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蒸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299发布日期:2019-08-07 01:23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电蒸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蒸气炉。



背景技术:

中华饮食中,蒸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蒸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厨具,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燃气蒸炉和电蒸气炉,使用电蒸气炉更加便捷,现有的电蒸气炉,蒸气发生效率低,且蒸气经过蒸煮器具后带着大量的热能直排入大气,造成能源浪费,还给周围空气带来大量的水蒸气,使人体感觉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电蒸气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电蒸气炉,包括有壳体,且壳体内设发热装置,还包括有集气箱、蒸气箱、第一盖、第二盖、第三盖,所述壳体内且包围发热装置处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蒸气箱,所述蒸气箱的上端面上设有若干第一出气口,蒸气箱的下端面有开口,所述蒸气箱外设有集气箱,所述集气箱侧壁设若干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设为喇叭口形状,所述壳体与凸台、集气箱之间形成第一腔,所述蒸气箱、凸台与发热装置之间形成第二腔,所述蒸气箱外侧与集气箱之间形成第三腔。

优选地,所述凸台侧壁设有入水口。

优选地,所述发热装置设为梯形且外表有绝缘涂层。

优选地,所述集气箱的底部向内设凸缘结构,集气箱的顶部开口且设第一阶梯结构,所述第二盖放置在集气箱的第一阶梯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蒸气箱呈圆台形,且下端面比上端面大,所述蒸气箱的上端面设第二阶梯结构,所述第一盖放置在蒸气箱的第二阶梯结构上。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盖设多个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二盖开口端固接圆柱形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水位计。

更为优选地,所述壳体顶部开口且设第三阶梯结构,所述第三盖放置在壳体的第三阶梯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发热装置只对部分水进行加热,提高了蒸气发生的效率,且蒸气由蒸煮器具出来后经第三腔再回到蒸气箱,实现蒸气的二次回收利用,节约能源,且水蒸气不能进入外界,增加人体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家用电蒸气炉,包括有壳体1,壳体1设有水位计16,且壳体1内设发热装置3,还包括有集气箱4、蒸气箱5、第一盖6、第二盖7、第三盖8,所述发热装置3设为上小下大的梯形且外表有绝缘涂层。

所述壳体1外设水位计16,壳体1内且包围发热装置3处设有凸台9,凸台9侧壁设有入水口13。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且设第三阶梯结构19,所述第三盖8放置在壳体1的第三阶梯结构19上,所述第三盖8设有把手。

所述凸台9上设有蒸气箱5,所述蒸气箱5呈圆台形,蒸气箱5上端面51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口11,蒸气箱5下端面52开口且下端面52比上端面51大,且蒸气箱5的上端面设第二阶梯结构53,所述第一盖6放置在蒸气箱5的第二阶梯结构53上,所述第一盖6设6个第三出气口14。

所述壳体1与凸台9、集气箱4之间形成第一腔20,所述蒸气箱5、凸台9与发热装置3之间形成第二腔21,当水注入第一腔20时,水通过入水口13进入第二腔21,通过水位计16可以控制水位不高过发热装置3高度的三分之二的位置,发热装置3发热,将第二腔21内的水变成水蒸气,由于只加热部分水,从而加快了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同时,由于发热装置3为梯形,发热装置3露出水面的部分对水蒸气进行二次加热,使水蒸气分子更小,防止水蒸气夹带更多的水分,提高了蒸气的汽化效果。由于蒸气箱5为下端面52比上端面51大的圆台形,使蒸气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更容易从第一出气口11进入蒸煮器具内。当第二腔21的水不断加热蒸发导致第二腔21内的水位降低时,入水口13可以不断从第一腔20内补水进入第二腔21,且保持第二腔21的水位与第一腔20的水位持平,通过水位计16可以看到第一腔内20水位过低时,打开第三盖8,可以从外界补水进入第一腔20内。

所述集气箱4设置在蒸气箱5外,所述集气箱4的底部向内设凸缘结构41,集气箱4的顶部开口且设第一阶梯结构42,所述第二盖7放置在集气箱4的第一阶梯结构42上,所述凸缘结构41与凸台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7的开口端固接圆柱形壳体15,以保证第二盖7能将第一盖6盖住。所述蒸气箱5外侧与集气箱4形成第三腔22,集气箱4侧壁设四个第二出气口12,所述第二出气口12设为喇叭口形状,所述喇叭口小的一侧朝发热装置3。当蒸气经过蒸煮器具后由第一盖6上的第三出气口14跑出后,蒸气被第二盖7挡住且蒸气收集在第三腔22内,再由第二出气口12回到第二腔21内进行二次利用,这样既防止了水蒸气进入外界,同时又减少了能量浪费。因为第二出气口12设为喇叭口形状且小的一侧朝发热装置3,这样第二腔21的蒸气不容易进入第三腔22,而第三腔22内的蒸气很容易进入第二腔2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