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纤维地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638发布日期:2019-11-12 21:58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纤维地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纤维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纤维地毯。



背景技术:

生物质纤维是指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质的一类纤维,包括天然动植物纤维、再生纤维以及来源于生物质的合成纤维;大力发展生物质纤维可有效扩大纺织原料来源,弥补国内纺织资源的不足,同时也是应对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纤维纺织品的应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生物质纤维地毯,为在使用过程中提高生物质纤维地毯的功能性,出现了在生物质纤维地毯中填充活性炭粉的地毯结构,用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但在生物质纤维地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踩踏、挤压的作用,粉状的活性炭在地毯内部四处窜动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分布不均影响吸附效果的问题;另外,活性炭吸附一端时间后需要拿到户外进行通风晾晒再进行二次利用,但现有的生物质纤维地毯中填充的活性炭层拆装不便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吸附性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纤维地毯,解决在生物质纤维地毯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踩踏、挤压的作用,粉状的活性炭在地毯内部四处窜动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分布不均影响吸附效果的问题;以及,活性炭吸附一段时间后需要拿到户外进行通风晾晒再进行二次利用,但现有的生物质纤维地毯中填充的活性炭层拆装不便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吸附性能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纤维地毯,包括有表面编织层、活性炭粉层和底布层;所述表面编织层位于底布层上表面上;所述底布层包括有边缘处连接的两层;所述活性炭粉层位于两层底布层所形成的布套内;所述表面编织层上设置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固定有甲壳素纤维;所述两侧底布层形成的布套一侧边缘的连接处设置有拉链;所述活性炭粉层包括有两层边缘缝合的透气布;所述两层透气布之间形成的夹层内还分隔有若干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粉;

进一步的,所述底布层拉链一侧的边缘处还设置有拉链隐藏折边;所述拉链隐藏折边一侧边缘固定连接在与表面编织层固定连接的上层底布层;所述拉链隐藏折边的另一侧边缘为自由边;

进一步的,所述两层透气布之间通过若干交错的缝合线将两层透气布之间的夹层分隔成若干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两层透气布的两侧边缘处还向外延伸有凸缘部;所述两层凸缘部外端边缘处连接形成两端敞口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套装有弹性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加强筋两端均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面积较安装套截面面积大;所述突起部表面上还设置有磁片;所述两层底布层所形成的布套内顶角处还设置有与磁片磁性相异的磁条;

进一步的,所述底布层远离表面编织层的一侧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脚垫;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滑胶垫包括有连接部和设置在连接部下端的脚蹼部;所述连接部上表面通过暗扣与底部层表面连接;所述脚蹼部呈圆台形且下表面上均匀密布有若干防滑突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在表面编织层上设置的通孔用于穿插固定甲壳素纤维,如公开专利(CN202559160U)申请文件中所记载的一种“甲壳素纤维”,就是利用天然纤维辅助甲壳素层所织成的,甲壳素纤维作为一种生物质纤维具有抗菌除臭、抗静电的功能,且手感柔软亲切、无刺激,作为纤维地毯的表面编织物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2、活性炭粉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臭味气体,将活性炭粉层设置在底布层形成的布套内,通过在布套一侧边缘设置拉链,便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活性炭粉层从布套中取出,并拿到户外晾晒一段时间,然后再套装进行重复利用,保证活性炭粉的吸附效率,延长使用周期;

3、活性炭粉封装在两层透气布所形成的夹层内,且在夹层内分隔出若干空腔,将活性炭粉分散且限制在不同的空腔内,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粉分布不均,提高活性炭粉的吸附效率,提高地毯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性炭粉层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滑胶垫结构示意图。

图5为脚蹼部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纤维地毯,包括有表面编织层1、活性炭粉层2和底布层3;所述表面编织层1位于底布层3上表面上;所述底布层3包括有边缘处连接的两层;所述活性炭粉层2位于两层底布层所形成的布套4内;所述表面编织层1上设置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固定有甲壳素纤维5;所述两侧底布层3形成的布套4一侧边缘的连接处设置有拉链6;所述活性炭粉层2包括有两层边缘缝合的透气布7;所述两层透气布7之间形成的夹层内还分隔有若干空腔8;所述空腔8内填充有活性炭粉;在表面编织层1上设置的通孔用于穿插固定甲壳素纤维5,甲壳素纤维5,如公开专利(CN202559160U)申请文件中所记载的一种“甲壳素纤维”,是利用甲壳素和棉纤维混纺织成,甲壳素纤维5具有抗菌除臭、抗静电的功能,且手感柔软亲切、无刺激,作为纤维地毯的表面编织物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活性炭粉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臭味气体,将活性炭粉层2设置在底布层3形成的布套4内,通过在布套4一侧边缘设置拉链6,便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将活性炭粉层2从布套4中取出,并拿到户外晾晒一段时间,然后再套装进行重复利用,保证活性炭粉的吸附效率,延长使用周期;活性炭粉封装在两层透气布7所形成的夹层内,且在夹层内分隔出若干空腔8,将活性炭粉分散且限制在不同的空腔8内,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炭粉分布不均,提高活性炭粉的吸附效率,提高地毯的使用舒适度。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所述底布层3的拉链6一侧的边缘处还设置有拉链隐藏折边9;所述拉链隐藏折边9一侧边缘固定连接在与表面编织层1固定连接的上层的底布层3上;所述拉链隐藏折边9的另一侧边为自由边;在底布层3设置拉链6的一侧边缘设置拉链隐藏折边9,在使用时将拉链6隐藏折边从上层底布层3翻折下来,盖住拉链6,即具有美观性,且起到了保护拉链6的作用。

实施例3:如图2所示,所述两层透气布7之间通过若干交错的缝合线10将两层透气布7之间的夹层分隔成若干空腔8;两层透气布7之间通过在中间缝合若干缝合线,而实现将两层透气布7之间的夹层分隔成若干空腔8,从而将活性炭粉分散并均匀挤压到不同的空腔8中。

实施例4:如图2所示,所述两层透气布7的两侧边缘处还向外延伸有凸缘部11;所述两层凸缘部11外端边缘处连接形成两端敞口的安装套12;所述安装套内套装有弹性加强筋13;上下两层透气布7两侧边缘延伸出的凸缘部11,外端边缘连接后,在两层透气布7的两侧形成安装套12,在安装套12内套装弹性加强筋13,增强了机械强度,便于活性炭粉层2的整体转移。

实施例5: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加强筋13两端均设置有突起部14;所述突起部14面积较安装套12截面面积大;所述突起部14表面上还设置有磁片141;所述两层底布层3所形成的布套4内顶角处还设置有与磁片141磁性相异的磁条;在弹性加强筋13两端设置的突起部14,由于面积比安装套12的截面面积大,能够起到在两端封堵的作用,同时,突起部14能够方便使用者握持,便于整体转移活性炭粉层2;在突起部14表面上设置的磁片141能够与底布层3布套内的磁条相互吸附,便于安装,同时将活性炭层2固定在布套4内,磁性的吸附能力也能够方便取出。

实施例6:如图1所示,所述底布层3远离表面编织层1的一侧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脚垫15;在底部层3远离表面编织层1一侧外表面上设置防滑脚垫15,使用时,表面编织层1朝上,而使得防滑脚垫15与地面接触,防滑脚垫15能够避免地毯在使用时四处滑动。

实施例7:如图1、4和5所示,所述防滑脚垫15包括有连接部151和设置在连接部151下端的脚蹼部152;所述连接部151上表面通过暗扣16与底布层3表面连接;所述脚蹼部152呈圆台形且下表面上均匀密布有若干防滑突刺153;连接部151上表面上设置的暗扣16用于将防滑脚垫15与底布层连3接,设置在底布层3上的母暗扣可以采用缝制的方法固定,通过暗扣16能够便于防滑脚垫15的拆装;防滑脚垫15的脚蹼部152为圆台形,能够增强与地面贴合的稳定性,且在脚蹼部152的小表面上密布的防滑突刺153,能够增强摩擦系数,增强防滑性能。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