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式拖把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1309发布日期:2019-08-31 01:1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踏式拖把挤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挤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脚踏式拖把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家居、宾馆、车站等场所需要经常清洁,拖把是清洁时最常使用的工具,而目前的拖把挤压装置通常采用人工拧掉拖把纤维上的水,且拧干效果不理想,即使有踩踏是拖把挤压机构,但脚一松开,拖把挤压机构就复位了,影响挤压效果。

本申请采用棘爪与棘齿配合使用,实现拖把挤压时,移开脚踏杆上的脚,拖把仍然被挤压,提高挤压效果;固定板能够前后水平调节,适应不同拖把厚度;采用拉杆上拉棘爪,复位弹簧使压力板复位,完成拖把挤压;采用脚踏式结构,方便使用者手部抓握拖把,且脚踏式杠杆结构,提高挤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式驱动、采用棘爪与棘齿配合使用提高挤压效果的拖把挤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脚踏式拖把挤压装置,包括支座1、压力板2、固定板3、脚踏杆4、拉杆6、压力板左侧安装装置、压力板右侧安装装置、固定板左侧安装装置、固定板右侧安装装置,所述的支座1呈左右对称结构,压力板左侧安装装置与压力板右侧安装装置、固定板左侧安装装置与固定板右侧安装装置关于支座1的左右对称平面左右对称;

所述的压力板左侧安装装置包括左滑杆7、左滑动架8、左棘齿梁13、左滑杆架15、左复位弹簧16,所述的支座1左侧上部向后伸出左上悬梁101,左上悬梁101从前端至后部设置有前后方向水平的左悬梁滑槽1011,左滑动架8左部设置有上下方向的左滑动架滑槽801,压力板2上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水平的压力板上横梁201,压力板上横梁201左端在左滑动架滑槽801内滑动和滚动,左滑动架8左侧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滑动板802,滑动板802的右部在左悬梁滑槽1011内滑动,滑动板802的左部与左滑杆7的下部滑动配合,左滑杆7上端固定拉杆6的左端,压力板右侧安装装置中的右滑杆上端固定拉杆6的右端,左滑杆架15固定在滑动板802上,左滑杆架15与左滑杆7的中部滑动配合,左滑杆7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左滑杆架15与左滑杆7上设置的轴环701之间设置有左压力弹簧12,所述的左滑杆7下端设置有左棘爪702,在左上悬梁101上与左棘爪702相适应位置固定有左棘齿梁13,左棘齿梁13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左棘齿梁13上连续设置有多个棘齿,用于在左滑杆7没有被拉起的状态时,实现左棘爪702只能向后移动,而不能向前移动;

所述的支座1左侧下方向后伸出左下悬梁102,所述的压力板2下端转动安装压力板下横梁202的左端,压力板2下端设置有左右方向水平的压力板下横梁202,压力板2与左下悬梁102之间设置有左复位弹簧16;

所述的固定板左侧安装装置包括左上滑块9、左上导轨10、左下滑块18、左下导轨19,所述的左上悬梁101的后端固定左上导轨10,左上导轨10上安装有左上滑块9,左上滑块9转动连接固定板上横梁301的左端,左上滑块9上设置上旋合左上蝶形螺栓11,固定板3上端设置有左右方向水平的固定板上横梁301,所述的左下悬梁102固定左下导轨19,左下导轨19上安装有左下滑块18,左下滑块18转动连接固定板下横梁302的左端,左下滑块18上旋合左下蝶形螺栓17,固定板3下端设置有左右方向水平的固定板下横梁302。

所述的左上导轨10、左下导轨19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的压力板2的压力板上横梁201与压力板下横梁202之间设置有压力板连接板203,压力板连接板203上设置有多个球形弹性凸起204,压力板下横梁202下部固定脚踏杆4,脚踏杆4呈U形,脚踏杆4的U形闭口边朝向后方、下方伸出,脚踏杆4的U形开口侧的端部固定在压力板下横梁202下部。

所述的固定板上横梁301、固定板下横梁302之间设置有固定板连接板303,固定板连接板303上与球形弹性凸起204相适应位置设置有圆孔304。

所述的球形弹性凸起204的直径小于圆孔304的直径。

所述的支座1下部设置有接水箱5,所述的接水箱5下部连接有出水管。

所述的左棘爪702结构是前低后高的斜面。

所述的左复位弹簧16为扭力弹簧,左复位弹簧16套在压力板下横梁202上,左复位弹簧16两端分别卡在左下悬梁102与压力板2上,用以实现压力板2挤压拖把后的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棘爪与棘齿配合使用,实现拖把挤压时,移开脚踏杆上的脚,拖把仍然被挤压,提高挤压效果;

2.固定板能够前后水平调节,适应不同拖把厚度;

3.采用拉杆上拉棘爪,复位弹簧使压力板复位,完成拖把挤压;

4.采用脚踏式结构,方便使用者手部抓握拖把,且脚踏式杠杆结构,提高挤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脚踏式拖把挤压装置的总体结构图一。

图2是脚踏式拖把挤压装置的总体结构图二。

图3是压力板、固定板左上侧安装在支座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压力板、固定板左上侧安装在支座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单向棘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压力板、固定板左下侧安装在支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压力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支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式拖把挤压装置,包括支座1、压力板2、固定板3、脚踏杆4、接水箱5、拉杆6、压力板左侧安装装置、压力板右侧安装装置、固定板左侧安装装置、固定板右侧安装装置,所述的支座1呈左右对称结构,压力板左侧安装装置与压力板右侧安装装置、固定板左侧安装装置与固定板右侧安装装置关于支座1的左右对称平面左右对称,以使用人员拖把挤水时的方向定义上下、前后、左右方面方位,以便描述本申请,所述的压力板左侧安装装置包括左滑杆7、左滑动架8、左压力弹簧12、左棘齿梁13、左滑杆架15、左复位弹簧16,所述的固定板左侧安装装置包括左上滑块9、左上导轨10、左上蝶形螺栓11、左下蝶形螺栓17、左下滑块18、左下导轨19,所述的支座1左侧上方向后伸出左上悬梁101,左上悬梁101从前端至后部设置有前后方向水平的左悬梁滑槽1011,左滑动架8左部设置有上下方向的左滑动架滑槽801,压力板2上端设置有沿左右方向水平的压力板上横梁201,压力板上横梁201左端在左滑动架滑槽801内滑动和滚动,左滑动架8左侧设置有向左伸出的滑动板802,滑动板802的右部在左悬梁滑槽1011内滑动,滑动板802的左部与左滑杆7的下部滑动配合,即左滑杆7下部与滑动板802上设置的圆形孔间隙配合,左滑杆7上端固定拉杆6的左端,压力板右侧安装装置中的右滑杆上端固定拉杆6的右端,左滑杆架15固定在滑动板802上,左滑杆架15与左滑杆7的中部滑动配合,左滑杆7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左滑杆架15与左滑杆7上设置的轴环701之间设置有左压力弹簧12,所述的左滑杆7下端设置有左棘爪702,即前低后高的斜面,在左上悬梁101上与左棘爪702相适应位置固定有左棘齿梁13,左棘齿梁13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左棘齿梁13上连续设置有多个棘齿,用于在左滑杆没有被拉起的状态时,实现左棘爪702只能向后移动,而不能向前移动。

所述的支座1左侧下方向后伸出左下悬梁102,所述的压力板2下端转动安装压力板下横梁202的左端,压力板2下端设置有左右方向水平的压力板下横梁202,压力板2与左下悬梁102之间设置有左复位弹簧16,左复位弹簧16为扭力弹簧,左复位弹簧16套在压力板下横梁202上,左复位弹簧16两端分别卡在左下悬梁102与压力板2上,用以实现压力板2挤压拖把后的复位,即实习压力板2的上部远离固定板3。

所述的左上悬梁101的后端左侧固定左上导轨10,左上导轨10上安装有左上滑块9,左上滑块9左侧后端转动连接固定板上横梁301的左端,左上滑块9左侧前端设置的左上螺纹孔旋合左上蝶形螺栓11,左上蝶形螺栓11旋紧后其螺杆端部顶紧左上导轨10,固定板3上端设置有左右方向水平的固定板上横梁301,所述的左下悬梁102的后端左侧固定左下导轨19,左下导轨19上安装有左下滑块18,左下滑块18左侧后端转动连接固定板下横梁302的左端,左下滑块18左侧前端设置的左下螺纹孔旋合左下蝶形螺栓17,左下蝶形螺栓17旋紧后其螺杆端部顶紧左下导轨19,固定板3下端设置有左右方向水平的固定板下横梁302。

所述的左上导轨10、左下导轨19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的压力板2的压力板上横梁201与压力板下横梁202之间设置有压力板连接板203,压力板连接板203上设置有多个球形弹性凸起204,压力板下横梁202下部固定脚踏杆4,脚踏杆4呈U形,脚踏杆4的U形闭口边朝向后方、下方伸出,脚踏杆4的U形开口侧的端部固定在压力板下横梁202下部。

所述的固定板上横梁301、固定板下横梁302之间设置有固定板连接板303,固定板连接板303上与球形弹性凸起204相适应位置设置有圆孔304,用以实现球形弹性凸起204与圆孔304的挤压拖把,提高拖把挤压效果。由于固定板3上、下方向左右两侧均通过导轨滑块机构连接在支座1上,固定板3位置能够前后平动调整,能够保证圆孔304与球形弹性凸起204位置相适应。

所述的支座1固定在墙壁上或者其它支撑装置上。

所述的球形弹性凸起204的直径小于圆孔304的直径,且压力板挤压拖把到极限位置时,压力板2与固定板平行,或者存在夹角时,例如10度,由于球形弹性凸起204的直径小于圆孔304的直径,实现球形弹性凸起204与圆孔304的位置相适应。

所述的接水箱5下部连接有出水管,用于挤压拖把后的流出的水排出。

拖把挤水时,旋松左上蝶形螺栓11、左下蝶形螺栓17、右上蝶形螺栓、右下蝶形螺栓,根据拖把的厚度,调整左上滑块9、左下滑块18、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分别沿着左上导轨10、左下导轨19、右上导轨、右下导轨的前后位置,调整固定板3与压力板2之间距离,适应不同厚度拖把的需要,实现固定板3前后方向水平移动,旋紧左上蝶形螺栓11、左下蝶形螺栓17、右上蝶形螺栓、右下蝶形螺栓,固定固定板3,将拖把放入到固定板3与压力板2之间,用脚踩踏脚踏杆4的U形闭口边,压力板2挤压拖把,由于左棘爪702只能向前移动,使用者移开脚时,左棘爪702被左棘齿梁13上的棘齿卡住,右棘爪被右侧棘齿梁上的棘齿卡住,压力板2仍然挤压拖把,等到一定时间后,例如10分钟,拖把挤压达到预期要求后,上提拉杆6,左压力弹簧12被压缩,左棘爪702远离左棘齿梁上的棘齿、右棘爪远离右棘齿梁上的棘齿,左复位弹簧、右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压力板2上方向前摆动,压力板2松开拖把,如果不更换拖把,或者更换相同规格的拖把,或者拖把磨损不严重时,再次进行拖把挤水时,不需要调整左上滑块9、左下滑块18、右上滑块、右下滑块分别沿着左上导轨10、左下导轨19、右上导轨、右下导轨的前后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