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燃气多功能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5329发布日期:2019-11-08 23:2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燃气多功能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燃气多功能烧烤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烧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休闲娱乐饮食方式,目前市场上的烧烤设备大多采用燃烧木炭明火加热的方式,食物放置在火焰上方,通过木炭燃烧产生热量来炙烤食物。但是明火加热过程中木炭燃烧产生的浓烟影响烤肉的口感、降低烧烤质量,同时烤肉过程中的油滴落入炭火中容易喷溅造成危险。另外,烤炉底座下方空间浪费,用途单一,待烧烤的食物只能摆放在桌子旁边,给用户造成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燃气多功能烧烤炉,能提高烧烤质量,并充分利用烤炉底座下方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组合式燃气多功能烧烤炉,包括烤网和烤炉底座,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加热仓,加热仓位于烤炉底座上方,加热仓内至少设置两个密闭的燃烧室,每一个燃烧室下部均固定有陶瓷散热板,烤网设置在陶瓷板散热板下方;燃烧室一端通过进气筒与燃气管相连通,加热仓前后面板上开设空气进口,进气筒上开设与空气进口对应的进气筒通槽。

优选的,加热仓通过两侧支架固定于烤炉底座的上方,燃气管道置于支架内。沿两侧支架内侧壁上竖向排列多个卡槽,卡槽与烤炉底座平行,烤网放置在卡槽内。烤炉底座下部设置储物柜或冷藏柜。加热仓顶部开设有透气孔。

还包括接油盘,接油盘位于烤网下方的烤炉底座上。烤炉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把加热仓设置在烤网上方,使热量从上向下散发,同时利用陶瓷散热板散发热量,使得烤制的食物更加鲜嫩可口,提高烧烤质量。

2、烤网在下,加热仓在上,烤制过程中的油滴向下落,避免油滴喷溅,提高安全性;接油盘放置在烤网下方,用于盛接烤制过程中的滴油,便于清洗。

3、将烤炉底座设置成柜体,该柜体可以设置为冷藏柜,也可以设置成储物柜,也可以是冷藏柜和储物柜的组合,充分利用之前被浪费的空间,增强了烤炉的实用性。

4、两侧支架内侧壁上设置不同高度的卡槽,将烤网放置于卡槽内,实现了烤网高度的可调节,满足不同种类食物的烤制温度需要,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5、加热仓内可设置为两个燃烧室分别控制,可根据使用人数控制其同时加热或单独加热,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6、烤炉底座的底部设置滚轮,便于移动烤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局部I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加热仓;2烤炉底座;3支架;4透气孔;5柜体;6卡槽;7烤网;8接油盘;9滚轮;10燃烧室;11陶瓷散热板;12进气筒;13进气筒通槽;14空气进口;15开关;16燃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组合式燃气多功能烧烤炉,包括加热仓1、烤网7和烤炉底座2,加热仓1内固定有两个密闭的燃烧室10(也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燃烧室),燃烧室10下部固定有蜂窝状的陶瓷散热板11,燃烧室10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筒12,进气筒12与燃气管道16相连,进气筒12上开设有进气筒通槽13,与进气筒通槽13对应的加热仓1前后面板上分别开设有空气进口14。加热仓1顶部开设有透气孔4,可以散发多余的热量。

烤炉底座2前面板上固定有开关15,开关15可以控制燃烧室10进气燃烧,并有漏气保护功能,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打开开关15,燃气受压通过进气筒12进入燃烧室10内,空气通过烤炉底座2面板上的空气进口14进入进气筒通槽13,跟随燃气一同进入燃烧室10,同时点火,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燃烧室10内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透过蜂窝状的陶瓷散热板11向下辐射,烤制食物。加热仓1内设置的燃烧室10分别连接两个开关15,可分别控制燃烧室10的使用,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实施过程中,烤制过程中的油滴下落而不会影响燃烧室10的燃烧。

加热仓1通过两侧支架3固定于烤炉底座2的上方,烤炉底座2下部设置柜体5,该柜体5可设置为冷藏柜,也可设置为普通置物柜或其他形式,用于储存待烤制的食物或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充分利用烧烤炉下方空间。沿两侧支架3内侧壁上竖向排列多个卡槽6,卡槽6与烤炉底座平行,卡槽6用于放置烤网7,简单方便的调节烤网7的高度,满足不同热量需求的食物烤制。烤网7下放置有接油盘8,用于盛接烤制过程中的滴油。柜体5的底部设置有滚轮8,可以轻松移动烤炉,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