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喷水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4352发布日期:2021-07-23 14:0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喷水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具体是一种防喷水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电热水壶中,一般需要设置泵体以向壶体注水,泵体工作注水过程中,用户可能会误操作提起壶体,此时由于现有电热水壶上没有相关防喷水方案,导致当壶体提起时出现喷水现象,外喷的水可能会溅到用户身上,或者溅到外露的电器元件上,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喷水电热水壶,本结构能在注水过程中误操作提起储水容器时及时停止注水工作,进而有效防止水体外喷,提高使用安全性,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喷水电热水壶,包括储水容器、控制底座、以及用于对储水容器进行注水的泵水机构,储水容器或控制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泵水机构的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用户是否接触或靠近储水容器的人体触摸感应模块,人体触摸感应模块连接主控模块,当人体触摸感应模块监测到用户接触储水容器时,主控模块控制泵水机构停止工作;和/或,所述主控模块上设置有用于供给泵水机构所需电能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或切断控制电路的安全开关,当储水容器与控制底座分离时、安全开关切断控制电路,当储水容器与控制底座组合时、安全开关导通控制电路。

所述储水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高度的电容式水位检测组件;所述电容式水位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储水容器上且根据水位高度可产生相应电容值的电极片、以及根据电容值变化检测水位的液位检测模块,电极片和主控模块分别连接液位检测模块;所述人体触摸感应模块通过液位检测模块连接主控模块。

所述安全开关包括分别设置于控制底座上的第一接电片和第二接电片,第一接电片至少部分凸起于控制底座顶面,第二接电片位于第一接电片下方;当所述储水容器与控制底座分离时,第一接电片向上复位与第二接电片分离,控制电路切断;当所述储水容器与控制底座组合时,储水容器作用第一接电片下摆至与第二接电片电接触,控制电路导通。

所述安全开关包括彼此分离的设置于控制底座上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以及设置于储水容器底部的导电环;当所述储水容器与控制底座分离时,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分别与导电环分离,控制电路切断;当所述储水容器与控制底座组合时,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分别与导电环电接触,控制电路导通。

所述泵水机构包括设置于储水容器或控制底座上的水泵,水泵受主控模块控制;当人体触摸感应模块监测到用户接触储水容器时,主控模块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当控制电路被切断时,水泵断电停止工作。

所述储水容器上设置有把手,人体触摸感应模块设置于把手上;当人体触摸感应模块监测到用户手部接触把手时,主控模块控制泵水机构停止工作;当人体触摸感应模块未监测到用户手部接触把手时,主控模块控制泵水机构正常工作。

所述人体触摸感应模块为红外线传感器或电容感应片,人体接近或接触电容感应片时产生电容值并反馈至主控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在储水容器上设置人体触摸感应模块以监测人体是否接触储水容器,即当监测到人体接触储水容器时,系统会预判定用户可能会提起储水容器,进而及时控制喷水机构停止工作;和/或,通过设置安全开关使储水容器的位置直接影响喷水机构是否正常工作,即当储水容器与控制底座分离时、安全开关恢复至断开状态,当储水容器与控制底座组合时、储水容器控制安全开关进入闭合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人体触摸感应模块和安全开关分别可单独设置或同时设置。

可见通过设置人体触摸感应模块和安全开关,有效控制泵水机构在储水容器误操作提起时停止工作,进而有效防止出现喷水现象,提高电热水壶的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安全开关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安全开关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安全开关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安全开关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防喷水电热水壶,包括储水容器1、控制底座2、以及用于对储水容器1进行注水的泵水机构,控制底座2(或者储水容器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泵水机构的主控模块3;储水容器1可以由玻璃、石材、陶瓷等材料制成;储水容器1上设置有用于感应用户是否接触或靠近储水容器1的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连接主控模块3,当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监测到用户接触储水容器1时,系统预判定用户可能会提起储水容器1,进而及时由主控模块3控制泵水机构停止工作。本技术方案能有效防止注水过程中储水容器1误操作提起时出现的喷水现象,进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储水容器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高度的电容式水位检测组件;电容式水位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储水容器1上且根据水位高度可产生相应电容值的电极片5、以及根据电容值变化检测水位的液位检测模块6,电极片5和主控模块3分别连接液位检测模块6;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电容感应片)通过液位检测模块6连接主控模块3。具体地,电极片5可以段式设置,即在不同高度位置设置相应的电极片5,不同的电极片5用于检测相应高度的水位,其中最高位的电极片5用于检测最高水位(也就是防溢水水位),本实施例的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电容感应片)可与最高位的电极片5连接,使防溢水功能和停止泵水动作可同时实现;此外,电极片5还可以只设置一块且覆盖多个不同高度的检测水位,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连接电极片5顶端,以达到防溢水功能和停止泵水动作同时实现的效果;另外,不管储水容器1上是否设置电容式水位检测组件,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都可以直接连接主控模块3,由主控模块3单独/直接控制工作。

进一步地,泵水机构包括设置于控制底座2(或者储水容器1)上的水泵11,水泵11受主控模块3控制;当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监测到用户接触储水容器1时,主控模块3控制水泵11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储水容器1侧部设置有把手101,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设置于把手101外侧和/或内侧;当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监测到用户手部接触把手101时,系统预判定储水容器1将被提起,所以主控模块3控制泵水机构停止工作;当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未监测到用户手部接触把手101时,主控模块3控制泵水机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优选为电容感应片(也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人体接近或接触电容感应片时会产生电容值并反馈至主控模块3上,主控模块3根据该反馈的电容值判定储水容器1有将被提起的可能,进而控制泵水机构停止工作;电容感应片感应监测人体的工作原理与电容式水位检测组件检测水位的工作原理近似或一致,都是通过检测电容值变化达到检测的目的。具体地,本实施例涉及的电容感应片设置于把手101内侧(如图1所示),一般来说只有当用户手部握住把手101时,电容感应片才能检测到人体,进而可有效降低系统出现误判的几率。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涉及的电热水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

主控模块3上设置有用于供给泵水机构所需电能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或切断控制电路的安全开关;当储水容器1与控制底座2分离时,安全开关切断控制电路;当储水容器1与控制底座2组合时,安全开关导通控制电路。通过安全开关可有效的控制泵水机构,使储水容器1提起时,泵水机构停止工作,避免出现喷水现象。

进一步地,安全开关包括分别设置于控制底座2上的第一接电片7和第二接电片8,第一接电片7至少部分凸起于控制底座2顶面,第二接电片8位于第一接电片7下方,第一接电片7和第二接电片8分别具有一定弹性;当储水容器1与控制底座2分离时,第一接电片7向上弹性复位与第二接电片8分离,使控制电路切断,水泵11断电停止工作;当储水容器1与控制底座2组合时,储水容器1底部作用第一接电片7凸起部分下摆至与第二接电片8电接触,使控制电路导通,水泵11得电正常工作。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涉及的电热水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

主控模块3上设置有用于供给泵水机构所需电能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用于导通或切断控制电路的安全开关;当储水容器1与控制底座2分离时,安全开关切断控制电路;当储水容器1与控制底座2组合时,安全开关导通控制电路。通过安全开关可有效的控制泵水机构,使储水容器1提起时,泵水机构停止工作,避免出现喷水现象。

进一步地,安全开关包括彼此分离的设置于控制底座2上的第一导电体9和第二导电体10、以及设置于储水容器1底部的导电环12;当储水容器1与控制底座2分离时,第一导电体9和第二导电体10分别与导电环12分离,使控制电路切断,水泵11断电停止工作;当储水容器1与控制底座2组合时,第一导电体9和第二导电体10分别与导电环12电接触,第一导电体9通过导电环12电连接第二导电体10,使控制电路导通,水泵11得电正常工作。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第四实施例

参见图6,本实施例涉及的电热水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储水容器1由玻璃材料制成,本实施例涉及的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为可产生电容值的电容感应片,本电容感应片具体为银质的金属片/条;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设置于把手101内侧,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可以是烧结于把手101上,或者当把手101内侧有水路时人体触摸感应模块4可直接设置于水路中。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