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655发布日期:2019-09-12 09:3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磨浆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浆机构。



背景技术:

磨浆机是一种不锈钢湿式磨碎设备,使用时将预先浸泡好的黄豆由料斗加入磨浆机中进行研磨,在研磨的过程中加入水,黄豆进入相对运动的上下砂盘之间,在此过程中黄豆经过上下沙盘的研磨便会沿着两个砂盘平面之间从里到外、由粗到细的磨碎。

公告号为CN10464610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自动石磨豆浆机,包括装在出料斗内的动磨石及装在出料斗下的底座,底座上装有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动磨石的转轴连接,动磨石上压接有静磨石,静磨石通过其上的进料管连接有进料斗,底座的一侧固定有一立柱,出料斗固定在立柱上,静磨石连接一个支架,支架通过连接架与立柱连接,连接架设有用于调节该连接架高度的升降手轮和紧固连接架的锁紧手轮。使用时,将浸泡好的黄豆倒入出料斗内,静石磨保持静止,电机通过带动转轴而带动动石磨转动,在碾压的过程中向进料斗中注入水,黄豆经过动石磨和静石磨的碾压,便可将黄豆碾压分离成豆浆和豆渣,需要调节豆渣粒度时,转动升降手轮将静石磨上下运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黄豆在研磨过程中第一次研磨完后豆渣研磨不充分,黄豆的出浆率较低,造成了黄豆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浆机构,具有通过将豆渣通过二次研磨达到高出渣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磨浆机构,包括机架、多个第一轧浆机、输水装置和输豆装置,相邻所述第一轧浆机之间设置有第二轧浆机,所述机架上于第二轧浆机一侧设置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侧壁包括由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夹层,夹层中设置有加热丝,所述第一轧浆机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渣口,所述第一出渣口处连通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器另一出口设置于储料箱正上方,所述储料箱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连通设置有第二螺旋输送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器另一出口设置于第二轧浆机正上方,所述第一轧浆机和第二轧浆机远离储料箱的一侧均设置有出浆口,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正对出浆口的收浆槽,所述第二轧浆机靠近储料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渣口,所述第二出渣口处设置有集渣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轧浆机作业时,输豆装置和输水装置分别将黄豆和水加入第一轧浆机中,经过第一轧浆机第一次轧浆后,豆浆沿着出浆口流至收浆槽中,豆渣沿着第一收渣口流出经由第一螺旋输送器输送后流至储料箱中,经由储料箱中的加热丝加热后由出料口流出沿着第二螺旋输送器流至第二轧浆机中,经由第二轧浆机第二次轧浆后豆浆由出浆口流至收浆槽中,豆渣由第二出渣口流出至集渣箱中进行收集。上述过程中通过将豆渣进行二次压榨,有效提高了豆浆的出浆率,同时,储料箱对第一次轧浆机产出的豆渣在储存的同时又由加热丝对豆渣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豆渣在二次研磨的时候可以达到更高的出浆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顶壁的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底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缓冲水箱的一端设置有多道分水管,每一分水管的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于第一轧浆机和第二轧浆机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缓冲水箱中的水由输水管分流后流入分水管中分别注入第一轧浆机和第二轧浆机中,由于通过水源直接向轧浆机中加水时水压通常会不稳定,出水也会受到干扰,导致磨浆的效果受到影响,设置缓冲水箱可以防止水由水源直接流入轧浆机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豆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原料箱和设置于机架顶部的吸料箱,所述原料箱和吸料箱之间通过负压吸料组件连接,所述吸料箱下方设置有分料斗,所述分料斗下端设置有多个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第一轧浆机的进料口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豆时,负压吸料组件将黄豆由原料箱吸入吸料箱中,再由吸料箱流入分料斗中的每个下料口中,再从下料口流入第一轧浆机中,通过设置负压吸料组件可以将黄豆由地面上的原料箱输送至吸料箱中,实现了自动化上料,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口呈倒锥形,所述负压吸料组件设置于相邻两个下料口交界处的正上方,所述下料口下端连通设置有螺旋出料机,所述螺旋出料机上设置有位于第一轧浆机正上方的输豆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料口设置为倒锥形可以使黄豆流动的更加顺畅,黄豆由下料口流入螺旋出料机中,再由螺旋出料机的输豆口落入第一轧浆机中,在下料口处设置螺旋出料机可以便于控制黄豆落入第一轧浆机的速度和数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料斗沿上部的边沿处设置有与所述输水管连通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靠近分料斗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料斗上部的边沿处设置与输水管连通的喷水管,在喷水管上设置喷孔,当一天的作业结束时,由喷水管向分料斗内壁喷水,将残留于分料斗内壁的黄豆冲刷干净,保持分料斗内壁的干净卫生,通过将人工清洗分料斗内壁的方式改为用喷水管冲洗分料斗内壁,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顶壁设置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一端与水箱通过输水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增压泵可以增大水从喷孔喷出时的压力,将分料斗内壁附着较紧的黄豆冲刷干净,进一步保证了分料斗内壁的洁净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一侧设置有扶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机架一侧设置扶梯,便于对机架较高处的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将扶梯和机架设置一体,可以提高扶梯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梯的每一级阶梯外表面包覆有防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磨浆作业现场为保证作业现场的干净整洁,需要经常用水清洗地面,因此地面上会一直保持湿水的状态,作业人员的鞋子上也会沾到水,因此在爬扶梯时会容易滑倒,所以在扶梯的每一阶梯外表面包覆防滑层可以有效防止作业人员爬扶梯时脚底打滑,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二轧浆机将第一次研磨后的豆渣进行二次研磨提高了出浆率,避免因压榨不充分造成浪费;

2.通过设置带有加热丝的储料箱对豆渣进行加热,加热后的豆渣在研磨时可以得到更高的出浆率;

3.通过设置输豆装置可以实现较高程度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了劳动力成本;

4.通过设置清洗装置清洗分料斗提高了压榨出的豆浆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轧浆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料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第一轧浆机;111、第一出渣口;112、第一螺旋输送器;12、第二轧浆机;121、出渣口;122、集渣箱;2、输水装置;3、输豆装置;21、缓冲水箱;22、输水管;23、分水管;24、喷水管;241、喷孔;25、增压泵;31、原料箱;32、吸料箱;33、负压吸料组件;331、真空泵;332、吸料管;34、分料斗;341、下料口;342、螺旋出料机;343、输豆口;4、储料箱;41、夹层;42、加热丝;43、出料口;44、第二螺旋输送器;5、出浆口;51、收浆槽;6、扶梯;61、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磨浆机构,包括机架1,多个第一轧浆机11,输水装置2和输豆装置3,本实施例设置为两个第一轧浆机11,相邻两个第一轧浆机11之间设置有第二轧浆机12,输水装置2包括设置于机架1顶壁的缓冲水箱21,缓冲水箱21底部设置有输水管22,输水管22远离缓冲水箱21的一端设置有多道分水管23,每一分水管23的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于第一轧浆机11和第二轧浆机12的上方,输豆装置3包括设置于地面的原料箱31和设置于机架1顶部密闭的吸料箱32,原料箱31和吸料箱32之间通过负压吸料组件33连接,负压吸料组件33包括与吸料箱32连接的真空泵331和吸料管332,吸料管332一端与真空泵331连接,另一端放置于原料箱31内,吸料箱32下方设置有分料斗34,分料斗34下端设置有多个呈倒锥形的下料口341,下料口341一一对应的设置于每个第一轧浆机11的进料口正上方,负压吸料组件33设置于相邻两个下料口341交界处的正上方,下料口341下端连通设置有螺旋出料机342,螺旋出料机342上设置有位于第一轧浆机11正上方的输豆口343。

参照图1和图2,机架1上于第二轧浆机12一侧设置有储料箱4,参照图3,储料箱4的侧壁包括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夹层41,夹层41中设置有加热丝42,第一轧浆机11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渣口111,第一出渣口111处连通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器112,第一螺旋输送器112另一出口设置于储料箱4正上方,储料箱4底端设置有出料口43,出料口43处连通设置有第二螺旋输送器44,第二螺旋输送器44另一出口设置于第二轧浆机12正上方,第一轧浆机11和第二轧浆机12远离储料箱4的一侧均设置有出浆口5,机架1一侧设置有正对出浆口5的收浆槽51,第二轧浆机12靠近储料箱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渣口121,第二出渣口121处设置有集渣箱122。

参照图1和图2,分料斗34沿上部的边沿处设置有与输水管22连通的喷水管24,机架1顶壁设置有增压泵25,增压泵25一端与水箱通过输水管22连接,另一端与喷水管24连接,喷水管24靠近分料斗34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喷孔241。

参照图1,机架1一侧设置有每一级阶梯外表面均包覆有防滑层61的扶梯6,本实施例将防滑层61设置为橡胶套。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作业时,负压吸料组件将原料箱31中的黄豆吸入吸料箱32中,首先真空泵331将吸料箱32中的空气抽走,使吸料箱32内部形成负压内腔,此时黄豆从原料箱31内沿着吸料管32吸入吸料箱32中,当吸入的黄豆达到一定数量时,真空泵331对吸料箱32泄压后黄豆便可以从吸料箱32中流入分料斗34中,再经由分料斗34流入下料口341中,然后由螺旋出料机342控制黄豆落入第一轧浆机11中的速度与启停,第一轧浆机11加入黄豆后开始作业,作业时,缓冲水箱21中的水经分水管23分流后流入第一轧浆机11中,第一轧浆机11榨出的豆浆由出浆口5流入收浆槽51中收集,第一次剩余的豆渣由第一出渣口111流至第一螺旋输送器112中,再由第一螺旋输送器112输送至储料箱4中,由储料箱4中的加热丝42加热后从出料口43中流向第二螺旋输送器44,经由第二螺旋输送器44输送至第二轧浆机12中进行第二次压榨,第二轧浆机12在作业过程中,分水管23向第二轧浆机12中注入水,经过第二次榨好的豆浆由出浆口5流至收浆槽51中,第二次剩余的豆渣由第二出渣口121落入集渣箱122中收集。

作业完成后,由喷水管24上的喷孔241向分料斗34内壁喷水将其清洗干净,同时也可以将螺旋出料机342内部清洗干净。

作业人员对机架上的设备维护保养时,沿着扶梯6爬上机架1顶壁即可开始作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