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952发布日期:2018-09-14 20:5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目前市场上的自热米饭在使用过程中较为复杂,常使用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来对米饭进行加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在对餐盒进行加热时,容易受到外部温度影响,加热时间长且不能保证菜品均衡受热,加热速度较慢;

2.现有的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一般操作比较麻烦,多数加热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一般为全手动化,导致很难对加热程度以及加热方式进行控制,食品加热好之后需要人为进行试探,十分的不便;

3.现有技术中的利用反应制热对餐盒进行加热的,大多数为一次性使用,不便于回收,循环利用性差,易造成浪费及环境污染,环保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内部设置为蒸汽室,所述蒸汽室的底部安装有陶瓷加热片,所述蒸汽室的内部位于陶瓷加热片的上方安装有加热包,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插设有一个抽屉式放置盒,所述抽屉式放置盒内放置有消毒筷,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梯形安放底座,所述梯形安放底座上开设有阶梯状安放槽口,阶梯状安放槽口内放置有加热碗,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中部开设有蒸汽供气口,所述蒸汽供气口处安装有蒸汽供气阀,所述蒸汽供气阀的上端位于阶梯状安放槽口的中部,所述蒸汽供气阀的下端与蒸汽室连通,所述第一底座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内侧下端安装有芯片,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炉加热板,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直流电插口,且直流电插口与电磁炉加热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的上方活动套设有上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和上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式供气管道,所述伸缩式供气管道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架的内侧下端,且伸缩式供气管道的下端与蒸汽室连通,所述伸缩式供气管道靠近蒸汽室的一端安装有供气阀门,所述上支撑架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蒸汽供热盘,且蒸汽供热盘位于加热碗的上方,所述蒸汽供热盘的内部设置有储气室,所述伸缩式供气管道的上端贯穿上支撑架并与储气室连通,所述蒸汽供热盘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尖输气管,所述尖输气管均与储气室连通,所述第一底座远离第二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手柄,所述上支撑架远离蒸汽供热盘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滑道,所述储水手柄,所述储水手柄的上端活动位于限位滑道内,所述储水手柄的内部设置为储水腔,储水腔与蒸汽室连通,所述储水手柄靠近第一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水阀,所述储水手柄的外侧设置有水位指示刻度,所述储水手柄的上端开设有储水手柄,所述第一底座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装有电源指示灯、注水开关、食品加热方式开关和语音播报器。

优选的,所述电源指示灯、食品加热方式开关均与交流电插口电性连接,所述交流电插口和陶瓷加热片、电磁炉加热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指示灯与语音播报器电性连接,所述注水开关和水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阶梯状安放槽口内设置有两个阶梯,位于上方阶梯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位于下方阶梯的长度和宽度。

优选的,所述尖输气管至少设置有四个,所述尖输气管均设置为圆形中空管,且圆形中空管的下端均为尖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通过通电供气加热,通电电磁加热,上置式加热和下置式加热融为一体,使得食品盒不易受到外部温度影响,加热时间长且可以很好的保证菜品均衡受热,加热速度较快;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其加热方式为多种,通过人为进行操控,实现了半自动化加热,可以对加热程度以及加热方式进行很好的控制,食品加热完成后自动提醒,十分的便捷,人性化强;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不仅对餐盒加热方便,而且可以让餐盒重复使用,便于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时尚性强,便于推广,其中芯片的运用,使得餐盒和发生器有了互动,便于数据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连接示意图。

图中:第一底座1、蒸汽室101、加热包102、陶瓷加热片103、交流电插口104、蒸汽供气阀105、梯形安放底座106、加热碗107、蒸汽供气口108、抽屉式放置盒109、第二底座2、芯片201、电磁炉加热板202、直流电插口203、下支撑架3、伸缩式供气管道301、供气阀门302、上支撑架4、限位滑道401、储水手柄5、注水口501、水位指示刻度502、水阀503、蒸汽供热盘6、尖输气管601、控制面板7、电源指示灯701、注水开关702、食品加热方式开关703、语音播报器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的内部设置为蒸汽室101,蒸汽室101的底部安装有陶瓷加热片103,蒸汽室101的内部位于陶瓷加热片103的上方安装有加热包102,所述第一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插设有一个抽屉式放置盒109,所述抽屉式放置盒109内放置有消毒筷,使用加热装置时可以用蒸汽对筷子进行消毒,更卫生,第一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梯形安放底座106,梯形安放底座106上开设有阶梯状安放槽口,阶梯状安放槽口内设置有两个阶梯,位于上方阶梯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位于下方阶梯的长度和宽度,位于上方阶梯上可以放置上置式加热碗型,位于下方阶梯上可以放置下置式加热碗型,第一底座1的上端中部开设有蒸汽供气口108,蒸汽供气口108处安装有蒸汽供气阀105,蒸汽供气阀105的上端位于阶梯状安放槽口的中部,蒸汽供气阀105的下端与蒸汽室101连通,第一底座1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2,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均相等,第二底座2的内侧下端安装有芯片201,第二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磁炉加热板202,所述第二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直流电插口203,且直流电插口203与电磁炉加热板202电性连接,第一底座1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3,下支撑架3的上方活动套设有上支撑架4,下支撑架3和上支撑架4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式供气管道301,伸缩式供气管道301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架3的内侧下端,且伸缩式供气管道301的下端与蒸汽室101连通,伸缩式供气管道301靠近蒸汽室101的一端安装有供气阀门302,上支撑架4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蒸汽供热盘6,且蒸汽供热盘6位于加热碗107的上方,蒸汽供热盘6可以上下伸缩刺破上置式加热碗盖,蒸汽供热盘6的内部设置有储气室,伸缩式供气管道301的上端贯穿上支撑架4并与储气室连通,蒸汽供热盘6的下端连接有多个尖输气管601,具有刺破输气功能,尖输气管601至少设置有四个,尖输气管601均设置为圆形中空管,且圆形中空管的下端均为尖端,尖输气管601均与储气室连通,第一底座1远离第二底座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水手柄5,上支撑架4远离蒸汽供热盘6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滑道401,储水手柄5,储水手柄5的上端活动位于限位滑道401内,储水手柄5的内部设置为储水腔,储水腔与蒸汽室101连通,储水手柄5靠近第一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水阀503,储水手柄5的外侧设置有水位指示刻度502,可以显示水位情况,储水手柄5的上端开设有储水手柄5,第一底座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7,控制面板7上安装有电源指示灯701、注水开关702、食品加热方式开关703和语音播报器704,电源指示灯701、食品加热方式开关703均与交流电插口104电性连接,交流电插口104和陶瓷加热片103、电磁炉加热板202电性连接,电源指示灯701与语音播报器704电性连接,注水开关702和水阀503电性连接,注水开关702控制水流出开关,语音播报器704在食品加热完成提示可以用餐,无电时自热,通电供气加热,通电电磁加热,上置式加热和下置式加热融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1.当不通电时,向储水手柄5内加水,打开水阀503,水通过阀口进人蒸汽室101与加热包102反应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打开蒸汽供气阀105从下发出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加热包102可进行拆卸更换;

2.当通电时,插上电源,放好需要加热的食品,打开水阀503,打开食品加热方式开关703,使得陶瓷加热片103开始加热产生蒸汽,推动蒸汽供热盘6向下运动,到达底部,供气阀门302打开,尖输气管601刺破加热碗107对食物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成,语音播报器704提示用餐,关闭开关,蒸汽供热盘6复位停止加热,无水时自动切断电源,电源指示灯701熄灭。通电加热方式也可采用下置式加热;

3.电磁炉加热,原理和日常电磁炉加热原理相同,通电供气加热和电磁炉加热可同时进行互不影响。

该多种形式蒸汽供热发生器,能够很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加热快,操作简单,时尚性强,便于推广,其中芯片201的运用,使碗和发生器有了互动,便于数据分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