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板体的饰边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812发布日期:2019-05-24 21:0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矩形板体的饰边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造家具的装饰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矩形板体的饰边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买房者在得房后考虑装修时,都会穷尽心思追求各种视觉享受的家具。同时兼顾环保的追求,越来越多的装修业主选择由品质工厂现代化技术采用免漆板(三聚氰胺饰面的各类板材)制造的成品家居。通过现场测量、工业化定制,能使得成品家具具有十分显著的质的提升。在满足家具储物的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提高人居的心态品质。

当前,对于板材的包边装饰上,除了传统的整体漆饰外,更多的是使用各类新型的封边条并用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完美的封边和切修处理,颜色上大都选择与免漆板同色款,由此造就出视觉上浑然一体,宛如整体漆饰或原木的效果。

但人们的审美绝不会仅限于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突破传统中式家具所呈现的端庄大气,喜欢上了个性更活泼奔放的欧式、美式家具产品,即除了木材主料外还在家具的各个部位配有各种装饰性的金属配件,或各种造型的饰件。其中相框、裱画等家居产品往往使用一定厚度的板材作为支撑衬底并外部加框成型。然而传统的饰边组件大都与矩形板材一体成型或难于组装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易于组装矩形板体并具有结构强度和美观性的饰边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矩形板体的饰边组件,其特征在于由长条状延伸成型且任意长度裁剪的饰边框和位于四角的衔接件构成,其中所述饰边框垂直于长度向的截面结构为斜体C字部和镜像E字部顶边一体衔接组成的半包围边,所述斜体C字部的底边与镜像E字部的中凸肋对位平齐且与顶边和镜像E字部的底边均相平行,所述矩形板体卡接定位于镜像E字部的中凸肋和底边之间;所述衔接件为中轴和两组插片的一体注塑成型件,且两组插片插接定位于饰边框45°裁边的直角拼角内。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件的两组插片中,第一组插片相互垂直且平行于中轴轴向延伸成型,第二组插片顺应第一组插片的方向延伸成型于中轴一端的垂直平面内,所述第一组插片匹配插接于镜像E字部的中凸肋和底边之间,所述第二组插片匹配插接于斜体C字部和镜像E字部的中凸肋以上空隙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两组插片的端缘处均为锐角处理的楔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两组插片的表面粗糙或设有易插难拔的单向齿排。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轴在衔接件与饰边框相装接的外露侧壁设为圆角状。

进一步地,所述镜像E字部的顶、底弯折处设为圆角状。

进一步地,所述饰边框的半包围边厚度介于1mm-1.5mm。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饰边组件,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该饰边框和衔接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规模化成型加工,成本低廉等优点,且易于根据矩形板体实际尺寸随量随切随装,安装便捷,防撞耐变形,有效提升了框架类饰边组件的使用寿命及美观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饰边组件中饰边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饰边组件中衔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特点,将通过以下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的非限制性说明作详细展示,这些实施例仅为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应用的典型范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其它等效变换而形成的实施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设计者仰赖于长期从事木工作业的经验,在免漆板等矩形板体饰边框的生产研究中创新提出一种采用坚固耐用的饰面铝合金型材进行边框装饰方案,并结合特殊的拼角设计使得饰边成品美观和牢固程度大大增加。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饰边组件各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可见,该矩形板体的饰边组件由长条状延伸成型且任意长度裁剪的饰边框1和位于四角的衔接件2构成。这里需要强调和理解的是,在进行饰边作业时,该饰边框1根据矩形板体实际的长、宽规格采用45°切角拼接成直角的相接方式,而衔接件2分设于矩形板体的四个角落并分别插接定位两侧的饰边框。从图示的该饰边框1垂直于长度向的截面结构以A-A剖切线划分可见其细节为斜体C字部11和镜像E字部12两者的顶边一体衔接组成的半包围边,其中斜体C字部11的底边112与镜像E字部12的中凸肋122对位平齐且与顶边111、121和镜像E字部12的底边123均相平行,矩形板体3卡接定位于镜像E字部12的中凸肋122和底边123之间;而衔接件2为中轴21和两组插片的一体注塑成型件,且两组插片插接定位于饰边框45°裁边的直角拼角内。上述结构基础下,饰边框与矩形板材的结合可以通过插接完成,并通过胶粘或压紧镜像E字部的底边而固定两者防脱。

在概括性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该饰边组件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衔接件2的两组插片中,第一组插片22相互垂直且平行于中轴21轴向延伸成型,第二组插片23顺应第一组插片的方向延伸成型于中轴21一端的垂直平面内。于实际装配时,该第一组插片22匹配插接于镜像E字部的中凸肋和底边之间(矩形板体未触底的缝隙之中),而该第二组插片23匹配插接于斜体C字部和镜像E字部的中凸肋以上空隙处。为了便于插接组装,上述两组插片插片的端缘处均为锐角处理的楔形,图示中以第二组插片的端缘231实例,第一组插片同理。而为了提高该衔接部插接的稳定性,该两组插片的表面粗糙或设有易插难拔的单向齿排。当定位了矩形板体和衔接件后,饰边框从矩形板体两相邻边套接朝衔接件滑动,直至两组插片均无外露部分即可完成组装。

此外,为了消除该饰边组件在外观和手感上的尖锐感,上述中轴在衔接件与饰边框相装接的外露侧壁设为圆角状;且该镜像E字部的顶、底弯折处也设为圆角状。

从满足饰边的结构强度来看,基于铝合金型材的材料硬度,该饰边框的半包围边厚度介于1mm-1.5mm均可适用,在满足边框足够硬度的前提下减轻了饰边组件的整体重量。

综上结合图示的实施例详述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饰边组件,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该饰边框和衔接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规模化成型加工,成本低廉等优点,且易于根据矩形板体实际尺寸随量随切随装,安装便捷,防撞耐变形,有效提升了框架类饰边组件的使用寿命及美观程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