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角度观赏的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2842发布日期:2019-10-15 20:0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角度观赏的展示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展示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角度观赏的展示架。



背景技术:

展示架是博览会以及展厅等场所常见的一种展示工具,主要用于放置展品,但是现有展示架仅能静态地展示展品,观众如果需要全面地观察展品,则需要观众移动至展品的不同角度以观察展品的不同位置,而当观众人数较多时,容易造成人群的混乱,不利于展示活动的有序安全进行。

目前,公告号为cn20223429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展示架,它包括有一个展示架底板和展示架面板;所述的展示架底板上设置有内凹的方框;展示架底板和展示架面板之间通过分别设置的卡块和卡槽活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成本低廉,但存在以下缺陷:该展示架难以多角度的展示展品,在观众人数较多时,容易造成人群的混乱,不利于展示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为此,亟需一种具有多角度观赏的展示架,该展示架能够多角度地展示展品,避免观众四处移动以观察展品的各个位置,防止观众四处移动而造成人群的混乱,保证展示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角度观赏的展示架,该展示架多角度地展示了展品,避免观众四处移动以观察展品的各个位置,防止观众四处移动而造成人群的混乱,保证展示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多角度观赏的展示架,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展台、固定于展台上部的支架、固定于支架顶端的顶台以及固定于支架上的用于放置展品的展示座;所述展示座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固定箱、一端与所述固定箱外侧壁连接另一端朝向固定箱外侧的安装杆、固定于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固定箱的一端上的转动箱、竖直穿过所述转动箱上表面并与之转动连接的安装管、设置于所述安装管上部的用于安装展品的吸物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安装管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安装管并与所述安装管外壁固定的大锥齿轮、与所述转动箱外侧壁固定的伺服电机以及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小锥齿轮,所述大锥齿轮与所述小锥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展品安装于所述吸物器上,此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小锥齿轮转动,驱动了大锥齿轮以及转动管转动,从而带动了设置于安装管上端的吸物器以及展品的转动,使得展品多角度的呈现在观众眼中,避免观众四处移动观察展品,防止观众四处移动而造成人群的混乱,保证展示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物器包括底面与所述安装管上端连通的吸盘盖以及固定于所述吸盘盖开口边缘的弹性圈,所述转动箱上设有用于抽取所述安装管内气体的抽气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抽气装置工作时,安装管内的气体被抽走,使得与安装管连通的吸盘盖内产生负压,此时展品设置于吸盘盖上并与弹性圈相抵,使得展品原理吸盘盖的一侧气压压紧展品,从而使得展品稳定放置于吸盘盖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气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箱外侧壁上的安装箱、固定于所述安装箱内的真空泵、设置于所述安装箱内的固定盖以及一端与所述真空泵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盖内底壁连通的抽气管;所述安装管设置于所述转动箱内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盖内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安装管端面与所述固定盖内底壁机械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真空泵工作时,安装管内的气体通过抽气管排出安装管,从而使得安装管与吸盘盖内产生负压,而安装管与固定盖内底壁机械密封,防止安装管转动时安装管外的气体进入安装管,从而保证了吸盘盖内的负压状态,使得展品安装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箱与外界空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箱与外界空气连通,使得真空泵抽取的气体顺利排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管上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吸盘盖角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管上端的转动轴、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吸盘盖底面固定的转动杆、固定于所述安装管上端外侧壁上的调节架、转动安装于所述调节架上的调节丝杆、固定于所述调节丝杆端部上的旋钮、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架上的调节板以及固定于所述吸盘盖底面与调节架之间的拉簧;所述调节丝杆穿过所述调节板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上端与所述吸盘盖底面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盘盖与转动杆固定,转动杆与转动安装于安装管内的转动轴固定,从而使得吸盘盖与安装管转动连接,而当旋钮转动时,调节丝杆转动,带动了与调节丝杆螺纹连接的调节板滑动,在拉簧的拉动作用协助下使得与调节板相抵的吸盘盖转动,从而调节了安装于吸盘盖上的展品的角度,使得观众更好地观赏展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簧上套设有具有弹性的防锈套,所述防锈套一端与所述吸盘盖底面固定并密封,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架内底壁固定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锈套套设于拉簧上,且防锈套两端密封,使得拉簧与外界空气隔绝,有效减缓了拉簧的锈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转动箱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箱外侧壁并与固定箱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内固定有电动推缸,所述电动推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所述安装杆设置于所述固定箱内的一端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动推缸工作时,安装杆滑动,带动设置于安装杆上的转动箱以及展品移动,使得观众能够近距离观看展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展台上固定有第一按钮以及第二按钮,所述安装杆靠近所述转动箱的一端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按钮以及第二按钮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真空泵、所述伺服电机以及所述电动推缸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将展品放置于吸盘盖上并按下第一按钮时,控制器控制真空泵工作,从而使得展品在吸盘盖上吸紧,而当操作人员再次按压第一按钮时,控制器控制真空泵停止工作,展品即可被取出;当观众按下第二按钮时,电动推缸工作,驱动了安装管滑动,使得展品靠近观众,此时,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了安装管转动,从而使得展品转动,而当观众再次按下第二按钮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推缸收回安装架,伺服电机停止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展品安装于所述吸物器上,此时,伺服电机工作,带动小锥齿轮转动,驱动了大锥齿轮以及转动管转动,从而带动了设置于安装管上端的吸物器以及展品的转动,使得展品多角度的呈现在观众眼中,避免观众四处移动观察展品,防止观众四处移动而造成人群的混乱,保证展示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2.当真空泵工作时,安装管内的气体通过抽气管排出安装管,从而使得安装管与吸盘盖内产生负压,而安装管与固定盖内底壁机械密封,防止安装管转动时安装管外的气体进入安装管,从而保证了吸盘盖内的负压状态,使得展品安装稳定;

3.吸盘盖与转动杆固定,转动杆与转动安装于安装管内的转动轴固定,从而使得吸盘盖与安装管转动连接,而当旋钮转动时,调节丝杆转动,带动了与调节丝杆螺纹连接的调节板滑动,在拉簧的拉动作用协助下使得与调节板相抵的吸盘盖转动,从而调节了安装于吸盘盖上的展品的角度,使得观众更好地观赏展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动箱以及固定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控制装置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支撑柱;2、展台;3、支架;31、下固定杆;32、上固定杆;4、顶台;5、展示座;51、固定箱;511、电动推缸;52、安装杆;53、转动箱;54、安装管;541、密封环片;542、网孔板;543、收紧弹簧;544、连接套;55、吸物器;551、吸盘盖;552、弹性圈;56、驱动装置;561、大锥齿轮;562、伺服电机;563、小锥齿轮;57、调节装置;571、转动轴;572、转动杆;573、调节架;574、调节丝杆;575、旋钮;576、调节板;577、拉簧;5771、防锈套;58、抽气装置;581、安装箱;582、真空泵;583、固定盖;584、抽气管;59、控制装置;591、控制器;592、第一按钮;593、第二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多角度观赏的展示架,包括底座1、展台2、支架3、顶台4以及展示座5。底座1的水平截面呈三角形,其设置于展厅的地面上,且底座1上设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为圆柱状,其轴线竖直,且其下端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此外,支撑柱11设有三根,三根支撑柱11分别设置于底座1上表面三处转角处。展台2为三角形台状,其水平截面呈三角形,且其底面三处转角分别与三根支撑柱11上端固定。支架3包括下固定杆31以及上固定杆32,下固定杆31呈弯曲状,其下端与展台2固定,且下固定杆31共设有三根,三根下固定杆31分别与展台2上表面三处转角处固定。结合图2所示,展示座5包括固定箱51、安装杆52、转动箱53、安装管54、吸物器55以及驱动装置56。固定箱51为三角形箱体结构,其内部中空,且其底面中部分别与三根下固定杆31上端固定。上固定杆32为截面呈圆形的杆状,其弯曲设置,且上固定杆32下端与固定箱51上表面中部固定,此外上固定杆32共设有三根,三根上固定杆32环绕固定箱51的竖直中心线均匀分布。顶台4为圆盘状,其轴线与固定箱51的竖直中心线重合,且其底面分别与三根上固定杆32上端固定。

如图2所示,固定箱51内设有电动推缸511,电动推缸511共设有三个,三个电动推缸511的活塞杆分别与固定箱51的三处内侧壁表面垂直。安装杆52的截面呈圆形,其垂直穿过固定箱51外侧壁并与固定箱51滑动连接,且安装杆52设置于固定箱51内的一端与电动推缸51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转动箱53为长方体中空结构,其长度方向竖直,转动箱53设置于安装杆52远离固定箱51的一端,且转动箱53外侧壁与安装杆52远离固定箱51的一端固定。安装管54为圆管状,其轴线与转动箱53的轴线重合,且其穿过转动箱53的上表面并与转动箱53转动连接。吸物器55包括吸盘盖551以及弹性圈552,吸盘盖551为圆形盖状,其开口朝上设置,且其底面设置于安装管54上侧。弹性圈552圆圈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于吸盘盖551开口处并与吸盘盖551开口边缘固定。结合图3所示,安装管54上端设有调节装置57,调节装置57包括转动轴571、转动杆572、调节架573、调节丝杆574、旋钮575、调节板576以及拉簧577。转动轴571为圆轴状,其设置于安装管54上部并位于安装管54内,且转动轴571两端与安装管54内侧壁转动连接。转动杆572为截面呈矩形的杆状结构,其一端套设于转动轴571上并与之固定,另一端与吸盘盖551底面固定。调节架573为截面呈l形的板状结构,其一端水平并与安装管54上端外侧壁固定,另一端朝上设置。调节丝杆574一端与安装管54外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调节架573竖直端的外侧壁并与调节架573转动连接。旋钮575为圆形块状,其轴线与调节丝杆574的轴线重合,且其与调节丝杆574远离安装管54的一端固定。调节板576为矩形长板状,其长度方向竖直,调节板576底面与调节架573水平端的上表面滑动连接,且调节板576的滑动方向与调节丝杆574的轴线方向一致。此外,调节板576上端端面鼓起形成圆弧曲面并与吸盘盖551底面相抵。拉簧577一端与吸盘盖551底面固定,另一端与调节架573竖直段上表面固定。拉簧577上套设有防锈套5771,防锈套5771为圆管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一端与吸盘盖551底面固定并密封,另一端与调节架573竖直段上表面固定并密封。此外,安装管54与吸盘盖551底面之间固定有连接套544,连接套544的截面呈圆形,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一端与吸盘盖551底面固定并密封,另一端安装管54上端端面固定并密封。

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56包括大锥齿轮561、伺服电机562以及小锥齿轮563,大锥齿轮561设置于转动箱53内,其套设于安装管54上并与安装管54外侧壁固定。伺服电机562固定于安装杆52上,其输出轴穿过转动箱53外侧壁并延伸至转动箱53内。小锥齿轮563固定于伺服电机562输出轴上并与大锥齿轮561啮合。转动箱53上还设有抽气装置58,抽气装置58包括安装箱581、真空泵582、固定盖583以及抽气管584。安装箱581为圆柱体内部中空结构,其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安装箱581开口贴合转动箱53外侧壁并固定,且安装箱581外壁镂空,使得安装箱581内部与外界空气连通。真空泵582设置于安装箱581内并与安装箱581内壁固定。固定盖583为矩形板状,其上表面开设圆形槽,由高硬度整体烧结碳化钨材质制成,其套设于安装管54下端并与之转动连接,且固定盖583外侧壁与转动箱53内侧壁竖直滑动连接。结合图4所示,安装管54下端设有密封环片541,密封环片541为圆环状,由高硬度整体烧结碳化钨材质制成,且其上表面与安装管54下端端面固定。安装管54内还设有网孔板542以及收紧弹簧543,网孔板542为圆形板状,其上布满网孔,且其弧形表面与安装管54内侧壁固定。收紧弹簧543一端与网孔板542底面固定,另一端穿过密封环片541并与固定盖583内底壁固定,使得当收紧弹簧543收紧时,固定盖583内底壁与密封环片541底面抵紧,从而使得安装管54下端与固定盖583内底壁密封。

如图1所示,固定箱51上还设有控制装置59,控制装置59包括控制器591、第一按钮592以及第二按钮593。结合图2、图3所示,控制器591设置于安装杆52靠近伺服电机562的一端并与安装杆52固定,其分别与伺服电机562、真空泵582以及电动推缸511电连接。第一按钮592与第二按钮593均设置于展台2上并与展台2上表面固定,且第一按钮592以及第二按钮593分别与控制器591电连接。结合图5所示,展品设置于吸盘盖551上时,操作人员按压第一按钮592,使得控制器591发送驱动信号至真空泵582,从而使得真空泵582开启,而当操作人员再次按压第一按钮592时,控制器591发送关闭信号至真空泵582,从而使得真空泵582关闭。当观众按压第二按钮593时,控制器591发送推进信号至电动推缸511,使得电动推缸511推动安装杆52朝向远离固定箱51的方向滑动,然后控制器591发送驱动信号至伺服电机562,使得伺服电机562工作,从而使得展品转动,而当观众再次按压第二按钮593时,控制器591关闭伺服电机562,然后控制电动推缸511收回安装杆52。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展品安装于所述吸物器55上,此时,伺服电机562工作,带动小锥齿轮563转动,驱动了大锥齿轮561以及转动管转动,从而带动了设置于安装管54上端的吸物器55以及展品的转动,使得展品多角度的呈现在观众眼中,避免观众四处移动观察展品,防止观众四处移动而造成人群的混乱,保证展示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