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低压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7327发布日期:2019-08-07 01:2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真空低压煲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用的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在低压中进行烹饪食物的真空低压煲。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低压煲和微电脑煲,主要用于烹饪米饭用,由于其锅内不能抽成真空,在做米饭时,米粒内部胶质难吸收水分,米粒内硬外软口感不佳,人体难消化吸收,并且在长时间保温时锅内食物易氧化变质。为解决目前低压煲在制作米饭时,大米在烹饪过程中米粒内部胶质难吸收水分和长时间保温时锅内食物易氧化变质的不足,特发明利用真空泵将锅内的空气排出的真空低压煲。

另,目前对于肉类食物的煎及炸,大都是在开放式的环境中进行的,比如牛排、鸡排、羊排等的制作中,要让这些食物达到所需的熟度,食物的表层都会被焦化,并且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会不断的被氧化,从而导致最终的口感受到极大的影响,并且食物在高温的烹饪过程中,营养成分被破坏造成流失,如需要5成熟的肉排时,理想的方案是,牛排的中心温度在52度左右最为理想,但是要使牛排的中心温度达到52度,牛排的表层温度往往需要达到80左右才可以,这样将使得牛排的表层(大约占据牛排整体厚度的三分之一)被过渡的焦化,使其变硬,严重的影响了其口感和营养。

再则,目前封闭式的煲大都是采用高压的形式,其工作压力一般为1kg/cm2,且锅体内温度可达120℃,这种高温高压易破坏食物中的各类维生素和多种营养成份,并使食物丧失其天然的鲜味;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因煲内的工作压力较大,而供排气的出口较小,易被堵塞,而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并能进行抽真空的真空低压煲,以提高烹饪食物的营养及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并能进行抽真空的真空低压煲,以提高烹饪食物的营养及口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低压煲,包括煲体、煲盖、加热件及锅体,所述煲盖枢接于所述煲体上,所述煲体具有一收容所述锅体的收容腔,所述锅体可分离的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加热件内置于所述煲体内用于对锅体加热,所述煲盖盖于所述煲体上时密封所述收容腔,其还包括抽真空组件,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隔离件、过滤件、泄空阀及真空泵,所述隔离件距离所述煲体的内壁一定距离固定于所述煲体上,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煲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的开口位于放置于收容腔内的锅体的上方,所述过滤件卡设于所述抽气通道中,所述过滤件呈凹陷结构,所述过滤件的下部形成收容水及杂质的收集腔,所述过滤件的上部贯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泄空阀呈转动且贯穿的设置于所述煲盖上,所述煲盖盖于所述煲体上时,藉由所述泄空阀的转动可使收容腔与外界连通,所述真空泵设置于所述抽气通道中并与所述煲体连接,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连接一排气管的一端,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呈密封的穿过所述煲体,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抽气通道的开口之间。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的泄空阀包括阀体及操作件,所述阀体呈密封的贯穿设置于所述煲盖上,所述阀体贯穿开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操作件呈密封且转动的插设于所述阀体中,所述操作件贯穿开设有第二排气通道,于所述阀体中转动所述操作件可使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对接连通。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的阀体与所述操作件呈锥形的契合。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的煲体内具有一加热腔,所述加热件收容于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腔位于放置于收容腔内的锅体的正下方。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抽气通道中,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过滤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煲盖盖于煲体上时,将使得放置有食物的锅体处于密闭的收容腔内,从而开启真空泵可对收容腔进出抽真空处理,当真空泵对收容腔抽真空处理达到所需的真空度时,通常将收容腔内抽至0.01大气压-0.5大气压之间,根据食物的不同其所选择抽真空的程度不同,开启加热件即可对锅体进行加热,从而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此时烹饪的食物由于处在真空的低压环境中,从而有效的阻止了食物被氧化的进度,并且锁住了食物的水份,使得食物口感增强,并且低压环境中的烹饪使得食物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其营养成分被破坏,提高了食物的营养,同时在低压环境中进行烹饪,有效的解决了高压烹饪所带来的危险性;由此可见,藉由本实用新型烹饪食物,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并且还能有效的提高烹饪食物的营养及口感;另,由于真空泵在对收容腔进行抽真空处理时,藉由隔离件与煲体的内壁而专门形成一供真空泵抽真空的抽气通道。使得结构布局更为合理,且有效的防止了真空泵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因抽吸力而影响煲体内其它器件的正常工作,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再则在抽气通道中设置的呈凹陷结构的过滤件,藉由其收集腔能有效的收集进入抽气通道中的水汽所凝聚的水珠和其它杂质,藉由其贯穿开设的通气孔可有效的使得锅体内的空气穿过该过滤件而沿抽气通道被真空泵抽出;因此,本申请藉由该过滤件有效的对进入真空泵中的空气进行水份和杂质的过滤,确保了真空泵能正常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100包括煲体1、煲盖2、加热件3及锅体4,煲盖2通过枢接件21枢接于煲体1上,该枢接件21采用现有的合页式枢接件或转轴式枢接件均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煲体1具有一收容锅体4的收容腔11,锅体4可分离的放置于收容腔11内,即锅体4可放置于收容腔11内,也可从收容腔11内取出便于清洗和盛装食物,加热件3内置于煲体1内用于对锅体4加热,从而烹饪放置于锅体4内的食物,煲盖2盖于煲体1上时密封收容腔11,从而使得收容腔11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进而可进行抽真空操作;具体地,为了确保煲盖2对收容腔11的密封效果,于煲盖2与煲体1接触处均设置有密封垫22,该密封垫22可拆卸的设置在煲盖2上;为了对收容腔11进行抽真空处理,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抽真空组件,该抽真空组件包括隔离件5、过滤件6、泄空阀7及真空泵8,隔离件5距离煲体1的内壁一定距离固定于煲体1上,隔离件5与煲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抽气通道51,抽气通道51的开口52位于放置于收容腔11内的锅体4的上方,过滤件6卡设于抽气通道51中,具体地,抽气通道51上凸设有卡环53,过滤件6的上部呈外翻结构,安装时,过滤件6下部穿过卡环53使外翻结构承载于卡环53上,从而使得过滤件6悬置于抽气通道51中,过滤件6呈凹陷结构,过滤件6的下部形成收容水及杂质的收集腔61,过滤件6的上部贯穿开设有通气孔62;泄空阀7呈转动且贯穿的设置于煲盖2上,煲盖2盖于煲体1上时,藉由泄空阀7的转动可使收容腔11与外界连通,真空泵8设置于抽气通道51中并与煲体1连接,真空泵8的排气口81连接一排气管82的一端,排气管82的另一端呈密封的穿过煲体1;具体地,煲体1正对真空泵8的排气口81开始有通孔12,通孔12内嵌有密封圈13,排气管82呈密封的插入该密封圈13内,过滤件6位于真空泵8与抽气通道51的开口52之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100的泄空阀7包括阀体71及操作件72,阀体71呈密封的贯穿设置于煲盖2上;具体地,煲盖2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3,呈橡胶结构的阀体71内嵌于煲盖2的安装孔23内,使得阀体71与煲盖2呈密封的连接,为了确保二者完全的密封,于二者之间还可填充胶水,阀体71贯穿开设有第一排气通道73,操作件72呈密封且转动的插设于阀体71中,操作件72贯穿开设有第二排气通道74,于阀体71中转动的操作件72可使第一排气通道73与第二排气通道74对接连通,由此可见,通过旋转操作件72可使第一排气通道73与第二排气通道74对接连通或不连通;具体地,当第一排气通道73与第二排气通道74对接连通时,收容腔11即通过第一排气通道73、第二排气通道74与外界连通;当第一排气通道73与第二排气通道74不连通时,在煲盖2呈密封的盖于煲体1上的状态下,收容腔11处于密闭的状态;由此可见,在利用本实用新型烹饪食物的时,需要使得第一排气通道73与第二排气通道74处于不连通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得收容腔11被密闭,使得收容腔11处于低压真空状态,进而使得食物在低压真空环境中进行烹饪;当食物在密闭的低压真空环境中烹饪好后,需要使得第一排气通道73与第二排气通道74对接连通,从而使得外界的空气藉由第二排气通道74、第一排气通道73进入收容腔11内,从而破坏收容腔11内的低压真空环境,使得收容腔11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一致,从而可轻松的打开煲盖2,进而拿取锅体4内在低压真空环境中烹饪好的食物。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100的阀体71与操作件72呈锥形75的契合;具体地,操作件72具有一锥形结构,阀体71具有与操作件72的锥形结构契合的锥形腔体,从而使得二者形成呈锥形75的契合配合,大大的提高了二者配合的稳定性和气密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100的煲体1内具有一加热腔14,加热件3收容于加热腔14内,加热腔14位于放置于收容腔11内的锅体4的正下方;具体地,该加热腔14呈密封结构,使得加热件3通电所产生的热量能均匀的分散于该加热腔14中,进而加热腔14能将热量均匀的传递给锅体4,使得食物在锅体4内能受热均匀。

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真空低压煲100还包括进一步对进入真空泵8中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网9,该过滤网9设置于抽气通道51中,过滤网9位于真空泵8与过滤件6之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煲盖2盖于煲体1上时,将使得放置有食物的锅体4处于密闭的收容腔11内,从而开启真空泵8可对收容腔11进出抽真空处理,当真空泵8对收容腔11抽真空处理达到所需的真空度时,通常将收容腔11内抽至0.01大气压-0.5大气压之间,根据食物的不同其所选择抽真空的程度不同,如牛排通常抽至0.08大气压,鸡排通常抽至0.05大气压,做米饭通常抽至0.1大气压,开启加热件3即可对锅体4进行加热,从而对锅体4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此时烹饪的食物由于处在真空的低压环境中,从而有效的阻止了食物被氧化的进度,并且锁住了食物的水份,使得食物口感增强,并且低压真空环境中的烹饪使得食物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其营养成分被破坏,提高了食物的营养,同时在低压环境中进行烹饪,有效的解决了高压烹饪所带来的危险性;由此可见,藉由本实用新型烹饪食物,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并且还能有效的提高烹饪食物的营养及口感;另,由于真空泵8在对收容腔11进行抽真空处理时,藉由隔离件5与煲体1的内壁而专门形成一供真空泵8抽真空的抽气通道51,使得结构布局更为合理,且有效的防止了真空泵8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因抽吸力而影响煲体1内其它器件的正常工作,结构简单且安全可靠;再则在抽气通道51中设置的呈凹陷结构的过滤件6,藉由其收集腔61能有效的收集进入抽气通道51中的水汽所凝聚的水珠和其它杂质,藉由其贯穿开设的通气孔62可有效的使得锅体4内的空气穿过该过滤件6而沿抽气通道51被真空泵8抽出;因此,本申请藉由该过滤件5有效的对进入真空泵8中的空气进行水份和杂质的过滤,确保了真空泵8能正常的工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