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加热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8585发布日期:2020-07-24 16:1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加热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物搅拌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加热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带加热搅拌功能的料理机主要采用主机和杯体分离的结构,杯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和刀具,工作时需要先将杯体和主机进行装配,使主机上的电机与刀具通过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实现传动连接,完成搅拌后将杯体从主机上取下,打开杯盖倒出搅拌物由于该种分体式的料理机装配时上下连接器对位麻烦,不容易装配,并且该种传动结构轴度偏差大,噪音大,从而影响使用体验,此外,该种料理机的排汽结构相对复杂,并不利于生产制造,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一体式加热料理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汽结构简单的一体式加热料理机,并且其电机与搅拌刀装配方便、传动方式简单、工作噪音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加热料理机,包括本体和设于所述本体内的搅拌组件,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容器、搅拌刀和电机,所述容器呈上端开口地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搅拌刀设于所述容器内腔,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容器底部,其输出端与所述搅拌刀相连接,所述容器底部设有发热元件,所述上盖可打开或封盖所述容器的上端开口,所述上盖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容器内腔连通的出汽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理机采用一体式结构,将用于盛放食材的容器和电机整合在本体内,使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刀相连接,从而改变了现有料理机杯体和电机的可分离配合方式,简化了搅拌刀与电机之间的传动结构,更利于料理机的装配,并且降低了工作时的噪音,提高使用体验,此外,由于气嘴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结合上述一体式的设置方式,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有利于生产制造的新型料理机。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设有与所述气嘴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气嘴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孔可拆卸连接,上述气嘴可拆卸的方式有利于其清洗,例如当容器内的液体飞溅到气嘴内部时,可将其拆卸进行清洗,既安全又卫生。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以下两种设置方式。作为第一种设置方式,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沿的第一卡扣,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气嘴上的第一卡槽,转动所述气嘴以使所述第一卡扣旋入所述第一卡槽内,采用该种连接方式的气嘴安装方便快捷,而且连接稳固。作为第二种设置方式,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气嘴的外周,所述气嘴通过所述垫圈与所述安装孔紧密配合,采用该种连接方式的气嘴安装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

当然,作为一种替换的方式,所述上盖与所述气嘴为一体结构,从而便于生产装配。

进一步的,料理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盖内侧的内盖,所述内盖与所述容器的上端开口密封配合,所述内盖对应所述气嘴设有排汽通道,当所述上盖装配在所述壳体上端时,所述排汽通道连通所述出汽孔和所述容器的内腔,通过设置内盖可进一步地防止液体的溅出,提高料理机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内盖包括盖体和环设于所述盖体下侧的侧沿,所述盖体与所述上盖相连接,所述侧沿向下伸入所述容器并与容器密封配合,所述侧沿内侧构成连通所述容器内腔的进汽腔,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汽腔和所述气嘴的出汽口,所述出汽口和所述进汽腔组成所述排汽通道,上述内盖与容器之间的配合紧密,密封性能好,其排汽通道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有利于汽体由容器内腔排向气嘴。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盖体上侧的挡板,所述挡板、所述上盖和所述盖体之间构成连通所述排汽通道的出汽腔,所述出汽腔的下端连接所述排汽通道,其上端连接所述气嘴。通过设置挡板从而在上盖内侧划分出专门用于排汽的出汽腔,从而限制了汽体在上盖内侧的流动路径,缩小了汽体在上盖内侧流动的空间,以提高汽体排出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上盖对应所述第二卡槽设有第二卡扣,所述上盖通过所述第二卡扣旋扣在所述第二卡槽上,以实现所述壳体与所述上盖的可拆卸连接,该种壳体与上盖的设置方式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料理机的立体图;

图2为料理机的分解图;

图3为支架采用第一种设置方式时料理机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5为支架与电机的分解图;

图6为支架采用第二种设置方式时料理机的剖视图;

图7为支架采用第二种设置方式时支架、电机和容器的装配图;

图8为支架采用第三种设置方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搅拌刀与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搅拌刀与传动轴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b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式加热料理机,包括本体100和设于所述本体100内的搅拌组件200,所述搅拌组件200包括容器21、支架22、电机23、传动轴24和搅拌刀25,所述容器21顶部开口,其底部设有发热元件26,所述支架22包括底板221和侧围板222,所述底板221与所述本体100相连接,所述侧围板222环设于所述底板221的上侧,所述容器21呈开口朝上地安装在所述底板221上侧,以使所述侧围板222包围在所述发热元件26的侧部,所述搅拌刀25设于所述容器21内,所述电机23装配在所述底板221下侧,所述容器21底部设有第一过孔211,所述底板221上设有第二过孔220,所述传动轴24贯穿所述第一过孔211和所述第二过孔220,其一端与所述电机23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容器21内与所述搅拌刀25相连接。

参见图1至图3、图9,所述本体100包括壳体11、底盖12和上盖13,所述底盖12连接于所述壳体11的下端,所述上盖13可打开或封盖所述容器21的上端开口,所述上盖13设有连通所述容器21内腔的出汽结构(131,132,133),所述出汽结构(131,132,133)包括开设在所述上盖13上的安装孔131以及与所述安装孔131相适配的气嘴132,所述气嘴132与所述安装孔131连接,所述气嘴13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器21内腔的多个出汽孔133,所述气嘴132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孔131可拆卸连接。

参见图3和图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孔131内沿的第一卡扣131a,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卡扣131a设于所述气嘴132上的第一卡槽132a,转动所述气嘴132以使所述第一卡扣131a旋入所述第一卡槽132a内,从而实现气嘴132与安装孔131的连接,采用该种连接方式的气嘴132安装方便快捷,而且连接稳固。

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种实施方式图中未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垫圈,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气嘴的外周,所述气嘴通过所述垫圈与所述安装孔紧密配合,采用该种连接方式的气嘴安装方便快捷,密封性能好。

当然,作为一种替换的方式,所述上盖13与所述气嘴132为一体结构,从而便于生产装配。

参见图2,所述上盖13与所述壳体11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11的上端设有第二卡槽111,所述上盖13对应所述第二卡槽111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卡扣图中未示),所述上盖13通过所述第二卡扣旋扣在所述第二卡槽111上,以实现所述壳体11与所述上盖13的可拆卸连接,该种壳体11与上盖11的设置方式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参见图3,所述料理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盖13内侧的内盖14,所述内盖14与所述容器21的上端开口密封配合,所述内盖14对应所述气嘴132设有排汽通道140,当所述上盖13装配在所述壳体11上端时,所述排汽通道140连通所述出汽孔133和所述容器21的内腔,通过设置内盖14可进一步地防止液体的溅出,提高料理机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参见图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内盖14与所述容器21为可拆卸配合,其包括盖体141和环设于所述盖体141下侧的侧沿142,所述盖体141与所述上盖13相连接,所述侧沿142向下伸入所述容器21并通过密封结构143与容器21密封配合,所述侧沿142内侧构成连通所述容器21内腔的进汽腔140a,所述盖体141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汽腔140a和所述气嘴132的出汽口140b,所述出汽口140b和所述进汽腔140a组成所述排汽通道140。上述内盖14与容器21之间的配合紧密,密封性能好,其排汽通道140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有利于汽体由容器21内腔排向气嘴132。

参见图3,所述上盖13的内侧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盖体141上侧的挡板134,所述挡板134、所述上盖13和所述盖体141之间构成连通所述排汽通道140的出汽腔130,所述出汽腔130的下端连接所述排汽通道140,其上端连接所述气嘴132。通过设置挡板134从而在上盖13内侧划分出专门用于排汽的出汽腔134a,从而限制了汽体在上盖13内侧的流动路径,缩小了汽体在上盖13内侧流动的空间,以提高汽体排出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理机采用一体式结构,将用于盛放食材的容器21和电机23整合在本体100内,并且直接采用传动轴24连接电机23和搅拌刀25,从而改变了现有料理机杯体和电机23的可分离配合方式,简化了搅拌刀25与电机23之间的传动结构,更利于料理机的装配,并且降低了工作时的噪音,提高使用体验,同时,通过设置支架22来安装电机23的方式,不仅可便于电机23的装配,而且支架22上的侧围板222可有效地减缓发热元件26热量的散失,并且支架22可隔离发热元件26的热量,从而降低电机23安装区域的温度,起到保护电机23的作用。此外,由于气嘴132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结合上述一体式的设置方式,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有利于生产制造的新型料理机。

所述支架22的设置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参见图3,作为支架22的第一种设置方式,所述侧围板222的外径大于所述容器21底部的外径,所述侧围板222向上延伸至其上端面高于所述容器21的底面,以同时包围在所述容器21和所述发热元件26的侧部。该种设置方式可进一步地降低发热元件26热量的散失,更加有效地降低电机23和发热元件26之间的热量传递,保护电机23的效果更加明显。

参见图3,在上述设置方式中,所述侧围板222设于所述底板221外沿以内的位置,所述本体100内侧设有连接位101,所述连接位101与所述底板221的外侧边缘连接,如通过螺钉实现连接。

参见图6和图7,作为支架22的第二种设置方式,所述侧围板22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容器21底部的外径,所述侧围板222向上延伸至其上端面位于所述容器21底部以下,该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使搅拌组件200的结构更加规整,便于本体100内用于安装搅拌组件200的结构设置,使搅拌组件200装配更加方便,例如可先将搅拌组件200组装完毕后再装配到本体100内,提高其组装拆卸的便捷性。

参见图8,作为支架22的第三种设置方式,所述侧围板222的外径大于所述容器21底部的外径,所述侧围板222向上延伸至其上端面位于所述容器21底部以下。

参见图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22的侧部开设有向其中部方向延伸的走线槽223,所述走线槽223形成于所述底板221和所述侧围板222上,通过设置走线槽223,便于支架22上下两侧之间线路的排布,从而提高组装的效率,而且有利于维修。当然,作为一种替代的方案,直接在底板221上开设贯穿其上下两侧的走线槽223,用于电线的排布,以使得侧围板222保持完整的一圈结构,从而提高防止热量散失的效果以及更加有效地阻挡热量传递至电机23处。

参见图3和图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容器21底部开设有安装槽212,所述第一过孔211开设在所述安装槽212的顶部,所述电机23的输出端设有定位台阶231,所述传动轴24安装在所述定位台阶231上,当所述电机23安装在所述支架22上时,所述定位台阶231向上穿过所述第二过孔220,所述定位台阶231上套接有密封套筒31,所述密封套筒31上端设有供所述传动轴24通过的第三过孔311,所述密封套筒31内与所述传动轴24之间密封设置有密封圈32,所述密封套筒31的上部装配在所述安装槽212内,上述密封结构的设置方式结构紧凑,密封效果好,通过在电机23的上端设置定位台阶231,以装配与安装槽212配合的密封套筒31,从而降低了电机23与容器21装配时的难度,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此外,上述的密封套筒31与安装槽212之间的配合可提高电机23的安装稳固性,可防止传动轴24晃动,提高传动轴24与第一过孔211的同轴度,从而提高搅拌的效果和进一步减少工作时的噪音。

参见图3和图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221上设有排水口224,所述本体100对应所述排水口224设有排水结构,由于电机23与容器21均安装在本体100内腔中,当容器21出现液体渗漏时,为了防止液体堆积在支架22上,通过在底板221上设置排水口224,以将液体排离支架22,避免液体过多渗漏到电机23内部而导致的短路现象。上述的排水结构可以是在本体100上对应所述排水口224的位置开设排水孔,以直接将液体排出料理机所放置的平面上,或者还可以是在对应排水口224的位置设置可拆卸的用于收集液体的集水槽,从而可将液体先回收然后再处理。当然,为了提高排水效果以防止短路,所述排水口224设置有多个。

参见图3至图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221中部设有向上侧延伸的安装台阶225,所述安装台阶225的下端开设有装配槽226,所述电机23的上部安装在所述装配槽226内,所述第二过孔220开设在所述装配槽226的顶部,安装台阶225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可缩短电机23装配的高度,减少其占用的体积,有效利用本体100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安装台阶225可升高电机23输出端相对底板221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地防止支架22上的积水渗入电机23内部。

参见图3和图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221的下侧围绕所述装配槽226环设有向下侧延伸的凸沿227,所述凸沿227套设在所述电机23的外侧,设置凸沿227可使电机23装配更牢固。

参见图3、图5和图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凸沿227的一侧设有向下侧延伸的连接柱228,所述支架22通过所述连接柱228与所述本体100底部相连接,所述凸沿227的另一侧设有向下侧延伸的侧挡229,所述侧挡229至少部分遮挡所述电机23的侧部。连接柱228的设置便于支架22与本体100之间的连接,设置挡板可进一步隔离发热元件26散发的热量,以保护电机23,优选的,所述凸沿227与所述连接柱228和所述侧挡229为一体结构。优选的,所述侧挡229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侧挡229遮挡在所述电机23的侧部。

参见图3,所述侧挡229位于背向所述电机23的一侧与所述本体100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区域,设置侧挡229还可划分出用于装配电气元件的空间,从而使本体100内部布局分明、整洁,侧挡229还可增大电气元件与电机23之间的爬电距离,有效地保护电机23。

参见图3和图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221的下侧设有若干个卡勾41,所述电机23侧部对应所述卡勾41开设有第三卡槽42,当所述电机23装配在所述支架22上时,所述卡勾41可拆卸地卡入所述第三卡槽42实现电机23的定位,从而提高电机23装配定位时的便捷性,以及使电机23与支架22连接更稳固。

参见图3、图4、图10至图1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刀25包括中空的刀轴251、第一切刀252和第二切刀253,其中,第一切刀252包括第一连接段252a和上切段252b,所述第二切刀253包括第二连接段253a和下切段253b,所述上切段252b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段252a的相对两侧,所述下切段253b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段253a的相对两侧。

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刀轴251的上端外缘处设有向外侧延伸的轴肩251a,位于所述轴肩251a的上侧,所述刀轴251上端设有沿径向向外侧延伸的翻边251b,所述第一连接段252a和所述第二连接段253a呈上下叠置地卡入在所述轴肩251a和所述翻边251b之间,从而将第一切刀252和第二切刀253铆紧在刀轴251上,实现搅拌刀25的组装。

参见图10至图12,所述刀轴251的顶部设有扣耳(251c,251d),所述扣耳(251c,251d)包括自所述刀轴251顶端向上侧延伸的连接臂251c,以及设于所述连接壁内侧的卡接部251d,所述传动轴24的上端对应所述卡接部251d环设有侧部开口的第一限位槽241,所述传动轴24向上贯穿所述刀轴251,以使所述卡接部251d卡入所述第一限位槽241,从而实现刀轴251与传动轴24的连接。装配时,将刀轴251套设在传动轴24外侧,并向下按压刀轴251,从而驱使扣耳(251c,251d)发生可恢复的形变,以使得卡接部251d卡入第一限位槽241。

参见图10和图11,所述传动轴24的侧部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定位销242,所述刀轴251的下端侧部对应所述定位销242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50,所述第二限位槽250包括自所述刀轴251底端向上侧延伸的配合段250a以及自所述配合段250a上部横向延伸的限位段250b,所述刀轴251向下套接在所述传动轴24的外侧,以使所述定位销242向上进入所述配合段250a,转动所述刀轴251以使所述定位销242卡入所述限位段250b中,拆卸时,反向转动刀轴251使定位销242退出限位段250b并向上拔动刀轴251,以使定位销242从配合段250a退出第二限位槽250。

参见图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安全机构5,作为所述安全机构5的一种设置方式,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1上的磁控开关,以及设于所述内盖14上用于触发所述磁控开关的触发件,当然所述安全机构5还可以采用现有的其它机构,如机械触发式的安全开关等,从而确保使用料理机前必须盖上内盖14电机23才能接通电源启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