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温控的自动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4820发布日期:2018-11-07 08:5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厨房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智能温控的自动炒菜机。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一台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采用专业烹饪程序模拟技术,无需人工看管,将准备好的主料、配料、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设定程序后,自动热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无需学厨经验。炒菜机不仅能实现自动炒、煎、烹、炸、爆、焖、蒸、煮、烙、炖、煲等一锅多用的功能,更让做饭过程变得自动化和趣味化,只需手指轻轻一按,就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的地道美食,真正做到了烹饪过程无油烟,营养菜肴随意点。

目前的炒菜机其锅体一般不可翻转,或者即使锅体可以翻转,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是固定的,导致锅体的加热不均匀,并且不能对锅体的真实温度进行控制,严重影响着炒菜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炒菜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温控的自动炒菜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炒菜机锅体加热不均匀并且不能对锅体的真实温度进行控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温控的自动炒菜机,包括有支架、控制器、锅体、锅铲、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该控制器设置于支架上;该锅体可来回翻转地设置于支架上,锅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置腔,锅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且锅体的底面贴合安装有加热器,该加热器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随锅体来回翻转,且加热器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均连接控制器;该锅铲可来回转动地设置于支架上,且锅铲伸入容置腔中;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架上并带动锅体来回翻转,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控制器;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架上并带动锅铲来回翻转,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体的底面凹设有凹位,该加热器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均设置于凹位中,且锅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盖,该底盖盖住加热器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体的径向两侧均延伸出有转轴,两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该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其中一转轴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铲的两端均具有一转轴,两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该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其中一转轴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出有加高锅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锅铲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测温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器包括有骨架以及线圈;该骨架包括有内环体和外环体;该内环体围构形成一容置槽,内环体的背面间隔凸设有多个挂钩;该外环体位于内环体的外围上方;该外环体和内环体之间一体成型连接有多个弧形连接条,该多个弧形连接条间隔均匀排布,每一弧形连接条的背面均一体凸设有多个卡勾,多个卡勾由弧形连接条的内端向外端间隔排布,相邻两卡勾之间形成有卡槽;该线圈缠绕在骨架上,其包括有交叉段、多个内环段和多个外环段,该交叉段挂在多个挂钩上,该多个内环段设置于容置槽中,并由中心向外围排布,交叉段托住多个内环段,该多个外环段间隔排布在内环体和外环体之间并卡于对应的卡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环体的周缘间隔凸设有多个固定耳,每一固定耳上均设置有固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骨架的背面设置有托架,该托架托住交叉段和多个内环段,所述托架呈十字形,其每一端部均开设有扣孔,对应的弧形连接条上凸设有扣部,该扣部与扣孔配合卡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卡勾间隔错位排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锅体的底面均布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锅体的底面贴合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随锅体来回翻转,使得锅体的受热更加均匀,并且可对锅体的真实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有效提升炒菜的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加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支架20、控制器

30、锅体31、容置腔

32、凹位33、底盖

34、转轴35、加高锅边

40、锅铲41、转轴

50、第一驱动机构60、第二驱动机构

70、第一测温传感器80、加热器

81、骨架811、内环体

812、外环体813、弧形连接条

82、线圈821、交叉段

822、内环段823、外环段

83、托架831、扣孔

801、容置槽802、挂钩

803、卡勾804、卡槽

805、固定耳806、固定孔

807、扣部90、第二测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支架10、控制器20、锅体30、锅铲40、第一驱动机构50、第二驱动机构60。

该控制器20设置于支架10上,控制器20为本发明的控制中心。

该锅体30可来回翻转地设置于支架10上,锅体30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置腔31,锅体30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70,且锅体30的底面贴合安装有加热器80,该加热器80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70随锅体30来回翻转,且加热器80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70均连接控制器20;在本实施例中,锅体30为弧形,并且,所述锅体30的底面凹设有凹位32,该加热器80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70均设置于凹位32中,且锅体30的底部设置有底盖33,该底盖33盖住加热器80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70。以及,所述锅体30的顶部向上延伸出有加高锅边35,可有效避免菜被炒出来。

具体而言,该加热器80包括有骨架81以及线圈82。

该骨架81为一体式塑胶材质,其包括有内环体811和外环体812;该内环体811围构形成一容置槽801,内环体811的背面间隔凸设有多个挂钩802;该外环体812位于内环体811的外围上方;该外环体812和内环体811之间一体成型连接有多个弧形连接条813,该多个弧形连接条813间隔均匀排布,每一弧形连接条13的背面均一体凸设有多个卡勾803,多个卡勾803由弧形连接条813的内端向外端间隔排布,相邻两卡勾803之间形成有卡槽804;在本实施例中,弧形连接条813为12个,并且,每一弧形连接条813上的多个卡勾803间隔错位排布;以及,所述外环体812的周缘间隔凸设有多个固定耳805,每一固定耳805上均设置有固定孔806,以便与外部安装固定。

该线圈82缠绕在骨架81上,其包括有交叉段821、多个内环段822和多个外环段823,该交叉段821挂在多个挂钩802上,交叉段821为十字交叉状,该多个内环段822设置于容置槽801中,并由中心向外围排布,交叉段821托住多个内环段822,该多个外环段823间隔排布在内环体811和外环体812之间并卡于对应的卡槽804中。

以及,所述骨架81的背面设置有托架83,该托架83托住交叉段821和多个内环段8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架83呈十字形,其每一端部均开设有扣孔831,对应的弧形连接条813上凸设有扣部807,该扣部807与扣孔831配合卡扣。

该锅铲40可来回转动地设置于支架10上,且锅铲40伸入容置腔31中;该第一驱动机构50设置于支架10上并带动锅体30来回翻转,第一驱动机构50连接控制器20;该第二驱动机构60设置于支架10上并带动锅铲40来回翻转,第二驱动机构60连接控制器20;以及,所述锅铲40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测温传感器90,第二测温传感器90为三个,数量不予限定,第二测温传感器90通过无线通讯的方式与设备的控制系统连接,该多个第二测温传感器90均为红外感应测温传感器,以更加精准地测量锅体30内的温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体30的径向两侧均延伸出有转轴34,两转轴34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0上,该第一驱动机构50带动其中一转轴34转动。所述锅铲40的两端均具有一转轴41,两转轴41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0上,该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其中一转轴41转动。并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为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为电机驱动机构。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通过控制器20控制加热器80开启并对锅体30进行加热,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70和多个第二测温传感器90,实时侦测锅体30各个位置的温度,当锅体30的温度到达预设温度后,往锅体30的容置腔31加入油,然后放入菜品,开始炒菜,第一驱动机构50带动锅体30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来回摆动,同时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锅铲40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来回摆动,以搅拌容置腔31内的菜品,在炒菜过程中,该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70实时侦测锅体30各个位置的温度,并使加热器80保持对锅体30进行加热并恒定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当菜品炒熟后,第一驱动机构50带动锅体30向前下翻转,并配合第二驱动机构60带动锅铲40摆动,将容置腔31中的菜品拨出,如此,即可完成炒菜作业。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锅体的底面均布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锅体的底面贴合安装有加热器,加热器和多个第一测温传感器随锅体来回翻转,使得锅体的受热更加均匀,并且可对锅体的真实温度进行精准控制,有效提升炒菜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