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清洗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2661发布日期:2020-10-28 11:5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清洗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清洗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一般包括主机和搅拌杯,主机内设置电机,搅拌杯内设置可转动的粉碎刀。机体工作时,电机驱动粉碎刀高速转动对搅拌杯内的物料进行切削、粉碎,实现食品加工目的。食品加工机的传统清洗方式是手动清洗,清洗时较为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使用体验。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市售的一些食品加工机采用了自动清洗的方式,由于要实现进水,现有自动清洗式食品加工机的搅拌杯一般为不可拆结构,即搅拌杯与机座固定在一起,用户无法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合理选用搅拌杯,不利于保证食品加工机对物料的加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清洗的食品加工机,提升机体自清洗效果的同时便于用户选用合适的搅拌杯。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动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和可拆卸设于机座上的搅拌杯,机座内设有电机,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内设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所述食品加工机还包括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包括水箱、泵、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第一管道设于机座上且底端连接于水箱,第二管道设于搅拌杯上且顶端连通于搅拌杯的内腔,第二管道的底端在搅拌杯装设于机座上时与第一管道的顶端连接,第二管道在搅拌杯拆离于机座时与第一管道脱离,泵将水箱中的水抽送至搅拌杯内。

优选的,所述机座的顶部设有中空的下接头,第一管道的顶端套设于下接头的下部,第二管道的底端在搅拌杯装设于机座上时套设于下接头的上部;或者,所述搅拌杯的底部设有中空的上接头,第二管道的底端套设于上接头的上部,第一管道的顶端在搅拌杯装设于机座上时套设于上接头的下部;或者,所述机座的顶部设有中空的下接头,搅拌杯的底部设有与下接头配合且中空的上接头,第一管道的顶端套设于下接头上,第二管道的底端套设于上接头上,上、下接头在搅拌杯装设于机座上时上下插接。

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喷嘴,喷嘴连接于第二管道的顶端且设于杯体上。

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设于杯盖上的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搅拌杯的内腔,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在杯盖设于杯体上时与第二管道的顶端连接,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在杯盖拆离于杯体时与第二管道脱离。

优选的,所述杯体的顶部设有转接头,第二管道的顶端连接于转接头,杯盖上设有转接管,第三管道的另一端套设于转接管上,第二、三管道之间通过转接头与转接管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接头上设有供转接管插入的凹腔,转接头的顶部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上设有供转接管插入凹腔且与转接管过盈配合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清洗结构还包括喷嘴,喷嘴连接于第三管道的一端且设于杯盖上。

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流量计,流量计设于第一管道上或设于第二管道上或设于第一管道与水箱之间。

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还包括加热件,加热件设于第一管道上或设于第二管道上或设于第一管道与水箱之间。

优选的,所述泵设于第一管道上或设于第二管道上或设于第一管道与水箱之间;和/或,所述搅拌杯还包括设于杯体外部的把手,第二管道的至少局部设于把手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对现有食品加工机的具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加设了清洗机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搅拌杯设于机座上时连接在一起,水箱中的水可以在泵的作用下经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进入搅拌杯中,实现清洗时的自动进水,无需手动加水,有利于提高使用体验。电机可以在清洗时驱动粉碎刀转动进行搅拌清洗,有利于彻底清洗搅拌杯,有效提高清洗效果。由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可拆卸配合,不会对搅拌杯与机座之间的可拆卸配合造成影响,与同一机座适配的不同搅拌杯仍可拆卸设于机座上,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搅拌杯,保证食品加工机对物料的加工效果。

2、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可以通过设于机座顶部的下接头实现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设于搅拌杯底部的上接头实现可拆卸连接,还可以通过设于机座顶部的下接头及设于搅拌杯底部的上接头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合理设置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其满足使用要求。

3、清洗机构还加设了连接于第二管道顶端的喷嘴,清洗机构向搅拌杯中进水时,水自喷嘴处喷出流入搅拌杯内,喷嘴处喷出的水可以对搅拌杯进行喷淋清洗,将喷淋清洗与搅拌清洗结合对搅拌杯进行更彻底的清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搅拌杯的清洗效果。

4、在另一种具体结构中,清洗机构还加设了设于杯盖上的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搅拌杯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管道可拆卸连接,水箱中的水在泵的作用下可以经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进入搅拌杯中,实现清洗时的自动进水。

5、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之间通过转接头与转接管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合理设置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之间的配合结构,使其满足进水要求。具体的,转接头上设置凹腔和密封环,密封环上的通孔与转接管过盈配合,转接管可以自密封环上的通孔插入转接头上的凹腔中,实现第三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密封连接,满足使用要求。

6、流量计可以精准控制清洗搅拌杯时的进水量,避免进水不足导致的清洗效果不佳或进水过量导致的水容易溢出的情况,有益于进一步提高清洗机构对搅拌杯的清洗效果。

7、加热件可以对用于清洗搅拌杯的水进行加热并控制水温,便于提高搅拌杯的清洗效果,更好的满足清洗要求。具体的,加热件可以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管道上,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管道与水箱之间,便于根据机体的具体结构合理设置加热件的具体位置,满足加热要求的同时避免对其他构件的安装造成干涉。

8、泵可以根据设置在第一管道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管道上,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管道与水箱之间,便于根据机体的具体结构合理设置泵的具体位置,满足工作要求的同时避免对其他构件的安装造成干涉。第二管道的至少局部设于把手内,第二管道采用隐藏式安装结构,不会外露于搅拌杯,有助于提高搅拌杯的外形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的整机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食品加工机的整机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视图;

图6为图5中d处的放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食品加工机的整机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食品加工机的整机示意图。

图中,100-机座,110-机壳,120-顶盖,130-下接头,200-搅拌杯,210-杯体,211-安装孔,220-杯盖,230-粉碎刀,240-杯座,250-座盖,260-把手,261-过孔,270-空腔,280-上接头,300-电机,410-水箱,411-出水孔,412-水阀,413-底座,414-容纳腔,420-泵,430-第一管道,440-第二管道,450-进水接头,460-喷嘴,470-第三管道,471-转接管,480-转接头,481-凹腔,482-密封环,483-密封唇,491-流量计,492-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自动清洗的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00和可拆卸设于机座100上的搅拌杯200,机座100内设有电机300,搅拌杯200包括杯体210和杯盖220,杯体210内设有由电机300驱动的粉碎刀230。食品加工机还包括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包括水箱410、泵420、第一管道430及第二管道440,第一管道430设于机座100上且底端连接于水箱410,第二管道440设于搅拌杯200上且顶端连通于搅拌杯200的内腔,第二管道440的底端在搅拌杯200装设于机座100上时与第一管道430的顶端连接,第二管道440在搅拌杯200拆离于机座100时与第一管道430脱离,泵420将水箱410中的水抽送至搅拌杯200内。

本实施例中,机座100内还设有控制板,电机300、泵410均电连接于控制板。水箱410设于机座100的外部,水箱410的底部设有底座413,底座413连接于机座100,水箱410可拆卸设于底座413上。底座413上设有中空的容纳腔414,泵420位于容纳腔414中,泵420设于第一管道430与水箱410之间。具体的,水箱410的底壁上设有出水孔411和用于开闭出水孔411的水阀412,底座413的容纳腔414中设有与水阀412配合的进水接头450,泵420的进水口与进水接头450连通,泵420的出水口与第一管道430的底端连通。水箱410设于底座413上时,水阀412移动,出水孔411打开,水箱410中的水在泵420的作用下可以经出水孔411、进水接头450、进水口和出水口流向第一管道430。水箱410自底座413上拆离时,水阀412复位,出水孔411关闭,避免水箱410中残留的水外流。

为了实现第一管道430与第二管道440之间的连接,机座100的顶部设有中空的下接头130,搅拌杯200的底部设有中空的上接头280,上、下接头280、130相互配合,第一管道430的顶端套设于下接头130上,第二管道440的底端套设于上接头280上。搅拌杯200设于机座100上时,上、下接头280、130插接在一起,实现第一管道430与第二管道440之间的连接。搅拌杯200自机座100上取离时,上、下接头280、130相互脱离,第一管道430与第二管道440断开。本实施例中,机座100包括机壳110和设于机壳110顶部的顶盖120,下接头130设于顶盖120上,第一管道430的顶端固定套设于下接头130的下部。搅拌杯200还包括设于杯体210底部的杯座240,杯座240的底端内设有座盖250,上接头280设于座盖250上,第二管道440的底端固定套设于上接头280的上部。优选的,下接头130与顶盖120一体成型,上接头280与座盖250一体成型。搅拌杯200设于机座100上时,下接头130的上部插入上接头280的内且上、下接头280、130密封配合。

杯体210的上部设有供第二管道440的顶端伸入杯体210内的安装孔211,第二管道440的顶端自安装孔211处伸入杯体210中,且第二管道440的外壁与安装孔211的内壁密封贴合。

为了提高清洗效果,清洗机构还包括喷嘴460,喷嘴460连接于第二管道440的顶端且设于杯体210上,具体的,喷嘴460设于杯体210上部的内壁上。清洗机构向搅拌杯200中进水时,水自喷嘴460处喷出流入搅拌杯200内,喷嘴460处喷出的水可以对搅拌杯200进行喷淋清洗。

搅拌杯200还包括设于杯体210外部的把手260,把手260朝向杯体210的一侧与杯体210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空腔270,第二管道440的上部设于该空腔270中,第二管道440的下部设于杯座240内,把手260的底端设有供第二管道440穿过的过孔261。第二管道分布于空腔和杯座中,第二管道采用隐藏式安装结构,不会外露于搅拌杯,有助于提高搅拌杯的外形美观度。

机体工作完成后需要清洗时,机体进入清洗模式,泵420工作,水箱410中的水在泵的作用下经出水孔411、进水接头450、进水口、出水口、第一管道430、下接头130、上接头280、第二管道440后自喷嘴460处喷入搅拌杯200中,对搅拌杯200进行喷淋清洗,实现清洗时的自动进水,电机300在清洗过程中也会驱动粉碎刀230转动对搅拌杯200进行搅拌清洗,喷淋清洗与搅拌清洗结合对搅拌杯200进行彻底的清洗,保证清洗效果。由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可拆卸配合,不会对搅拌杯与机座之间的可拆卸配合造成影响,与同一机座适配的不同搅拌杯仍可拆卸设于机座上,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搅拌杯,保证食品加工机对物料的加工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泵420也可以设于第一管道430上,或者,泵420也可以设于第二管道440上。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仅设置下接头130,而取消上接头280的设置,使第二管道440的底端在搅拌杯200设于机座100上时直接套设于下接头130的上部,实现第一管道430与第二管道440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仅设置上接头280,而取消下接头130的设置,使第一管道430的顶端在搅拌杯200设于机座100上时直接套设于上接头280的下部,实现第一管道430与第二管道440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取消喷嘴460的设置,水箱410中的水在泵420的作用下经第二管道440的顶端直接流入搅拌杯200内。

可以理解的是,下接头130也可以采用单独成型的结构,单独成型的下接头固定安装于机座100的顶部。

可以理解的是,上接头280也可以采用单独成型的结构,单独成型的上接头固定安装于杯座240的底部。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等同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清洗机构还包括设于杯盖220上的第三管道470。第三管道470的一端连通于搅拌杯200的内部,第三管道470的另一端在杯盖220设于杯体210上时与第二管道440的顶端连接,且第三管道470的另一端在杯盖220拆离于杯体210时与第二管道440脱离。

本实施例中,喷嘴460设于杯盖220的内顶壁上,第三管道470的一端与喷嘴460连接,第三管道470的另一端连接有转接管471。空腔270的顶端设有转接头480,转接头480上设有供转接管471插入的凹腔481,第二管道440的顶端固定套设于转接头480的下部且与凹腔481连通。凹腔481的顶部敞口,转接头480的顶部还设有位于凹腔481顶端的密封环482,密封环482上设有供转接管471插入凹腔481中的通孔,通孔与转接管471过盈配合。具体的,密封环482的内周设有密封唇483,通孔设于密封唇483上。转接管471的底端插入凹腔481中时,密封唇483紧贴于转接管471的外壁上,实现转接管471与转接头480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实现第三管道470和第二管道440之间的密封连接。为了使转接管471能顺利插入凹腔481中,把手260的顶端设有供转接管471穿过的孔。

清洗时,水箱410中的水在泵420的作用下经出水孔411、进水口、出水口、第一管道430、第二管道440和第三管道470后自喷嘴460处喷入搅拌杯200中,实现清洗时的自动进水,电机300在清洗过程中也会驱动粉碎刀230转动对搅拌杯200进行搅拌清洗,喷淋清洗与搅拌清洗结合对搅拌杯进行彻底的清洗。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取消喷嘴460的设置,清洗时的进水直接经第三管道470流入搅拌杯200中。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改进实施例,其相对于相对实施例一的改进之处在于,清洗机构还包括流量计491,流量计491设于第一管道430上。流量计491可以精准控制清洗搅拌杯200时的进水量,避免进水不足导致的清洗效果不佳或进水过量导致的水容易溢出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流量计481电连接于控制板。

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流量计491也可以设于第二管道440上。

可以理解的是,流量计491也可以设于第一管道430与水箱410之间。具体的,流量计491可以设于第一管道430与泵420之间,或者,流量计491也可以设于泵420与进水接头45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三相对于实施例一的改进结构也适用于实施例二中。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作为上述实施例一的改进实施例,其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一的改进之处在于,清洗机构还包括加热件492,加热件492设于第一管道430上,且加热件492设于机座100内。

加热件492电连接于控制板,加热件可以对用于清洗搅拌杯200的水进行加热并控制水温,便于提高搅拌杯200的清洗效果,更好的满足清洗要求。

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加热件492可以采用加热管、加热丝、加热片、微型加热炉等合理的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四相对于实施例一的改进结构也适用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