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畚斗及扫把畚斗组合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4316发布日期:2018-09-29 00:4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旋转畚斗及扫把畚斗组合套件。



背景技术:

畚斗是一种用来盛放物品的装置,属于生活用品,为平时用来装垃圾的一种铲装盘,通常有一个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是人们做家务的好帮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畚斗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如美观性不够;并且在使用时存在着使用较为麻烦的缺点,如扫把与畚斗分开放置,造成下次使用时寻找不方便;如常用的畚斗大都呈敞开式,特别是保洁员在清扫时,把畚斗中的垃圾倒入垃圾桶中往往有段距离,一些塑料袋等轻浮垃圾会散落地上或遇风时吹走,并且在扫地的时候,由于扫把扫地产生的风力,也会将一些塑料袋等轻浮垃圾会散落地上或吹走,给保洁员造成很大的不便;且畚斗在室外放置时,容易进入垃圾或者畚斗内的垃圾没有及时倒入垃圾桶而被风吹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外观美观、结构稳定、环保卫生的旋转畚斗及扫把畚斗组合套件,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敞开式畚斗容易造成垃圾乱跑、清洁不方便以及清洁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旋转畚斗,包括畚斗本体、畚斗杆及握柄,所述畚斗杆的下部插设固定于所述畚斗本体内部,所述畚斗杆的上部外露于所述畚斗本体,所述握柄设于所述畚斗杆的顶部,所述畚斗本体包括斗体、斗顶及斗盖,所述斗体具有一底板及围设于所述底板周侧的侧壁,所述斗体的底板与所述侧壁围设形成一侧具有一开口的斗仓,所述斗顶设于所述斗体的顶部;所述斗盖包括盖体及设于所述盖体顶部的盖顶,所述斗盖的一侧成形有一开口,所述盖体与所述斗体成形为上窄下宽的结构,所述斗体与所述盖体的横截面是具有相同圆心的圆弧状结构,所述斗顶与所述盖顶的横截面是具有相同圆心的圆弧状结构所述盖体及所述盖顶分别设于所述斗体及所述斗顶的外部;所述斗顶与所述盖顶之间通过设置C形套连接,所述C形套的外壁与所述盖顶的内壁固定,所述C形套具有一开口,所述C形套的开口与所述斗盖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C形套的底部设有C形扣座,所述C形扣座与所述斗顶的底部固定,旋转所述斗盖,所述C形套相对所述C形扣座转动以实现所述斗仓的开口的打开与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斗体的顶部直径大于所述斗顶底部的直径,所述斗体的顶部与所述斗顶的底部相接处形成有第一肩部,所述第一肩部上设有所述C形扣座,所述斗顶的顶部与所述C形扣座之间成形有第二肩部,所述第二肩部上设有所述C形套。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斗顶包括斗顶本体及固定于所述斗顶本体顶部的卡接部;所述斗顶本体呈圆柱状,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盖顶卡固,所述卡接部呈圆盘状,所述卡接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斗顶本体的直径,所述卡接部上成形有与所述畚斗杆对应的畚斗杆孔及与所述扫把柄匹配卡设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卡接部的外缘相接,所述扫把柄的上部卡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卡接部的上表面成形有与所述卡接部的外缘相接的环形卡槽,所述盖顶的顶部内侧成形有钩部向下延伸的环形卡钩,所述斗顶的顶部与所述盖顶的顶部通过所述环形卡钩勾挂于所述环形卡槽内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斗顶本体包括畚斗杆固定部及扫把柄固定部,所述畚斗杆的下部穿过所述畚斗杆孔固定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内,所述畚斗杆的底部设有畚斗杆插扣,所述畚斗杆为中空结构,所述畚斗杆插扣插设于所述畚斗杆的内部,所述畚斗杆插扣的下部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固定;

所述扫把柄固定部的上部呈空心的半圆柱状,所述扫把柄固定部的下部与所述斗体的上部组接固定;所述扫把柄固定部包括直线形边缘和圆弧边缘,所述扫把柄固定部的上部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对接形成圆柱状,所述扫把柄固定部于所述圆弧边缘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凹槽,所述环凹槽沿所述扫把柄固定部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扫把柄卡设于所述环凹槽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环凹槽的下部成形有相对的二凸尖,所述扫把柄卡设于所述环凹槽内并通过所述二凸尖抵顶所述扫把柄表面固定;所述环凹槽的背面成形有凸柱,所述凸柱抵顶所述畚斗杆。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盖顶的内壁成形有相对的二第一凸肋,所述二第一凸肋沿着所述盖顶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二第一凸肋之间围设形成容置槽,所述C形套的外壁上凸设有相对的二第二凸肋,所述二第二凸肋卡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二第二凸肋自所述C形套的顶部向下延伸,所述二第二凸肋之间设有形成支脚槽,所述支脚槽内成形有向上延伸的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的末端向所述C形套的外侧翘起,所述二第二凸肋的相对外侧与所述二第一凸肋的相对内侧贴紧,所述二第二凸肋底部成形有C形凸缘,所述C形凸缘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凸肋的外缘平行,所述第一凸肋的底部抵顶所述C形凸缘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盖顶的开口处成形有相对设置的二钩体,所述二钩体朝向所述盖顶内部方向延伸,所述二钩体分别位于所述盖顶的开口的中部,各所述钩体与其相接的所述盖顶的内壁界定形成槽部,所述C形套的开口处成形有与容置所述钩体的钩槽所述C形套的开口处成形有与所述盖顶的槽部匹配卡设的凸柱,所述凸柱与C形套开口处的外壁围设形成所述钩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C形套的下部间隔设有支脚槽,所述支脚槽内成形有自所述C形套向所述C形套底部延伸的弹性支脚,各所述弹性支脚的末端向所述C形套的外侧翘起,所述C形扣座7的上表面成形有与所述弹性支脚匹配卡合的支脚凹槽。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C形扣座成形有相对的二端部,所述C形扣座的二端部内壁成形有自所述C形扣座顶端向下延伸的凸块槽,所述凸块槽的底部成形为凸台,所述凸台自所述凸块槽的底部向所述C形扣座的底部延伸,所述扫把柄固定部的开口处成形有竖向凹槽,所述竖向凹槽位于所述第一肩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竖向凹槽的顶面与所述第二肩部的上表面围设形成一凸块,所述C形扣座的凸台卡设于所述竖向凹槽内,所述凸块槽的内壁抵顶所述凸块的外缘。

所述C形扣座的内壁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成形有向上的钩部及水平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C形扣座的内壁固定,所述插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钩部连接,所述扫把柄固定部及所述畚斗杆固定部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匹配的插槽。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扫把畚斗组合套件,包括扫把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旋转畚斗,所述扫把包括扫把柄及铰接于所述扫把柄底端的扫把本体,所述扫把本体包括与所述扫把柄底端铰接的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清洁条,所述旋转畚斗的握柄前端设有卡座,所述扫把柄的上部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卡座内以令扫把本体定位容置于所述畚斗本体内。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斗盖可沿着所述斗体进行旋转并对所述斗仓的开口进行封闭,可有效防止斗体内的垃圾溢出或因操作不当掉落或因未及时将垃圾倒掉而影响环境的美观。

(2)本发明所述扫把的上部卡设于所述畚斗杆的卡座内,所述扫把的下部卡设于所述畚斗本体内部,通过对所述扫把的上部、下部进行限位,使得扫把与旋转畚斗的组接更牢固,不易脱落。

(3)本发明所述扫把本体在使用结束后可收纳于所述斗仓内,下次使用更方便,也更清洁卫生,同时提高了周围环境的美观性,更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扫把畚斗组合套件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扫把畚斗组合套件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扫把畚斗组合套件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胶片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斗顶的卡接部及畚斗杆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的顶部结构放大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斗盖的盖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斗盖的盖顶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扫把畚斗组合套件关闭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扫把柄固定部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扫把柄固定部的后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扫把柄固定部前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畚斗杆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扫把畚斗组合套件打开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C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图15的仰视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C形扣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畚斗本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握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图9的顶端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旋转畚斗1;畚斗本体2;斗体21;胶片211;插肋212;插孔213;支撑环肋214;斗顶22;畚斗杆固定部221;上插孔2211;插肋2212;插槽2213;第一肩部2214;第二肩部2215;水平加劲板2216;竖向加劲板2217;扫把柄固定部222;环凹槽2221;凸尖2222;凸柱2223;上插柱2224;插槽2225;插槽2226;下插柱2227;插槽2228;加劲板2229;竖向凹槽2220;卡接部223;畚斗杆孔2231;凹槽2232;环形卡槽2233;斗盖23;盖体231;盖顶232;环形卡钩2321;第一凸肋2322;钩体2323;畚斗杆3;畚斗杆插扣31;插扣本体311;支脚312;卡槽313;握柄4;卡座41;凸块411;扫把5;扫把柄51;吊耳511;扫把本体52;壳体521;清洁块522;C形套6;第二凸肋61;C形凸缘62;钩槽63;C形凸缘64;弹性支脚65;C形凸缘66;环形凸肋67;C形扣座7;支脚凹槽71;连接件72;凸台74;辅助定位部75。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发明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畚斗及扫把畚斗组合套件,所述旋转畚斗1包括畚斗本体2、畚斗杆3及握柄4,所述扫把畚斗组合套件包括所述旋转畚斗1及扫把5,所述扫把5包括扫把柄51及铰接于所述扫把柄51底端的扫把本体52;所述畚斗杆3的下部插设固定于所述畚斗本体2内部,所述畚斗杆3的上部外露于所述畚斗本体2,所述握柄4设于所述畚斗杆3的顶部,所述扫把柄51的上部可拆卸地与所述握柄4前端卡设以令扫把本体52定位容置于所述畚斗本体2内。具体地,所述畚斗本体2包括斗体21、设于所述斗体21顶部的斗顶22及斗盖23,所述斗体21具有一底板及围设于所述底板周侧的侧壁,所述斗体21的底板与所述侧壁围设形成一侧具有一开口的斗仓;所述斗盖23包括盖体231及设于所述盖体231顶部的盖顶232,所述斗盖23的一侧成形有一开口,所述盖体231与所述斗体22分别成形为上窄下宽、接近半圆锥形的结构,所述斗体21与所述盖体231的横截面是具有相同圆心的圆弧状结构,所述斗顶22与所述盖顶232的横截面是具有相同圆心的圆弧状结构,以在旋转封闭时具有类似圆锥的外形;具体地,所述盖体231与所述斗体22的锥面由上而下呈略为外凸的弧形;所述盖体231及所述盖顶232分别设于所述斗体21及所述斗顶22的外部,所述斗顶22与所述盖顶232之间通过设置C形套6连接,所述C形套6具有一开口,所述C形套6的开口与所述斗盖232的开口朝向相同,所述C形套6的外壁与所述盖顶232的内壁卡设固定,所述C形套6的底部设有C形扣座7,所述C形扣座7与所述斗顶22的侧壁卡设固定,旋转所述斗盖23,所述C形套6相对所述C形扣座7转动以实现所述斗仓的开口的打开与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斗体21的外壁底端成形有与所述斗体21的底边平行的支撑环肋214,当所述斗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支撑环肋214位于所述盖体231内侧以支撑所述盖体231于所述斗体21的外部,防止所述盖体231因自重作用发生歪斜。

如图3、图4、图9所示,所述斗体21的底板前缘呈倾斜状,所述斗体21的底板前缘设有胶片211,所述胶片211一侧设有倾斜的卡槽2110,所述卡槽2110具有一插入所述斗体21的底板前缘的插入口,所述插入口的上、下两端分别成形有上钩部2111、下钩部2112,所述上钩部2111与所述下钩部2112围设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底板前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与所述上钩部2111、所述下钩部2112匹配的凸楞,所述胶片211与所述斗体21的底板前缘通过所述上钩部2111、所述下钩部2112与所述凸楞配合卡固。通过借助所述胶片211贴紧地面,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漏尘。

如图3、图5至图9、图20所示,所述斗顶22包括斗顶本体及固定于所述斗顶本体顶部的卡接部223,所述斗顶本体呈圆柱状,所述卡接部223与所述盖顶232卡固;所述卡接部223呈圆盘状,所述卡接部223的直径大于所述斗顶本体的直径,所述卡接部223上成形有与所述畚斗杆3对应的畚斗杆孔2231及与所述扫把柄51匹配卡设的凹槽2232,所述凹槽2232与所述卡接部23的外缘相接,所述扫把柄51的上部卡设于所述凹槽2232内;所述卡接部23的上表面成形有与所述卡接部223的外缘相接的环形卡槽2233,所述盖顶232的顶部内侧成形有钩部向下延伸的环形卡钩2321,所述斗顶22的顶部与所述盖顶232的顶部通过所述环形卡钩2321勾挂于所述环形卡槽2233内固定。

如图3、图5所示,所述斗顶本体包括畚斗杆固定部221、扫把柄固定部222,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的呈空心的半圆柱状,结合如图9、图20所示,所述畚斗杆3的下部穿过所述畚斗杆孔2231固定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内,所述畚斗杆3的底部设有畚斗杆插扣31,所述畚斗杆3为中空结构,所述畚斗杆插扣31插设于所述畚斗杆3的内部,所述畚斗杆插扣31的下部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固定。

如图9、图13、图20所示,所述畚斗杆插扣31成形有插扣本体311及设于所述插扣本体311底部的支脚312,所述畚斗杆3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插扣本体311成形为多阶结构,且各阶截面呈椭圆形,所述畚斗杆孔2231呈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畚斗杆3相比较圆形的畚斗杆3,能够防止畚斗杆3在所述畚斗杆孔2231内转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所述插扣本体31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313,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内设有与所述卡槽313卡固的凸柱(图未示),所述支脚312卡设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内。

如图1、图3、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上部呈空心的半圆柱状,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包括直线形边缘和圆弧边缘,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上部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对接形成圆柱状,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于所述圆弧边缘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凹槽2221,所述环凹槽2221沿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扫把柄51卡设于所述环凹槽2221内,所述环凹槽2221的直径小于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1的直径,较优地,所述环凹槽2221的下部成形有相对的二凸尖2222,所述二凸尖2222之间的距离以及凸尖2222至环凹槽2221槽底的距离略小于所述扫把柄51的直径,借此,将所述扫把柄51卡设于所述环凹槽2221内并通过所述二凸尖2222抵顶所述扫把柄51表面固定;所述环凹槽2221的背面成形有凸柱2223,所述凸柱2223抵顶所述畚斗杆3。

如图5、图6、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的上部成形有上下设置的两组插肋2212,所述两组插肋2212分别位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的两侧,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上对应设有与所述插肋2212匹配的插槽2225,所述两组插肋2212与所述插槽2225水平插接固定;较优地,所述插肋2212的相对外侧成形有钩部以便于所述插肋2212插入所述插槽2225后定位。较优地,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的内部成形有水平加劲板2216和竖向加劲板2217以提高畚斗杆固定部221的结构稳定性。

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上部成形有上插柱2224,所述上插柱2224设于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两侧,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的上部对应设有与所述上插柱2224匹配的上插孔2211,所述上插柱2224与所述上插孔2211水平插接固定。较优地,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内部设有多组水平的加劲板2229。

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下部呈半圆台状,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下部与所述斗体21上部组接,所述斗体21的上部成形有一组插肋212,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对应位置成形有与所述插肋212匹配的插槽2226,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的下部通过所述插肋212与所述插槽2226固定。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下部成形有下插柱2227,所述下插柱2227设于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两侧,所述斗体21的上部对应设有与所述下插柱2227匹配的插孔213,所述下插柱2227与所述插孔213水平插接固定。

如图7、图8所示,所述盖顶232的内壁成形有相对的二第一凸肋2322,所述二第一凸肋2322沿着所述盖顶232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二第一凸肋2322之间围设形成容置槽,如图14、图15所示,所述C形套6的外壁上凸设有相对的二第二凸肋61,所述二第二凸肋61卡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二第二凸肋61自所述C形套6的顶部向下延伸,所述二第二凸肋61的相对外侧与所述二第一凸肋2322的相对内侧贴紧,所述二第二凸肋61底部成形有C形凸缘62,所述C形凸缘62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凸肋61的外缘平行,所述第一凸肋2322的底部抵顶所述C形凸缘62上。

如图7、图8所示,所述盖顶232的开口处凸设有相对设置的二钩体2323,所述二钩体2323朝向所述盖顶232内部方向延伸,所述二钩体2323分别位于所述盖顶232的开口的中间位置,各所述钩体2323的内侧与其相接的所述盖顶232的内壁界定形成槽部,如图15、图18所示,所述C形套6的开口处成形有与容置所述钩体2323的钩槽63,所述C形套6的开口处成形有与所述盖顶232的槽部匹配卡设的凸柱,所述凸柱与C形套6开口处的外壁围设形成所述钩槽63,较优地,所述凸柱与所述C形套的相接处呈凸面,所述凸面抵顶所述钩体2323。

所述斗体21的顶部直径大于所述斗顶22底部的直径,所述斗体21的顶部与所述斗顶22的底部相接处形成有第一肩部2214,所述第一肩部2214上设有所述C形扣座7,所述斗顶22的顶部与所述C形扣座7之间成形有第二肩部2215,所述第二肩部2215上设有所述C形套6。

如图15所示,所述C形套6的顶部设有C形凸缘64,所述C形凸缘64的中部被所述二第二凸肋61间隔分开形成两段凸缘,所述二第二凸肋61之间设有形成支脚槽,所述支脚槽内成形有向所述C形套6顶部延伸的弹性支脚65,所述弹性支脚65的末端向所述C形套6的外侧翘起。

如图15、图16所示,所述C形套6的下部间隔设有支脚槽,所述支脚槽内成形有自所述C形套6向所述C形套底部延伸的弹性支脚65,各所述弹性支脚65的末端向所述C形套6的外侧翘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C形套6的下部成形有三个支脚槽,对应的所述弹性支脚65具有三个。

所述C形套6的底部成形有C形凸缘66,所述C形凸缘66的上表面与所述钩槽63相接,所述C形凸缘66被所述C形套下部的三个支脚槽隔开形成三段凸缘;所述C形凸缘66的下表面成形有环形凸肋67,所述环形凸肋67位于所述C形凸缘66的内侧,如图18所示,所述环形凸肋67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二肩部2115上。

如图17所示,所述C形扣座7的上表面成形有与所述弹性支脚65匹配卡合的支脚凹槽71;所述C形扣座7的内壁设有连接件72,所述连接件72成形有向上的钩部及水平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与所述C形扣座7的内壁固定,所述插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钩部连接,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及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72匹配的插槽2213、插槽2228,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72具有三个,分别设于C形扣座7内壁的中部及两侧,与所述三个连接件72对应的三个插槽2228分别位于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与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上,如图6、图10所示,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两侧设有两个所述插槽2228,所述畚斗杆固定部221的中部设有一个所述插槽2213。本发明实施实例中,相邻所述支脚凹槽71之间及所述支脚凹槽71与所述C形扣座7的开口部之间还设有三组辅助定位部73,所述辅助定位部73呈波浪形,包括相对的凸起,所述凸起之间间隔设置围设形成卡槽,在所述C形套6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支脚65卡设于所述卡槽内;本发明实施例,每组所述辅助定位部73包括四个卡槽。

如图17、图18所示,所述C形扣座成形有相对的二端部,所述C形扣座7的二端部内壁成形有自所述C形扣座7向下延伸的凸块槽,所述凸块槽的底部成形为凸台74,所述凸台74自所述凸块槽的底部向所述C形扣座7的底部延伸,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的开口处成形有竖向凹槽2220,所述竖向凹槽2220位于所述第一肩部2214与所述第二端部2215之间,所述竖向凹槽2220的顶面与所述第二肩部2215的上表面围设形成一凸块,所述C形扣座7的凸台卡设于所述竖向凹槽2220内,所述凹槽的内壁抵顶所述凸块的外缘。

如图1、图19所示,所述握柄4设于所述畚斗杆3的顶端,所述握柄4朝向所述斗仓的开口一侧设有卡座41,所述卡座41包括用于卡入所述扫把柄51的卡入口及用于容纳所述扫把柄51的容纳槽,所述卡入口的相对两端还设有凸块411以防止所述畚斗杆3从所述容纳槽中脱离,所述扫把柄51的上端卡设于所述卡座41内,所述扫把柄51的下端通过一扫把柄固定件8与所述畚斗本体2卡固。所述扫把柄5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扫把柄51的顶端设有吊耳511,所述扫把柄51的底端与所述扫把本体52的顶端铰接。所述扫把本体52包括壳体521及设于所述壳体521底部的清洁块52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块522为海绵。

以上具体说明了发明旋转畚斗及扫把畚斗组合套件的结构,以下说明其使用方法。

如图1所示扫把畚斗组合套件中斗盖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旋转所述斗盖22,使所述畚斗本体2的斗仓的开口打开,如图2所示扫把畚斗组合套件中斗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取出收纳于所述斗仓内的扫把5,调节所述扫把本体52与所述扫把柄51的角度进行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完成后调节所述扫把本体52与所述扫把柄51之间的角度使所述扫把本体52能够容置于所述斗仓内,同时将所述扫把柄51与所述扫把柄固定部222卡固,同时将所述扫把柄51的上部与所述握柄4上的卡座41卡固,再次旋转所述斗盖23使所述斗盖23封闭所述斗仓的开口。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