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3680发布日期:2018-09-28 17:5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装修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窗。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家庭当中所使用的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推拉式的,一种是平推式的,平推式窗,窗体与窗框之间的连接采用合页连接,往往使得窗体与窗框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导致窗体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其能够提高窗体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窗,包括窗框、转动连接在两侧窗框上的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靠近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的两侧开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密封孔,所述第一窗体和所述第二窗体靠近窗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密封孔相互配合的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上窗时,连接块插入到密封孔当中,通过连接块与密封孔的配合提高了窗体与转动连接一侧的窗框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呈圆弧状设置,并且连接块的圆心与连接块所连接的窗体的转动圆心相同,所述密封孔呈圆弧状设置并且与相对应的连接块的圆心和半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状设置的连接块和密封孔能够更好的提高窗体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靠近窗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连接块与密封孔之间的缝隙密封住的密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块能够进一步更好的将连接块与密封孔之间的缝隙密封好,提高窗体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块为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孔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窗框上的能够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相互接触的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垫使得没有设置连接块的窗体部分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得到了提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相互靠近的位置设置有两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上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便于将窗体打开和关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窗体靠近第二窗体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背离第一窗体打开方向的厚度为第一窗体厚度一半的第一凸块,第二窗体靠近第一窗体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靠近第二窗体打开一侧的厚度为第一窗体一半的与第一凸块相互配合的第二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能够提高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块靠近第二凸块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第二凸块靠近第一凸块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凹槽相互配合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为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都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箱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孔和连接块能够提高窗体与窗框之间的密封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上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能够提高两窗体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完整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窗框的轴测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第一窗体轴测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第二窗体的轴测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窗框;11、合页;12、密封孔;13、密封垫;2、第一窗体;21、连接块;22、密封块;23、第一凸块;231、凹槽;3、第二窗体;31、第二凸块;311、凸起;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窗,参见附图1,包括窗框1、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侧的窗框1上,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相互靠近的位置设置有两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上的把手4,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处于同一面上时能够将窗关上。

参见附图2和附图3,两竖直窗框1上设置有用于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与窗框1进行转动连接的合页11,合页11靠近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打开一侧,竖直窗框1上背离合页1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密封孔12,密封孔12呈圆弧状设置,圆弧状密封孔12的圆心连成的直线与合页11的轴心相互重合。

参见附图2和附图4,两密封孔12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窗框1上的密封垫13,密封垫13为橡胶制成。

参见附图5和附图6,第一窗体2靠近窗框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与密封孔12相互配合的连接块21,连接块21背离第一窗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块22,密封块22由橡胶制成。

第一窗体2关上时连接块21插入到密封孔12当中,并且对密封块22进行挤压,密封垫13与第一窗体2靠近窗框1的一侧相互接触,从而将第一窗体2与窗框1转动连接一侧更好的密封住。第二窗体3和窗框1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窗体2与窗框1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参见附图1和附图5,第一窗体2靠近第二窗体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背离第一窗体2打开一侧的厚度为第一窗体2厚度一半的第一凸块23,第一凸块23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呈半圆状的凹槽231。

参见附图1和附图7,第二窗体3靠近第一窗体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靠近第二窗体3打开一侧的厚度为第一窗体2一半的与第一凸块23相互配合的第二凸块31。

参见附图7和附图8,第二凸块31靠近第一凸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与凹槽231相互配合的凸起311,凸起311为橡胶材质。

将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关上之后,凸起311嵌入到凹槽231当中,将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之间的缝隙密封住。

该窗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窗关闭时,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上的连接块21插入到窗框1上的密封孔12中,窗框1上的密封垫13与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靠近窗框1的一侧贴合在一起,将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与窗框1之间密封住。第二窗体3上的凸起311嵌入到第一窗体2的凹槽231当中,将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之间密封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