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299发布日期:2019-04-23 23:4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展览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机械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展览支架。



背景技术:

以手机为代表的系列移动终端在专卖店等场所展览时,通常将手机贴附在展览支架上,一般地,传统的展览支架存在搬运和存储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方便地对展览支架进行运输和存储。

一种展览支架,用于承载待展产品,包括:

底座;

展览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展览板具有相对设置的展览面和支撑面,所述待展产品位于所述展览面上;及

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展览板的支撑面之间,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座、展览板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相抵接,所述支撑板能够支撑所述展览板而使所述展览板相对所述底座形成设定倾角。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由于展览板与底座转动连接,支撑板位于展览板与底座之间,需要展览待展产品时,通过支撑板对展览板形成支撑作用,使得展览板相对底座形成设定倾角,从而使待展产品位于展览板上并以合理的角度进行展示。同时,支撑板与底座、展览板两者中的至少一个相抵接,即支撑板与底座、展览板与两者中的一个形成可拆卸连接,展览完毕后,解除支撑板与底座、展览板之间的抵接关系,可以使展览板相对底座转动并叠置在底座上,减少量整个展览支架的占用空间,从而便于展览支架的搬运与存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展览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展览支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展览支架去除底座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展览支架上基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展览支架上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展览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展览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展览支架10,用于对待展产品进行支撑,展览支架10包括底座100、展览板200和支撑板300。待展产品可以为手机等电子装置,待展产品可以通过吸附的方式固定在展览板200上,展览板200与底座100转动连接,展览板200转动后可以与底座100形成设定倾角,支撑板300设置在底座100与展览板200之间,支撑板300用于对展览板200形成支撑,使得展览板200相对底座100维持一定的倾角,从而使得待展产品以合适的角度进行展示。

同时参阅图1至图4,展览板200可以为矩形的平板状,展览板200包括第一平板210、第二平板220和中间楔板230,第一平板210、第二平板220和中间楔板230相互层叠设置,第一平板210和第二平板220的数量各为一个,中间楔板230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平板210和第二平板220沿展览板200的厚度方向间隔排列,中间楔板230沿展览板20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其中一个中间楔板230夹置在第一平板210和第二平板220两者的一端之间,另一中间楔板230夹置在第一平板210和第二平板220两者的另一端之间,因此,整个展览板200的中间部分具有间隙260,该间隙260由第一平板210、第二平板220和中间楔板230共同围成,该间隙260与外界连通。通过设置间隙260,可以起到减轻整个展览板200重量的作用,提高展览板200运动的便利性,也可以减轻支撑板300的承载压力;同时,该间隙260使得展览板200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以便对待展产品形成良好的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板210、第二平板220和中间楔板230均采用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第一平板210的厚度最大,第二平板220的厚度次之,中间楔板230的厚度最小。例如,第一平板210的厚度为3mm,第二平板220的厚度为2mm,中间楔板230的厚度为1mm。第一平板210上具有支撑面211,第二平板220上具有展览面221,待展产品固定在展览面221上,支撑面211朝向支撑板300设置,支撑板300通过对支撑面211施加支撑力以承载整个展览板200。

第一平板210的边缘处开设有抠手缺口212,该抠手缺口212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弧形,抠手缺口212贯穿整个第一平板210,从而与展览板200中间的间隙260连通。当使展览板200相对底座100转动时,可以用手指放置在该抠手缺口212内,从而很方便地对展览板200施加作用力以形成展览板200运动的转动力矩。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平板220的展览面221上设置有凸条240,该凸条240位于展览面221靠近底座100的位置处,凸条240相对展览面221凸出一定的高度。待展产品的侧面可以抵接在该凸条240上,凸条240对待展产品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凸条240与第二平板220可以一体成型,或者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参阅图7,展览面221上也可以不设置凸条240。

参阅图1、图5和图6,底座100包括基台110和安装板120,基台110和安装板120通过分体连接的方式形成,当然,基台110和安装板120也可以一体成型。安装板120大致为矩形平板状,安装板120包括连接部121、挡条123和轴杆122。挡条123与连接部121连接,连接部121朝向支撑板300的面为安装面121a,挡条123相对连接部121的安装面121a凸出设定高度,轴杆122位于连接部121的一端上。基台110上凹陷形成有容置槽111,容置槽111的部分底壁上朝容置槽111的凹陷方向进一步凹陷形成避位槽112,连接部121固定在容置槽111中,轴杆122则悬置在避位槽112中,轴杆122与展览板200转动连接,当展览板200转动时,展览板200的端部能在避位槽112限定的空间内转动,使得基台110对展览板200的转动不构成干涉。

参阅图1、图2和图4,展览板200的第一平板210上还设置有轴套250,轴套250用于与安装板120上的轴杆122配合,从而形成展览板200与安装板120的转动连接关系。具体地,轴套2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套250分别与轴杆122的两端配合。轴套250上开设有配合孔251和卡接缺口252,卡接缺口252与配合孔251孔连通,轴杆122能从轴套250之外从卡接缺口252进入并与配合孔251配合,从而实现展览板200与底座100的装配;同时,轴套250可以解除与配合孔251的配合并从卡接缺口252退出至轴套250之外,从而实现展览板200与底座100的拆卸。因此,当展览完毕时,可以方便地将展览板200从底座100上拆卸下来,并与整个展览支架10的运输与存储。

参阅图1,支撑板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310与展览板200转动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端310与展览板200形成抵接即可。支撑板300的第二端320与安装板120上的挡条123抵接,通过挡条123的作用,支撑板300稳定可靠地卡置在安装板120与展览板200之间,从而维持展览板200合理的倾斜角度。挡条123的数量可以多条,例如三条以上,多个挡条123之间间隔设置,当支撑板300的第二端320与不同的挡条123形成抵接关系时,可以使展览板200相对整个底座100形成不同的倾角,从而使待展产品呈现出不同的展示角度。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板120上的挡条123也可以采用凹槽替代,即支撑板300的第二端320容置在凹槽中,同样可以使支撑板300形成稳定的支撑作用。

展览完毕后,可以不将展览板200从底座100上拆卸下来,只需接触支撑板300与挡条123的抵接关系,使支撑板300相对展览板200转动而叠置在展览板200上,同时,转动转朝向底座100转动并叠置在底座100上,此时,支撑板300可以收容在容置槽111中,因此,整个展览支架10处于类似折叠状态,展览支架10所占空间大大减少,折叠后的整个展览支架10运输和存储极为方便。当然,也可以解除轴套250与轴杆122的配合关系,从而将展览板200从底座100上拆卸下来,使得展览支架10可以分批运输和存储,即底座100作为一个整体,展览板200和支撑板300作为一个整体。当然,展览板200和支撑板300可以拆卸时,底座100、展览板200和支撑板300三者分别可以单独运输和存储。

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0的长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的两倍,例如,底座100宽为120mm,底座100长为300mm。展览板200的长度与底座100的长度相当,这样适宜对长宽比较大的待展览产品进行展览。当然,底座100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还有其它设置方式,例如,底座100宽为120mm,底座100长为150mm,这样适宜对长度比较小的待展产品进行展览。

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装置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装置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装置”、“无线装置”以及/或“电子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装置;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