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8250发布日期:2019-10-23 00:5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升降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脑承载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升降工作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平板显示器、平板电脑等在普通家庭中也越来越普及,与之相配套的支架应运而生。现有技术的用于承载平板电脑的升降工作台,也称升降工作桌,其一般放置在桌面或台面上使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公开号为cn105124920a、名称为升降工作台的专利申请,其结构包括下平台、上平台,所述下平台和上平台之间设有至少一组x型升降机构,每组x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中间位置相互铰接成x型的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下平台上设有固定在下平台上的第一铰接座以及相对于下平台可滑动的第二铰接座,所述上平台上设有固定在上平台上的第三铰接座以及相对于上平台可滑动的第四铰接座,所述升降工作台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用于抵消或部分抵消上平台承重;弹性元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铰接,其另一端与上平台或下平台铰接;上平台上还设有一销子,所述销子通过一拉索及扳手控制,用于控制销子插入槽孔或者脱离槽孔。该结构的升降工作台在上平台和下平台折叠至最低位置时,弹性元件处于近似水平位置,弹性元件对上平台的升力最小,甚至可忽略不计;特别是一些超薄型的升降工作台,为了使升降工作台在折叠后的厚度最小,因此使弹性元件在上平台和下平台折叠至最低位置时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弹性元件对上平台向上的升力为零;因此,在升降工作台的上平台和下平台折叠至最低位置展开时,必须要借助双手施加的外力使上平台和下平台分开,利用双手施加的外力来提供上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上升的升力,其操作非常麻烦,且费力,用户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上平台和下平台折叠至最低位置展开时,能有效提供上平台向上上升的助力,且操作简单、省力,用户体验感好的升降工作台。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升降工作台:它包括上平台、下平台;至少一组升降组件,设置在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用于调节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的高度;所述的升降工作台还包括弹力元件及滑动配合在上平台或下平台上的滑动组件,所述的滑动组件与弹力元件连接,用于在弹力元件的弹力下沿上平台或下平台滑动;所述的滑动组件具有顶推部,在上平台由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所述的滑动组件在弹力元件的弹力下滑动并使该顶推部对升降组件施加向上上升的升力,上平台相对于下平台发生位移;在上平台向最低位置折叠时,所述的升降组件对顶推部施加作用力,使滑动组件克服弹力元件的弹力沿上平台或下平台滑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升降工作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升降工作台在上平台或下平台上设置滑动组件,该滑动组件与弹力元件连接,利用弹力元件的弹力来带动滑动组件沿上平台或下平台滑动,该滑动组件的顶推部给升降组件施加向上上升的升力;该升降工作台利用弹力元件使滑动组件水平滑动来给升降组件施加向上上升的升力,在上平台由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能有效提供上平台向上上升的助力,使上平台快速打开。其结构简单、用户体验感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组件为x型升降臂组件,所述x型升降臂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杆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杆;第一支杆的下端与下平台铰接,上端与第一滑动件连接,第一滑动件与上平台滑动连接;第二支杆的上端与上平台铰接,下端与第二滑动件连接,第二滑动件与下平台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力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连接,另一端与上平台连接,用于对第一滑动件施加弹性拉力;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滑动件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连接,用于对第二滑动件施加弹性拉力。该弹力元件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当上平台折叠至最低位置时,第一滑动件带动第一弹性件弹性展开且第二滑动件带动第二弹性件弹性展开;当上平台从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带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滑动,从而使上平台上升。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组件滑动配合在上平台上,且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滑动组件连接,另一端与上平台连接,所述的滑动组件通过至少一个连杆机构与第一滑动件连接。利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带动滑动组件滑动,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第一滑动件滑动,从而使上平台上升;这样避免另外设置弹性件带动滑动组件滑动,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推部,是指所述的滑动组件上设有一端低、另一端高且中间呈光滑过渡的导向面;所述第一支杆靠近第一滑动件的一侧连接一滚轮,在上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该滚轮的外缘与导向面贴合;当上平台由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所述的第一弹性件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滑动组件滑动并使顶推部的导向面推动滚轮使第一支杆呈上升趋势。该滑动组件上的导向面随滑动组件滑动时,会顶推第一支杆上的滚轮,从而使第一支杆呈上升趋势;也即滑动组件利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经导向面转化为第一支杆上升的升力,从而使上平台在最低位置时更容易打开。

作为优选,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一连杆,所述连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滑动件可转动连接,连杆的第二端连接一限位块;所述的滑动组件上设有一沿滑动组件滑动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限位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当上平台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限位块与滑槽靠近第一滑动件的一端之间设有活动间隙。当上平台处于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由于限位块与滑槽靠近第一滑动件的一端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此时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全部施加在滑动组件上,使滑动组件沿上平台滑动,同时滑动组件的顶推部推动第一支杆上升;当第一支杆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滑槽靠近第一滑动件的一端内壁与限位块相抵,通过连杆带动第一滑动件滑动,使第一支杆继续处于上升状态,此时滑动组件的顶推部脱离第一支杆上的滚轮。这样设置使上平台处于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能全部施加在滑动组件上,从而使滑动组件的顶推部能快速顶推第一支杆使第一支杆上升使上平台打开。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滑动组件的两侧。连杆机构的设置使滑动组件能均匀带动第一滑动件滑动,保证上平台上升的平稳性。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一用于锁定上平台升降高度的锁定机构,上平台上还设有操作把手与该锁定机构连接,用于控制锁定机构锁定或解锁。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动件连接并同步滑动的锁条,所述锁条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锁齿;固定在上平台上的锁扣座,锁扣座内弹性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和锁齿卡接配合的锁扣;与操作把手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端部设有用于推动锁扣的挡头,连接板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锁条穿过锁扣座与锁扣配合,所述连接板穿过锁扣座与锁扣配合,扳动操作把手拉动连接板,连接板上的挡头推动锁扣座中的锁扣向两边分开,锁扣脱离锁条的锁齿,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松开操作把手,连接板复位,锁扣向中间移动,锁扣与锁条上的锁齿卡接,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采用这种锁定结构,直接采用连杆和锁条的方式进行锁定,锁定更加稳固,且整个锁定机构厚度非常低,因此能够将整个桌面升降工作台降到最低位置时的高度变得更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面为线性过渡的斜面或光滑过渡的弧形面。该导向面设置为线性过渡的斜面或光滑过渡的弧形面更有利于将第一弹性件的水平方向的弹力转化为第一支杆向上的升力,且使上平台上升平稳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滑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上平台连接;两个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滑动件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平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升降工作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升降工作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升降工作台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升降工作台的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升降工作台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升降工作台在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

1、上平台,2、下平台,3、x型升降臂组件,300、第一支杆,301、第二支杆,302、第一滑动件,303、第二滑动件,304、滚轮,4、第一弹性件,400、第二弹性件,5、滑动组件,500、顶推部,501、滑轨,502、卡槽,503、滑槽,504、导向面,505、缺口,6、连杆,600、连杆,601、转动套,7、锁扣座,700、锁扣,701、锁条,702、锁齿,703、连接板,704、挡头,70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工作台,它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

至少一组升降组件,设置在上平台1和下平台2之间,用于调节上平台1相对于下平台2的高度;所述的升降工作台还包括弹力元件及滑动配合在上平台1或下平台2上的滑动组件5,所述的滑动组件5与弹力元件连接,用于在弹力元件的弹力下沿上平台1或下平台2滑动;所述的滑动组件5具有顶推部500,在上平台1由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所述的滑动组件5在弹力元件的弹力下滑动并使该顶推部500对升降组件施加向上上升的升力,上平台1相对于下平台2发生位移;在上平台1向最低位置折叠时,所述的升降组件对顶推部500施加作用力,使滑动组件5克服弹力元件的弹力沿上平台1或下平台2滑动。该升降工作台利用弹力元件使滑动组件水平滑动来给升降组件施加向上上升的升力,在上平台由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能有效提供上平台向上上升的助力,使上平台快速打开。其结构简单、用户体验感好。

所述的升降组件为x型升降臂组件3,所述x型升降臂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杆300和至少一个第二支杆301;第一支杆300的下端与下平台2铰接,上端与第一滑动件302连接,第一滑动件302与上平台1滑动连接;第二支杆301的上端与上平台1铰接,下端与第二滑动件303连接,第二滑动件303与下平台2滑动连接;上平台1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长形滑孔,所述第一滑动件302的两端滑动配合在两个长形滑孔内;所述下平台2上设有两个开口相对的滑道,所述第二滑动件303的两端滑动配合在两个滑道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组件5滑动配合在上平台的底部,也即上平台的底部设有滑轨501,所述滑动组件上设有与滑轨501滑动配合的卡槽502,该滑动组件5上的卡槽502卡接在滑轨501上并能沿滑轨501滑动。

所述的弹力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4和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400,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302连接,另一端与上平台1连接,用于对第一滑动件302施加弹性拉力;所述第二弹性件400的一端与第二滑动件303连接,另一端与下平台2连接,用于对第二滑动件303施加弹性拉力。该弹力元件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当上平台折叠至最低位置时,第一滑动件带动第一弹性件弹性展开且第二滑动件带动第二弹性件弹性展开;当上平台从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带动第一滑动件和第二滑动件滑动,从而使上平台上升。本发明所述的上平台折叠至最低位置,是指所述上平台向下平台的位置折叠,使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的间距最小,此时上平台所处的位置为最低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滑动组件5滑动配合在上平台1上,且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与滑动组件5连接,另一端与上平台1连接,所述的滑动组件5通过至少一个连杆机构与第一滑动件302连接。利用第一弹性件4的弹力带动滑动组件5滑动,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第一滑动件302滑动,从而使上平台1上升;这样避免另外设置弹性件带动滑动组件滑动,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所述的顶推部500,是指所述的滑动组件5上设有一端低、另一端高且中间呈光滑过渡的导向面504;所述第一支杆300靠近第一滑动件302的一侧连接一滚轮304,在上平台1处于最低位置时,该滚轮304的外缘与导向面504贴合;当上平台1由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所述的第一弹性件4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滑动组件5滑动并使顶推部500的导向面504推动滚轮304使第一支杆300呈上升趋势。该滑动组件上的导向面随滑动组件滑动时,会顶推第一支杆上的滚轮,从而使第一支杆呈上升趋势;也即滑动组件利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经导向面转化为第一支杆上升的升力,从而使上平台在最低位置时更容易打开。

再如图6所示,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一连杆6,所述连杆6的第一端连接一转动套601,该转动套601套设在第一滑动件上,且转动套601与第一滑动件302可转动,连杆6的第二端连接一限位块600;所述的滑动组件5上设有一沿滑动组件5滑动方向延伸的滑槽503,所述的限位块600滑动配合在滑槽503内;当上平台1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限位块600与滑槽503靠近第一滑动件302的一端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滑槽503靠近第一滑动件的一侧壁上设有供连杆6穿过的缺口505;当上平台处于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由于限位块与滑槽靠近第一滑动件的一端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此时第一弹性件4的弹力全部施加在滑动组件5上,使滑动组件5沿上平台1滑动,同时滑动组件5的顶推部500推动第一支杆300上升;当第一支杆300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滑槽503靠近第一滑动件302的一端内壁与限位块600相抵,通过连杆6带动第一滑动件302滑动,使第一支杆300继续处于上升状态,此时滑动组件5的顶推部500脱离第一支杆300上的滚轮304。这样设置使上平台1处于最低位置向上展开时,第一弹性件4的弹力能全部施加在滑动组件5上,从而使滑动组件5的顶推部500能快速顶推第一支杆300使第一支杆300上升使上平台1打开。

所述的连杆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滑动组件5的两侧。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升降工作台还包括一用于锁定上平台1升降高度的锁定机构,上平台1上还设有操作把手与该锁定机构连接,用于控制锁定机构锁定或解锁。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动件302连接并同步滑动的锁条701,所述锁条701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锁齿702;固定在上平台1上的锁扣座7,锁扣座7内弹性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和锁齿702卡接配合的锁扣700;与操作把手连接的连接板703,所述连接板703的端部设有用于推动锁扣700的挡头704,连接板703上设有复位弹簧705;所述锁条701穿过锁扣座7与锁扣配700合,所述连接板703穿过锁扣座7与锁扣700配合,扳动操作把手拉动连接板703,连接板703上的挡头704推动锁扣座7中的锁扣700向两边分开,锁扣700脱离锁条701的锁齿702,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松开操作把手,连接板703在复位弹簧705的作用下复位,锁扣700向中间移动,锁扣700与锁条701上的锁齿702卡接,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所述的挡头704为等腰三角形设置,用于在移动时向外推开锁扣700。

所述的导向面504为线性过渡的斜面或光滑过渡的弧形面。该导向面设置为线性过渡的斜面或光滑过渡的弧形面更有利于将第一弹性件的水平方向的弹力转化为第一支杆向上的升力,且使上平台上升平稳性好。

所述的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400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4的一端分别与滑动组件5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上平台4连接;两个第二弹性件400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滑动件303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下平台2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