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8780发布日期:2019-04-12 23:3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豆浆机作为人们快捷制作豆浆的一种比较快捷小型食品机械设备,其制作豆浆的过程一般包括加热、研磨打浆、煮浆等步骤。使用现有的豆浆机制作出的豆浆实际上是豆浆和豆渣的混合物,然而豆渣的存在会影响豆浆的口感,因此现有的豆浆机都会另外配送一个过滤漏斗,使用者在豆浆制作完毕后,需要将豆浆和豆渣的混合物从杯体中倒出,然后再用过滤漏斗过滤,从而实现豆渣和豆浆的分离。当然市面上也有直接在豆浆机的杯体内设置过滤网,倒出豆浆的时候就能够实现浆渣的分离。

上述实现豆浆和豆渣分离的两种方式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两者都是利用豆浆和豆渣的自身重力作用进行浆渣的分离,但是过滤后的豆渣中仍然残留着大量的豆浆,致使过滤出的豆浆浓度降低,造成很大的营养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浆机,旨在使过滤后的豆渣中残留的豆浆量少,避免营养浪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豆浆机,包括机头、杯体、刀轴和刀片,机头和杯体可拆卸连接,机头内设有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刀轴由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刀片安装在刀轴上,杯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杯体划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位于下腔室上方,所述隔板包括固定板和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包括滑道和贯穿于固定板的漏孔,所述漏孔和滑道相邻设置,所述转动板包括挡板,挡板能够滑出或者滑入所述滑道,挡板滑出滑道后能够阻挡上腔室内的浆渣下落;转动板固定连接有转杆,杯体的底部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转杆转动,转杆上螺纹连接有分离浆渣的过滤板,过滤板远离转杆的一侧与杯体滑动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①本方案通过设置隔板,将杯体划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进行制浆操作,下腔室进行浆渣分离操作,并且通过转动板的转动使得挡板滑入或者滑出滑道,挡板滑出滑道时,固定板上的漏孔被挡板挡住,从而使得转动板和固定板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板状结构,这样豆子和水能够停留在上腔室内进行制浆,当挡板滑入滑道后,固定板上的漏孔呈通孔的状态,上腔室内的豆浆和豆渣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从漏孔处下落至下腔室内再进行浆渣过滤,而现有技术中直接在杯体中设置过滤豆浆和豆渣的过滤网,研磨前,过滤网上方是豆子和水,而过滤网下方也有水,在过滤网上方对豆子进行研磨的过程,会造成过滤网上方的豆浆浓度和过滤网下方的豆浆浓度不均匀,而本方案中隔板的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杯体中直接设置筛网,能够使得杯体的上腔室的浆渣混合物和进入下腔室的浆渣混合物浓度一致,进而保证了豆浆的浓度高。

②上腔室研磨好豆浆后,驱动转杆转动时,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板同时转动,上腔室的浆渣混合物会从漏孔落到下腔室内,豆渣会位于过滤板上方,同时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能够使与转杆螺纹连接的过滤板在下腔室内上下移动,并且过滤板带动豆渣在下腔室内的上下运动,使得下腔室内的豆浆对豆渣产生冲击,这样,通过过滤板的上下移动,不断地对豆渣进行挤压和冲击,使豆渣中含有的浆液充分的混合在豆浆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利用豆浆和豆渣自身的重力作用进行浆渣分离,本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过滤后的豆浆浓度,减少豆渣中残留大量的豆浆,避免了营养的浪费。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和转动板均设有一层,所述漏孔、滑道以及挡板呈扇形。

固定板和转动板设置为一层,方便加工和制造,漏孔、滑道以及挡板均呈扇形能够使三者形成比较紧密的配合,挡板在滑道内滑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和转动板均设有多层,固定板和转动板均呈环状,多层固定板和多层转动板分别沿固定板或转动板径向设置,所述漏孔、滑道和挡板均为圆弧状。

多层固定板和转动板均呈环形,能够使得整个隔板上的漏孔的面积增大,这样的设置,使得残留在滑道上表面的浆渣减少,尽可能的使上腔室内的浆渣混合物均能通过漏孔落入下腔室,避免滑道上残留大量的豆渣而造成豆浆浓度降低,造成营养浪费。

进一步,所述挡板的弧度大于漏孔的弧度。

挡板由于需要挡住漏孔,挡板的弧度大于漏孔的弧度能够提高隔板的封闭程度,降低上腔室的漏浆量。

进一步,转动板上的挡板和每层固定板上的漏孔以及滑道的数量相等。

挡板、漏孔以及滑道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隔板的封闭或者打开,因此三者的数量相等能够使三者形成稳定的配合,进而稳定的控制隔板封闭或者打开的过程。

进一步,滑道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

滑道向下倾斜设置能够保证上腔室内的浆渣混合物尽可能都落到下腔室内,减少停留在滑道上的浆渣量。

进一步,杯体底部设有空腔的凸台,驱动电机安装在凸台内,转杆与驱动电机安装的一端一体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能盖住凸台。

凸台和保护罩的设置能够避免下腔室内的浆液打湿驱动电机,影响其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转动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固定板中部设有与定位柱配合安装的凹槽,转动板与固定板通过定位柱转动连接。

定位柱的设置,能够使转动板与固定板实现精确的定位。

进一步,所述杯体下部设有用于排浆的排浆阀。

在浆渣分离后取出豆浆时,相比于直接从杯体的杯口倒出豆浆,在杯体下部设置排浆阀更加方便操作,并且由于豆浆机具有一定的重量再加上杯体内装有豆浆和豆渣,直接倾倒比较费力,而排浆阀的设置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豆浆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豆浆机杯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固定板与转动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固定板和转动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腔室1、下腔室2、机头3、刀轴4、刀片5、手柄6、插头7、提手8、支撑板9、驱动电机10、转杆11、固定板12、转动板13、凸台14、过滤板15、排浆阀16、安装板17、滑道18、第一漏孔191、第二漏孔192、第一连接杆193、第二连接杆194、挡板20、定位柱21、保护罩22。

实施例一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3、杯体、刀轴4和刀片5,机头3内部设有电路控制器和研磨电机,刀轴4一端连接有刀片5,刀轴4的另一端与机头3内部的研磨电机输出轴连接,机头3顶端设有提手8,方便人工提起机头3从而使杯体上端的杯口打开或关闭。

杯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杯体划分为上腔室1和下腔室2,上腔室1位于下腔室2上方,该隔板包括固定板12和转动板13,转动板13中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定位柱21,本实施例中定位柱21与转动板13一体成型,固定板12中部设有凹槽,固定板12的凹槽套在转动板13的定位柱21上,实现安装定位。下腔室2的底端且位于杯体中心处设有凸台14,凸台14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10,本实施例中采用现有的伺服电机,凸台14的两侧还设有支撑板9,本实施例中凸台14和支撑板9一体成型,支撑板9与下腔室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以便安装连接驱动电机10的导线。支撑板9和转动板13之间还设有过滤板15,转动板13中部固定连接有转杆11,转杆11远离转动板13的一端穿过过滤板15并且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转杆11与驱动电机10连接的一端设有保护罩22,该保护罩22与转杆11一体成型,保护罩22能够套在凸台14上与凸台14形成配合,从而防止下腔室2内的浆液打湿驱动电机10。

过滤板15与转杆11螺纹连接,过滤板15远离转杆11的一侧与杯体滑动连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0正、反转,能够使过滤板15产生向上或者向下的移动,驱动电机10的正、反转由机头3内的电路控制器控制,电路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

如图3所示,固定板12设有多层,每一层固定板12沿其径向设置,固定板12的最外层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7,固定板12通过安装板17固定在杯体内侧。固定板12呈环状,固定板12包括第一漏孔191和滑道18,第一漏孔191和滑道18的轮廓均为圆弧状,每一层第一漏孔191和滑道18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每一层的第一漏孔191和滑道18的数量分别为两个,第一漏孔191和滑道18相邻设置。固定板12还包括四根第一连接杆193,四根第一连接杆193沿凹槽周向均匀分布,滑道18连接在第一连接杆193上,并且滑道18与第一连接杆193连通。

如图4和图5所示,转动板13也设有多层,每一层转动板13沿其径向设置,每层转动板13包括第二漏孔192和挡板20,第二漏孔192和挡板20的数量根据固定板12上的第一漏孔191和滑道18的数量变化而变化,本实施例中每层的第二漏孔192和挡板20也分别为两个,第二漏孔192和挡板20位置关系以及形状与固定板12上第一漏孔191和滑道18的位置关系和形状相同,转动板13还包括四根第二连接杆194,四根第二连接杆194沿定位柱21周向均匀设置,挡板20与第二连接杆194固定连接。挡板20能够在滑道18内滑动,为了增强隔板的密封性,挡板20的弧长大于第一漏孔191的弧长,使得挡板20滑出滑道18时能够完全遮挡住第一漏孔191。

为了保证上腔室1内的浆渣混合物尽可能都落到下腔室2内,减少停留在滑道18上的浆渣量,使滑道18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这样,浆渣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加上滑道18上表面倾斜的设置更容易从滑道18上落入下腔室2内。

本实施例中转动板13每转过其四分之一圈的基数倍,驱动电机10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动一次,本实施例中,转动板13每转动一圈后再转动四分之一圈的时候,驱动电机10会改变转动方向,驱动电机10正转的时候过滤板15向下移动,驱动电机10反转的时候过滤板15向上移动,挡板20滑入滑道18的时候过滤板15远离转动板13,挡板20滑出滑道18的时候,过滤板15靠近转动板13。

下腔室2下部设有排浆阀16,排浆阀16打开时下腔室2内的豆浆能够被排出,杯体的外侧还设有手柄6,手柄6与排浆阀16分别位于杯体的两侧。

在机头3和杯体连接处设有插头7和插座(本实施例中未画出),驱动电机10通过插头7、插座以及导线与位于机头3内的电路控制器连接,实现驱动电机10的转动和控制。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进行研磨豆浆之前,挡板20位于滑出滑道18的状态,且与滑道18形成一个封闭的隔板,过滤板15靠近转动板13。向上腔室1内放入豆子和水,盖上机头3,插上电源,开始进行研磨。当研磨结束后,机头3内的电路控制器会控制刀轴4停止转动,从而停止研磨,然后电路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0正转,与驱动电机10连接的转杆11开始发生转动,并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动板13转动,转动板13上的挡板20开始滑入滑道18内,在挡板20滑入滑道18内的过程中,上腔室1内研磨好的浆渣混合物会逐渐落入下腔室2,浆渣混合物落到过滤板15后,豆渣留在过滤板15上。同时,与转杆11螺纹连接的过滤板15向下移动,当转动板13转过一圈后再转动四分之一圈时,驱动电机10反转,挡板20滑出滑道18,同时过滤板15向上移动,随着过滤板15的上移,最终过滤板15会带着豆渣上移并靠近转动板13与转动板13对豆渣产生挤压作用。

通过驱动电机10的正反转,使得过滤板15不断的上下往复运动,同时过滤板15带着豆渣上下往复运动,使得豆渣不断受到浆液的冲击,同时起到对浆渣混合物产生搅拌作用,进而过滤出的豆浆浓度更高。

实施例二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固定板12和转动板13均设有一层,固定板12上的第一漏孔191和滑道18以及转动板13上的第二漏孔192和挡板20均呈扇形,挡板20和滑道18分别沿定位柱21和凹槽周向均匀设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