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5800发布日期:2019-05-22 02:3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烹饪器具的保温锅。



背景技术:

在一些烹饪器具中,通过负压保温锅来对内胆进行保温,减小烹饪时内胆热量的损失。负压保温锅一般包括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之间具有封闭的负压保温腔,在制造时,抽出负压保温腔内的气体,使得负压保温腔内近似真空,形成真空隔热,隔热效果好,有效起到了防止内胆热量流失的作用。

鉴于负压保温锅内部真空的结构,负压保温锅的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均受到大气压力,容易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凹陷。经过试验发现,负压保温锅外层锅壁的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弧形过渡部抗压能力最弱,最容易发生塌陷。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加厚外层锅壁的厚度来提高外层锅壁尤其是弧形过渡部处的结构强度,然而该解决方案一方面增大了钢材的用量,提高了负压保温锅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较大幅度的提高了负压保温锅的自身重量,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强度好,重量轻的保温锅。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保温锅,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之间具有弧形过渡部,且所述底壁和侧壁均包括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所述内层锅壁和所述外层锅壁之间具有封闭的负压保温腔,所述外层锅壁的内侧于所述弧形过渡部处固定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架接在外层锅壁弧形过渡部的内环边和外环边上以使所述加强片和外层锅壁弧形过渡部的内环边和外环边形成三角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片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加强片的整体构造呈圆环状,所述加强片的内边沿和外边沿分别与所述外层锅壁接触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强片环设在所述外层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加强片环设均布在所述外层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片的中部向外层锅壁方向弧形凹陷,所述加强片的凹陷弧度小于所述弧形过渡部的弧度以使所述加强片和外层锅壁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片的内侧和外侧均具有延伸段,所述加强片通过延伸段与所述外层锅壁固定,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外层锅壁的内壁无缝紧贴。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外层锅壁通过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片为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片具有若干镂空孔。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片的材质为碳素钢或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外层锅壁的弧形过渡部内侧设置加强片来提高外层锅壁弧形过渡部的结构强度,加强片嫁接在外层锅壁弧形过渡部的内环边和外环边上,如此,加强片和外层锅壁弧形过渡部的内环边和外环边形成了三角结构,加强片对外层锅壁的弧形过渡部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抵消了部分外界大气压力,使得保温锅的锅壁厚度能够制造的更小,减小保温锅的制造成本,也减轻了保温锅的自身重量,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加强片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加强片安装在保温锅内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外层锅壁弧形过渡部与底壁相交处受力分析图。

图5是一实施例中加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另一实施例中加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又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侧壁;11、内层锅壁;12、外层锅壁;20、弧形过渡部;30、底壁;40、加强片;41、外边沿;42、内边沿;43、延伸部;44、镂空孔;45、斜面;50、保温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锅,用于对烹饪器具的内胆进行保温,减小烹饪时内胆热量的流失。本保温锅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侧壁10和底壁30,所述侧壁10和底壁30之间具有弧形过渡部20,所述侧壁10和底壁30均具有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所述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之间具有封闭的保温腔50,保温腔50的腔内部近似真空,从而在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之间形成一层真空隔热层,提高保温锅的保温效果。然而,在本保温锅中,保温锅的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两侧的气体压强不同,外界大气压力挤压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需要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防止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塌陷。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加厚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的厚度来提高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的结构强度,防止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塌陷。然而加厚内层锅壁11和外层锅壁12的厚度意味着在制造保温锅时需要更多的钢材,同时也意味着保温锅的重量大大提高,显然的,现有技术的解决方式一方面增加了保温锅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大了保温锅的重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鉴于保温锅的结构,外层锅壁12的弧形过渡部20处的抗压能力最差,尤其是弧形过渡部20和底壁30之间的相交处,保温锅如果发生塌陷,一般发生在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和底壁30之间的相交处。因此,提高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处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提高保温锅的承压下限。

本发明通过在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内侧设置加强片40来提高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结构强度,加强片40嫁接在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内环边和外环边上,如此,加强片40和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内环边和外环边形成了三角结构,加强片40为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处提供了支撑作用,抵消了部分大气压力,从而提高了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承压能力。

具体的参见图4,图4示出了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与底壁30相交处在受外界大气情况下的受力情况。外界大气压力p的压力指向弧形过渡部20的圆心,外界大气压力p通过外层锅壁12传递到加强片40上,加强片40对于外层锅壁12有一个反作用力f,反作用力f形成两个分力,分力f1沿底壁30方向,分力f2与外界大气压力p方向相反,通过分力f2抵消了部分外界大气压力p,提高了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与底壁30相交处的承压能力。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40的数量为一个,加强片40的整体构造成圆环状,加强片40内边沿42和外边沿41在水平方向的高度不一致,使得加强片40在内边沿42和外边沿41之间具有一个锥度,方便加强片40安装固定在外层锅壁12的弧形过渡部20内侧并形成三角结构。

具体的,加强片40的内边沿42与弧形过渡部20和底壁30之间的相交处抵接固定,加强片40的外边沿41与弧形过渡部20和侧壁10之间的相交处抵接固定。如此加强片40和外层锅壁12之间形成了三角结构,具有三角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强度好,抗压能力强。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的固定点不限于弧形过渡部20与底壁30之间的相交处,以及弧形过渡部20与侧壁10之间的相交处,只需要加强片40能够分担抵消弧形过渡部20与底壁30相交处的大气压力即可。

例如,可以将加强片40的内边沿42和外边沿41做一定的加长折弯形成延伸部43,对加强片40进行固定时,通过延伸部43与外层锅壁12直接接触固定,延伸部43的长度较长,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进行固定时,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之间的固定面积更大,固定效果更好,同时将加强片40固定到外层锅壁12的技术要求和技术难度也更低。进一步的,延伸部43与外层锅壁12之间优选采用无缝贴合,延伸部43与外层锅壁12无缝贴合时,二者的固定面积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也避免了延伸部43和外层锅壁12之间留有单独封闭的间隙或者空腔,防止在保温腔50形成负压时,所述间隙或者空腔内的气体挤压延伸部43,影响延伸部43与外层锅壁12的连接稳定性。

在某些方案中,加强片40的内边沿42和外边沿41与外层锅壁12的相交固定面为斜面45。如此,加强片40的内边沿42和外边沿41不需要延伸加长折弯就可以与外层锅壁12具有较好的贴合度,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的安装方式采用焊接安装,优选采用激光焊接,激光焊接的焊接精度高,对于外层锅壁12的结构破坏小。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40优选采用碳素钢或者不锈钢材质,采用碳素钢或者不锈钢材质时,加强片40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对于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支撑作用更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40的中部向外层锅壁12方向弧形凹陷,以使得加强片40与内层锅壁弧形过渡部20之间的距离更大,保证保温锅在弧形过渡部20具有较大的真空隔热层。当然,为了保证加强片40对于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支撑效果,加强片40的弧形凹陷弧度要小于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处的弧度,使得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之间形成三角结构。

进一步的,加强片40的厚度设置一般与外层锅壁12的厚度相同,加强片40的厚度与外层锅壁的厚度相同时,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之间具有间隙,加强片40的整体重量较轻,不会因为增设加强片40导致用户在使用本保温锅时,使用体验不好,另外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之间形成的等厚度三角结构,结构稳定性好。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特征和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做重复赘述。

实施例三

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支撑外层锅壁12的加强片40数量为多个,每个加强片40的整体构造成片状,多个加强片40均布环设在外层锅壁弧形过渡部20的内侧,即本实施例通过在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上的多个区域设置加强片40来加强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结构强度,从而从局部带动整体使得整个外层锅壁12弧形过渡部20的结构强度。相比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加强片40的用料更少,保温锅的制造成本更低,同时保温锅的整体重量更轻。

实施例四

参考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40的中部区域具有若干个镂空孔44,镂空孔44的设置减小了加强片40的整体重量,使得保温锅的整体重量更轻,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当加强片40为圆环状加强片40时,即实施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结构时,镂空孔44还使得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之间的间隙与保温腔50进行了连通,如此,保温腔50在形成负压后,加强片40不会受到加强片40与外层锅壁12之间间隙内的气体挤压,加强片40的固定更加牢固。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片40的具体结构为加强筋,通过多个加强筋布设在外层锅壁12的弧形过渡部20上对外层锅壁12的弧形过渡部20进行结构强化。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