕离合腔3221。其中,容纳空间321设为圆弧形,其轴线与主体件322的轴线重合,以使主体件322的温度均匀。

进一步的,下离合器32由金属材料与塑料或橡胶材料结合而成。下离合器 32还包括安装于离合腔3221内的减震件323,上离合器31插接连接至减震件 323。减震件323与离合腔3221相互配合安装,在减震件323上开设有相应的凹槽,该凹槽与上离合器31相互配合,以传递动力。其中,减震件323由橡胶材料制成。

减震件323与主体件322固定连接,并通过减震件323的弹性形变以减少离合组件30传动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也降低上离合器31与下离合器32刚性冲击产生的高热量。在设有减震件323的下离合器32中设置吸热介质40,可以有效控制下离合器32传递动力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降低由电机组件21传递至下离合器32的温升,提高离合组件30的抗温升性能。

继续参见图2,主体件322包括用于连接底座组件20的连接部3223及用于连接上离合器31的主体部3222,其中,连接部3223自主体部3222的一端向外凸出,以形成台阶状的主体件322结构。主体部3222的外径大于连接部3223 的外径。容纳腔自主体部3222端面向连接部3223方向凹陷,且容纳腔沿主体件322的轴线方向开设于主体部3222上。容纳空间321环绕主体件322的轴线设于连接部3223内。可选地,容纳空间321处于连接部3223且向主体部3222 一侧延伸。容纳空间321的截面可为规则的矩形、圆形等形状,也可以为“L”行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以提高热交换面积及增加吸热介质40的容量。

连接部3223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将下离合器32固连至输出轴。容纳空间321设于连接部3223,可及时吸纳由输出轴传递至下离合器32的热量。避免主体件322的主体部3222及设于主体部3222内的减震件323产生形变,提高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