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2193发布日期:2019-05-07 21:0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地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家庭中多数还沿袭传统,使用老式的扫帚进行地面清理工作。但是老式扫帚存在扫把头上掉毛、清理速度慢、效率低、容易把易被磨损的地板刮坏(如木地板)、不容易把细小的脏东西扫干净(如细碎的头发) 等缺点。有部分家庭使用了智能扫地机器人,这种扫地机对像沙发下、床下这样不易清扫的区域具有很强的清扫作用,但是扫地机器人在家具密集的空间中工作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要么卡在餐桌和餐椅之间,要么在某些家具底下出不来,而且扫地机器人不适用于庭院的清扫。

因此,当前普通家庭多选择手推式扫地机, 手推式扫地机能够对室内和庭院清扫,但是手推式扫地机在清扫时只能前进清理而不能后退,否则极易发生垃圾逆行而被毛刷倒出来的现象,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尤其在清扫室内和庭院的角落时, 当转轴与皮带连接处位于室内或庭院的角落时,导致室内或庭院的角落无法清扫,而且手推式扫地机在清理室内和庭院的墙角缝隙时,无法清扫干净,扫地滚刷的挡板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易导致灰尘飞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扫地机,能够自由进退、而且墙角缝隙清理干净,挡板能够自由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扫地机,包括有壳体和手柄,壳体内设有电机、转轴和扫地滚刷,扫地滚刷安装于转轴上,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传动连接,手柄上设有环槽,壳体内设有与环槽配合的挡块, 手柄通过环槽与挡块配合与壳体转动连接,壳体内还设有用以控制电机转向的换向开关,手柄一端与壳体连接,手柄与壳体相连一端的端部设有与换向开关相配合的换向块,手柄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滑块和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抵设于安装腔内壁,第一弹簧另一端抵设于滑块,壳体上设有与滑块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以壳体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于壳体两侧, 当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一限位槽内时,换向块与换向开关相抵,电机正转, 当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二限位槽内时,换向块与换向开关分离,电机反转。

进一步的,手柄内还设有用以控制电机启闭的电源开关,当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内时,滑块与电源开关分离,电源开关控制电机处于开启状态,当滑块压缩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槽或第二限位槽分离时,滑块与电源相抵,电源开关控制电机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转轴上还连接有缝刷。

进一步的,缝刷包括刷轮和安装轴,安装轴一端与刷轮固定连接,安装轴另一端设有第一环形凹槽,转轴上安装有快装结构,转轴通过快装结构与安装轴连接,快装结构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设有第四弹簧,外筒一端与内筒相抵,外筒另一端通过第四弹簧与内筒连接,内筒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限位钢珠,外筒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钢珠相抵的第一凸块,第一限位钢珠在第一凸块的作用下卡设于第一环形凹槽内,从而使快装结构与安装轴连接。

进一步的,转轴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内筒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限位钢珠,外筒上设有与第二限位钢珠相抵的第二凸块,第二限位钢珠在第二凸块的作用下卡设于第二环形凹槽内,从而使快装结构与转轴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远离缝刷的一侧还安装有导向轮,导向轮包括滚轮和连接于滚轮侧壁的安装座,壳体侧壁设有安装室,滚轮通过安装座插接于安装室内与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安装座上设有卡槽,安装室内设有限位块和第二弹簧,限位块上设有卡槽配合的第一卡块,第二弹簧一端与安装室内壁相抵,第二弹簧另一端与限位块相抵, 第一卡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设于卡槽内以将安装座固定于安装室内。

进一步的,壳体侧壁设有位于安装室上方的放置室, 限位块向上延伸有卡槽配合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位于放置室内,当安装座安装于放置室内时, 第二卡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卡设于卡槽内以将安装座固定于放置室内。

进一步的,壳体上还设有与滚刷配合的挡板,挡板上设有导向槽,壳体上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挡板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孔,壳体上设有与限位孔配合的弹性凸块。

进一步的,挡板上设有导向槽,壳体上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挡板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孔,壳体上设有限位销和第三弹簧,限位销顶端为球面,限位销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与限位孔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一限位槽内时,换向块与换向开关相抵,电机正转,电机正转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扫地滚刷向前转动,从而实现清扫,当需要电机后退时,向上拨动滑块,使得滑块与第一限位槽分离,此时壳体与手柄可相对转动,再将壳体相对手柄转动180°,此时第二限位槽位于滑块下方,松开滑块, 滑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二限位槽内时以将壳体和手柄固定,换向块与换向开关分离,电机反转,进而实现后退,切换方便,便于使用,而且转轴上连接有缝刷,能够便于清洁墙缝处, 壳体上还设有与滚刷配合的挡板,挡板可以转动调节, 防止灰尘飞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安装缝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扫地机安装缝刷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缝刷、快装结构和转轴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手柄;3.电机;4.转轴;5.扫地滚刷;6.环槽;7.挡块;8.换向开关;9.换向块;10.安装腔;11.滑块;12.第一弹簧;13.第一限位槽;14.第二限位槽;15.电源开关;16.缝刷;17.刷轮;18.安装轴;19.第一环形凹槽;20.快装结构;21.内筒;22.外筒;23.第四弹簧;24.第一安装孔;25.第一限位钢珠;26.第一凸块;27.第二环形凹槽;28.第二安装孔;29.第二限位钢珠;30.第二凸块;31.导向轮;32.滚轮;33.安装座;34.安装室;35.限位块;36.第二弹簧;37.卡槽;38.第一卡块;39.挡板;40.导向槽;41.导向块;42.弹性凸块;43.限位销;44.第三弹簧;45.限位孔;46.放置室;47.第二第一卡块;48.储放盒;49.储放腔;50.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13所示的一种扫地机,包括有壳体1和手柄2,壳体1内设有电机3、转轴4和扫地滚刷5,扫地滚刷5安装于转轴4上,电机3的输出轴与转轴4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手柄2上设有环槽6,壳体1内设有与环槽6配合的挡块7, 手柄2通过环槽6与挡块7配合与壳体1转动连接,壳体1内还设有用以控制电机3转向的换向开关8,手柄2一端与壳体1连接,手柄2与壳体1相连一端的端部设有与换向开关8相配合的换向块9,手柄2内设有安装腔10,安装腔10内设有滑块11和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一端抵设于安装腔10内壁,第一弹簧12另一端抵设于滑块11,壳体1上设有与滑块11配合的第一限位槽13和第二限位槽14, 第一限位槽13和第二限位槽14以壳体1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于壳体1两侧, 当滑块11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一限位槽13内时,换向块9与换向开关8相抵,电机3正转, 当滑块11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4内时,换向块9与换向开关8分离,电机3反转。滑块11侧壁设有便于滑动的凸台,凸台穿过安装腔10位于壳体1外,以便于推动滑块11移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滑块11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一限位槽13内时,换向块9与换向开关8相抵,电机3正转,电机3正转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扫地滚刷5向前转动,从而实现清扫,当需要电机3后退时,向上拨动滑块11,使得滑块11与第一限位槽13分离,此时壳体1与手柄2可相对转动,再将壳体1相对手柄2转动180°,此时第二限位槽14位于滑块11下方,松开滑块11, 滑块11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4内时以将壳体1和手柄2固定, 壳体1与手柄2不可相对转动,换向块9与换向开关8分离,电机3反转,进而实现后退,切换方便,便于使用,尤其在清扫室内和庭院的角落时,由于转轴4通过皮带与电机3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从而带动扫地滚刷5转动工作,当转轴4与皮带连接处位于室内或庭院的角落时,导致室内或庭院的角落无法清扫,此时可将壳体1相对手柄2转动,使得扫地滚刷5位于室内或庭院的角落,从而将位于室内或庭院的角落清扫干净。

手柄2内还设有用以控制电机3启闭的电源开关15,当滑块11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插接于第一限位槽13或第二限位槽14内时,滑块11与电源开关15分离,电源开关15控制电机3处于开启状态,当滑块11压缩第一弹簧12与第一限位槽13或第二限位槽14分离时,滑块11与电源相抵,电源开关15控制电机3处于关闭状态,使得壳体1和手柄2在相对转动时,电机3处于关闭状态,即扫地滚刷5不再转动,防止扫地机在切换进退过程中发生意外。

转轴4上还连接有缝刷16,能够便于清洁墙缝处,缝刷16包括刷轮17和安装轴18,安装轴18一端与刷轮17固定连接,安装轴18另一端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9,转轴4上安装有快装结构20,转轴4通过快装结构20与安装轴18连接,快装结构20包括内筒21和外筒22,内筒21和外筒22之间设有第四弹簧23,外筒22一端与内筒21相抵,外筒22另一端通过第四弹簧23与内筒21连接,第四弹簧23一端抵设于内筒21,第四弹簧23另一端抵设于外筒22,内筒2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24,第一安装孔24内设有第一限位钢珠25,外筒22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钢珠25相抵的第一凸块26,第一限位钢珠25在第一凸块26的作用下卡设于第一环形凹槽19内,从而使快装结构20与安装轴18连接。当外筒22压缩第四弹簧23向内筒21移动时,第一凸块26与第一限位钢珠25分离,第一限位钢珠25不再对第一环形凹槽19限位,再将安装轴18与快装结构20分离,即将缝刷16取下,由于缝刷16为刷轮17结构,当清扫地面时,缝刷16清扫效果不佳,需要将缝刷16取出以避免磨损,缝刷16通过快装结构20与转轴4连接,能够便于缝刷16的安装和取下。手柄2上还设有储放盒48,储放盒48内设有用以放置缝刷16的储放腔49和用以封闭储放腔49的上盖50,上盖50铰接于储放盒48上,当不需要使用缝刷16时,可将缝刷16放置于储放盒48内,便于下次使用。此外储放盒48还可用于放置其他杂物。

转轴4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7,内筒2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28,第二安装孔28内设有第二限位钢珠29,外筒22上设有与第二限位钢珠29相抵的第二凸块30,第二限位钢珠29在第二凸块30的作用下卡设于第二环形凹槽27内,从而使快装结构20与转轴4连接。当外筒22压缩第四弹簧23向内筒21移动时,第二凸块30与第二限位钢珠29分离,第二限位钢珠29不再对第二环形凹槽27限位,再将转轴4与快装结构20分离,便于快装结构20的安装和取下。

壳体1远离缝刷16的一侧还安装有导向轮31,通过设置导向轮31,使得与缝刷16配合保持扫地机平衡,还能与扫地滚刷5配合对扫地机进行导向,导向轮31包括滚轮32和连接于滚轮32侧壁的安装座33,壳体1侧壁设有安装室34,滚轮32通过安装座33插接于安装室34内与壳体1固定连接,安装座33上设有卡槽37,安装室34内设有限位块35和第二弹簧36,限位块35上设有卡槽37配合的第一卡块38,第二弹簧36一端与安装室34内壁相抵,第二弹簧36另一端与限位块35相抵,第一卡块38在第二弹簧36的作用下卡设于卡槽37内以将安装座33固定于安装室34内。当需要取下导向轮31时,按下限位块35,限位块35压缩第二弹簧36移动,使得第一卡块38与卡槽37分离,限位块35不再对安装座33限位,即可将导向轮31取下,便于导向轮31的装配,还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是否安装导向轮31。壳体1侧壁设有位于安装室34上方的放置室46, 限位块35向上延伸有卡槽37配合的第二卡块47,第二卡块47位于放置室46内,当安装座33安装于放置室46内时, 第二卡块47在第二弹簧36的作用下卡设于卡槽37内以将安装座33固定于放置室46内,当不需要使用导向轮31时,可将导向轮31取下安装于放置室46内,能够便于下次使用导向轮31。

进一步的,壳体1上还设有与扫地滚刷5配合的挡板39, 通过设置挡板39,可防止扫地滚刷5在扫地时灰尘飞扬,挡板39截面呈弧形,挡板39一端向下延伸有侧壁,挡板39通过侧壁与壳体1转动连接,挡板39上设有导向槽40,壳体1上设有与导向槽40配合的导向块41,挡板39侧壁上设有多个限位孔45,限位孔45呈圆周均布于挡板39侧壁上,壳体1上设有与限位孔45配合的定位块,定位块为与限位孔45配合的弹性凸块42。当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挡板39角度时,转动挡板39使得导向块41相对导向槽40移动,使挡板39调整到所需要的角度,再通过弹性凸块42卡设于限位孔45内以对挡板39固定。此外定位块还可为限位销43,限位销43顶端为球面,限位销43活动设置于壳体1上,限位销43和壳体1之间设有第三弹簧44,第三弹簧44一端抵设于壳体1,第三弹簧44另一端抵设于限位销43,限位销43顶端为球面,限位销43在第三弹簧44的作用下与限位孔45相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