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散热装置和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657发布日期:2019-09-12 09:3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散热装置和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散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散热装置和饮水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器一般都采用铝合金来进行散热,通过热源与铝合金表面接触,或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来降低温度。

传统的散热器,散热能力有限,要满足散热要求需要体积较大的散热器,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散热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优化结构,对液体最大化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组件和风扇,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入水部、出水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入水部和所述出水部之间的至少两个管道,所述入水部设有入水腔,所述出水部设有出水腔,所述管道内设有连通所述入水腔和所述出水腔的通道,所述至少两个管道并排设置;

所述风扇邻近或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并驱动所述散热组件周围的空气流动,以冷却流经所述通道内的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的内壁沿其径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波浪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的外壁沿其径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波浪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入水腔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水腔内;

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风扇,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扇的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管道在同一平面内等间距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管道的材质均为超薄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散热组件的中心位置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水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四开口的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开口的开口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饮水机包括上述的液体散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体散热装置,通过设置并排的至少两个管道使热源液体流经管道时可分散为众多细小的流体,充分让更多的热源与散热表面接触,使局部热能能够快速通过管道传导出去。并且在散热组件的邻近处或散热组件上设有风扇,当热源液体流经管道时,风扇对液体进行强化冷却,散热组件和风扇共同作用,以达到快速高效冷却热源液体,至少两个管道并排设备,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体散热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管道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管道的截面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散热装置1,包括散热组件和风扇40,其中,散热组件包括入水部10,出水部20,以及连接于入水部10和出水部20之间的至少两个管道30,入水部10设有入水腔110,出水部20设有出水腔120,管道30内设有连通入水腔110和出水腔120的通道,至少两个管道30并排设置,风扇40邻近或连接于散热组件,并驱动散热组件周围的空气流动,以冷却流经通道内的液体。

热源液体从入水部10流入,流经多个管道30,再从出水部20流出。具体的,热源液体从入水腔110流入,然后从入水腔110流经多个管道30,接着再从管道30流出至出水腔120。由于设置多个管道30对热源液体进行散热,使热源液体流经多个管道30时可分散为众多细小的流体,充分让更多的热源与散热表面接触,使局部热能能够快速通过多个管道30传导出去。并且在散热组件的邻近处或散热组件上设有风扇,当热源液体流经多个管道30时,风扇40驱动所述散热组件周围的空气流动,以冷却流经所述通道内的液体,散热组件和风扇40共同作用,以达到快速高效冷却热源液体。设置两个并列的管道30,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散热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对液体最大化散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风扇40的散热效果,风扇40的中心位置与散热组件的中心位置相对设置。当然,风扇40的位置不限定设置于散热组件的中心位置,只需保证风扇40能够充分为液体散热即可。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管道30的内壁沿其径向上的截面形状为波浪齿形,波浪齿形构造可使热源液体与多个管道30的传导面积更大。多个管道30的外壁沿其径向上的截面形状也为波浪齿形。内、外壁沿其径向上截面均为波浪齿形形状的管道设计,增加了散热面积,增强了散热效果。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管道内、外表壁沿其径向上解截面也可为其他形状,只需保证热源液体流经多个管道30时,可增加与热源液体表面传导面积,无需拘泥于本实施例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个管道30的材质为超薄铜且在同一平面内等间距分布。多个管道30位于同一平面等间距分布,且多个管道30为超薄铜材质,保证热源液体与多个管道30充分接触,热能通过多个管道30传导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散热装置1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50、第二温度传感器60和控制器70,控制器70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50、第二温度传感器60和风扇40。第一温度传感器50设置在入水腔110内,第二温度传感器60设置在出水腔120内。第一温度传感器可设置在入水腔110内的任一位置,同理,第二温度传感器60可设置在出水腔120内的任一位置。在入水腔110内和出水腔120内都设有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液体温度。控制器70用于控制风扇40的风量,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70可以获得第一温度传感器5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0检测的温度值,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5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0检测的温度值调整风扇40的风量大小,保证热源液体流出时能达到恒温或冷却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水腔11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通道连通于第二开口102,第一开口101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二开口102的开口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开口101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二开口102的开口宽度,入水腔110的两个侧面形成斜面,可以加快热源液体从第一开口101流入第二开口102的流速,防止热源液体溢出。

同样的,出水腔120也可以采用类似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腔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开口201和第四开口202,通道连通于第三开口201,第四开口202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三开口201的开口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四开口202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三开口201的开口宽度,出水腔120的两个侧面形成斜面,可以加快热源液体从第三开口201流向第四开口202的流速,防止液体飞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体散热装置1可以应用于各种需要对液体进行散热的场合,例如大型电源、饮水机等。实际应用时,液体散热装置1可以设置于上述产品内部,风扇40和管道结构分别固定在上述产品内部,例如分别固定在某一安装架上(可以是产品本身固有的安装架,也可以是专门用于安装该液体散热装置1的安装架),保持风扇40和管道结构相对设置的状态,以使风扇40为管道散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液体散热装置1外部设置带有散热孔的壳体,风扇40和管道结构均安装在该壳体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区域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