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7906发布日期:2019-05-07 20:5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垫。



背景技术:

坐垫使用舒适并具有装饰作用形状多为方形、圆形和椭圆形。材料棉布、绒布、锦缎、尼龙或麻布最舒适材料质是记忆棉材质。

现有的坐垫不能灵活震动,且透气性差,效果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坐垫,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垫,包括:

本体,其上设有与人体臀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纳槽、安装孔以及容纳空间,安装孔的一端贯穿容纳槽的底壁,另一端与容纳空间连通;

震动部,位于安装孔内并与本体连接;

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震动部受到的压力;

震动器,位于容纳空间内并与震动部连接;

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震动器均通讯连接;

电源,与压力传感器、震动器、控制器均电连接。

优选的,本体上设有第一透气孔、多个第二透气孔;还包括分隔板、变形片、磁致伸缩薄膜、线圈、多个第一密封片、多个第二密封片,分隔板位于容纳空间内并将容纳空间分成上腔室、下腔室,分隔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上腔室通过第一透气孔与容纳槽连通,上腔室通过连接孔与下腔室连通;下腔室通过第二透气孔与外界连通;变形片位于下腔室内并与分隔板、本体连接,上述多个连接孔分别分布于变形片的两侧,上述多个第二透气孔分别分布于变形片的两侧;磁致伸缩薄膜安装在变形片上;线圈与磁致伸缩薄膜相对设置,线圈与电源电连接;多个第一密封片均位于上腔室内,多个第一密封片与多个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密封片的一端与分隔板铰接,第一密封片用于封闭或打开连接孔;多个第二密封片均位于下腔室内,多个第二密封片与多个第二透气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密封片的一端与本体铰接,第二密封片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二透气孔。

优选的,震动部上设有第三透气孔,第三透气孔与上腔室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第四透气孔,第四透气孔呈长条状设置,第四透气孔沿坐垫的前后方向布置,第四透气孔与上腔室连通。

优选的,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中,当人们坐在坐垫上以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并生成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震动器开启,带动震动部震动,提高舒适度,也能够运动减肥,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坐垫,包括:本体1,其上设有与人体臀部形状相配合的容纳槽A、安装孔以及容纳空间,安装孔的一端贯穿容纳槽A的底壁,另一端与容纳空间连通;震动部2,位于安装孔内并与本体1连接;压力传感器3,用于检测震动部2受到的压力;震动器4,位于容纳空间内并与震动部2连接;控制器5,与压力传感器3、震动器4均通讯连接;电源6,与压力传感器3、震动器4、控制器5均电连接,利用电源6提供电力。

当人们坐在坐垫上以后,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压力,并生成信号传递给控制器5,控制器5控制震动器4开启,带动震动部2震动,提高舒适度,也能够运动减肥,效果好。本实施例中的压力传感器3的检测及控制器5控制震动器4开启,利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不涉及对控制部分的改进。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本体1上设有第一透气孔7、多个第二透气孔8;还包括分隔板9、变形片10、磁致伸缩薄膜11、线圈12、多个第一密封片13、多个第二密封片14,分隔板9位于容纳空间内并将容纳空间分成上腔室、下腔室,分隔板9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5;上腔室通过第一透气孔7与容纳槽A连通,上腔室通过连接孔15与下腔室连通;下腔室通过第二透气孔8与外界连通;变形片10位于下腔室内并与分隔板9、本体1连接,上述多个连接孔15分别分布于变形片10的两侧,上述多个第二透气孔8分别分布于变形片10的两侧;磁致伸缩薄膜11安装在变形片10上;线圈12与磁致伸缩薄膜11相对设置,线圈12与电源6电连接;多个第一密封片13均位于上腔室内,多个第一密封片13与多个连接孔15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密封片13的一端与分隔板9铰接,第一密封片13用于封闭或打开连接孔15;多个第二密封片14均位于下腔室内,多个第二密封片14与多个第二透气孔8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密封片14的一端与本体1铰接,第二密封片14用于封闭或打开第二透气孔8。

为了便于透气,利用电池向线圈12通电,产生磁场,利用磁场力带动磁致伸缩薄膜11移动,带动变形片10变形。通过不断的改变线圈12内电流的方向,让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不断来回变化。让变形片10不断的来回变形。

当变形片10变形时,变形片10挤压下腔室的一部分,该部分气压增大,该部分其他推开第一密封片13进入上腔室,从而经过第一透气孔7排出,进而方便透气,提高舒适度。下腔室的另一部分的气压减小,外界气体推开第二密封片14进入下腔室。如此,不断的反复,进而有效的进行透气,使用更加舒适。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震动部2上设有第三透气孔16,第三透气孔16与上腔室连通。进一步利用第三透气孔16透气,提高舒适性。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四透气孔17,第四透气孔17呈长条状设置,第四透气孔17沿坐垫的前后方向布置,第四透气孔17与上腔室连通。进一步利用第四透气孔17透气,扩大面积,提高舒适性

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槽18。避免滑动,提高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