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鱼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0838发布日期:2020-01-03 13:00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烤鱼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烤鱼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烤鱼炉大多数采用在一个烤制位置烤制一条烤品,而如果需要同时烤制多条烤品时,则要设置多个烤制位置。在烤鱼炉中设置多个烤制位置不仅占据空间大,而且烤鱼炉结构相对复杂,不便于生产制造。同时,多个烤制位置进行烤制操作时,可能出现烤炉之间的相互溢油现象,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烤鱼炉,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烤鱼炉,包括支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体上的第一加热炉和第二加热炉;

所述第一加热炉包括第一传送架、第一炉体和第一接油盆;所述第一传送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油盆上;所述第一炉体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架上,并与所述第一传送架形成第一加热空间,所述第一加热空间内设有第一加热组件;

所述第二加热炉包括第二传送架、第二炉体和第二接油盆;所述第二传送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接油盆上;所述第二炉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架上,并与所述第二传送架形成第二加热空间,所述第二加热空间内设有第二加热组件;

所述第一接油盆设置在所述第二炉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接油盆与所述第二接油盆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二炉体顶部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在所述第一接油盆的底部,并围绕在所述第一接油盆的外侧;所述集水槽用于接纳从所述第一接油盆中所溢出的油液。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上部的第一上层加热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架中的第一下层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炉体上部的第二上层加热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架中的第二下层加热管;

所述第一传送架上铺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架上铺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用于放置和输送烤品;

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上层加热管和所述第一下层加热管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配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速率,以及所述第一上层加热管和所述第一下层加热管的加热温度;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上层加热管和所述第二下层加热管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配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速率,以及所述第二上层加热管和所述第二下层加热管的加热温度。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上层加热管和所述第二上层加热管的上方均依次设有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之间设有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对应连通散热孔。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保温层,所述第三保温层与其所对应的所述第二保温层的端部连接,以形成一体。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油盆上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溢流管连通;

所述第二接油盆上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接油盆与外界。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油盆和所述第二接油盆内设有多片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一接油盆和所述第二接油盘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接油区;所述分隔板上设有连通孔,各个所述接油区之间通过所述连通孔而连通。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支架体上设有第一加水管和第二加水管,所述第一加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油盆上方,所述第二加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接油盆上方;

所述第一加水管和所述第二加水管的出水端朝向所述第一接油盆和所述第二接油盆设置,所述第一加水管和所述第二加水管用于向所述第一接油盆和所述第二接油盘中注入冷却液。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炉体和所述第二炉体内设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用于采集第一加热空间和第二加热空间内的温度信号;

所述温度探头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并将所采集到的所述温度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配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号,调整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

优选地或可选地,烤鱼炉还包括电机箱,所述电机箱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用于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的顶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机箱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箱为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些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烤鱼炉,采用上下两层炉体设计,节省了烤鱼炉的空间;并且,可以避免上层炉体向下层炉体溢油,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烤鱼炉,可以在烤制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操作,并保证烤品质量上的一致性。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见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烤鱼炉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前方透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烤鱼炉在一种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发明的烤鱼炉在一种实施例中,炉体和传送架分解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烤鱼炉。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烤鱼炉进行说明。

参见图1所示,烤鱼炉包括支架体1、以及第一加热炉2和第二加热炉3,其中,第一加热炉2和第二加热炉3设置在支架体1上。

第一加热炉2包括第一传送架201、第一炉体202和第一接油盆203。第一传送架201设置在第一接油盆203上,第一炉体202设置在第一传送架201上。第一传送架201穿过第一炉体202,并且,第一炉体202与第一传送架201形成第一加热空间4。其中,第一加热空间4内设有第一加热组件41(将在后文进行说明)。

第二加热炉3包括第二传送架301、第二炉体302和第二接油盆303。第二传送架301设置在第二接油盆303上,第二炉体302设置在第二传送架301上。第二传送架301穿过第二炉体302,并且,第二炉体302与第二传送架301形成第二加热空间5。其中,第二加热空间5内设有第二加热组件51(将在后文进行说明)。

通过设置第一加热炉2和第二加热炉3,采用上下两层炉体设计,既增加可以用来烤制的位置,又节省了烤鱼炉的空间。

进一步地,结合参见图2所示,第一接油盆203设置在第二炉体302的顶部,并且,第一接油盆203与第二接油盆303之间通过溢流管7连通。这样,当第一接油盆203中的油液较满时,可以经由溢流管7流入至第二接油盆303中,避免油液从第一接油盆203中溢出到第二炉体302上,保证了烤鱼炉使用上的安全性。

优选地,第二炉体302顶部设有集水槽304,集水槽304集水槽在所述第一接油盆203的底部,并且,围绕在第一接油盆203的外侧。其中,集水槽304可以接纳从第一接油盆203中所溢出的油液。这样,集水槽304可以配合溢流管7,对溢出的油液起到二次防护作用,避免油液溢出或溅出到下层的第二加热炉3中。从而,进一步保证烤鱼炉使用上的安全性。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加热组件41包括第一下层加热管411和第一上层加热管412。第一下层加热管411可以设置在第一传送架201中,对第一传送架201上移动的烤品,由下方进行烤制。第一上层加热管412设置在第一炉体202上,对第一传送架201上移动的烤品,由上方进行烤制。其中,第一下层加热管411可以是均布安装在第一传送架201中的十二支发热管,第一上层加热管412可以安装在是第一炉体202上的八支电热管。

同理,第二加热组件51包括第二下层加热管511和第二上层加热管512。第二下层加热管511可以设置在第二传送架301中,对第二传送架301上移动的烤品,由下方进行烤制。第二上层加热管512设置在第二炉体302上,对第二传送架301上移动的烤品,由上方进行烤制。其中,第二下层加热管511可以是均布安装在第二传送架301中的十二支发热管,第二上层加热管512可以是第二炉体302上的八支电热管。

从而,下层加热管和上层加热管可以对加热空间内的烤品进行加热,并且,可以在烤品的上下两面进行加热,加热效果更加,也可以使烤品均匀受热,避免出现烤品一面已烤焦而另一面未烤熟的现象。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架201上铺设有第一传送带2011,第二传送架301上铺设有第二传送带3011。并且,第一传送带2011和第二传送带3011用于放置和输送烤品。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以第一传送带2011为例进行说明,烤品可以放置于第一传送带2011上,并通过第一传送带2011的运动而传送烤品。

优选地,第一传送架201和第二传送带3011的两端伸出至第一炉体和第二炉体的空间外,从而,可以在第一传送架201(或第二传送带3011)的一端放置烤品,使烤品输入到加热空间中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成后,烤品可以传输至第一传送架201(或第二传送带3011)的另一端,并由此输出烤品,供操作人员取走。

结合参见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2011和第二传送带3011为网状结构,从而,烤品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油脂可以由网孔落下,避免油脂残留在第一传送带2011和第二传送带3011上。

优选地,网状结构可以由不锈钢材质编制而成,并且网孔直径可以是1.2mm。这样,烤品在高温的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内,被烤出的油脂,能够迅速通过网孔下落到下面的第一接油盆203(或第二接油盆303)中,避免油脂在高温下燃烧。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2011与第一驱动装置8连接,第二传送带3011与第二驱动装置9连接。这样,第一驱动装置8可以驱动第一传送带2011绕第一传送架201运动并传送烤品,第二驱动装置9可以驱动第二传送带3011绕第二传送架301运动并传送烤品,从而,实现自动化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8、第一上层加热管412和第一下层加热管411与控制系统6连接。控制系统6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8的输出速率,从而可以控制烤品在第一加热空间4中的停留时间。并且,控制系统6还可以控制第一上层加热管412和第一下层加热管411的加热温度,从而可以设置和调整烤品的加热温度。

更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上层加热管512和第二下层加热管511与控制系统6连接。控制系统6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装置9的输出速率,从而可以控制烤品在第二加热空间5中的停留时间。并且,控制系统6还可以控制第二上层加热管512和第二下层加热管511的加热温度,从而可以设置和调整烤品的加热温度。

本发明的烤鱼炉通过控制系统6,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8、第一上层加热管412和第一下层加热管411,以使烤品在第一加热空间4中完成加热;也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上层加热管512和第二下层加热管511,以使烤品在第二加热空间5中完成加热。从而,可以使得上下两层炉体的操作互不影响,使用者可根据客流量,通过控制系统6开启一层或上下两层,即开启第一炉体2和/或第二炉体3。

同时,本发明的烤鱼炉通过第一传递带2011(或第二传递带3011)将烤品输入至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中,并在其中由第一下层加热管411(或第二下层加热管511)和第一上层加热管412(或第二上层加热管512)对烤品进行加热。控制系统6可以控制烤品在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中的停留时间和加热温度,从而可以使得烤品经过的加热区域及时间都完全相同,保证了烤品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同时,本发明的烤鱼炉,无需设置多个烤制位置,可以在同一加热空间中,对相继传送过来的烤品进行烤制,节省了烤鱼炉的空间。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炉体202和第二炉体302中设有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并且,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设置依次在第一上层加热管412(或第二上层加热管512)的上方。这样,通过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的设置,可以将第一上层加热管412(或第二上层加热管512)和第一下层加热管411(或第二下层加热管511)所散发出的热量保存在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内,从而,降低了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的热损失,对烤品的加热效果更佳。优选地,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采用玻璃纤维保温棉填充。

进一步地,第一保温层101和第二保温层102之间可以设有散热风道103,并且,散热风道103可以与第一炉体的散热孔(或第二炉体的散热孔)连通。这样,当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中产生的热量散发至第一保温层102外时,热量可以沿散热风道103流动,并从第一炉体的散热孔(或第二炉体的散热孔)流出到外界,保证流向第二保温层102的热量不多,从而,保持第一炉体202(第二炉体302)的顶部温度较低。

优选地,第一炉体202和第二炉体30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保温层104,第三保温层104也可以采用玻璃纤维保温棉填充。并且,第三保温层104与其所对应的第二保温层102的端部连接,从而形成一体,这样,第一炉体202和第二炉体302的三面都设置了保温层,进一步地,保持了第一加热空间4和第二加热空间5内的温度,降低热量散失。

参见图1和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炉体202和第二炉体302的两侧壁上设有挡板310,其中,挡板310可以与所对应的侧壁枢接,从而,可以打开或闭合第一加热空间4和第二加热空间5。

具体地,参见图中箭头所示的输送方向,当烤品随传递带的运动,输送至第一炉体202(或第一炉体302)时,可以顶起前部的挡板310,打开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从而,使得烤品进入至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内。待烤品加热完成之后,可以顶起后部的挡板310,再次打开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从而,使得烤品离开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烤品在通过挡板310后,挡板310会落下并关闭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尽量避免第一加热空间4(或第二加热空间5)内的热量散失,节约能源。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架体1上设有第一加水管108和第二加水管109,并且,第一加水管108设置在第一接油盆203的上方,第二加水管109设置在第二接油盆303的上方。第一加水管108和第二加水管109可以与上水组件连接,从而可以引进冷却液,降低第一接油盆203和第二接油盆303中的油温。

进一步地,第一加水管108的出水端朝向第一接油盆203设置,第二加水管109的出水端朝向第二接油盆303设置。这样,由第一加水管108(或第二加水管109)引进的冷却液,可以通过出水端注入到第一接油盆203(或第二接油盆303)中,从而,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及时注入或补充冷却液。工作中,第一接油盆203(或第二接油盆303)要保证冷却液的水位,如果水位太低,难于降低第一接油盆203(或第二接油盆303)的油温,废油可能在上面加热管的持续烘烤下,引起燃烧。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接油盆203上设有第一排水管204,并且,第一排水管204与溢流管7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一接油盆203中的废水和废油经由溢流管7排出至第二接油盆303中。而第二接油盆303上设有第二排水管304,从而,通过第二排水管304可以将第二接油盆303中的废水和废油排出到外界。

优选地,第一排水管204和第二排水管304上均可以设有球阀110(结合参见图4),通过启闭球阀,实现对第一接油盆203和第二接油盆303的排油操作。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接油盆203和第二接油盆303内设有多片分隔板107。分隔板107可以将第一接油盆203和第二接油盘303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接油区。这样,每个接油区内的液面可以相互独立,当油脂落入到各个接油区时,油脂浮于各液面之上,避免了彼此接触和相互聚集。

进一步地,分隔板107上设有多个连通孔1071,各个接油区之间通过连通孔1071而连通,从而,各个接油区内的冷却液也可以通过连通孔1071而相对流动。

参见图4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接油盆303可以通过接油车架105支撑在支架体1中。优选地,接油车架105底部设有滚轮1051,从而,接油车架105可以带动第二接油盆303移动至任何位置。相应地,支架体1与接油车架105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开启门106,接油车架105可通过开启门106移动到支架体1外。从而,可以打开开启门106,通过滚轮1051将接油车架105拉出,第二接油盆303移动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排废水及废油操作。并且,在排废水及废油操作结束后,还可以将接油车架105推回到支架体1内,再关闭开启门106。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炉体202和第二炉体302内均设有温度探头(图中未示出),其中,温度探头可以分别采集第一加热空间4和第二加热空间5内的温度信号。并且,温度探头与控制系统6连接,从而,可以将其所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6。进一步地,控制系统6可以根据该温度信号调整,调整第一加热组件41和第二加热组件51的加热温度,以保证第一加热空间41和第二加热空间51内的温度恒定或满足使用需求。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烤鱼炉还包括电机箱11,电机箱11与第一驱动装置8和第二驱动装置9连接。从而,电机箱11可以为第一驱动装置8和第二驱动装置9提供动力。优选地,电机箱9可以设置在第二传送架301的下方,这样,不仅便于与第一驱动装置8和第二驱动装置9连接,减少绕线,而且也可以避免与其他部件的干涉。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6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炉体202的顶部,从而,减少烤鱼炉所占据的空间。控制系统6与电机箱11连接,这样,控制系统6可以控制开启电机箱11,为第一驱动装置8和第二驱动装置9提供动力;或者控制关闭电机箱11,停止动力输入。

应该注意,本文所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均是为了描述的方便而设,并不是一定与实际工作时的空间上的前后上下完全对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见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