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566发布日期:2019-08-13 20:5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吸尘器,其尘盒是作为一个可与机身分离的部件安装于机身的,需要进行倒灰工作时,使用者取出尘盒,并徒手打开尘盖进行倒灰,故使用者在进行倒灰时,需要进行很多的人为操作,不够方便,更加费力,同时身上也会很容易地沾上灰尘,影响清洁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的尘盖的打开操作方便、且更省力。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包括设有集尘腔室的机身、密封所述集尘腔室的尘盖及沿纵长方向延伸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进风管的滑动件和设置于所述机身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配接部,所述尘盖上设有可与所述配接部相配接或脱开的限位部,所述滑动件被配置为可沿进风管滑动并推动所述连接件运动,以使所述配接部与所述限位部相脱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包括直平面和与所述直平面相背对的第一弧面,当所述配接部与所述限位部相配接时,所述直平面与所述配接部的侧面相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接部的末端具有第二弧面,随着所述尘盖推向所述机身,所述限位部的第一弧面与所述配接部的第二弧面相配合,所述限位部推动所述连接件运动,直至越过所述配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机身之间设有复位件,撤去对所述滑动件施加的外力时,所述复位件可促使所述连接件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通过枢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机身内,所述枢轴和所述配接部设于所述连接件相对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盖的周圈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当所述配接部与所述限位部相配接时,所述弹性密封圈与所述机身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机身之间设有回复装置,撤去对所述滑动件施加的外力时,所述回复装置促使所述滑动件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件包括至少部分包覆所述进气管的本体部及与所述连接件配合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于本体部中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两侧均设有方便使用者抓握的握持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吸尘时,尘盖封闭集尘腔室,灰尘通过进气管进入集尘腔室内;需要倒灰时,仅需拉动所述滑动件就可使得尘盖与集尘腔室脱离卡接,打开盒盖,便可进行倒灰操作。通过拉动滑动件进行尘盖解锁,更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以此,更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吸尘器的局部剖视图,此时尘盖安装于机身,配接部与限位部相配接;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吸尘器的局部剖视图,此时尘盖将被打开,配接部与限位部将相脱开;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4中滑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滑动件的主视图;

图9是图7中滑动件的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滑动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再者,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或结构,但是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上述术语的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例如,第一磁铁可以被称作第二磁铁,同样,第二磁铁也可以被称作第一磁铁,这并不背离该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吸尘器包括设有集尘腔室10的机身12、密封集尘腔室10的尘盖14、设于机身12内的风机(未图示)、与风机相连通且沿纵长方向延伸的进风管16。该吸尘器为手持吸尘器,机身12包括用于供操作者握持的抓握部18,抓握部18下方设有为风机提供电源的电池包20。当然,该吸尘器也可以不设置电池包20,而采用外接电源。

吸尘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进风管16的滑动件22和设置于机身12的连接件26。具体地,滑动件22包括至少部分包覆所述进气管16的本体部48及设于本体部48中间的对接部32;连接件26通过枢轴24可转动地设置于机身12,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26也可以通过导轨(未图示)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运动,而并非转动;连接件26上设有配接部28,尘盖14上设有可与配接部28相配接或脱开的限位部30,并且所述对接部32与所述连接件26抵接,所述滑动件22被配置为可沿进风管16滑动并推动所述连接件26运动,以使所述配接部28与所述限位部30相脱开。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需要进行倒灰时,滑动件22被拉动地向远离进风管16的方向滑移,对接部32推动连接件26转动,以此配接部28与所述限位部30脱开,从而尘盖14与集尘腔室10脱开。通过拉动所述滑动件22便可以实现尘盖14的解锁,符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提高了使用感受。需要注意的是,对接部32为与滑动件22一体成型的推杆,在其他实施例中,对接部32也可以是一与滑动件22配合的独立零件。

进一步地,滑动件22套设于进风管16外,成为机身12的外壳的一部分,因此无需设置额外的收容空间,节约了吸尘器机身12的空间并且使得吸尘器的整体结构形式更加紧凑和美观。同时,滑动件22的本体部48两侧均设有方便使用者抓握的握持部50,所述握持部50可以增大手与滑动件22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拉动所述滑动件22。

进一步地,限位部30包括直平面和与直平面相背对的第一弧面,当配接部28与限位部30相配接时,直平面与配接部28的侧面相卡接,以将尘盖14可靠地锁定。另外,配接部28的末端具有第二弧面,如此,可以方便尘盖14的安装。具体地,尘盖14通过转轴34可转动地连接于机身12,进行尘盖14安装时,随着尘盖14推向机身12,限位部30的第一弧面与配接部28的第二弧面相抵接,并推动连接件26运动,直至限位部30越过配接部28,最终限位部30的直平面与配接部28的侧面相卡接。这样,当将尘盖14沿转轴34向关闭的方向转动时,限位部30很容易地便越过配接部28,并与所述配接部28卡接,因此使用者仅需用很小的力便可以实现尘盖14的安装。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尘盖14的安装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方法,上述的方式仅是一种较优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尘盖14的安装也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首先拉动滑动件22,使对接部32推动连接件26转动,即连接件26绕枢轴24向上逆时针运动,然后装上尘盖14,并释放滑动件22,连接件26复位并使配接部28与限位部30配接以锁定尘盖14。

进一步地,为使得连接件26能自动复位,连接件26与机身12之间设有复位件36。当撤去对所述滑动件22施加的外力时,即滑动件22处于释放状态时,复位件36促使连接件26回到初始位置,以使配接部28与限位部30相配接。优选的,复位件36设置为弹性件。更进一步的,弹性件设置为压簧,压簧的一端抵靠于机身12,压簧的另一端抵靠于连接件26。具体的,进一步参照图6至图10,连接件26上设有用于收容压簧的收容槽27。当然,复位件36也可以设置为拉簧、扭簧或其它弹性件。

进一步地,连接件26具有相对的两端,枢轴24和配接部28设于连接件26相对的两端,枢轴24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滑动件22的滑动方向,并且,配接部28和枢轴24分别位于对接部32的两侧,故连接件26仅需转动较小的角度便可以使得配接部28与限位部30脱开,从而也可以减小滑动件26的滑动行程,更为方便操作。

复位件36设置于连接件26较靠近配接部28的一端。如此设置,更加便于连接件26复位。当然,复位件36也可以设置于其它位置。

进一步地,尘盖14的周圈设置有弹性密封圈38,当配接部28与限位部30相配接时,弹性密封圈38与机身12过盈配合。这样,当连接件26的配接部28与尘盖14的限位部30相脱开时,弹性密封圈38的弹性可使得尘盖14弹出,因此无需设计额外的结构,便能实现尘盖14的弹出,进一步节约了制造成本。

本优选实施例中,滑动件22与机身12之间还设有回复装置,当滑动件22被释放时,回复装置促使滑动件22复位。因此,设于滑动件22的对接部32不再给连接件26施加使其转动的力,从而连接件26在复位件36的作用下复位。

回复装置包括设于对接部32的第一磁铁40和设置于机身12且与第一磁铁40相异性的第二磁铁42,第一磁铁40和第二磁铁42的位置相对应。当滑动件22被拉动时,第一磁铁40和第二磁铁42相互靠近,其反力变大,这样当滑动件22被释放时,变大的反力使滑动件22回复到初始自由状态。第一磁铁40可设置为复数个,第二磁铁42的数量与第一磁铁40的数量相同,且第一磁铁40的位置分别与第二磁铁42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40设置为两个,相应的,第二磁铁42也设置为两个。当然,回复装置除了利用磁铁外,也可以采用如弹簧等弹性件复位。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