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强度好的沙发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988发布日期:2019-04-13 00:21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剥离强度好的沙发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沙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剥离强度好的沙发布。



背景技术:

"沙发"是个外来词,根据英语单词sofa音译而来,为一种装有软垫的多座位椅子,装有弹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两边有扶手,是软件家具的一种。低背沙发:属于休息型的轻便椅,它以一个支撑点来承托使用者的腰部(腰椎)这种沙发靠背高度较低,一般距离座面370毫米左右,靠背的角度也较小,不仅有利于休息,而且使整个沙发外围尺寸相应缩小,这种沙发搬动比较方便、轻巧,占地面积小。高背沙发:又称航空式座椅,它的特点是有三个支点,使人的腰、肩部、后脑同时靠在曲面靠背上,这三个支撑点在空间上不构成一条直线,因而制作这种沙发技术要求较高,购买时挑选难度也比较大,制作高背沙发的木架,必须在架子上明确地做好三点所构成的转折面,否则进行沙发蒙面等工序时就难于确保支撑点的位置,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感。

然而现有的沙发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制作沙发时,沙发布的连接处经常会发生破损现象,并且沙发布的连接处容易堆积灰尘,不方便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剥离强度好的沙发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剥离强度好的沙发布,包括第一沙发布和第二沙发布,所述第一沙发布与第二沙发布之间通过线绳缝合有弹性光滑布,且弹性光滑布的底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转动连接卡与U形连接架连接,所述U形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螺栓贯穿槽,所述第一沙发布和第二沙发布的端口处均连接有弧形连接布,所述弧形连接布上通过固定螺栓穿过U形连接架中的螺栓贯穿槽与U形连接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栓贯穿槽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螺栓贯穿槽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连接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动连接卡关于U形连接架的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沙发布和第二沙发布的宽度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沙发布和第二沙发布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耐磨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螺栓与弧形连接布之间交汇处设置有防滑垫圈。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沙发布的连接处通过线绳缝合有弹性光滑布,并且在弹性光滑布的底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转动连接卡连接有U形连接架,通过调节U形连接架的位置,可以调节弹性光滑布的弧度,该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沙发布整体不易产生剥离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连接处储存的灰尘方便进行清理,使用效果更好,其次在U形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三个高度不同的螺栓贯穿槽,通过固定螺栓穿过不同的螺栓贯穿槽,从而将U形连接架与弧形连接布之间位置进行固定,即可限制弹性光滑布的位置,同时可使得沙发布连接处的位置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剥离强度好的沙发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沙发布和第二沙发布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U形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沙发布、2-弹性光滑布、3-第二沙发布、4-转动连接卡、5-U形连接架、6-固定螺栓、7-弧形连接布、8-螺栓贯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剥离强度好的沙发布,包括第一沙发布1和第二沙发布3,第一沙发布1与第二沙发布3之间通过线绳缝合有弹性光滑布2,且弹性光滑布2的底部中间位置处通过转动连接卡4与U形连接架5连接,U形连接架5的内部设置有螺栓贯穿槽8,第一沙发布1和第二沙发布3的端口处均连接有弧形连接布7,弧形连接布7上通过固定螺栓6穿过U形连接架5中的螺栓贯穿槽8与U形连接架5连接,螺栓贯穿槽8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螺栓贯穿槽8两两之间间距相等,转动连接卡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动连接卡4关于U形连接架5的竖直中线对称,第一沙发布1和第二沙发布3的宽度相等,第一沙发布1和第二沙发布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耐磨层,固定螺栓6与弧形连接布7之间交汇处设置有防滑垫圈,转动连接卡4可使得U形连接架5相对弹性光滑布2之间产生转动,从而使得弹性光滑布2发生形变时,不会影响到U形连接架5对于弹性光滑布2位置上的限制。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沙发布1和第二沙发布3之间通过线绳先缝合弹性光滑布2,在通过固定螺栓6穿过弧形连接布7和U形连接架5中的螺栓贯穿槽8,从而可以限制U形连接架5相对弧形连接布7之间的位置,即可限制弹性光滑布2的位置,当沙发布发生形变时,弹性光滑布2也会发生形变,从而可以防止沙发布连接处发生破损现象,使用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