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翻转式隐形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494发布日期:2019-02-01 20:27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把手翻转式隐形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把手翻转式隐形门。



背景技术:

人们在现在家居装饰中对审美越来越重视,在装修过程中,现有的门一般无法融入到装饰墙内,视觉效果不佳,随着房价的高涨,小户型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然而小户型虽然空间小,但厨房门、寝室门、卫生间门等也要一应俱全,这样小空间就会显得混乱,所以设计师一般会把1-2个门做成隐形门,使空间整体感更强,视觉上也更整洁。

目前隐形门一般设计为无把手形式,利用自动关闭的合页来实现关门,例如弹簧合页,但是弹簧合页没有缓冲功能,容易把门给关闭坏,还容易夹着小孩的手,存在安全隐患。如果大人老人小孩一起居住,老人偏向于使用有把手的门,如何在保持美观的情况下适合不同人群使用,是个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隐形门无把手存在安全隐患,不同人群偏爱喜好不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手翻转式隐形门,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把手翻转式隐形门,包括一门框,所述门框上设有多个合页,所述合页上安装有门,所述门上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装饰槽,在门上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缸、齿条、联轴器、导向套、第一轴、第一板、第二轴、第二板、第三轴、第三板、把手、从同步轮、同步带及主同步轮,所述第一轴、第二轴及第三轴平行设置在底板上,且第一轴、第二轴及第三轴上均安装有从同步轮,三个处于不同轴上的从同步轮分别安装有第一板、第二板与第三板、第二板上设有把手,所述从同步轮与主同步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在底板上还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侧设有主同步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在底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套,所述齿条可沿导向套来回移动,所述齿条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固定在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转动销、槽轮、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传动轴、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三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轮、第三蜗轮、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三翻板及把手,所述第一蜗轮、第二蜗轮及第三蜗轮转动连接在底板上,在第一蜗轮上安装有第一翻板,在第二蜗轮上安装有第二翻板,在第三蜗轮上安装有第三翻板,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第三蜗轮与第三蜗杆相啮合,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及第三蜗杆同轴心设置,且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通过传动轴相连接,第二蜗杆与第三蜗杆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传动轴端部安装有槽轮,所述槽轮与转动销相配合,所述转动销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在第二翻板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饰槽实现了翻板的伪装、达到美观的效果,利用齿轮齿条机构及槽轮机构分别实现了翻板180度转动翻转成平面或者带有把手的一面,以适应不同时期及不同人群的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驱动机构第二实施例的三维图。

图中:1门框,2合页,3门,4装饰槽,

51底板,52电动缸,53齿条,54联轴器,55导向套,56第一轴,57第一板,58第二轴,59第二板,510第三轴,511第三板,512把手,513从同步轮,514同步带,515主同步轮,

61电机,62转动销,63槽轮,64第一轴承座,65第二轴承座,66传动轴,67第一蜗杆,68第二蜗杆,69第三蜗杆,610第一蜗轮,611第二蜗轮,612第三蜗轮,613第一翻板,614第二翻板,615第三翻板,616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把手翻转式隐形门,包括一门框1,所述门框上设有多个合页2,所述合页上安装有门3,在门上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装饰槽4,装饰槽的作用第一起到装饰作用,第二起到隐藏把手512的作用。使得整体看不起不突兀。

在门上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底板51,所述底板51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安装有把手安装板,驱动机构可使得把手安装板旋转360°来选择平面或者带有把手的一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作进一步分析。

第一实施例

如图2、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缸52、齿条53、联轴器54、导向套55、第一轴56、第一板57、第二轴58、第二板59、第三轴510、第三板511、把手512、从同步轮513、同步带514及主同步轮515,所述第一轴、第二轴及第三轴平行设置在底板上,且第一轴、第二轴及第三轴上均安装有从同步轮513,三个处于不同轴上的从同步轮分别安装有第一板、第二板与第三板、第二板上设有把手512,所述从同步轮与主同步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在底板上还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转动连接有齿轮516,所述齿轮上侧设有主同步轮515,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在底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套55,所述齿条可沿导向套来回移动,所述齿条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固定在底板上。

通过电动缸的伸缩可带动齿条的移动,进而使得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位于齿轮上方的主同步轮转动,主同步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同步轮转动,从同步轮上方设有第一板、第二板与第三板,因此第一板、第二板与第三板发生180度转动,用于使得第一板、第二板与第三板翻转成平面或者带有把手的一面。

第二实施例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61、转动销62、槽轮63、第一轴承座64、第二轴承座65、传动轴66、第一蜗杆67、第二蜗杆68、第三蜗杆69、第一蜗轮610、第二蜗轮611、第三蜗轮612、第一翻板613、第二翻板614、第三翻板615及拉手616,所述第一蜗轮、第二蜗轮及第三蜗轮转动连接在底板上,在第一蜗轮上安装有第一翻板,在第二蜗轮上安装有第二翻板,在第三蜗轮上安装有第三翻板,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相啮合,第三蜗轮与第三蜗杆相啮合,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及第三蜗杆同轴心设置,且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通过传动轴相连接,第二蜗杆与第三蜗杆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固定在底板上。传动轴端部安装有槽轮,所述槽轮与转动销相配合,所述转动销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在第二翻板上设有拉手。

通过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转动销、槽轮的转动,槽轮的转动能够带动传动轴乃至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及第三蜗杆的转动,而蜗杆与蜗轮相配合,使得第一蜗轮、第二蜗轮及第三蜗轮转动,使得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三翻板发生180度转动翻转成平面或者带有把手的一面,以适应不同时期及不同人群的人们使用。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