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收纳结构及其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620发布日期:2019-03-08 17:46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软管收纳结构及其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收纳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吸尘器的软管收纳结构及其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中央吸尘器和卧式吸尘器设备上的软管均采用不能伸缩的结构,一般吸尘器都会带有一段很长的吸尘软管,当吸尘工作使用完成之后,对软管的收纳放置既不方便也占用较大空间;而应用于立式吸尘器上的软管多采用可伸缩的结构,不使用时直接缠绕于吸尘器上,这种拉簧结构的伸缩软管,虽然在自然状态时软管长度较短,在吸尘器使用时,可以将软管拉伸到很长,不使用时,软管也可以收缩到较短长度,便于收纳,但依然会占用吸尘器以外的空间;同时,由于可拉伸软管长期呈悬挂状态,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出现下沉,进而出现一节紧一节松的现象;在不需拉长软管,而是将软管缠绕在吸尘器上,通过地刷进行吸尘时,软管长期缠绕在吸尘器上并接受吸力,也会产生吸扁和变型的现象。

因此,目前的软管,尤其是应用于吸尘器等特定设备上的软管,仍然存在着收纳不便,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管收纳结构,便于将软管收纳起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软管收纳结构,设置在吸尘器主体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与所述吸尘器主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可开合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扣合时,在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下方形成用于容纳软管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扣合时,形成用于提拉所述吸尘器主体的完整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可开合连接,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定位销连接或磁力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磁力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把手上的第一磁力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上的第二磁力连接件,所述第一磁力连接件和第二磁力连接件由互相吸引的磁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为圆弧状,并且与手指的接触面上设置防滑筋。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为与所述软管形状相适应的槽位,当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扣合时,夹住部分所述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吸尘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把手通过转轴与所述吸尘器主体铰接。

一种吸尘器,包括所述的软管收纳结构。

进一步地,包括所述吸尘器主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吸尘器主体后端的灰尘收纳筒,所述软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硬质接管,当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扣合时,所述硬质接管与所述灰尘收纳筒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收纳结构可以将软管部分缠绕吸尘器主体上,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起来简洁方便;还设有把手,在收纳前后,均可用于提拉吸尘器主体;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通过磁力可开合连接,方便快捷地拿出和收纳软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软管收纳结构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软管收纳结构打开时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软管收纳结构关闭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软管收纳结构100设置在吸尘器主体200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与吸尘器主体200可转动连接,第一把手110与第二把手120可开合连接,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扣合时,在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下方形成用于容纳软管300的容纳腔130。以下对上述个组成部分分别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整体大致呈椭球状,沿吸尘器主体200的边缘延伸。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包括圆弧状的第一铰接部151和第二铰接部152。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通过第一铰接部151和第二铰接部152与吸尘器主体200可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可以以第一铰接部151和第二铰接部152为轴相对旋转,从而使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可以打开或扣合;也可以第一把手110与吸尘器主体200固定连接,第二把手120以第二铰接部152为轴与吸尘器主体200铰接,从而使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可以打开或扣合。

如图2所示,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上还设置有用于提拉吸尘器主体200的把手160。把手160呈长条状,由第一把手部161和第二把手部162扣合起来形成,即当第一把手部161和第二把手部162扣合起来时形成完整的把手160。第一把手部161设置在第一把手110上,第二把手部162设置在第二把手120上。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近似椭圆形的通孔163,使第一把手110远离第一铰接部151的一侧形成长条状的第一把手部161,使第二把手120远离第二铰接部152的一侧形成长条状的第二把手部162。使用者手指穿过通孔163,即可用力将软管收纳结构100以及吸尘器主体200提起。为了增加提拉时,使用者的舒适度,把手160优选为圆弧状,并且与手指的接触面上设置防滑筋。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扣合时,形成用于容纳软管300的容纳腔130。容纳腔130呈长条状,为与软管300形状相适应的槽位,沿吸尘器主体200的边缘延伸。具体地,容纳腔130形成于通孔163与第一铰接部151、第二铰接部152之间。当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扣合时,夹住部分软管300,使软管300贴附在吸尘器主体200上端。

如图1所示,容纳腔13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使软管300通过的容纳孔140,容纳孔140的直径尺寸大于或等于软管300的外径。具体地,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的一端,分别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一缺口141和第二缺口142,当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扣合时,即可在容纳腔130的一端形成一个容纳孔140。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的另一端,分别开设有半圆形的第一缺口141和第二缺口142,当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扣合时,即可在容纳腔130的另一端形成另一个容纳孔140。当部分软管300容纳于容纳腔130中时,其一端从一个容纳孔140中伸出,其另一端从另一个容纳孔140中伸出。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缺口141和第二缺口142的形状不局限于半圆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多边形等,但是优选与软管300形状相适应。进一步地,第一缺口141和第二缺口142与软管300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筋,用来阻止软管300沿其横截面轴向滑动,从而防止收纳后的软管300松滑,不能良好收纳。

如图2所示,第一把手110与第二把手120可开合连接,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定位销连接或磁力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磁力连接包括设置在第一把手部161上的第一磁力连接件112和设置在第二把手部162上的第二磁力连接件122,第一磁力连接件112和第二磁力连接件122由互相吸引的磁性材料制成。

当需要收纳时,打开软管收纳结构100,向相反的两侧拉开第一把手部161和第二把手部162,使第一磁力连接件112和第二磁力连接件122分离,此时可以将部分软管300从第一把手部161和第二把手部162之间放入容纳腔130内,如图2所示,将硬质接管500的卡扣520扣入灰尘收纳筒400上的卡槽410固定。然后关闭软管收纳结构100,第一磁力连接件112和第二磁力连接件122相互吸引,使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重新扣合起来,部分软管300的两端分别从相对的两个容纳孔140中伸出,完成收纳;当第一把手部161和第二把手部162扣合起来时形成把手160,使用者通过把手160可将软管收纳结构100以及吸尘器主体200提起,如图3所示。当需要使用软管300时,向相反的两侧拉开第一把手部161、第二把手部162,使第一磁力连接件112和第二磁力连接件122分离,此时可以将部分软管300从容纳腔130内拉出,部分软管300的两端也分别从相对的两个容纳孔140中拉出,此时软管300即可随意使用,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一种带有软管收纳结构100的吸尘器,其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吸尘器主体200、软管300、灰尘收纳筒400、硬质接管500和地刷(图中未示出)。

吸尘器主体200整体呈近似球状或椭球状,吸尘器主体200包括电源和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其用来驱动叶轮形成抽吸气流。吸尘器主体200的底部前端与软管300的一端连通,吸尘器主体200的上部设有软管收纳结构100,吸尘器主体200的后部与灰尘收纳筒400连通。

软管30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套510与硬质接管500的一端连通,硬质接管500的另一端与地刷连接。硬质接管500上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电源电连接,通过电源开关控制吸尘器是否工作。硬质接管500可以接不同的吸尘嘴,以适应不同的清洁需要。硬质接管500上还设有手持部,用于使用吸尘器时,使用者拿持。硬质接管500上还设置有卡扣520,灰尘收纳筒400上端设置有卡槽410,卡扣520与卡槽410相适应。当第一把手110和第二把手120扣合时,硬质接管500与灰尘收纳筒400卡扣连接,进一步完善收纳功能。当将软管300拉出时,可握住硬质接管500灵活地将吸尘嘴放于需要清扫的地方,如沙发、椅子、楼梯等一般吸尘器难以清洁的位置。当将软管300收纳好并扣好硬质接管500时,吸尘器就变为手提式吸尘器,也很方便地使用者手拿着使用。

当吸尘器使用完需要收纳时,将软管300沿吸尘器主体200前端和上部,缠绕在吸尘器主体200上,打开软管收纳结构100,将部分软管300放入容纳腔130内,再将硬质接管500的卡扣520扣入灰尘收纳筒400上的卡槽410固定,关闭软管收纳结构100,部分软管300的两端分别从相对的两个容纳孔140中伸出,即可完成收纳,使用者可通过软管收纳结构100上的把手160把手吸尘器提起。当需要使用吸尘器时,将硬质接管500从灰尘收纳筒400上的卡槽410上拆卸下来,再打开软管收纳结构100,将部分软管300从容纳腔130内取出,此时软管300可以任意移动,打开电源开关,使用者手持硬质接管500,即可通过地刷或吸尘嘴对地面进行清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