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9837发布日期:2021-01-12 07:51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相对。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在教学时经常会使用到辅助设备,目前,常用于课室内的辅助设备为多媒体讲台。

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多媒体讲台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现在大多数应用的多媒体讲台的显示屏是固定不动的,即使有些多媒体讲台的显示屏可以实现升降功能,也无法满足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意调节多媒体讲台显示屏的角度和高低的问题,且目前常见的多媒体讲台存在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得长时间低头不利于其自身健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包括:讲台本体和显示屏;

所述讲台本体上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讲台本体上设置有滑动壳;

所述滑动壳包括放置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放置板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放置板的另一侧面连接;

所述放置板的一面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的另一面上开设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书架,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滑轨,每一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一滑块,所述书架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书架远离所述滑块的一侧面铰接,所述放置板的一面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一控制器;

所述讲台本体的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平面上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气杆驱动连接一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所述显示屏,所述固定块活动穿设于所述连通槽内;

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第一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壳滑动盖合所述第一平面,且所述滑动壳与所述第二平面活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铰接,且所述限位板活动盖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收卷器,所述收卷器上转动设置有收卷带,所述收卷带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具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壁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转动孔与所述收卷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活动盖合所述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抽拉板上设置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锁紧所述抽拉板。

进一步地,所述讲台本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一门体,所述门体活动盖合所述容置腔。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所述所述滑动壳。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保护壳,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保护壳内,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保护壳与所述承接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者使用书架放置书本时,将书本放于书架上,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第一气缸驱动支撑板往上移动,另一侧带动滑块往靠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因此,使用者通过书架的移动,能很好地调节角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得长时间低头不利于其自身健康的问题。当需要使用多媒体时,往一侧推开滑动壳,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驱动承接板往上移动,使得显示屏的高度能根据使用者所需要的高度而进行调节,且可以根据使用者所站的位置,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转动,进而对显示屏的朝向进行调节。因此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意调节显示屏的角度和高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4为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的一方向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容置腔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辅助设备,包括:讲台本体100和显示屏200,所述讲台本体100上具有第一平面110和第二平面120,所述第一平面110上设置有第一挡板310和第二挡板320,所述第一挡板310和所述第二挡板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310上设置有第一滑轨311,所述讲台本体100上设置有滑动壳,所述滑动壳包括放置板410、第一连接板420和第二连接板430,所述第一连接板420与所述放置板410的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30与所述放置板410的另一侧面连接。

所述放置板410的一面上设置有滑轮411,所述滑轮411与所述第一滑轨311滑动连接,所述放置板410的另一面上开设有放置槽412,且所述放置板410上设置有书架500,所述放置槽412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二滑轨413,每一所述第二滑轨413上滑动设置有一滑块414,所述书架500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414铰接,具体地,为了确保两个滑块414滑动速度一致,两个滑块414之间通过一连接杆415连接,所述书架500与所述连接杆415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20的内部具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气缸421,所述第一气缸421的气杆驱动连接一支撑板422,所述支撑板422与所述书架500远离所述滑块414的一侧面铰接,所述放置板410的一面上开设有容置槽416,所述容置槽416内设置有一控制器417。

所述讲台本体100的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第一平面110上开设有连通槽111,所述连通槽111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二气缸610,所述第二气缸610的气杆驱动连接一承接板620,所述承接板620的一面上设置有一第一电机630,所述第一电机630的输出轴连接一固定块640,所述固定块640上设置所述显示屏200,所述固定块640活动穿设于所述连通槽111内,所述第一气缸421、所述第二气缸610和所述第一电机630均与所述控制器417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417通过导线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具体地,第一平面110用于放置键盘和鼠标,便于使用者对多媒体进行操作。

也就是说,使用者使用书架500放置书本时,将书本放于书架500上,然后通过控制器417控制第一气缸421,第一气缸421驱动支撑板422往上移动,此时,整个书架500的一侧将缓慢上升,另一侧带动滑块414往靠近支撑板422的方向移动。因此,使用者通过书架500的移动,能很好地调节角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得长时间低头不利于其自身健康的问题。当需要使用多媒体时,往一侧推开滑动壳,此时将露出整个第一平面110,然后通过控制器417控制第二气缸610,第二气缸610驱动承接板620往上移动,使得显示屏200的高度能根据使用者所需要的高度而进行调节。且可以根据使用者所站的位置,通过控制器417控制第一电机630转动,进而对显示屏200的朝向进行调节。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电机630的输出轴连接一减速器,减速器与固定块640连接,显示屏200所连接的导线和视频线,均紧贴于显示屏200的底座一侧面,因此在缓慢的转动过程中,不会对导线和视频线造成损坏。且显示屏200为触摸屏,使用者能直接通过触摸屏对屏幕进行操作。因此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意调节显示屏200的角度和高低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壳滑动盖合所述第一平面110,且所述滑动壳与所述第二平面120活动抵接。也就是说,滑动壳和第二平面12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当滑动壳盖合第一平面110时,滑动壳和第二平面120抵接在一起,避免滑动壳和第二平面120出现高度差而影响到使用者使用第二平面120。也就是说,第二平面120可以用来放置书本然后进行书写等操作,滑动壳和第二平面120位于同一水平面能避免影响到使用者的书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420上设置有限位板423,所述限位板42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420铰接,且所述限位板423活动盖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方。也就是说,限位板423盖于第一空腔的上方时,能与书架500抵接,因此将限位板423进行固定后,此时手动推动书架500也无法将书架500往上推。因此能很好地避免随意推动书架500而导致书架500损坏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限位板423可以锁于第一连接板420上来实现对限位板423的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416的底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二连接板430的侧面上设置有收卷器710,所述收卷器710上转动设置有收卷带720,所述收卷带720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控制器41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430的内部具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连接板430的侧壁开设有转动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电机720,所述第二电机72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转动孔与所述收卷器710连接。所述放置板410上设置有抽拉板800,所述抽拉板800活动盖合所述容置槽416。所述抽拉板800上设置有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锁紧所述抽拉板800。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收卷器710,且通过设置第二电机720,第二电机720与控制器417电连接。具体地,第二电机720如何固定于第二空腔内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例如在第二空腔的侧壁上设置固定板,第二电机720固定放置于固定板上。通过控制器417控制第二电机720,使得第二电机720的输出轴带动收卷器710转动,此时使用者拉动控制器417,能将控制器417拉出,也就是说,使用者在操作书架500或者显示屏200时,无需站在讲台本体100旁边进行操作。且通过设置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为锁头,通过锁头能将抽拉板800进行锁紧,避免其他人员取出控制器417后乱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值得一提的是,控制器417的连接线设置于收卷带720的内部,且为软导线,因此能很好地避免缠绕的过程中导致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讲台本体100的侧面上设置有一门体900,所述门体900活动盖合所述容置腔。所述放置板410上设置有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所述滑动壳。具体地,容置腔内可以放置电脑主机,且通过设置门体900,当容置腔内的第二气缸610或者第一电机630损坏时,便于对它们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620上设置有保护壳650,所述第一电机630设置于所述保护壳650内,且所述第一电机63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保护壳650与所述固定块640连接,所述保护壳650与所述承接板620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保护壳650,能对第一电机630进行保护,且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420和第二连接板430分别通过拼接而成,因此当第一连接板420内的第一气缸421损坏时,对第一连接板420的一侧进行拆卸,即能对第一气缸421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当第二连接板430内的第二电机720损坏时,对第二连接板430的一侧进行拆卸,即能对第二电机720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