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回转釜的刮铲及锅铲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0957发布日期:2020-07-31 21:1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回转釜的刮铲及锅铲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回转釜的刮铲及锅铲组件。



背景技术:

自动烹饪装置如自动炒菜装置中,为了实现釜内的物料的均匀加热、辅料混合等,需要在釜外设置搅拌机构,并将搅拌机构伸入到釜体内,以对釜内的物料进行混合搅拌。

现有的炒菜机包括多种结构形式,其中,有回转釜结构形式,也有模仿传统炒菜锅的结构形式。其中,回转釜结构形式通常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常也采用相对于回转釜转动的方式实现搅拌过程。

对于回转釜采用搅拌装置的情况,现有的搅拌装置通常只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而不能对贴着釜体壁面的物料进行翻炒或搅拌,这会导致与釜体壁面接触的物料附着在釜体上,导致物料粘锅或煳料;此外,在釜体出菜后的清洗过程中,搅拌装置也无法对粘锅贴壁的物料进行刮铲,给清洗釜体带来许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转釜的刮铲及锅铲组件,旨在解决回转釜搅拌过程不能贴壁对物料进行搅拌,从而导致物料粘锅或煳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回转釜的刮铲,用于在炒菜机的回转釜内翻炒物料,包括:驱动连接部、连接段、以及铲身;其中,所述铲身的形状为拟合回转釜内壁轮廓的弧形弯曲状,所述铲身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连接部、连接段、以及铲身为一体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接部与铲身之间,所述连接段相对所述驱动连接部向外倾斜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铲身朝着所述连接段的一侧弯曲。

更进一步的,所述铲身的前端设置有一楔形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回转釜的内壁在回转釜的回转轴的平面上的截面轮廓为第一弧形轮廓,所述铲身与所述回转釜的接触面的轮廓为第二弧形轮廓,其中,所述第二弧轮廓的任一位置的曲率都大于与该位置对应的第一弧形轮廓的曲率。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连接部设置有一第一限位部,所述回转釜的开口端面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以在用于回转釜的刮铲运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时带动所述刮铲跟随回转釜旋转。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锅铲组件,包括回转釜以及刮铲;

所述铲身的形状为拟合回转釜内壁轮廓的弧形弯曲状,所述铲身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结构;

所述驱动连接部与一设置在所述回转釜外部的刮铲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刮铲线接触地贴合所述回转釜内壁并在所述刮铲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所述回转釜开口及釜底之间往复运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连接部设置有一第一限位部,所述回转釜的开口端面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应的第二限位部,以在用于回转釜的刮铲运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时带动所述刮铲跟随回转釜旋转。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位设置在所述回转釜开口端面上的一凹槽,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与所述凹槽形状对应的条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铲身为拟合回转釜内壁轮廓的弧形弯曲状,并且铲身至少一部分为弹性结构,驱动装置驱动刮铲在釜口和釜底之间运动的轨迹可以不用严格地拟合釜体内壁的轮廓,具有弹性形变的铲身可通过自身的形变量来弥补两者之间的误差,因而可以保证刮铲在釜体内运动的过程中,铲身与釜体内壁始终处于线接触状态,从而可以有效的对贴壁物料进行搅拌翻炒,防止物料粘锅产生煳料;从而使得物料翻炒更加均匀、可控,口感更接近人工炒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回转釜的刮铲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回转釜的刮铲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铲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回转釜;2、刮铲;3、摇杆;5、刮铲驱动装置;10、开口;21、连接段;22、驱动连接部;23、铲身;24、条形结构(第一限位部);25、楔形面;4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料瓶送料机构用于自动烹饪机上,用于在烹饪机的回转釜内进行物料翻炒、混合。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至3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回转釜1的刮铲2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刮铲2通过刮铲驱动装置5驱动绕a点作弧形摆动,摆动过程中,刮铲2可由回转釜1的开口10进入或退出,刮铲可在回转釜开口及釜底之间往复运动,实现翻铲回转釜1内物料的过程。其包括:驱动连接部22、连接段21、以及铲身23;其中,所述铲身23的形状为拟合回转釜1内壁轮廓的弧形弯曲状铲身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结构。驱动装置驱动刮铲在釜口和釜底之间运动的轨迹可以不用严格地拟合釜体内壁的轮廓,具有弹性形变的铲身可通过自身的形变量来弥补两者之间的误差,因而可以保证刮铲在釜体内运动的过程中,铲身与釜体内壁始终处于线接触状态,从而可以有效的对贴壁物料进行搅拌翻炒,防止物料粘锅产生煳料;通过该结构设置,使刮铲2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与人工炒菜中使用铲子翻炒的相似过程,从而使得物料翻炒更加均匀、可控。

本实施例中,铲身23的形状拟合回转釜1内壁轮廓的形状,并不用高度的拟合,只需形状接近即可,这样在铲身23从回转釜1开口进入时,配合弹性结构下,使铲身23贴合回转釜1的内壁运动。

具体的,连接段21可以是与驱动连接部22可拆卸的连接,而与铲身23是一体式连接;当然,也可以是连接段21与铲身23可拆卸连接,而与驱动连接部22一体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连接部22、连接段21、以及铲身23为一体结构。由于刮铲处于油烟环境中,采用一体式结构可以避免结构连接处形成清洗盲区(如接缝),有利于清洗。

本实施例中,连接段21设置在驱动连接部22以及铲身23之间,连接段21相对驱动连接部22向外倾斜设置,这样使得铲身23可以更容易深入到回转釜内。

本实施例中,铲身23朝着连接段21的一侧弯曲,确保贴合回转釜1的内壁。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回转釜1的内壁在其回转轴平面上的截面轮廓为第一弧形轮廓,所述铲身23与所述回转釜1的接触面轮廓为第二弧形轮廓,其中,所述第二弧形轮廓的任一段弧形的曲率都大于所述第一弧形轮廓的任一段的曲率。这样,在铲身23由回转釜1的开口10进入回转釜内后,铲身23贴着回转釜内壁向内继续深入的过程中,铲身23与回转釜1的内壁始终保持线接触(回转方向上),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铲身23与回转釜1内壁之间形成面接触,造成容易卡入物料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铲身23的前端设置有一楔形面25,楔形面25的设置有利于铲入物料中,将物料铲起来进行翻转。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一种锅铲组件,该刮铲组件应用于炒菜机,其包括回转釜1以及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刮铲2。

刮铲2包括驱动连接部22、连接段21、以及铲身23;其中,所述铲身23的形状为拟合回转釜1内壁轮廓的弧形弯曲状铲身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结构;所述驱动连接部22与一设置在所述回转釜外部的刮铲驱动装置3连接,所述刮铲2线接触地贴合所述回转釜1内壁并在所述刮铲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在所述回转釜开口及釜底之间往复运动。

如图3所示,刮铲2通过一刮铲驱动装置3进行驱动,刮铲驱动装置3设置在釜体1外,通过驱动件5进行驱动,驱动件5设置釜体腰部的侧位,挂刮铲驱动装置3与驱动件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件5驱动所述驱动部绕所述输出轴摆动,以驱动所述刮铲2在所述釜体内沿所述釜体内壁在釜体开口和釜体底壁之间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驱动连接部22可与刮铲驱动机构3上的离合器6连接,在驱动连接部24设置有一第一限位部24,回转釜1的开口10端面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4对应的第二限位部(图中未示出),以在用于回转釜1的刮铲2运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24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时带动所述刮铲2跟随回转釜旋转。此时,可利用刮铲2跟随回转釜1旋转的过程中,拨动物料一起跟随旋转,实现另一种加热或混合形式。

作为一种具体的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回转釜开口端面上的一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限位部24为与所述凹槽形状对应的条形结构24。

当刮铲2由回转釜1开口10进入过程中,条形结构24受到开口10的限制而不能继续进入,此时离合器6断开与刮铲2的连接,挡条形结构24卡入凹槽内时,回转釜1回转过程中可带的刮铲2进行回转,实现回转釜1同步旋转进行拨料。当刮铲2受摇杆3的驱动从回转釜1内部离开时,离合器6连接刮铲2,将刮铲2带出。

当然,本实施例中,在只进行进入回转釜1进行铲翻并重复铲翻的过程中,可无需离合器6工作,因而若只进行铲翻,则无需设置离合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