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4562发布日期:2019-07-27 10:4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指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吸尘器一般是由壳体、设在壳体内部的电机及风扇所组成,电机通常是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壳体设有的进风口一般采用与收纳腔相连通的细管或软管作为吸嘴,此等吸尘器适用于家庭、办公室等面积较大的场合,并且因其体积大、重量重而不具有携带方便的特性。为此,本创作人凭借其细心观察与潜心研究,开发出一种体积小且通过吸尘机构与收纳装置的合理配合来提升吸尘效果的吸尘器,同时还通过吸尘机构与收纳装置的多组件组合,使得吸尘器易于拆卸,从而方便了对吸尘器自身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结构,包括外壳、充电机构、吸尘机构、开关装置、收纳装置及吸纳管,外壳形成有手把及对应手把的前壳,前壳形成有内腔,在前壳上方向前形成有盖壳部,吸尘机构在外壳中处于盖壳部及内腔的上方并还包括传动机构、旋转扇、离心轴及隔离罩,传动机构具有电机,充电机构具有锂电池,其中:电机通过开关装置与锂电池建立电性连接并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扇建立活动连接,传动机构具有瓢形壳,旋转扇罩于瓢形壳壳口,离心轴设于旋转扇下方并对准旋转扇的中心轴而形成同心轴,在离心轴周围包围有多片页扇,隔离罩为过滤网体并具有上端口及内空,当隔离罩罩于离心轴时,上端口抵接于瓢形壳壳口。

在本实施例中:多片页扇包围在离心轴上半部并以可旋转形式设于内空。

在本实施例中:手把的后上方形成有按键孔;开关装置包容在手把内,并具有开关键,开关键通过按键孔暴露在手把外。

在本实施例中:收纳装置具有圆筒主体及卸尘盖,圆筒主体形成收纳腔,圆筒主体上端连接在盖壳部下方,使得离心轴及隔离罩处于收纳腔中,而圆筒主体下端通过转轴连接卸尘盖。

在本实施例中:吸纳管连接在圆筒主体外围并与收纳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一是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二是通过吸尘机构与收纳装置的合理配合,有效提升了吸尘效果;三是组件为多节组合,易于拆卸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呈现图1中吸尘器将锂电池卸出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吸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中展示了一种便携式吸尘器结构,该便携式吸尘器结构包括外壳10、充电机构、吸尘机构50、开关装置、收纳装置30及吸纳管40,其中外壳10呈7字形并包括相互扣合的左、右壳体11、12,左、右壳体11、12扣合形成有手把13,在手把13稍上(即方便大拇指按到的)位置设有按键孔14,在手把13前方相对形成有前壳(未标示),前壳形成有内腔(未标示),在内腔下方(即外壳10的下面)形成有锂电池20安装口15,安装口15与内腔(未标示)相通,在靠近安装口15一侧设有锁闩16,锁闩16可使锂电池20从安装口15装入内腔后,将锂电池20锁紧在外壳10的内腔中,也可通过拨动锁闩16使锂电池20从安装口15卸出而分离外壳,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前方(即连接内腔)形成有盖壳部(未标示),收纳装置30抵靠前壳设在盖壳部下方并具有圆筒主体(未标示)及覆盖圆筒主体下端(即出尘口)的卸尘盖32,其中圆筒主体形成有收纳腔31,吸纳管40连接在圆筒主体外围并与收纳腔31连通。本例中,圆筒主体与卸尘盖32通过转轴33建立活动连接,在卸尘盖32上相对于转轴33的另一侧设有卡扣(未标示),对应卡扣的外壳10上(即靠近安装口15位置)设有可匹配卡扣的伸缩闩(未标示),当卸尘盖32与出尘口扣合时,通过外力作用使伸缩闩与卡扣卡持,以此将卸尘盖32密封于出尘口上;当卸尘时,通过外力作用使伸缩闩与卡扣分离,以此将打开卸尘盖32而卸尘。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机构包括锂电池20,锂电池20是由电池壳包容若干锂电芯22所组成,并具有电性连接端子21,当从安装口15装入内腔时,连接端子21通过开关装置与吸尘机构50建立连接,以此通过开关装置控制吸尘机构50工作,吸尘机构50具有电机51(未标注)。因开关装置及吸尘机构50并非本实施例的设计要点,故在此不作更多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左壳体11具有左散风口111,右壳体12具有右散风口(未标示),左、右散风口相互对应;吸尘机构50具有电机51,电机51设在左、右散风口之间的外壳中。在本实施例中,充电机构包括锂电池,开关装置包容在手把内,并具有开关键,开关键通过按键孔暴露在手把外,锂电池从安装口装入内腔,并通过开关装置与吸尘机构50建立电性连接。

请再参阅图3,并结合参阅图4及图5,图中重点呈现了本实施例中的吸尘机构50,该吸尘机构50在外壳10中处于盖壳部及内腔上方,并还包括传动机构52、旋转扇53、离心轴54及隔离罩55,其中:电机通过开关装置与锂电池20建立电性连接,并通过传动机构52与旋转扇53建立活动连接,传动机构52具有瓢形壳521,旋转扇53罩于瓢形壳521壳口,离心轴54设于旋转扇53下方并对准旋转扇53的中心轴(未标示)而形成同心轴,在离心轴54上半部周围包围有多片页扇541,隔离罩55为过滤网体,具有上端口及可套置离心轴54多片页扇541在其中旋转的内空,当隔离罩55罩于离心轴54时,上端口抵接于瓢形壳521壳口,以此使得吸尘机构50通过吸纳管40吸入的灰尘只有落入收纳腔31。当传动机构52带动旋转扇53转动时,离心轴54上的多片页扇541随离心轴54转动,使得灰尘在收纳腔31中不会堆积或沉淀于一个方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