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拉手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015发布日期:2019-08-16 21:4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拉手边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拉手边框。



背景技术:

橱柜门板拉手边框有多种形式,如内嵌式橱柜门拉手,该拉手边框需要在门板开个安装槽,然后将拉手装入该槽内,通过紧固件将拉手固定在该槽内进完成进行拉手与拉手边框及门板的固定安装,即此类拉手边框仅通过紧固件实现对拉手的固定。

然而拉手沿着安装槽的前后方向受力,由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难以把握,拉手与安装槽的前侧面之间很容易出现间隙,即拉手与安装有门板的拉手边框的前侧面之间出现间隙,由此拉手在拉手边框之间产生松动现象,拉手边框稳固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拉手边框,其通过固定单元和拉手卡槽对拉手进行卡接固定,稳固性好,便于拆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门拉手边框,其与门板连接,包括:门边框、门板卡槽和拉手卡槽;所述门板卡槽与所述门边框的后侧面连接并所述门边框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右齐平;所述拉手卡槽的右侧面同时与所述门边框、卡槽的一侧面连接;所述拉手卡槽并自所述门边框的前侧面向后延伸至所述拉手卡槽的后侧面;所述拉手卡槽的前侧面的内壁上设置与拉手配合的固定单元。

优选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自所述拉手卡槽的前侧面的内壁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拉手卡槽相对所述拉手卡槽的左侧面的内壁上设置与拉手配合的燕尾槽。

优选的,所述拉手卡槽的左侧面的的厚度大于所述门边框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拉手卡槽的前侧面的外壁上设置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将拉手插入拉手卡槽内,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将拉手卡设在拉手卡槽的前侧面上,防止拉手沿着拉手卡槽前后移动;燕尾槽与拉手配合防止拉手左右移动,拉手卡槽的后部设置限位凸起,对拉手进一步限位固定。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单元和拉手卡槽分别对拉手进行卡接固定,稳固性好,无需紧固件,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门拉手边框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门边框,2-门板卡槽,3-拉手卡槽,4-固定单元,5-加强筋,31-燕尾槽,41-第一固定槽,42-第二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门拉手边框,其与门板连接,包括:门边框1、门板卡槽2和拉手卡槽3;门板卡槽2与门边框1的后侧面连接并门边框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右齐平;拉手卡槽3的右侧面同时与门边框1、卡槽的一侧面连接;拉手卡槽3并自门边框1的前侧面向后延伸至拉手卡槽3的后侧面;拉手卡槽3的前侧面的内壁上设置与拉手配合的固定单元4。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4包括自拉手卡槽3的前侧面的内壁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槽41和第二固定槽42;第二固定槽42的宽度大于第一固定槽41的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拉手卡槽3相对拉手卡槽3的左侧面的内壁上设置与拉手配合的燕尾槽31。

在本实施例中,拉手卡槽3的左侧面的的厚度大于门边框1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拉手卡槽3的前侧面的外壁上设置加强筋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拉手插入拉手卡槽3内,第一固定槽41与第二固定槽42将拉手卡设在拉手卡槽3的前侧面上,防止拉手沿着拉手卡槽3前后移动;燕尾槽31与拉手配合防止拉手左右移动,拉手卡槽3的后部设置限位凸起,对拉手进一步限位固定。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单元4和拉手卡槽3分别对拉手进行卡接固定,稳固性好,无需紧固件,便于拆卸。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