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居生活用智能猫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3683发布日期:2018-09-28 17:5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猫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居生活用智能猫眼。



背景技术:

猫眼是楼房的房门上常用的用具,它可以帮助用户观察门外的情况,确定门外的来访者或者发生的情况,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当家中没人时发生失窃时,不能够快速的抓获盗窃者,无法给民警提供有效的线索,也给户主带来一定的财产损失,猫眼单一的功能已将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家居生活用智能猫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居生活用智能猫眼,不仅可以观察到室外的情况,且可以对过往的人员进行拍照存储,为意外情况作预防准备,增加猫眼的功能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居生活用智能猫眼,包括内框和外框,所述外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短管,所述短管的另一端与内框螺接,所述内框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控制开关和存储器,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外框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信号连接,所述摄像头与存储器信号连接,所述内框的外侧铰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内框的中部设有螺孔,且所述短管的外侧设有与螺孔相匹配的螺纹段。

优选的,所述内框、短管和外框均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短管的内部安装有组合门镜。

优选的,所述短管包括内管和外管,且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2-0.4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外框的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并在内框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开关,当有人经过时,红外传感器感知,控制开关控制摄像头进行摄像,增加猫眼的功能性;

2、通过在内框的内部安装有存储器,并将其与摄像头信号连接,当家中无人发生失窃时,可以快速的给民警提供相关线索,降低户主损失;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对过往人员进行摄像存储,降低增加室内的安全性和猫眼的功能性,使用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框和外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模块图。

图中:1内框、2外框、3短管、301内管、302外管、4蓄电池、5控制开关、6存储器、7红外传感器、8摄像头、9挡板、10螺孔、11螺纹段、12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居生活用智能猫眼,包括内框1和外框2,所述外框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短管3,所述短管3的另一端与内框1螺接,所述内框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4、控制开关5和存储器6,所述蓄电池4与控制开关5电性连接,所述外框2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红外传感器7和摄像头8,所述控制开关5分别与红外传感器7和摄像头8信号连接,所述摄像头8与存储器6信号连接,所述内框1的外侧铰接有挡板9。

具体的,所述内框1的中部设有螺孔10,且所述短管3的外侧设有与螺孔10相匹配的螺纹段11,便于内框1和外框2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具体的,所述内框1、短管3和外框2均连通设置,可以保证从内部可以观察到外界情况。

具体的,所述短管3的内部安装有组合门镜,方便户主对外部情况的观察。

具体的,所述短管3包括内管301和外管302,且所述内管301和外管302之间通过连杆12连接,在不影响视觉的情况下便于内部电线的排布。

具体的,所述内管301和外管302之间的距离设置在0.2-0.4cm,内管301和外管302之间的距离用于各个电连线的走线。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外框2的内部设有红外传感器7和摄像头8,并在内框1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开关5,当有人经过时,红外传感器7感知,控制开关5控制摄像头8进行摄像,增加猫眼的功能性,通过在内框1的内部安装有存储器6,并将其与摄像头8信号连接,当家中无人发生失窃时,可以快速的给民警提供相关线索,降低户主损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对过往人员进行摄像存储,降低增加室内的安全性和猫眼的功能性,使用安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