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使用的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8613发布日期:2019-08-16 21:4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使用的货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存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捷使用的货架。



背景技术:

货架是现代化仓库提高效率的重要工具,因此货架行业也就应运而生了,而且市场需求分额越来越高。

现有公告号为CN207837064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自动化仓储的重型横梁式货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并排平行相对而设的货架、连接杆、防护栏以及U型防护脚,货架包括立柱、横梁、横撑杆、斜撑杆以及连接梁,连接梁上放置有钢层板,钢层板用于承载货物。

上述的货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在钢层板上放置不同类型的产品和货物时,由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和货物堆积在一起,使得在存放一端时间后,不同类型的产品和货物很容易混在一起,后期人们在取下产品或货物时,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浪费了取货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放置不同的产品和货物时难以分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捷使用的货架,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分类体,使得在需要放置不同的产品或货物时,在承载杆上安装分类体,从而达到便捷分类和节约取货时间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捷使用的货架,包括支架以及设在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的多层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由若干承载杆构成,所述承载杆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其两端的支架固定,所述承载杆上安装有分类体,所述分类体包括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承载板以及隔板,所述承载板设在第一U型板与第二U型板之间,所述隔板设在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以及承载板的中部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分类体,分类体由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承载板以及隔板构成,能够将承载架上的储物空间进行分开,在需要放置不同的产品或货物时,在承载杆上安装分类体,达到便捷分类和节约取货时间的目的,在不需要放置不同类型的产品或货物时,可以将分类体拆卸下来,增大承载架上的存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U型板由一体成型的第一左侧板、第一右侧板以及第一底板构成;所述第二U型板由一体成型的第二左侧板、第二右侧板以及第二底板构成;所述第一右侧板、第二左侧板以及隔板共同形成分隔体结构,所述分隔体结构将分类体分为不同的储物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右侧板、第二左侧板以及隔板共同形成分隔体结构,使得分类体能够便捷的拆卸和安装,以达到便捷分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U型板以及第二U型板的底部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隔板安装至插接槽内,且所述隔板设在承载板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插接槽,使得隔板能够插接至插接槽内,达到快速拆卸和安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背离承载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右侧板和第二左侧板均插接至安装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上开设安装槽,使得隔板的上表面能够与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的上表面平齐,使得隔板的分割效果更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的两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至插接槽内,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抵接面,所述隔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与第一左侧板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面与第二右侧板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的两端设置插接部,将插接部插接至安装槽内,使得隔板的安装更加稳定和牢固,同时,在隔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使得对隔板进行限位,进一步使得隔板的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侧面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支架与分类体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架上穿设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与分类体抵接,从而使得分类体在承载架上的安装更加稳定和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类体的侧面固定有标签固定板,所述标签固定板与分类体一体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标签固定板,能够方便人们对置于储物空间内的产品或货物进行标识,从而达到提高取货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有脚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脚座,使得支架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距离,方便人们对货架进行搬运,同时,也使得货架放置得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分类体,分类体能够将承载架上的储物空间进行分开,在需要放置不同的产品或货物时,在承载杆上安装分类体,达到便捷分类和节约取货时间的目的,在不需要放置不同类型的产品或货物时,可以将分类体拆卸下来,增大承载架上的存储空间;

(2)通过;

(3)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架和承载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货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展示分类体安装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视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固定螺栓;12、脚座;2、承载架;21、承载杆;3、分类体;31、第一U型板;311、第一左侧板;312、第一右侧板;313、第一底板;32、第二U型板;321、第二左侧板;322、第二右侧板;323、第二底板;33、承载板;34、隔板;341、插接部;342、第一抵接面;343、第二抵接面;344、安装槽;4、分隔体结构;5、储物空间;6、插接槽;7、标签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便捷使用的货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架1以及设在两个支架1之间且由多根承载杆21构成的承载架2,承载杆21的两端分别与置于其两端的支架1固定,承载架2设置有多层。其中,承载杆21上可拆卸安装有分类体3,分类体3将承载架2上的存储空间分割成不同的储物空间5,用于放置不同的产品或货物。当需要放置不同产品或货物时,在支架1的侧面穿设有固定螺栓11,固定螺栓11穿过支架1与分类体3抵接,使得分类体3固定在承载架2上;当不需要放置不同产品时,为了能够增大存放空间,可以将分类体3拆卸下来。

如图2所示,分类体3包括第一U型板31、第二U型板32、承载板33以及隔板34,承载板33设在第一U型板31与第二U型板32之间,隔板34设在第一U型板31、第二U型板32以及承载板33的中部位置。

如图3所示,第一U型板31包括第一左侧板311、第一右侧板312以及第一底板313,且第一左侧板311、第一右侧板312以及第一底板313一体成型;第二U型板32包括第二左侧板321、第二右侧板322以及第二底板323,且第二左侧板321、第二右侧板322以及第二底板323一体成型。其中,第一右侧板312、第二左侧板321以及隔板34共同形成分隔体结构4,通过分隔体结构4能够将分类体3上的空间分为不同的储物空间5。

为了达到第一U型板31、第二U型板32、承载板33以及隔板34之间便捷拆装的目的,在第一U型板31以及第二U型板32的底部均开设有插接槽6,将隔板34从第一U型板31和第二U型板32的底部安装至插接槽6内。同时,在隔板34背离承载板3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344,将第一右侧板312和第二左侧板321均插接至安装槽344内,使得隔板34的上表面与第一U型板31和第二U型板32的上表面平齐。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为了让隔板34的安装更加稳定和牢固,在隔板34的两端设有插接部341,插接部341插接至插接槽6内,隔板34的一端设有第一抵接面342,隔板3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抵接面343,第一抵接面342与第一左侧板311抵接,第二抵接面343与第二右侧板322抵接。

此外,参照图2和图3,在分类体3的侧面一体设置有标签固定板7,方便人们对置于储物空间5内的产品或货物进行标识,提高取货效率。同时,在支架1的底部固定有脚座12,使得货架放置得更加稳定。

使用时,对分类体3的安装和拆卸方法主要是。一:安装方法,将隔板34安装在第一U型板31和第二U型板32底部的插接槽6内,同时,将第一右侧板312和第二左侧板321插接至安装槽344内,再将承载板33放置在第一U型板31和第二U型板32之间,且将隔板34放置在承载板33上方,拧紧固定螺栓11。二:拆卸方法,松开紧固螺栓11,将分类体3拆卸下来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