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观景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5889发布日期:2019-02-19 18:5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嵌入式观景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表面窗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嵌入式观景窗。



背景技术:

在连续密闭的混凝土建筑或建筑幕墙中,经常需要设置一定量的观景窗用于室内人群与外界的感官接触,除了可开启的门窗外,具有可视功能的透明观景窗也是我们所期望的一种实现方式。但透明观景窗在夜间缺少可视性能,如果采用灯具照亮的话,透明面板的反光会形成不良的视觉反射效果,同时失去了观景窗的观察功能。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面板上埋设按一定距离布置的LED发光贴片(发光二极管贴片)来实现面板发光,LED发光贴片埋设在面板内,无法进行更换,日后的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在白天观察户外景观,又能在晚上发光照亮透明板,同时还能够随时更换维修发光单元的嵌入式观景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光单元不可拆卸、发光单元修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嵌入式观景窗,包括观景窗本体、第一透明板、第二透明板和发光单元,所述观景窗本体嵌设于墙体中,所述第一透明板和所述第二透明板连接在所述观景窗本体的两端并分别自墙体的两侧露出;所述发光单元设于所述第一透明板处且设于所述观景窗本体中,所述第一透明板相对所述观景窗本体可拆卸。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观景窗本体为筒体,且其内部为平滑的镜面。采用封闭的筒体以及平滑的镜面使得发光单元的光在向第二透明板传递时,损失更小,保证光强,减少能源损失。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透明板为透光玻璃,所述第二透明板通过胶体粘接在所述观景窗本体的端部。透光玻璃具有较好的透光率,在应用于室外时具有良好的耐紫外线和耐候性。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胶体包括双面胶以及设于双面胶外圈的结构密封胶。通过双面胶进行预定位粘接,通过结构密封胶进行可靠的粘接。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透明板为亚克力板。亚克力板具有较好的透光率,可以在透明和发光之间切换。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嵌入式观景窗还包括法兰端盖,所述第一透明板设于所述法兰端盖上,所述法兰端盖与所述观景窗本体之间可拆卸,所述发光单元设于所述法兰端盖上。通过拆卸法兰端盖拆卸第一透明板,同时可以将发光单元取下,对发光单元进行维修或更换。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嵌入式观景窗还包括压板,所述法兰端盖上设有镂空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透明板自所述镂空部中透出,所述压板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并将所述第一透明板夹设于所述法兰端盖与所述压板之间。通过压板将第一透明板固定在法兰端盖上,法兰端盖与第一透明板之间无需直接的连接结构,对于第一透明板无破坏,通过设置端面密封圈能够有效增强第一透明板的密封性。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发光单元设于所述压板、所述法兰端盖、所述第一透明板围合的空间内,且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朝向所述第一透明板。发光单元的发光朝向第一透明板的侧边,发出的光通过第一透明板均光后透出。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观景窗本体为圆筒且端部设有内螺纹,所述法兰端盖上对应地设有外螺纹。螺纹连接不需要通过外设连接件,同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连接可靠,装拆方便。

作为对上述的嵌入式观景窗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嵌入式观景窗还包括固定板,所述观景窗本体外侧设有所述固定板。固定板用于使得观景窗本体与墙体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观景窗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嵌入式观景窗的观景窗本体嵌入于墙体内与墙体形成可靠的连接,第一透明板置于室内一侧,第二透明板置于室外一侧,发光单元置于室内人员可触及的范围,可通过拆卸第一透明板对发光单元进行维护。

同时本嵌入式观景窗是一种既能在白天观看户外景观,又能在晚上发光照亮室外一侧的第二透明板,拓宽夜景视野,照亮第一透明板作为室内照明装饰灯,是一种既能在白天观察户外景观,又能在晚上发光照亮透明板,同时还能够随时更换维修发光单元的嵌入式观景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观景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观景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观景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A;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式观景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B。

图标:1-嵌入式观景窗;10-观景窗本体;11-第一透明板;12-第二透明板;13-发光单元;14-胶体;141-双面胶;142-结构密封胶;15-连接板;16-固定板;17-法兰端盖;171-管部;1711-连接部;172-盖部;1721-镂空部;18-压板;1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实用新型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实用新型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嵌入式观景窗1,应用于建筑物墙体上,如设置在建筑屋顶,建筑外墙上,它包括观景窗本体10、第一透明板11、第二透明板12和发光单元13。

观景窗本体10嵌设于墙体中,第一透明板11和第二透明板12连接在观景窗本体10的两端并分别自墙体的两侧露出,发光单元13设于第一透明板11处且设于观景窗本体10中。第一透明板11安装于墙体的室内墙面上,第二透明板12安装于墙体的室外的墙面上。

白天时,发光单元13不发光,人眼可以透过第一透明板11和第二透明板12直接穿过墙体看到墙外的景观,而到了晚上,户外变暗时,打开发光单元13开关,发光单元13发光,光自第一透明板11透出,可以充当家装灯具,同时光可通过第二透明板12透出,作为观景窗的辅助灯,拓宽了夜间户外的视野。

观景窗本体10为筒体,可以为方筒、异形筒,本实施例为圆筒,本实施例为内部抛光成镜面的不锈钢圆筒,平滑且具有较高光的反射率的镜面,从而使得光在观景窗本体10内传递时光强损失更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观景窗本体10还可以为外形为棱柱形,内侧为抛光成镜面的圆孔。

第一透明板11安装在室内,第二透明板12安装在室外,第一透明板11、第二透明板12和观景窗本体10之间围合成密闭的筒形空间,白天作为普通的观景窗,晚上则为可照明的嵌入式观景窗1。

本实施例中,第二透明板12为透光玻璃,具体为钢化夹胶超白玻璃,透光玻璃具有较好的透光率,在应用于室外时具有良好的耐紫外线和耐候性,且具有较好的材料性能,能够保证长期暴露于室外时,不老化,保持良好的通透性。

第二透明板12通过胶体14粘接在观景窗本体10的端面上,若观景窗的壁厚足够后,则第二透明板12与观景窗本体10之间有足够的连接面积。

然而本实施例中,观景窗本体10为钢管,其壁厚较薄,观景窗本体10的端面的横截面积较小,嵌入式观景窗1还包括连接板15,连接板15连接在观景窗本体10的端面上,第二透明板12通过连接板15连接在观景窗本体10上。

连接板15为经过数控激光切割机切割后进行了全镜面抛光的不锈钢板,当然也可以通过冲压成型而成,通过焊接,如氩弧焊连接在观景窗本体10的端面上。连接板15与观景窗本体10的外壁交界处进行密集点焊,保证二者之间的可靠连接,此处焊接性能需保证所有焊缝可以承载观景窗整体的重量和面板承压带来的纵向载荷。连接板15采用与观景窗本体10相同的材料,可以为任意形状的环状板,连接板15的内孔落于观景窗本体10的内孔上,即小于观景窗本体10的内孔,连接板15的内孔即为观景窗本体10的透光孔,内孔的形态即为透光面的轮廓形态。

第二透明板12通过胶体14粘接在连接板15上,通过胶体14粘接,无需破坏第二透明板12的结构进行连接,且胶体14连接面积更大,能够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有效的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到嵌入式观景窗1内。

具体的,胶体14包括双面胶141以及设于双面胶141外圈的结构密封胶142。通过双面胶141进行预定位粘接,在将第二透明板12连接在连接板15上后,在第二透明板12和观景窗本体10之间加打结构密封胶142,通过结构密封胶142进行可靠的粘接。结构密封胶142可以为硅酮结构胶,可在很宽的气温条件下轻易地挤出使用,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固化成优异、耐用的高模量、高弹性的硅酮橡胶。

嵌入式观景窗1还包括固定板16,固定板16设于观景窗本体10的外侧。具体为,观景窗本体10外侧的中部圆周设有多块固定板16,固定板16平行于连接板15,即平行于观景窗本体10端面。固定板16采用与观景窗本体10相同的材料,通过焊接连接在观景窗本体10上,用于将观景窗本体10安装在建筑外墙中靠室内的一面,这样便于保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使得墙体防水,固定板16、观景窗本体10和连接板15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连接。

由于观景窗本体10的内侧需要具有尽可能高的反射率,所以观景窗本体10内壁需要是镜面,连接在观景窗本体10上的部件需连接在外壁,并应注意控制焊接电流,以免使观景窗本体10内壁变形,不再平滑。

第一透明板11相对观景窗本体10可拆卸,第一透明板11设于室内一侧,通过拆卸第一透明板11能够将嵌入式观景窗1开启,对嵌入式观景窗1内部的发光单元13进行维修或更换,简化发光单元13的装拆,降低发光单元13的维护成本。

第一透明板11为亚克力板。亚克力板具有较好的透光率,透明度高,且具有较好的强度。

嵌入式观景窗1还包括法兰端盖17,第一透明板11设于法兰端盖17上,法兰端盖17与观景窗本体10之间可拆卸,发光单元13设于法兰端盖17上。可拆卸由法兰端盖17实现,本实施例中,观景窗本体10与法兰端盖17通过螺纹螺接。观景窗本体10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法兰端盖17上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法兰端盖17包括管部171和盖部172,管部171与观景窗本体10的直径相匹配,盖部172为焊接在管部171端面上的环体,且盖部172与管部171在交界处的外壁上焊接。盖部172上的孔为镂空部1721,镂空部1721的形状即为第二透明部的透光形状,本实施例中盖部172为圆环,镂空部1721为圆孔。

管部171作为法兰端盖17的连接部件,用于与观景窗本体10连接,盖部172作为法兰端盖17的限位部,用于对第一透明板11进行限位,因而盖部172上的镂空部1721的横截面积应小于第一透明板11,从而使得第一透明板11连接在法兰端盖17上。

观景窗本体10上还设有连接部1711,嵌入式观景窗1还包括压板18,压板18连接在连接部1711上,并将第一透明板11固定在法兰端盖17上。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711为连接在管部171内壁的直角折弯板,直角折弯板一个板面与管部171焊接连接,另一个板面平行与盖部172设置,压板18连接在与盖部172平行的连接部1711的板面上,压板18在连接后与盖部172平行。压板18将第一透明板11固定在盖部172上,压板18与连接部1711通过机制螺丝连接,以保证具有可调性,通过压板18上的安装孔为腰形孔,从而可以具有较大的安装容差。

为保证第一透明板11与法兰端盖17之间的密封性,第一透明板11与盖部172之间设有密封圈19,密封圈19一方面可以填充第一透明板11与盖部172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一透明板11能够稳定的连接在法兰端盖17上,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第一透明板11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有效地防止水、灰尘等杂质进入,影响嵌入式观景窗1的通透性,影响嵌入式观景窗1中的发光单元13的工作性能。

发光单元13设于压板18、法兰端盖17和第一透明板11之间围合成的空间内,且发光单元13的发光朝向第一透明板11的侧边,而第一透明板11作为导光板的特性就行通过激光时刻的导光点将光线不停传到,从而形成了一个既透明,又均匀发光的面板。经过第一透明板11的光分布均匀。

发光单元13为LED灯条,LED灯条环设于第一透明板11外圈,压板18将第一透明板11和LED灯条一同紧压在盖部172进行固定。发光单元13还可以通过粘接连接在管部171的内壁上。于此同时,发光单元13的隐线应从管部171的侧壁开孔穿出,与室内预留的电源/控制器接头相接。

在将第一透明板11、发光单元13通过压板18连接在法兰端盖17上以后,法兰端盖17通过螺纹连接在观景窗本体10上,在维护时,可以反向旋转将法兰端盖17旋出,更换发光单元13或第一透明板11即可。

法兰端盖17应尽量贴近室内装修面,即盖部172最好与室内的墙面或装修过的墙面相平,但法兰端盖17与墙体之间需预留至少2mm的间隙,以保证维护时具有足够的旋出空间。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