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3928发布日期:2019-02-22 21:2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类电子锁等作为传统机械锁的更新换代产品已开始在病房门大量应用,但目前的电子锁,不管是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门禁,对于医院用病房门,都做不到远距离动态人脸身份识别后自动将门锁在一次命令中开启,因此现有医院用病房门在电子门禁系统方面的方便性和创新性有待提升。

电子门禁系统相比传统机械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自动化水平,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准确性较差,有时需要用户重复操作识别,其实施使用的便利性难以保障;另外,此类自动门禁系统程序化控制,需要时间对用户动态进行识别,并判断是否还有通行人,直至确认安全才会通过系统控制门禁关闭,此类系统灵活性差,很难避免尾随进入的状况,与传统机械式门禁系统相比,又有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利用图像采集装置、门体、门框、进门把手、门锁装置、电动伸缩杆、双头卡块、电源、中央处理器、出门把手、门禁控制器、报警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对比装置以及存储器,对医院内进入病房门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和存储器内标准图像信息进行比对,以控制门禁控制器对门锁装置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带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门体、门框、进门把手、门锁装置、电动伸缩杆、双头卡块、电源、中央处理器、出门把手、门禁控制器、报警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对比装置以及存储器;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处理装置的输出端与图像对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对比装置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门禁控制器的输入端和报警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门禁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动伸缩杆的活塞与双头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进行双向通信,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入户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安装在门框上方正中央位置,进门把手和门锁装置安装在门体上,电动伸缩杆安装在门锁装置内,双头卡块安装在门锁装置内,电动伸缩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门禁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动伸缩杆中的活塞与双头卡块连接,电源分别为图像采集装置、电动伸缩杆、中央处理器、门禁控制器、报警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对比装置以及存储器供电。

优选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图像检测单元、图像预处理单元以及图像特征提取单元;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的输出端与图像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预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预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特征提取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特征提取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对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门锁装置上设有进门把手和出门把手,且进门把手设置在门体的外侧,出门把手设置在门体的内侧。

优选的,电源为可充电的蓄电池。

优选的,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优选的,中央处理器为ARM单片机。

优选的,中央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无线通讯网络进行双向通信。

优选的,图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入户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图像预处理单元用于对面部图像信息进行光线补偿、灰度校正、噪声过滤处理;图像特征提取单元对经过图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轮廓提取处理。

优选的,中央处理器将标准图像信息存储至存储器中,图像对比装置通过中央处理器将经过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与存储器中的标准图像信息进行比对。

优选的,若上述比对结果不一致,则中央处理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且将经过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图像信息通过中央处理器传输至存储器进行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可以对医院内进入病房门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和存储器内标准图像信息进行比对,以控制门禁控制器对门锁装置进行控制,不仅可以保障病房内的安全,还能对进入病房人员的信息进行采集,在发生危险情况时,可及时获知进入病房人员的信息并进行相关核实;这是本装置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的技术手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本装置为全自动智能控制,能够保证安全监测,自动报警或者解除门禁,方便可靠。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图像处理装置对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图像分别进行图像处理,可高效、快速的提取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信息,可提高对进入病房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的辨识精度,有效地减少误判情况发生,提高辨识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

1-图像采集装置;2-门体;3-门框;4-进门把手;5-门锁装置;6-电动伸缩杆;7-双头卡块;8-电源;9-中央处理器;10-出门把手;11-门禁控制器;12-报警装置;13-图像处理装置;14-图像对比装置;15-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部识别功能的医院用病房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1、门体2、门框3、进门把手4、门锁装置5、电动伸缩杆6、双头卡块7、电源8、中央处理器9、出门把手10、门禁控制器11、报警装置12、图像处理装置13、图像对比装置14以及存储器15。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装置13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处理装置13的输出端与图像对比装置14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对比装置14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9的输入端连接,门禁控制器11的输入端和报警装置12的输入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9的输出端连接,门禁控制器11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动伸缩杆6的活塞与双头卡块7连接,中央处理器9与存储器15进行双向通信,图像采集装置1用于采集入户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安装在门框3上方正中央位置,进门把手4和门锁装置5安装在门体2上,电动伸缩杆6安装在门锁装置5内,双头卡块7安装在门锁装置5内,电动伸缩杆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门禁控制器11的输出端连接,电动伸缩杆6中的活塞与双头卡块7连接,电源8分别为图像采集装置1、电动伸缩杆6、中央处理器9、门禁控制器11、报警装置12、图像处理装置13、图像对比装置14以及存储器15供电。

如图4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3包括图像检测单元、图像预处理单元以及图像特征提取单元;

其中,图像采集装置1的输出端与图像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预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预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特征提取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特征提取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对比装置14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门锁装置5上设有进门把手4和出门把手10,且进门把手4设置在门体1的外侧,出门把手10设置在门体1的内侧。

具体地,电源8为可充电的蓄电池。

具体地,报警装置12为声光报警装置。

具体地,中央处理器9为ARM单片机。

具体地,中央处理器9与存储器15通过无线通讯网络进行双向通信。

具体地,图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入户人员的面部图像信息;图像预处理单元用于对面部图像信息进行光线补偿、灰度校正、噪声过滤处理;图像特征提取单元对经过图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面部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轮廓提取处理。

具体地,中央处理器9将标准图像信息存储至存储器15中,图像对比装置14通过中央处理器9将经过图像处理装置13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与存储器15中的标准图像信息进行比对。

具体地,中央处理器9可以定期更新存储器15内的标准图像信息。

具体地,若上述比对结果不一致,则中央处理器9控制报警装置12进行报警。若比对结果一致,则中央处理器9控制门禁控制器11发送控制信号,电动伸缩杆6从双头卡快中脱出。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