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皂液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5008发布日期:2021-05-11 14:4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皂液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皂液分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水平的提高,以及病毒和细菌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使用洗手液就成了必须品。传统的给液装置都是将控制出液的装置和储液装置组合设置,当需要重新装入皂液时,需要将整个装置取下并拆卸内部结构而具有易拆卸结构的皂液分配装置容易遭到破坏。因此,需要一种皂液分配装置具有简易拆卸功能和较高的紧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皂液分配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皂液分配器,包括:具有椭圆形中空结构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具有凹槽结构设置于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之间的出液机构,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一端设置有旋转扣,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卡紧模组;该下壳体的中部设有两个卡紧扣,该卡紧扣成弧形结构,该卡紧扣的外延还具有向该出液机构方向的隆起;

其中,该出液机构底面与该下壳体之间设有装配底板,该装配底板为阶梯型矩形结构,该装配底板靠近该旋转扣的一端设有向上凸起的阶梯状三角形第一凸起部,该装配底板两侧具有向上凸起的卡止块,该装配底板靠近该旋转扣的端部设有t字形的第二凸起部,该第二凸起部穿过该下壳体固定该装配底板;

该卡紧模组包括自该下壳体内表面向上隆起形成的具有勾爪结构的第三凸起部,以及自该上壳体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的具有勾爪结构的下沿部,该第三凸起部与该下沿部配合卡紧。

更优地,该皂液分配器还包括设置于该旋转扣一端的出液口,该出液机构的端部从该出液口伸出;该出液机构从该出液口伸出的部分设有一对红外传感器,该红外传感器自外侧向出液口中心轴的方向斜向固定。更优地,该上壳体为半椭圆形中空结构,上壳体绕该转轴旋转,该上壳体具有透明窗口。

更优地,该皂液分配器还包括储液容器,该储液容器为椭圆形结构,该储液容器靠近该出液机构的一端三角锥形的分液嘴,该分液嘴与该凹槽具有适配的三角锥形结构。

更优地,该上壳体为半椭圆形中空结构,上壳体绕该旋转扣旋转,该上壳体具有椭圆形的透明窗口。

更优地,该出液口为圆形结构,该出液口与该下壳体的底板之间设有t字形的第一通孔,该第二凸起部与该第一通孔相适配。更优地,该储液容器为椭圆形储液容器,该储液容器靠近该该出液机构凹槽的方向延伸出该分液嘴。

更优地,该出液机构的凹槽内设有为凹弧形的卡扣,该卡扣可在出液机构内电机的驱动下旋转,该卡扣与该分液嘴相适配。

更优地,该单片机通过该第一凸起部固定于该电池插槽与该凹槽之间,该单片机与该电机和该电池插槽电连接。

更优地,该出液机构还包括与该凹槽间隔设置的半弧形的电池插槽,设置于该出液机构内的单片机及电机。

更优地,该出液机构和该储液容器都通过卡紧扣可拆卸地固定于该下壳体的内侧。

更优地,该旋转扣在该上壳体的一端设有一对凸起的旋转螺钉,该旋转扣在该下壳体上设有一对第二通孔,该旋转螺钉可旋转地扣合在该第二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在出液机构与下壳体内平面之间设有装配底板,在装配底板上设有第一凸起部,与出液机构固定连接,第二凸起部和卡止块与下壳体固定连接。装配底板可拆卸地将出液机构和下壳体连接。该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第三凸起部和下沿部卡紧连接。提高了出液机构与壳体之间的简易拆卸和紧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壳体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底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液机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2,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1组成的容纳腔中设置有出液机构5和储液容器6,该出液机构5和储液容器6都通过卡紧扣12可拆卸地固定在下壳体1的内表面。该出液机构5通过装配底板8该下壳体1的内平面还设有至少一对第三通孔11。该出液机构5的对称轴上设有凹槽51,该储液容器6具有延伸出与该凹槽51相适配的分液嘴61。该凹槽51中还设有可转动地卡扣52,该卡扣52将分液嘴61卡止。在上壳体2的弧面上还设有透明窗口21。该上壳体2与该下壳体1通过两个对称设置在下壳体1中心轴两侧的两个旋转扣3组合,在该上壳体2和该下壳体1远离该旋转扣3的一端还设有卡紧模组7。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5,该装配底板8为阶梯状的梯形结构,该装配底板8在阶梯状的边缘设有卡止块82,该第一凸起部81为阶梯状三角形,该第一凸起部81具有的阶梯各对应单片机54。该第二凸起部83为t字形凸起,该第二凸起部83与t字形的第一通孔13相适配固定。

参见图1和图2,该上壳体2为椭圆形中空壳体结构,该上壳体2的弧面上设有透视窗口21,该透视窗口21是透明塑料或玻璃制成。该透明窗口21在上壳体2中的两端的长度与储液容器6的长度相同,透过该透视窗口21可以看见储液容器6中剩余的洗手液含量。该上壳体2设有卡紧模组7一端的端面还设有开口,适配的钥匙可以插入开口中将卡紧模组7打开。

参见图3,该下壳体1的平面上设有多组第三通孔11,通过该第三通孔11和螺母可以将给液装置安装在墙体表面,该下壳体1的截面为椭圆形,该下壳体1的内部空腔深度大于该上壳体2的内部空腔深度。

参见图2和图6,该出液机构5中设置有单片机54,该单片机54、电池插槽55和红外传感器电连接。红外传感器将检测到人手的信息反馈给单片机54,单片机54对电机发出指令,电机再驱动凹槽51中的卡扣52做自上而下的转动;卡扣52在运动过程中将分液嘴61中的洗手液挤出。出液机构5中的电池接口设置于该凹槽51的一面且与凹槽51间隔一定距离。该单片机54还可以设置卡扣52的旋转角度进而达到控制挤出洗手液含量。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2,在出液机构5和卡紧模组7之间设置有储液容器6,该储液容器6为椭圆形中空结构,储液容器6靠近出液机构5的一端延伸出与凹槽51相适配的分液嘴61,该储液容器6的分液嘴61自储液容器6向该出液口4的方向延伸且分液嘴61呈三角锥形结构。

参见图2,该卡紧模组7包括第三凸起部71和下沿部72下沿部自上壳体2向垂直于下壳体1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具有勾爪结构,第三凸起部71自下壳体1向垂直于上壳体2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具有勾爪结构。第三凸起部71与下沿部72结合的位置处设有勾爪相适配。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4,该出液机构5靠近该出液口4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对红外传感器53。该红外传感器53对称设置于该t字形通孔的两侧,该出液机构5的中轴线具有凹槽51和分液嘴61。而红外传感器53则分布在凹槽51的两侧,两个红外传感器53斜向出液口4的方向射出红外线检测是否有人手。

参见图1,该旋转扣3包括一对设于下壳体1上的第二通孔31和一对设于上壳体2的旋转钉32,该旋转螺钉32相向设置,该旋转螺钉32插入该第二通孔31中,旋转螺钉32可在第二通孔31内旋转。

综上所述,该上壳体2与下壳体1通过对称设置于中轴线两侧的两个旋转扣3组合。该上壳体2和下壳体1远离该旋转扣3的一侧还设有卡紧模组7。下壳体1的平面上设有多个通孔11。通过螺母和通孔11将给液装置固定到墙面上。在出液机构5靠近出液口4的位置处设置一对红外传感器53。该出液机构5与该下壳体1之间具有阶梯状梯形的装配底板8,装配底板8上设有的第一凸起部81可以固定单片机和电机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出液机构5;该装配底板8上的第二凸起部83具有的t字形结构可以固定在出液口4的t字形的第一通孔13中。该下壳体1内侧面还设有弧形的卡紧扣12,该卡紧扣12与出液机构5抵接。所述装配底板8和卡紧扣12将该出液机构5固定且拆卸也较为简易。而上壳体2与下壳体1之间通过旋转扣3和卡紧模块7的连接方式具有较好的拆卸性且不容易被破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