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4073发布日期:2019-08-09 21:0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容器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容器和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健康环保的烹饪器具要求越来越高,对金属锅具的生锈及中毒等问题日益担心,而非金属材料所制得的烹饪器具由于其健康环保,耐化学腐蚀能力强且不存在金属元素溶出风险的特性而受到青睐,但在烹饪过程中,非金属烹饪器具的保温性能较差且容易烫伤用户,降低了非金属烹饪器具的使用性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容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其包括内胆、外胆和热反射层,内胆设有腔体;外胆围设于内胆外,内胆与外胆围合形成中空腔;热反射层设置于外胆的内壁上和/或内胆的外壁上;其中,热反射层的厚度为D,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D≤0.1H。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包括内胆、外胆和热反射层,其中内胆设有腔体,该腔体可用于盛放食材,外胆围设于内胆之外,且内胆与外胆之间围合形成中空腔,进而确保该容器对于食材的保鲜保温作用,具体地,当食材在内胆中烹饪时,内胆和外胆之间的中空腔可将内胆中的热量阻隔,防止热量传递至外胆,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优选地,中空腔为真空腔,此外,通过在外胆的内壁上和/或内胆的外壁上设置热反射层,热放射层可将将热量反射回内胆中,此外,热反射层的厚度为D,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二者满足D≤0.1H,通过限定热反射层的厚度和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一方面确保中空腔的隔热效果,且另一方面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可进一步防止内胆中的热量的散失,延长容器的保鲜保温时间,确保容器的防烫效果和用户的安全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对热反射层的厚度H和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表中简称中空距离D)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和实验,在内胆中设置初始温度均为100℃的食材,通过温度检测器实时检测内胆中的温度,并记录降温所需时间,其他参数不变,有如下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表1热反射层厚度H及中空距离D之间的关系热反射效率从100℃下降到60℃所需时间D=0.05H90%20H左右D=0.075H98%24H左右D=0.1H90%18H左右D=0.125H80%8H左右D=0.15H75%6H左右经实验验证,有如下结论,热反射层的厚度与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对于容器的热反射效率和保温性能并不是传统认为的线性升降,而是存在着峰谷极值,这在实验之前是难以预计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对性的实验获得了热反射效率最高且保温性能最优时热反射层的厚度H和内胆的外壁与外胆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之间的比例关系,即D≤0.1H,且当D=0.075H时,热反射效率最高,且内胆中食材从100℃下降到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保温性能最佳。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胆为玻璃内胆;外胆为玻璃外胆;玻璃内胆和玻璃外胆通过火焰熔接以密封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内胆为玻璃内胆,且外胆为玻璃外胆,由于玻璃材质具有健康环保、耐化学腐蚀能力强,且玻璃材质在和食物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不会存在相关技术中金属锅具中金属元素渗出以出现中毒等安全问题,同时玻璃材质具有远红外穿透功能,可提升容器的加热效率和烹饪使用性能。此外,玻璃内胆和玻璃外胆通过火焰熔接进而使得中空腔密封以实现更好的保鲜保温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内胆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外胆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外胆的内壁与内胆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在该技术方案中,内胆的厚度范围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外胆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外胆的内壁与内胆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通过限定内胆的厚度、外胆的厚度以及内胆和外胆之间的距离,进而确保容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美观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反射层的厚度为20nm-2000nm;热反射层为铝、铬、银、钛、不锈钢、铜、镍、锡或铟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形成一层或多层反射膜,或热反射层为氧化物复合层。在该技术方案中,热反射层的厚度为20nm-2000nm;热反射层为铝、铬、银、钛、不锈钢、铜、镍、锡或铟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形成一层或多层反射膜,或热反射层为氧化物复合层,氧化物复合层可使得容器呈现出多种色彩,且其对可见光具有相应的透射率,对于红外线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具有较高的吸收率,且该种热反射层为透明层,不会改变玻璃材质的特点,进而向用户提供更优的使用体验感。优选地,氧化物复合层可以为金属氧化物复合层,例如为氧化铝;氧化物复合层也可以为非金属氧化物复合层,例如氧化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反射层通过真空镀膜、化学反应镀膜或喷涂镀膜设置于外胆上。在该技术方案中,热反射层可通过真空镀膜制得,通过真空镀膜可制得铝、铜、镍、银、钛、不锈钢、锡、铟等金属层或氧化物复合层,其中单层厚度为20nm至1000nm,其中,真空镀膜可以包括蒸发镀膜、溅射镀膜或离子镀膜的方式,当采用离子镀膜的方式镀膜时,通过电浮法等离子交换以金属置换容器(如玻璃)表层原有离子而形成反射膜。反射膜可以具有金色、茶色、灰色、紫色、褐色、青铜色、浅色等,从而能够提供消费者更多的体验;或热反射层可通过化学反应或银镜反应制得,其中单层厚度为20nm至2000nm;热反射层也可以通过喷涂的方式设置在外胆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反射层为透明热反射层。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热反射层采用单质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制备时,且构成热反射层的反射膜的厚度较薄时,则热反射层可呈现透明状,当透明热反射层设置在容器上时,可以不改变容器的外观且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外胆包括底壁,至少部分底壁朝靠近内胆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凸出部抵靠于内胆上,凸出部用于放置温度检测器。在该技术方案中,外胆包括底壁,且至少部分底壁朝靠近内胆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凸出部抵靠于内胆上,则容器内的热量可通过内胆的底壁和凸出部传递至位于凸出部内的温度检测器,进而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确测得容器内烹饪温度,进而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出部还包括,设置于凸出部的顶端的安装开口,温度检测器穿过安装开口与内胆相接触。在该技术方案中,凸出部还包括设置于凸出部的顶端的安装开口,温度检测器穿过安装开口与内胆的底壁直接接触,则容器内的热量可通过内胆的底壁直接传递至温度检测器上,避免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准检测容器内烹饪温度,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容器,因此具有该容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有容纳腔的壳体,容器为内锅,内锅位于容纳腔内。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有容纳腔的壳体,容器为内锅,且内锅位于容纳腔内,优选地,烹饪器具为压力锅、电饭煲或电炖锅。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其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容器的凸出部内。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温度检测器,且温度检测器位于壳体上且位于容器的凸出部内,进而温度检测器可精确测得容器内烹饪温度,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内胆,102腔体,20外胆,202底壁,204凸出部,206安装开口,30中空腔,40热反射层,5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容器和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5,其包括内胆10、外胆20和热反射层40,内胆10设有腔体102;外胆20围设于内胆10外,内胆10与外胆20围合形成中空腔30;热反射层40设置于外胆20的内壁上和/或内胆10的外壁上;其中,热反射层40的厚度为D,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D≤0.1H。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5包括内胆10、外胆20和热反射层40,其中内胆10设有腔体102,该腔体102可用于盛放食材,外胆20围设于内胆10之外,且内胆10与外胆20之间围合形成中空腔30,进而确保该容器5对于食材的保鲜保温作用,具体地,当食材在内胆10中烹饪时,内胆10和外胆20之间的中空腔30可将内胆10中的热量阻隔,防止热量传递至外胆20,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优选地,中空腔30为真空腔,此外,通过在外胆20的内壁上和/或内胆10的外壁上设置热反射层40,且热反射层40的厚度为D,而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为H,二者满足D≤0.1H,通过限定热反射层40的厚度和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可进一步防止内胆10中的热量的散失,进一步延长容器5的保温时间,确保容器5的防烫效果和用户的安全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容器5对热反射层40的厚度H和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和实验,实验参数如下:在内胆10中设置初始温度均为100℃的食材,通过温度检测器实时检测内胆10中的温度,并记录降温所需时间,其他参数不变,有如下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表2经实验验证,有如下结论,热反射层40的厚度与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对于容器5的热反射效率和保温性能并不是传统认为的线性升降,而是存在着峰谷极值,这在实验之前是难以预计的,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对性的实验获得了热反射效率最高且保温性能最优时热反射层40的厚度H和内胆10的外壁与外胆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D之间的比例关系,即D≤0.1H,且当D=0.075H时,热反射效率最高,且内胆10中食材从100℃下降到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保温性能最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胆10为玻璃内胆;外胆20为玻璃外胆;玻璃内胆和玻璃外胆通过火焰熔接以密封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内胆10为玻璃内胆,且外胆20为玻璃外胆,由于玻璃材质具有健康环保、耐化学腐蚀能力强,且玻璃材质在和食物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不会存在相关技术中金属锅具中金属元素渗出以出现中毒等安全问题,同时玻璃材质具有远红外穿透功能,可提升容器5的加热效率和烹饪使用性能。此外,玻璃内胆和玻璃外胆通过火焰熔接进而使得中空腔30密封以实现更好的保鲜保温作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胆10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外胆20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和/或外胆20的内壁与内胆10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在该实施例中,内胆10的厚度范围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外胆20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6mm,外胆20的内壁与内胆10的外壁之间的距离范围为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0mm,通过限定内胆10的厚度、外胆20的厚度以及内胆10和外胆20之间的距离,进而确保容器5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美观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反射层40的厚度为20nm-2000nm;热反射层40为铝、铬、银、钛、不锈钢、铜、镍、锡或铟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形成一层或多层反射膜,或热反射层40为氧化物复合层。在该实施例中,热反射层40的厚度为20nm-2000nm;热反射层40为铝、铬、银、钛、不锈钢、铜、镍、锡或铟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形成一层或多层反射膜,或热反射层40为氧化物复合层,氧化物复合层可使得容器5呈现出多种色彩,且其对可见光具有相应的透射率,对于红外线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具有较高的吸收率,且该种热反射层40为透明层,不会改变玻璃材质的特点,进而向用户提供更优的使用体验感。优选地,氧化物复合层可以为金属氧化物复合层,例如为氧化铝;氧化物复合层也可以为非金属氧化物复合层,例如氧化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反射层40通过真空镀膜、化学反应镀膜或喷涂镀膜设置于外胆20上。在该实施例中,热反射层40可通过真空镀膜工艺制得,通过真空镀膜工艺可制得铝、铜、镍、银、钛、不锈钢、锡、铟等金属层或氧化物复合层,其中单层厚度为20nm至1000nm,其中,真空镀膜可以包括蒸发镀膜、溅射镀膜或离子镀膜的方式,当采用离子镀膜的方式镀膜时,通过电浮法等离子交换以金属置换容器(如玻璃)表层原有离子而形成反射膜。反射膜可以具有金色、茶色、灰色、紫色、褐色、青铜色、浅色等,从而能够提供消费者更多的体验;或热反射层40可通过化学反应或银镜反应制得,其中单层厚度为20nm至2000nm。热反射层40也可以通过喷涂的方式设置在外胆20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热反射层40为透明热反射层。在该实施例中,当热反射层40采用单质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制备时,且构成热反射层40的反射膜的厚度较薄时,则热反射层40可呈现透明状,当透明热反射层40设置在容器5上时,可以不改变容器5的外观且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胆20包括底壁202,至少部分底壁202朝靠近内胆10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204,凸出部204抵靠于内胆10上,凸出部204用于放置温度检测器。如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外胆20包括底壁202,且至少部分底壁202朝靠近内胆10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204,凸出部204抵靠于内胆10上,则容器5内的热量可通过内胆10的底壁202和凸出部204传递至位于凸出部204内的温度检测器,进而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确测得容器5内烹饪温度,进而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凸出部204还包括,设置于凸出部204的顶端的安装开口206,温度检测器穿过安装开口206与内胆10相接触。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凸出部204还包括设置于凸出部204的顶端的安装开口206,温度检测器穿过安装开口206与内胆10的底壁202直接接触,则容器5内的热量可通过内胆10的底壁202直接传递至温度检测器上,避免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使得温度检测器可精准检测容器5内烹饪温度,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容器5,因此该烹饪器具具有该容器5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有容纳腔的壳体,容器5为内锅,内锅位于容纳腔内。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有容纳腔的壳体,容器5为内锅,且内锅位于容纳腔内,优选地,烹饪器具为压力锅、电饭煲或电炖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其设置于壳体上且位于容器5的凸出部204内。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温度检测器,且温度检测器位于壳体上且位于容器5的凸出部204内,进而温度检测器可精确测得容器5内烹饪温度,确保食材的烹饪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