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5842发布日期:2020-11-19 20:2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组件装配简单,且密封性好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通常是先将数显屏贴在透明盖板上,盖上导光柱,再装配线路板,最后通过螺钉锁紧在电机组件上;然而这种装配方式装配复杂,技术要求高,且数显屏容易对不准,且由于此处位于电机处,密封不好容易漏气。

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显示组件装配简单,且密封性好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显示组件装配简单,且密封性好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手持部、电池包、旋风分离组件和真空发生组件;所述真空发生组件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的正上方;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的一侧,所述旋风分离组件相对侧设置有进风管;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手持部的上部;所述真空发生组件包括电机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透明盖板、数显屏、导光柱和显示板,所述显示板通过导光柱固定在电机组件上,所述数显屏设置于导光柱的上表面,所述透明盖板的内侧边沿贴紧数显屏的外侧边沿将数显屏扣在透明盖板与导光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显示组件位于电机组件上部。

优选的,所述导光柱上设有凹槽,所述数显屏上设有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所述导光柱和数显屏通过第二凸起和凹槽的扣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光柱与电机组件螺钉固定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安装数显屏时首先将所述导光柱与数显屏通过第二凸起与凹槽的扣合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所述透明盖板的内侧边沿贴紧数显屏的外侧边沿将数显屏扣在透明盖板与导光柱之间,再然后将显示板置于电机后罩上,最后将组合好的透明盖板、数显屏和导光柱压住显示板,并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后罩上,即可完成显示组件的安装,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中的真空发生组件的剖视放大图;

其中:1、手持部;2、电池包;3、进风管;4、旋风分离组件;5、真空发生组件;6、连接部;11、透明盖板;12、数显屏;13、导光柱;14、显示板;15、电机组件;16、电机后罩;21、旋风分离组件底盖;22、灰尘分离器;23、旋风分离组件锁定按钮;24、第一凸起;25、连接管;26、连接风道;27、凹槽;28、第二凸起;3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手持部1、进风管3、旋风分离组件4和真空发生组件5;所述真空发生组件5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4的正上方;所述手持部1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4的一侧;所述进风管3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4上,并与旋风分离组件4的内部连通;所述手持部1的上部设置有电池包2,所述电池包2中的电池为所述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供电;所述手持部1的下端设有连接部6;所述旋风分离组件4的底部可旋转地设置有旋风分离组件底盖21;当旋风分离组件底盖21旋开时,旋风分离组件4的底部打开,可以倒灰,当旋风分离组件底盖21不旋开时,可以盛灰;所述旋风分离组件4内设置有灰尘分离器22;所述灰尘分离器22的上部的外部封闭旋风分离组件4的上部;所述灰尘分离器22的内部与真空发生组件5连通。

所述进风管3上设置有旋风分离组件锁定按钮23;所述旋风分离组件锁定按钮23上设置有第一凸起24;所述真空发生组件5的下部设置有插槽31;所述第一凸起24插入插槽31中时,所述旋风分离组件4锁定在真空发生组件5的下部;当按下旋风分离组件锁定按钮23,所述第一凸起24从插槽32中脱出,旋转旋风分离组件4,即可实现旋风分离组件4从真空发生组件5上脱出。

所述连接部6与真空发生组件5的出风口之间通过连接管25连通;所述连接管25内设置有连接风道26;所述连接风道26的进风口与真空发生组件5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连接风道26的出风口(未标出)与连接部6连通;所述连接部6上设置有连接部出风孔(未标出);所述连接部6的一端靠近旋风分离组件4设置;所述连接管25位于手持部1与旋风分离组件4之间。

所述真空发生组件5包括电机组件15和电机后罩16;所述电机后罩16设置于电机组件15的上部,用以罩住电机组件15;所述电机后罩16上设有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透明盖板11、数显屏12、导光柱13和显示板14,所述数显屏12贴于导光柱13的上表面,所述导光柱13上设有凹槽27,所述数显屏12上设有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28,所述导光柱13与数显屏12通过第二凸起28与凹槽27扣合固定在一起,所述透明盖板11的内侧边沿贴紧数显屏12的外侧边沿将数显屏12扣在透明盖板11与导光柱13之间,所述显示板14设于导光柱13的下方;所述显示组件组装时,首先将数显屏12与导光柱13扣合,然后将所述透明盖板11罩在将数显屏12上,再然后将显示板14置于电机后罩16上,最后将组合好的透明盖板11、数显屏12和导光柱13压住显示板14,并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后罩16上,即可完成显示组件的安装,十分方便。

工作时,含灰气流从进风管3进入旋风分离组件4内,经过灰尘分离器22分离灰尘后,进入真空发生组件5;从真空发生组件5的出风口出来的气流经连接部6的连接部出风孔排出。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安装数显屏12时,首先将所述导光柱13与数显屏12通过第二凸起28与凹槽27的扣合固定在一起,然后将所述透明盖板11的内侧边沿贴紧数显屏12的外侧边沿将数显屏12扣在透明盖板11与导光柱13之间,再然后将显示板14置于电机后罩16上,最后将组合好的透明盖板11、数显屏12和导光柱13压住显示板14,并通过螺钉连接在电机后罩16上,即可完成显示组件的安装,十分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手持部、电池包、旋风分离组件和真空发生组件;所述真空发生组件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的正上方;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的一侧,所述旋风分离组件相对侧设置有进风管;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手持部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组件包括电机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透明盖板、数显屏、导光柱和显示板,所述显示板通过导光柱固定在电机组件上,所述数显屏设置于导光柱的上表面,所述透明盖板的内侧边沿贴紧数显屏的外侧边沿将数显屏扣在透明盖板与导光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位于电机组件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上设有凹槽,所述数显屏上设有对应设置的第二凸起,所述导光柱和数显屏通过第二凸起和凹槽的扣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与电机组件螺钉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显示组件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手持部、旋风分离组件和真空发生组件;所述真空发生组件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的正上方;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旋风分离组件的一侧,所述旋风分离组件相对侧设置有进风管;所述手持部的上部设置电池包;所述真空发生组件包括电机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透明盖板、数显屏、导光柱和显示板,所述显示板通过导光柱固定在电机组件上,所述数显屏设置于导光柱的上表面,所述透明盖板的内侧边沿贴紧数显屏的外侧边沿将数显屏扣在透明盖板与导光柱之间;本实用新型中显示组件装配简单,且密封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邹宗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川欧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