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次折叠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52849发布日期:2019-03-19 23:37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次折叠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多次折叠板结构。



背景技术:

板子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且需求量大,譬如作为餐桌。现有的餐桌结构其仅能实现单次折叠,将餐桌面积缩小一半收纳。但是,仅将餐桌实现单次对折扔后体积仍很大,受一些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不便于收纳。譬如,家庭若要出去野餐,较大桌子仅折叠一次,是塞不进车里带走的;又比如,在一些环境较狭小的公寓,对折一次后的桌子是不利于收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多次折叠板结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多次折叠板结构,包括呈环状依次连接的多个板材,至少一相邻两个板材之间仅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且其余相邻两板材之间通过可折叠式连接结构连接。本方案中,一相邻两个板材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连接,拆卸后,相邻两个板材之间可折叠连接,则剩下的板材可实现多次折叠,以减小板材收纳大小。

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卡件、均设置在一板材上的第一横向凹槽和与第一横向凹槽连通的第一竖向凹槽、均设置在相邻板材上的第二竖向凹槽、第三竖向凹槽和与第一横向凹槽连通的第二横向凹槽,所述第二竖向凹槽、第三竖向凹槽与第二横向凹槽连通且位于第二横向凹槽的异侧,所述第二竖向凹槽、第一竖向凹槽位于第二横向凹槽的同侧,所述卡件上设置有用于卡设在第二竖向凹槽或第一竖向凹槽内的卡块,所述第三竖向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卡件的第一弹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卡件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卡件的拨动杆,第一横向凹槽和第二横向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拨动杆移动轨迹相匹配的导孔。

进一步的,所述卡件成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且斜边与第一弹性装置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卡件上靠近第二横向凹槽槽底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置于第四凹槽内,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复位杆向第二横向凹槽槽底端移动的第二弹性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可折叠式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折叠页、第二折叠页、分别与第一折叠页和第二折叠页活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折叠页、第二折叠页上均设置有导孔,相邻两板材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第一折叠页、第二折叠页的凹槽且凹槽壁上设置有卡设在导孔内的导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页和第二折叠页成筒状且与连接部连接的一端在其折叠方向设置有开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一相邻两个板材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连接,拆卸后,相邻两个板材之间可折叠连接,则剩下的板材可实现多次折叠,以减小板材收纳大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可折叠式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6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多次折叠板结构,包括呈环状依次连接的多个板材1,至少一相邻两个板材之间仅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且其余相邻两板材之间通过可折叠式连接结构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根据“相邻两个板材之间仅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设置数量的不同,可将板材拆分为对应数量进行折叠收纳。如图1所示,仅有1组相邻两个板材之间仅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则可将其整体进行多次折叠;如图4所示,其有2组相邻两个板材之间仅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则可将其拆分为2部分,在对各部分进行多次折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可拆卸连接结构的进行具体细化,即如图2,可拆卸连接结构可采用如下结构:

包括卡件3、第一横向凹槽21、第一竖向凹槽22、第二横向凹槽23、第二竖向凹槽24、第三竖向凹槽25、第一弹性装置32。第一横向凹槽21、第一竖向凹槽22均设置在一板材上且第一横向凹槽21与第一竖向凹槽22连通。第二横向凹槽23、第二竖向凹槽24、第三竖向凹槽25、第一弹性装置32均设置在另一相邻的板材上,第二横向凹槽23与第一横向凹槽21连通,卡件3可在第二横向凹槽23、第一横向凹槽21内滑动,第二竖向凹槽24、第三竖向凹槽25均与第二横向凹槽23连通。第二竖向凹槽24、第三竖向凹槽25位于第二横向凹槽23的异侧,所述第二竖向凹槽24、第一竖向凹槽22位于第二横向凹槽23的同侧。卡件3上设置有可卡设在第二竖向凹槽24或第一竖向凹槽22内的卡块31,第三竖向凹槽25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卡件3的第一弹性装置32。第一弹性装置32可采用弹簧实现。使用时,使卡块31脱离第二竖向凹槽24,沿第二横向凹槽23至第一横向凹槽21方向推动卡件3使卡块31滑至第一竖向凹槽22,松开手,在第一弹性装置32弹簧的作用力下,卡块31卡入第一竖向凹槽22内,即实现锁定。解除锁定时,将卡块31从第一竖向凹槽22内推出,并沿第一横向凹槽21至第二横向凹槽23方向推动卡件3即可。可拆卸连接结构隐形设置在板材内,卡件3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卡件3的拨动杆51,第一横向凹槽21和第二横向凹槽23的底部设置有与拨动杆51移动轨迹相匹配的导孔52。如图3所示,导孔可设计为两“l”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所提到的方位词,譬如底部、顶部均指正常使用时的方位词。

卡件3可为方形,为了减小第二横向凹槽23、第一横向凹槽21的宽度,便于将卡块31从第一竖向凹槽22中推出,卡件3优选设计成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且斜边与第一弹性装置32接触。采用该结构,卡块31沿第二横向凹槽23至第一横向凹槽21方向移动过程中,弹簧逐渐的被压缩,弹簧对卡件3的推力逐渐增大,可提高卡块31卡入第一竖向凹槽22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优选的,在卡件3上靠近第二横向凹槽23槽底的一端设置有复位杆33,复位杆33置于第四凹槽26内,所述第四凹槽26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复位杆33向第二横向凹槽23槽底端移动的第二弹性装置34。第二弹性装置34也可采用弹簧实现,利用弹簧对复位杆33的推动力实现解锁时卡块31的自动复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结构的基础上对可折叠式连接结构做了细化,可折叠式连接结构同样隐形设置在板材内,即如图4所示,可折叠式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折叠页41、第二折叠页42、分别与第一折叠页41和第二折叠页42活动连接的连接部43,第一折叠页41和第二折叠页42可绕连接部43转动。第一折叠页41、第二折叠页42上均设置有导孔44,相邻两板材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卡设第一折叠页41、第二折叠页42的凹槽且凹槽壁上设置有卡设在导孔44内的导块。在使用时,拖动一板材远离相邻板材,导块在导孔内滑动直至导孔两端,此时,转动板材即可实现相邻两个板材的折叠。

第一折叠页41和第二折叠页42成筒状且与连接部43连接的一端在其折叠侧设置有开口。具体的,第一折叠页41和第二折叠页42截面可设计成方形或圆形,设计成方形时,如图3所示,连接部43套在第一折叠页41和第二折叠页42内,仅在第一折叠页41和第二折叠页42的同一面上设置开口,避免安装时,板材发生误折叠。导块可通过销等结构实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一具体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采用4块方形板材绕一中心拼接,沿左上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板材p1、板材p2、板材p3、板材p4,板材p1与板材p2之间、板材p3与板材p2之间、板材p3与板材p4之间均采用实施例3的可折叠式连接结构连接,同一板材两侧的可折叠式连接结构的方向相反,即开口方向相反;板材p1与板材p4之间采用实施例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另外,板材p1与板材p2之间、板材p3与板材p2之间、板材p3与板材p4之间还可设置实施例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锁定,以避免板材被误拉折叠。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采用6块扇形板材绕一圆心拼接,以12点钟方向的板材为起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板材b1、板材b2、板材b3、板材b4、板材b5、板材b6,板材b1与板材b2之间、板材b3与板材b2之间、板材b3与板材b4之间、板材b4与板材b5之间、板材b6与板材b1之间均采用实施例3的可折叠式连接结构连接,同一板材两侧的可折叠式连接结构的方向相反,即开口方向相反;板材b5与板材6之间采用实施例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采用该结构。

另外,板材b1与板材b2之间、板材b3与板材b2之间、板材b3与板材b4之间、板材b4与板材b5之间、板材b6与板材b1之间还可设置实施例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锁定,以避免板材被误拉折叠。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采用6块扇形板材绕一圆心拼接,6块扇形板围城以圆环,以12点钟方向的板材为起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板材c1、板材c2、板材c3、板材c4、板材c5、板材c6,板材c1与板材c2之间、板材c3与板材c4之间、板材c4与板材c5之间、板材c6与板材c1之间均采用实施例3的可折叠式连接结构连接,同一板材两侧的可折叠式连接结构的方向相反,即开口方向相反;板材c5与板材6之间、板材c3与板材c2之间采用实施例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采用该结构,通过拆卸板材c5与板材6之间、板材c3与板材c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可将板拆为两部分,再折叠收纳,大大减小所占面积。

另外,板材c1与板材c2之间、板材c3与板材c4之间、板材c4与板材c5之间、板材c6与板材c1之间还可设置实施例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实现锁定,以避免板材被误拉折叠。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