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6260发布日期:2020-05-26 17:32阅读:1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



背景技术: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683098u,公告日为2015.10.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床头可调的折叠床,包括床体框架、支撑腿,床体框架由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成,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处设置中间支撑腿,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设置有两端支撑腿,第一框架上设置第一床垫,第二框架上设置第二床垫,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均由床垫框架和海绵垫组成,其中一床垫框架由两分框架铰接设置,分框架和床体框架之间设置控制件,床体框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扶手,控制件为长条形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固定杆和滑动杆组成,所述固定杆形成一带滑动齿的腔体,滑动杆的一端一体式设置有带阻挡块的开孔,所述开孔内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设置有与阻挡块配合使用的挂钩,移动块的另一端留有小孔,小孔内穿插设置有圆柱形凸柱,移动块靠近凸柱的一端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杆固定。

调节时,抬起床头,床头带动滑动杆沿着腔体内的滑动齿移动,在弹簧的作用下,当移动到滑动齿的尖部时,弹簧被压缩,通过滑动齿尖端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凸柱进入到相邻滑动齿之间的槽内,实现角度的调整。该种调节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重新调整床头的倾斜角度,只需要将床头抬高到最大角度位置,然后返回到最小角度位置后,重新进行调整即可。但是在床头的倾斜角度调整时,为了提高稳定性而采用方向不可逆的结构,在角度调节时若角度调节过大或过小,就需要将床头抬到最大之后重新调整,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便于随意调节靠背角度,具有提高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包括床体框架以及设置于床体框架下方的支撑腿,所述床体框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靠背架,所述支撑腿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支撑靠背架的支撑件,所述靠背架的背部沿其竖直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用于供支撑件嵌入的定位槽,且所述靠背架背部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靠背架之间形成限制支撑件转动形成的限位空间,在所述固定架与限位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限位架与靠背架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所述支撑件嵌入定位槽内时,所述调节组件调整至支撑件的两侧分别抵触于限位架与靠背架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铰接于固定架上的推动扶手、与推动扶手固定连接的延伸杆以及设置于推动扶手转动轴处的扭簧,所述延伸杆远离推动扶手的一端固定于限位架中部,所述限位架位于固定架下方,且所述扭簧不受力时,所述限位架抵触于支撑件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架底部向靠近靠背架方向折弯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架抵触于支撑件时,所述限位部支撑于支撑件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推动扶手与扭簧安装于安装槽内,且所述推动扶手与延伸杆之间相互倾斜设置,所述推动扶手向安装槽内推动时,所述延伸杆带动限位架朝远离靠背架方向移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架的顶部由靠背架的一端向铰接于推动扶手的一端倾斜朝下设置,所述推动扶手推动至抵触于固定架顶部时,所述限位架的顶端抵触于固定架底部。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支撑腿上的转动杆、固定于转动杆两端的连接杆以及固定于两连接杆顶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定位槽对应嵌入设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呈弧形状设置,且所述定位槽靠近支撑腿的一侧比靠近靠背架顶部的一侧的弧度更大。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设置为圆柱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支撑件与定位槽的配合,利用调节组件调整限位空间的大小,即可活动支撑件对位于所需要角度的定位槽中,靠背架的倾斜角度可任意调节,具有提高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2、通过推动扶手、延伸杆与扭簧的配合,便于调整限位架的位置,从而便于调整限位空间的大小,提高靠背架倾斜角度调整的便捷性,方便使用;

3、通过将定位槽靠近支撑腿的一侧比靠近靠背架顶部的一侧的弧度更大,便于支撑杆滑入或滑出定位槽内,提高靠背架角度调整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床体框架;2、支撑腿;21、弧形杆;22、定位脚;3、靠背架;31、定位槽;4、支撑件;41、转动杆;42、连接杆;43、支撑杆;5、固定架;51、安装槽;6、限位架;61、限位部;7、限位空间;8、调节组件;81、推动扶手;82、延伸杆;8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床头靠背可调节的摇摆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床体框架1以及设置于传给框架底部的支撑腿2,支撑腿2包括弧形杆21以及设置于弧形杆21两端的定位脚22,弧形杆21的最低点抵触于地面上并高于定位脚22的底部,从而形成摇摆床,且摇摆时受定位脚22的行程限制,防止摆动幅度过大,提高舒适性。

如图1所示,在床体框架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靠背架3,靠背架3的底端通过转动轴转动于床体框架1上,并且转动角度在0°~90°之间。在支撑腿2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支撑靠背架3的支撑件4,靠背架3的背部沿其竖直延伸方向上设有多个用于供支撑件4嵌入的定位槽31,从而通过将支撑件4顶部插入定位槽31内,即可将靠背架3的倾斜角度固定,只需将支撑件4插入其他不同定位槽31内,即可调整靠背架3的倾斜角度,操作十分便捷。

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支撑件4包括转动设置于支撑腿2上的转动杆41、固定于转动杆41两端的连接杆42以及固定于两连接杆42顶端的支撑杆43,且支撑杆43与定位槽31对应嵌入设置,以便于在支撑杆43插入定位槽31内时,支撑杆43、转动杆41、连接杆42以及靠背架3形成三角形支撑,提高支撑的稳定性。调整靠背架3倾斜角度时,只需将支撑杆43从定位槽31处取出,并转动支撑杆43至靠背架3倾斜角度对应的定位槽31内即可,若需要角度较大则将支撑杆43插入较低的定位槽31内,若需要角度较小则将支撑杆43插入较高的定位槽31内,便于随意调节靠背角度,提高使用便捷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定位槽31的槽底呈弧形状设置,且所述定位槽31靠近支撑腿2的一侧比靠近靠背架3顶部的一侧的弧度更大,支撑杆43设置为圆柱体,从而使得支撑杆43嵌入定位槽31内时定位于定位槽31槽底。在需要将支撑杆43从定位槽31分离时,便于引导支撑杆43滑出定位槽31内,且滑至另一定位槽31内时,定位槽31的入口处坡度较小,便于支撑杆43插入定位槽31中,提高角度调整的便捷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靠背架3背部上设有固定架5,固定架5上设有限位架6,限位架6与靠背架3之间形成限制支撑件4转动形成的限位空间7,在固定架5与限位架6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限位架6与靠背架3之间间距的调节组件8,支撑件4嵌入定位槽31内时,调节组件8调整至支撑件4的两侧分别抵触于限位架6与靠背架3上。通过控制调节组件8调整支撑件4与靠背架3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便于支撑件4活动或定位于定位槽31中,以便于支撑件4切换至所需要的定位槽31中,便于角度调整,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调节组件8包括铰接于固定架5上的推动扶手81、与推动扶手81固定连接的延伸杆82以及设置于推动扶手81转动轴处的扭簧83,延伸杆82远离推动扶手81的一端固定于限位架6中部,且延伸杆82与推动扶手81之间的角度设置为钝角;限位架6位于固定架5下方,且扭簧83不受力时,限位架6抵触于支撑件4上,从而在推动扶手81推动时,便于形成联动,带动限位架6远离靠背架3移动,扩大限位空间7,从而便于调整支撑件4对位的定位槽31,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固定架5上开设有安装槽51,推动扶手81与扭簧83安装于安装槽51内,且推动扶手81与延伸杆82之间相互倾斜设置,推动扶手81向安装槽51内推动时,延伸杆82带动限位架6朝远离靠背架3方向移动,便于随意调整靠背架3的倾斜角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进一步的固定架5的顶部由靠背架3的一端向铰接于推动扶手81的一端倾斜朝下设置,所述推动扶手81推动至抵触于固定架5顶部时,所述限位架6的顶端抵触于固定架5底部,从而由推动扶手81与固定架5形成受力反馈,便于操作支撑件4进行调整,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而为了提高支撑件4支撑靠背架3的稳定性,限位架6底部向靠近靠背架3方向折弯形成限位部61,所述限位架6抵触于支撑件4时,限位部61支撑于支撑件4上,以提高限制支撑件4于定位槽31内时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调整时,通过推动推动扶手81至抵触于固定架5上,使得延伸杆82带动限位架6远离靠背架3,以扩大限位空间7,从而使得支撑件4可活动。接着通过调整支撑件4对位于所需求的定位槽31内,即可调整支撑靠背架3的角度,支撑靠背架3的倾斜角度可根据支撑件4对位的定位槽31任意调整,操作十分便捷。调整后,松开推动扶手81,由扭簧83带动推动扶手81复位,并将支撑件4限制定位于定位槽31中,从而稳定靠背架3的角度。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便于随意调节靠背角度,具有提高使用便捷性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