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8459发布日期:2019-12-13 17:2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火门窗型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防火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各种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级或防火性能都要求越来越高,门窗是隔离室内和室外的主要构件,门窗在火灾发生时起到将火灾隔离在室外或者将火灾隔离在室内,防止火灾的蔓延的作用,门窗型材用于门窗的安装,因此门窗的防火性能是影响门窗防火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门窗型材不能够有效的阻挡火势的蔓延,降低了防火门窗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防火门窗型材,防火性能好,保证了门窗的耐火完整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火门窗型材,包括内窗型材、与所述内窗型材连接的第一外窗型材、与所述第一外窗型材顶部卡扣连接的第二外窗型材;所述内窗型材包括纵截面呈矩形框状的第一型材主体,所述第一型材主体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一型材主体两侧壁中部的水平的第一铝板分隔成第一空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方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外窗型材包括纵截面呈矩形框状的第二型材主体、固定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顶部靠近所述第一型材主体的一端固定竖直的有第二铝板,所述第一型材主体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通过水平的隔热条连接,在所述第一型材主体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卡槽,所述隔热条的两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卡槽内;所述第二外窗型材包括纵截面呈梯形框状的上宽下窄的第三型材主体,所述第三型材主体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一型材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卡槽,所述第二型材主体的顶部向上凸设形成与所述第二安装卡槽卡扣连接的钩状卡块,所述第二型材主体的顶部于所述第二铝板与所述钩状卡块之间固定有第一t型件,所述第一t型件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的顶部形成靠近所述第二铝板一侧的第三安装卡槽、远离所述第二铝板一侧的第四安装卡槽,所述第四安装卡槽上嵌设有第一遇热膨胀胶条,所述第三型材主体的底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型材主体一端的方向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三安装卡槽卡扣连接的弯钩部,所述第三型材主体、所述第一型材主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的顶部均设有第一密封卡槽,各所述第一密封卡槽内均嵌设有第一防火密封胶条;所述隔热条的上方设有支撑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主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型材主体的顶部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t型件,两个所述第二t型件形成第五安装卡槽,所述支撑型材包括水平的第三铝板、固定于所述第三铝板下表面的两个竖直的第四铝板,两个所述第四铝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向外凸设形成卡钩,所述支撑型材通过两个所述卡钩与所述第五安装卡槽卡扣连接,所述支撑型材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遇火膨胀胶条,所述第一型材主体靠近所述第三型材主体的一侧面卡扣连接有第二遇火膨胀胶条,所述第三型材主体靠近所述第一型材主体的一侧面卡扣连接有第三遇火膨胀胶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两个所述第四铝板内设有第一钢型件,所述第一钢型件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钢型件形状相适配的第二遇热膨胀胶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型材主体顶部内侧与所述第一铝板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所述第一隔板分割成两个第三空腔,所述第一型材主体上部的两侧壁内侧由上至下共同固定有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各所述第三空腔分别通过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分隔成三个第四空腔,每个所述第四空腔内均设有第四遇火膨胀胶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型材主体底部内侧与所述第一铝板之间通过第四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内通过所述第四隔板分割成两个第五空腔,每个所述第五空腔内均设有第五遇火膨胀胶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隔热条有三个,且由所述第一型材主体的中部至底部依次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相邻两个所述隔热条之间均设有第二钢型件,各所述第二钢型件内均与所述第二钢型件形状相适配的设有第三遇热膨胶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型材主体顶部内侧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底部内侧通过第五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主体两端内侧通过第六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主体内的空腔通过所述第五隔板、所述第六隔板分隔成四个第六空腔,每个所述第六空腔内均设有第六遇火膨胀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火门窗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主体上部、所述的第三型材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玻璃的的玻璃安装槽,玻璃与所述第一型材主体之间的间隙、玻璃与所述第三型材主体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第一耐火密封胶条,所述第一耐火密封胶条遇到火灾升温后膨胀,在玻璃和玻璃安装槽之间形成防火防烟的第一道屏障,玻璃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遇火膨胀胶条接触,玻璃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遇火膨胀胶条、所述第三遇火膨胀胶条接触,所述第一遇火膨胀胶条所述第二遇火膨胀胶条、所述第三遇火膨胀胶条遇到火灾升温后膨胀,在玻璃和玻璃安装槽之间形成防火防烟的又一道屏障,保证了门窗的耐火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火门窗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内窗型材;110、第一型材主体;111、第一铝板;112、第一隔板;113、第二隔板;114、第三隔板;115、第四空腔;116、第四遇火膨胀胶条;117、第四隔板;118、第五空腔;119、第五遇火膨胀胶条;200、第一外窗型材;210、第二型材主体;211、第二铝板;212、隔热条;213、第一安装卡槽;214、钩状卡块;215、第一t型件;216、第一遇热膨胀胶条;217、第二t型件;218、第二钢型件;219、第三遇热膨胶条;221、第五隔板;222、第六隔板;223、第六空腔;224、第六遇火膨胀胶条;300、第二外窗型材;310、第三型材主体;311、第二安装卡槽;313、第一密封卡槽;314、第一耐火密封胶条;411、第三铝板;412、第四铝板;414、第一遇火膨胀胶条;415、第二遇火膨胀胶条;416、第三遇火膨胀胶条;417、第一钢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防火门窗型材包括内窗型材100、与所述内窗型材100连接的第一外窗型材200、与所述第一外窗型材200顶部卡扣连接的第二外窗型材300。

所述内窗型材100包括纵截面呈矩形框状的第一型材主体110,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通过固定于所述第一型材主体两侧壁中部的水平的第一铝板111分隔成第一空腔、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方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外窗型材200包括纵截面呈矩形框状的第二型材主体210、固定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顶部靠近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的一端固定竖直的有第二铝板211,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通过水平的隔热条212连接,在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卡槽213,所述隔热条212的两端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卡槽213内。

所述第二外窗型材300包括纵截面呈梯形框状的上宽下窄的第三型材主体310,所述第三型材主体310的底部远离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卡槽311,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的顶部向上凸设形成与所述第二安装卡槽311卡扣连接的钩状卡块214,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的顶部于所述第二铝板211与所述钩状卡块214之间固定有第一t型件215,所述第一t型件215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的顶部形成靠近所述第二铝板211一侧的第三安装卡槽、远离所述第二铝板211一侧的第四安装卡槽,所述第四安装卡槽上嵌设有第一遇热膨胀胶条216,所述第三型材主体310的底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一端的方向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三安装卡槽卡扣连接的弯钩部,所述第三型材主体310、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相互靠近的一侧的顶部均设有第一密封卡槽313,各所述第一密封卡槽313内均嵌设有第一耐火密封胶条314。

所述隔热条212的上方设有支撑型材,设置所述支撑钢材用于对玻璃的稳定支撑,门窗框架受火后能防止玻璃倒塌。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的顶部、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的顶部在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t型件217,两个所述第二t型件217形成第五安装卡槽,所述支撑型材包括水平的第三铝板411、固定于所述第三铝板411下表面的两个竖直的第四铝板412,两个所述第四铝板412相互远离的一侧底部向外凸设形成卡钩,所述支撑型材通过两个所述卡钩与所述第五安装卡槽卡扣连接,所述支撑型材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遇火膨胀胶条414,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靠近所述第三型材主体310的一侧面卡扣连接有第二遇火膨胀胶条415,所述第三型材主体310靠近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的一侧面卡扣连接有第三遇火膨胀胶条416。

上述一种防火门窗型材,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上部、所述的第三型材主体3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玻璃的的玻璃安装槽,玻璃与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之间的间隙、玻璃与所述第三型材主体310之间的间隙均填充有第一耐火密封胶条314,所述第一耐火密封胶条314遇到火灾升温后膨胀,在玻璃和玻璃安装槽之间形成防火防烟的第一道屏障,玻璃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遇火膨胀胶条414接触,玻璃的侧壁与所述第二遇火膨胀胶条415、所述第三遇火膨胀胶条416接触,所述第一遇火膨胀胶条414所述第二遇火膨胀胶条415、所述第三遇火膨胀胶条416遇到火灾升温后膨胀,在玻璃和玻璃安装槽之间形成防火防烟的又一道屏障,保证了门窗的耐火完整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四铝板412内设有第一钢型件417,所述第一钢型件417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钢型件417形状相适配的第二遇热膨胀胶条;设置第一钢型件417提高所述支撑型材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对玻璃进行稳定支撑,当发生火灾时,设置所述第二遇热膨胀胶条受热膨胀对玻璃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顶部内侧与所述第一铝板111之间通过第一隔板1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腔通过所述第一隔板112分割成两个第三空腔,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上部的两侧壁内侧由上至下共同固定有第二隔板113、第三隔板114,各所述第三空腔分别通过所述第二隔板113与所述第三隔板114分隔成三个第四空腔115,每个所述第四空腔115内均设有第四遇火膨胀胶条116,提高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的结构强度,阻火隔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底部内侧与所述第一铝板111之间通过第四隔板11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腔内通过所述第四隔板117分割成两个第五空腔118,每个所述第五空腔118内均设有第五遇火膨胀胶条119,阻火隔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条212有三个,且由所述第一型材主体110的中部至底部依次设置,阻火隔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隔热条212之间均设有第二钢型件218,各所述第二钢型件218内均与所述第二钢型件218形状相适配的设有第三遇热膨胶条219;设置所述第二钢型件218提高型材的结构强度,从而对玻璃进行稳定地支撑,设置第三遇热膨胶条219阻火隔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顶部内侧与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底部内侧通过第五隔板2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两端内侧通过第六隔板2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内的空腔通过所述第五隔板221、所述第六隔板222分隔成四个第六空腔223,每个所述第六空腔223内均设有第六遇火膨胀胶条224,提高所述第二型材主体210的结构强度,阻火隔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