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装置及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4096发布日期:2019-08-09 21:03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供水装置及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水装置及蒸箱。



背景技术:

蒸是烹饪方法的一种,人们将原味的或经过调味后的食物原材料放入器皿中,通过高温蒸汽对其进行加热蒸熟,烹饪过程能够较大程度的保留食物的原有营养。

蒸箱是通过加热盘将水转化为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100%蒸汽烹饪的厨房电器产品,具有强大的纯蒸功能,能快速实现蒸菜、蒸饭、蒸汤以及加热饭菜等,并且具有锁定营养、降脂减盐、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和鲜味十足等功能。现有的蒸箱中水箱为加热盘加水的过程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水箱中的水通过连通管与加热盘连通,连通管上通常采用的是直流泵和电磁阀匹配工作进行供水的方式,电磁阀占用空间大,使用寿命较短、能源消耗大、且成本高。而为降低成本,缩小占用空间,有的产品技术采用单向阀替代电磁阀,然而这样的供水方式存在可靠性差,供水不稳定的情况,尤其是较长时间不用后刚启动供水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实现正常供水,这主要是由于开始供水时,直流泵中经常处于无水状态,运转过程空气压力偏低,单向阀一时难以开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装置及蒸箱,以解决现有技术直流泵和电磁阀组合的供水系统成本高、而采用单向阀时供水系统供水不稳定,持续可靠性弱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水装置,包括直流泵、连通管和压力导通阀,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直流泵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压力导通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压力导通阀的导通状态与所述连通管内的压力相关联,且所述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大于闭合压力;所述直流泵无水状态下运行时泵体内的压力不小于所述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所述直流泵关闭后,所述连通管内的压力小于所述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泵无水状态下运行时泵体内的空气压力不小于0.8Pa,所述压力导通阀的导通空气压力不大于0.5Pa,且所述压力导通阀的闭合空气压力不小于0.03Pa。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泵无水状态下运行时泵体内的空气压力为0.8Pa,所述压力导通阀的导通空气压力为0.5Pa。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泵的抽水流量不小于520ml/min。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泵上设有出水接头,所述直流泵的出水口设于所述出水接头上,所述出水接头的外壁沿其周向设有截头锥状的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的缩口端朝向所述出水接头的出水端,所述出水接头插接于所述连通管内;

和/或,所述压力导通阀上设有进水接头,所述压力导通阀的进水口设于所述进水接头上,所述进水接头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有截头锥状的插接凸起,所述插接凸起的缩口端朝向所述进水接头的进水端,所述进水接头插接于所述连通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出水接头配合插接部位的外圆上锁紧有锁紧件。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箱,包括壳体、蓄水装置、蒸汽发生器和上述供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和所述蒸汽发生器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供水装置直流泵的进水口与所述供水装置连通,所述压力导通阀的出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回水泵,所述压力导通阀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所述回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输水管连通,出水口与所述供水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微处理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位,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直流泵、所述回水泵均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供水装置及蒸箱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水装置及蒸箱,其中,供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水流进行导流驱动的直流泵、用于对水流进行输送的连通管和用于随连通管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的压力导通阀,压力导通阀的导通状态与连通管内的压力相关联;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大于闭合压力,直流泵无运转状态时,压力导通阀处于闭合状态;直流泵无水状态下运行时泵体内的空气压力不小于所述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因此,直流泵启动后,就会在直流泵和压力导通阀之间形成大于压力导通阀导通压力的气压,压力导通阀导通,实现持续顺畅的供水。且采用直流泵和压力导通阀,成本低。其中,蒸箱包括作为容纳装置的壳体、用于储存水的蓄水装置、用于对流入其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的蒸汽发生器和上述用于将蓄水装置中的水输送到蒸汽发生器内的供水装置。

初始时,直流泵和压力导通阀均处于关闭状态,蒸汽发生器内没有供水,蓄水装置内存储有自来水或纯净水;需要使用蒸箱时,将需要烹饪的食物放入壳体内部,打开直流泵,直流泵运行,直流泵的泵体内处于真空或负压状态,蓄水装置内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流入直流泵,并被输入连通管内,此时连通管内的水压与直流泵泵体内的水压近似相等,且该压力大于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则压力导通阀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处于导通状态,直流泵输入连通管内的水流经过压力导通阀流出,并流入蒸汽发生器内,为蒸汽发生器供水;随后开启蒸汽发生器对其内的水加热,蒸汽发生器内的水受热蒸发变为蒸汽并容纳在壳体内部,对壳体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

无需向蒸汽发生器内供水时,关闭直流泵,直流泵不再向连通管内输水,连通管内的水压仍大于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则连通管内的水继续经压力导通阀想蒸汽发生器内输送,连通管内与直流泵连通的一端相当于封堵状态,则连通管内的水经压力导通阀不断流出的过程,连通管内的水压也不断减小,直至连通管内的水压小于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时,压力导通阀闭合,连通管与压力导通阀连通的一端处于封堵状态,从而直流泵停止工作时,减少蓄水装置内的水经直流泵和连通管流入蒸汽发生器等情况的发生,从而确保蒸箱的正常使用,减少水流乱流对蒸箱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中,设定直流泵无水状态下运行时其泵体内的运行压力大于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从而确保直流泵无水状态下运行时能够开启压力导通阀,即,压力导通阀随直流泵的开启而处于导通状态;直流泵关闭时,连通管内的水压下降,水压能够低于压力导通阀的导通压力,并关闭压力导通阀,即,压力导通阀能够随直流泵的关闭而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实现直流泵开关状态对压力导通阀导通状态的同步控制。

该供水装置中的直流泵的开关能够直接控制压力导通阀的通断状态,部件少、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蒸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水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直流泵;11-出水接头;2-连通管;3-压力导通阀;31-进水接头;4-插接凸起;5-锁紧件;6-蓄水装置;7-回水泵;8-输水管;9-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水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直流泵1、连通管2和压力导通阀3,连通管2的一端与直流泵1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压力导通阀3的进水口连通,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状态与连通管2内的压力相关联,且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大于闭合压力;直流泵1无水状态下运行时泵体内的空气压力不小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直流泵1关闭后,连通管2内的空气压力小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蒸箱,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蓄水装置6、蒸汽发生器和上述供水装置,蓄水装置6和蒸汽发生器均安装于壳体内部,供水装置直流泵1的进水口与供水装置连通,压力导通阀3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供水装置及蒸箱,其中,供水装置包括用于对水流进行导流驱动的直流泵1、用于对水流进行输送的连通管2和用于随连通管2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的压力导通阀3,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状态与连通管2内的压力相关联;其中,蒸箱包括作为容纳装置的壳体、用于储存水的蓄水装置6、用于对流入其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的蒸汽发生器和上述用于将蓄水装置6中的水输送到蒸汽发生器内的供水装置。

初始时,直流泵1和压力导通阀3均处于关闭状态,蒸汽发生器内没有供水,蓄水装置6内存储有自来水或纯净水;需要使用蒸箱时,将需要烹饪的食物放入壳体内部,打开直流泵1,直流泵1运行,直流泵1的泵体内处于真空状态,蓄水装置6内的水在压差作用下流入直流泵1,并被输入连通管2内,此时连通管2内的水压与直流泵1泵体内的水压近似相等,且该压力大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则压力导通阀3在水压的作用下打开处于导通状态,直流泵1输入连通管2内的水流经过压力导通阀3流出,并流入蒸汽发生器内,为蒸汽发生器供水;随后开启蒸汽发生器对其内的水加热,蒸汽发生器内的水受热蒸发变为蒸汽并容纳在壳体内部,对壳体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

无需向蒸汽发生器内供水时,关闭直流泵1,直流泵1不再向连通管2内输水,连通管2内的水压仍大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压力,则连通管2内的水继续经压力导通阀3向蒸汽发生器内输送,连通管2内与直流泵1连通的一端相当于封堵状态,则连通管2内的水经压力导通阀3不断流出的过程,连通管2内的水压也不断减小,直至连通管2内的水压(此时,连通关内包含空气和水,这里也可以理解为空气压)小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时,压力导通阀3闭合,连通管2与压力导通阀3连通的一端处于封堵状态,从而减少直流泵1停止工作时,蓄水装置6内的水经直流泵1和连通管2流入蒸汽发生器或蒸汽发生器内的水流回流如蓄水装置6等情况的发生,从而确保蒸箱的正常使用,减少水流乱流对蒸箱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中,设定直流泵1无水状态下运行时其泵体内的运行压力大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从而确保直流泵1无水状态下运行时能够开启压力导通阀3,即,压力导通阀3随直流泵1的开启而处于导通状态;直流泵1关闭时,连通管2内的水压下降,水压能够低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并关闭压力导通阀3,即,压力导通阀3能够随直流泵1的关闭而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实现直流泵1开关状态对压力导通阀3导通状态的同步控制。

该供水装置中的直流泵1的开关能够直接控制压力导通阀3的通断状态,部件少、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连通管2内存有空气,打开直流泵1时,直流泵1驱动水流进入连通管2内,首先对连通管2内的空气进行压缩,连通管2内的空气压上升,空气压大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时,同样可以打开压力导通阀3,使其处于导通状态;上述压力可以为直流泵1及连通管2内的水压也可以为其内的空气压。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设定直流泵1无水状态下运行时泵体内的压力不小于0.8Pa,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不大于0.5Pa,且压力导通阀3的闭合空气压力不小于0.03Pa。这里是直流泵1和压力导通阀3的工作参数的具体范围设定,直流泵1无水状态下运行时泵体内的空气压力≥0.8Pa,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0.5Pa,则直流泵1无水状态下运行时连通管2内的压力总大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压力,从而确保直流泵1运行过程压力导通阀3处于导通状态,相应确保连通管2为蒸汽发生器供水的正常进行;压力导通阀3的闭合空气压力≥0.03Pa,直流泵1关闭时,如果没有压力导通阀3的影响(假设压力导通阀3始终处于导通状态),连通管2内的水向蒸汽发生器供水,其内的水压和空气压不断下降,直至连通管2内的水不再向外流动时,连通管2内的空气压力接近0.01Pa ̄0.02Pa(这里设定该压力为临界压力,可理解为连通管2内可能出现的最低压力),设定压力导通阀3的闭合空气压力≥0.03Pa,则压力导通阀3的闭合压力大于连通管2内的临界压力,确保直流泵1关闭后,连通管2内压力下降的过程能够关闭压力导通阀3,使其处于闭合状态,减少压力导通阀3的闭合压力小于连通管2的临界压力,直流泵1关闭后,连通管2内的最低压力仍然能够打开压力导通阀3,则压力导通阀3始终处于导通状态,而起不到断流作用情况的发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压力值均为绝对压力。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设定直流泵1无水状态下运行时泵体内的空气压力为0.8Pa,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为0.5Pa。这里是直流泵1和压力导通阀3工作参数的具体设定,直流泵1无水状态下运行时,其泵体内的空气压力为0.8Pa,则连通管2内的水压也近似0.8Pa,大于压力导通阀3的导通空气压力0.5Pa,从而打开压力导通阀3,实现直流泵1对蒸汽发生器的供水;无需供水时,关闭直流泵1,则压力导通阀3闭合处于闭合状态,连通管2与蒸汽发生器之间处于断开状态,不再能够发生水流过程,以确保直流泵1关闭时能够关闭压力导通阀3。

本实施例中,可以设定直流泵1的抽水流量不小于520ml/min。这里是通过设定直流泵1的流量,实现对蒸汽发生器供水流量、速度的控制,具体的,直流泵1除上述流量范围外,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为别的数值。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直流泵1上设有出水接头11,直流泵1的出水口设于出水接头11上,出水接头11的外壁沿其周向设有截头锥状的插接凸起4,插接凸起4的缩口端朝向出水接头11的出水端,出水接头11插接于连通管2内;和/或,压力导通阀3上设有进水接头31,压力导通阀3的进水口设于进水接头31上,进水接头31的外壁上沿其周向设有截头锥状的插接凸起4,插接凸起4的缩口端朝向进水接头31的进水端,进水接头31插接于连通管2内。这里是连通管2与直流泵1及压力导通阀3连接的一种具体形式,以直流泵1与连通管2连接为例进行说明:直流泵1的出水接头11插接于连通管2的一端,插接过程中,截头锥状插接凸起4的缩口端首先插入连通管2内,随后插接凸起4的锥形面对进水接头31插入连通管2起到导向作用,且锥形面的直径逐渐增大,锥形面与连通管2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紧密,直至整个插接凸起4全部插入连通管2内,插接凸起4的扩口端与连通管2紧密配合,将出水接头11与连通管2插接连接在一起,提高出水接头11与连通管2的连接便捷性及连接牢固度;压力导通阀3的进水接头31与连通管2的连接与上述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类似的,直流泵1的进水口、单向阀的出水口也可以设置为接头形式,且接头上也可以设有截头锥状的插接凸起4。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连通管2与出水接头11配合插接部位的外圆上锁紧有锁紧件5。锁紧件5沿连通管2及其内插接的接头的周向将两者紧固锁紧在一起,从而进一步提高两者的连接牢固度,减少两者之间发生渗水、漏水甚至脱落情况的发生,确保供水装置的正常使用;具体的,锁紧件5可以包括锁箍。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箱还可以包括回水泵7,压力导通阀3与蒸汽发生器之间通过输水管8连通,回水泵7的进水口与输水管8连通,出水口与供水装置连通。蒸箱使用过程中,直流泵1将蓄水装置6中的水经连通管2和输水管8向蒸汽发生器内供水,蒸箱使用完毕后,蒸汽发生器内仍残留有剩水,此时,开启回水泵7,回水泵7驱动蒸汽发生器内的剩水经输水管8回流至蓄水装置6内,使得无需使用蒸箱时,蒸箱的蒸汽发生器内无剩水残存,减少剩水对蒸汽发生器造成的腐蚀、水渍沉积等不良影响,同时还能够提高蒸箱内部用水的卫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箱还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和水位传感器9,水位传感器9用于监测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位,水位传感器9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直流泵1,回水泵7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在微处理器中设定水位信号,水位传感器9实时监测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位,蒸箱工作过程中,当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水位值时,水位传感器9将供水电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打开直流泵1,直流泵1开启向连通管2内供水,压力导通阀3受压导通,连通管2内的水经输水管8输入蒸汽发生器内;当蒸汽发生器内的水位高于设定的最高水位值时,水位传感器9将停水电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关闭直流泵1,连通管2内的压力下降,直至压力导通阀3闭合,如此循环,实现供水装置向蒸汽发生器的连续供水;蒸箱关闭时,水位传感器9检测到蒸汽发生器内存有剩水,则将回水电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相应控制开启回水泵7,回水泵7将蒸汽发生器内的剩水抽回蓄水装置6内。微处理器的设置可以实现蒸箱内供水相关部件的智能控制,控制便捷且控制精度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